【天天问每周精选】第70期:朋友圈广告爱用美女图?还能艾特好友?搞什么呀

0 评论 2775 浏览 3 收藏 23 分钟

微信一直都是产品人的热点,近期出现了愚人节输入我喜欢你,会掉落黑脸;朋友圈文字折叠机制;朋友圈广告可以艾特好友等等热点事件,我们在天天问交流了这些问题,那么本期就来看看大家的讨论结果吧~enjoy~

问题清单:

  1. 朋友圈广告可以艾特好友有什么意义?
  2. 朋友圈文字折叠机制,你怎么看?
  3. 微信愚人节小彩蛋:输入我喜欢你,会掉落黑脸,是不是过于干预用户了?
  4. 朋友圈的小广告为啥要用 不相关的美女图?
  5. 「搜一搜」VS「看一看」,哪一个的流量更大?为什么?

————————————————— 我是分割线 —————————————————

问题一

朋友圈广告可以艾特好友有什么意义? @NicoleL

精选回复@者也

最好的选择就是让用户自己去选择。

如果一个广告,你愿意去点开看,愿意去点赞,说明这个广告在某一个方面是符合你的口味的,符合你的需求的,也许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广告。但是,当你愿意去@好友一起来点赞时,说明这个广告的属性是积极地、健康的、有用的。致使你愿意去分享。

而你所有的行为,都被腾讯所监控着,从用户的操作数据微信可以分辨出哪些是有趣的广告,哪些是次之的广告,从而进行筛选过滤。让好的广告多展现多曝光,也间接地要求了广告主能够产出更多优质的内容。

要不微信为什么会让复制粘贴的折叠更多,鼓励即兴原创呢。

精选回复@少年

从两个角度去看待这个功能,用户视角和产品视角

(1)从用户视角去看

试想一下,当你在朋友圈看见一个广告时,为什么会产生想@好友的想法:

  • 场景一,我自己有这个需求去买这个东西,然后@朋友帮我参考一下;
  • 场景二,朋友有这个需求去买这个东西,我刚好看见推荐给对方;
  • 场景三,比较有趣的广告,我@朋友是出于调侃的目的。

前两种场景出于实际的需要,第三种场景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用户会被打扰的情况”,既然是属于能调侃的朋友,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密切程度相对而言会比较深,至少不太容易会产生厌恶的情绪。当然也不排除无聊的人,这个属于人性本身的点暂且不谈也无法把控。

所以,刚刚上线的新功能,就被网友各种疯狂吐槽,只能说这些“言论”更多是网友所臆想出来的场景,源于想象没有实际行为下的反馈,不能直接作为合理判断的依据。

(2)从产品视角去看

  • 第一,用户刷朋友圈的频率较高,流量本身就较大。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再搭建一个@好友的体系,广告的曝光率会更高(同一条广告,朋友可能原本看不到,@后就可以看到,进一步增加曝光量);
  • 第二,广告有做用户私人订制,不说百分百对用户而言是有用的,至少不会存在很大或者很离谱的偏差;
  • 第三,朋友圈广告本身的价值含量较高(至少到现在为止我所看到的,没有出现一些恶俗之类的广告)。

这个功能可以说是打造了一个新的社交消费场景。但是按照微信的尿性,如果只是单纯为了获取收入是讲不通,张小龙曾公开讲过“不能以放弃用户价值来实现运营目的”。

所以结合第一、二、三点,微信的产品经理在进行灰度测试时,肯定有发现这个功能所存在的价值(对用户来说是需要的,这是用户价值;对广告主来说是有收益的,这也是用户价值;对自身而言也有价值,商业变现,三者之间取得平衡点)。这样,整个功能逻辑和商业逻辑是不是就可以讲得通了。

精选回复@阳光懒人

朋友圈广告可以艾特好友,可能存在以下几个好处:

  1. 增加了广告的社交属性,会让广告有更多的玩法,让广告商在设计广告的时候添加更多的互动性的创意,同时互动性、创意好的广告又能通过艾特功能提高传播效率和扩大传播范围,良性循环;
  2. 对于用户来说,也会有几种场景会用到艾特功能,比如说:微信给女朋友推了一个channel化妆品广告,女朋友很心动然后就艾特男朋友。类似这样的互动玩法也会增加广告的乐趣,让广告植入不那么生硬;
  3. 对于微信收集数据来说意义也是很大的,之前全靠推荐算法来推荐不同广告给不同用户群体,有了这个功能可能让广告投放更加精准。

精选回复@问多多

之前有关注到华为的长广告,做的挺有创意有意思,可以吸引人看下去且塑造品牌形象。

不过基本都是投放海外市场的,所以在想是不是国内没有给予优质广告生存的土壤?大家想的都是洗脑广告捞快钱?

所以微信朋友圈可以倒逼广告改革?给予优质广告土壤,让你用心做广告就能获得社交圈推荐,获取精准用户流量。

更多精彩回复:https://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1i9anj.html

问题二

朋友圈文字折叠机制,你怎么看? @NicoleL

消息一出,就出现正反两方观点:

  • 正方:赞同此设计,认为可以防止垃圾内容占屏;
  • 反方:反对此设计,称为什么微信要帮用户选择自己的朋友圈?侵犯了用户的权利,再其次检测机制不完善,有用户发朋友圈后发现打错字,复制一遍再发也会被折叠。

精选回复@echoo

复制粘贴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企业的宣传广告哈哈哈,折叠了还挺好的。

不过现在已经出了防折叠小技巧了……所以打广告的那波人早就破解了,倒是苦了那些自己原创,结果是从记事本粘贴过去就被折叠了的用户了。

建议取消。

精选回复@追梦人

先举一个例子:

我们在设定秒杀活动时,为了用较少的成本实现更大的活动覆盖面,在文案上写明每户只能参加一次。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来了,怎么样控制你和我是不是同一户?我们采用了比较粗暴的方法:检查2个用户的收货地址,如果完全一致则判断为同一户。

这个方案提出后,身边的很多开发人员就质疑了,如果聪明点稍微修改下地址,加个符号或者把数字改为中文 不就绕过检查了吗?

我觉得这个例子和微信的这个折叠机制同理。做技术,懂规则的人做久了,会很容易用惯性思维否定一种低成本的实现方案。正所谓我们如果是本着防君子不是防“小人”的考虑,一些看似没技术含量的方法,其实还是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

精选回复@猪头少年

因为朋友圈发长图文,是一个很霸屏的行为,有真情实感就还好点,一些人用一套统一的文案占用朋友圈宣传,各个都展示全,想象下你的朋友圈……

所以微信从复制粘贴这个细节进行了把控,非常细心了,我那时候还在好奇为什么有的人能发长图文,有的人就会被折叠,知道后不得不佩服小龙哥。

更多精彩回复:https://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50jtes.html

问题三

微信愚人节小彩蛋:输入我喜欢你,会掉落黑脸,是不是过于干预用户了? @喵小咪

精选回复@OIMIL

我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这一点我觉得微信做得还是不够妥当,与去年AntD圣诞彩蛋事件类似,也与几年前支付宝“宝宝”昵称事件相似。

不是所有的人都接受愚人节文化,也不是所有的人在这天都想通过戏谑的方式表白。根本上微信这是自作主张替用户做决定,这是剥夺了用户表达真实想法的权利。

同理,为什么用户对“恭喜发财”掉元宝不反感呢?因为几乎所有中国人对“恭喜发财”这个词的认知是统一的,词性比较喜庆,而掉元宝也非常贴合这个词,所以用户乐意接受掉元宝。

另外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当平台用户达到一定用户量时,它算不算社会的公共设施?

精选回复@?  @杨文斌

我认为设计这个的产品经理只想到了告白后被拒绝的尴尬,但没想到在发消息时,以及没回复时的用户心理。也就是如果你只想开个玩笑,愚人节的氛围可能会因此增加;但如果你真心表白,其中莫名的滑稽可就有些煞风景了。虽是愚人节,具体场景应该具体体会。

更多精彩回复:https://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oh1tes.html

问题四

朋友圈的小广告为啥要用 不相关的美女图? @杨过我是雕啊

精选回复@承一

属于典型的利用人性的一种营销策略,这里对应的是七宗罪“色欲”。使用美女头像,可以吸引用户眼球。

吸引的眼球多了,即使大部分用户现在用不着,对广告方也会形成一定印象,广告效果也算不错了。

如果用户现在就有相关需求,让这部分用户注意到你的广告,这广告的目的就已经达成一半了,剩下的就是其他手段如文案引导等促进转化了。

精选回复@问多多

我觉得或许也不是完全不相关?可以解读为:

  • 长的美的都在学习你还不来?
  • 你如果来,他们就是你同学/同桌噢

更多精彩回复:https://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t49anj.html

问题五

「搜一搜」VS「看一看」,哪一个的流量更大?为什么? @问多多

精选回复@chitang

关于微信发现一栏里的搜一搜和看一看在2017年5月份正式更新上线。但对于一个产品来说都属于半成品都未全面的打开流量入口,当然凭借微信月活跃用户量10亿来说,未来这两个依旧是不可估量的流量入口,目前都还停留在“实验室”中。

「搜一搜」:

搜一搜的feed流则提供了长尾流量的能力,一方面是给公众号导流,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变现的可能性。同时出现了很多可选内容,公众号、朋友圈、小程序、文章、小说、音乐、表情、视频、搜狗、知乎、外部资讯;搜一搜将搜索能力延申到更多外部信息内容,这一举措算是比较大的创新了,打破了以往腾讯的封闭圈。

对于全网搜索,已经是一片红海了,百度在移动端依然覆盖80%左右的市场份额,别说“怼”百度了,就是和360搜索“PK”起来都不是很容易。另外在用户搜索上,已经习惯性的通过百度或者谷歌等浏览器去搜索信息,很少人会去使用微信搜内容?用户习惯暂时形成不了,所以说搜一搜目前还是一个未成熟的功能。

「看一看」:

看一看的内容主要是以展现朋友圈,好友,微信群,公众号等渠道看到的内容——统称为“已关注或已关联”内容。但还有未关注和未关联的内容也将展现在这里(这部分未关联内容可能和个人的兴趣关注、地理位置、热点资讯、好友的分享,转发,点赞等相关维度做信息推荐及展现)属于微信的个性化智能化推荐。

微信对于「搜一搜」和「看一看」的流量分配中“看一看”目前的流量大于“搜一搜”。

“搜一搜”则是用来帮助用户快速查找内容或服务,搜索项目包括朋友圈、文章、公众号、小说和表情等,但,” 搜一搜 “基于知乎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操作方式来看目前使用频次较少;

“看一看” 所呈现内容,目前跟它们的阅读量、点赞量、转发量、留言评论量及赞赏数量等尚未显现出强关联的关系。看一看的主要呈现为:已认证公众号内容、原创内容、长篇内容这几大类型;用户可以浏览热点资讯、好友关注的资讯以及自己感兴趣的文章,“看一看”则提供了用户感兴趣的热点资讯“集合”,并且有小红点加持,消灭小红点的时候你也会打开它。

其中,微信对于用户停留时长,即用户如果阅读这篇文章的时间越长,它越有可能被精选、分发到 “看一看”、“搜一搜”等页面。

再说一句,其中还存在用户使用习惯和人性的特点:被动获取内容  > 主动获取内容,人性上都是比较懒惰的……

精选回复@大河向东

【看一看】的流量更大。

先说为啥看一看的流量大,再说搜一搜为啥流量相对较小的原因。

看一看,看的是啥呢,两部分:一部分是朋友在读,一部分精选。

  • 第一部分,朋友在读,之前看到好的文章,一般是分享到朋友圈,现在是引导用户点击在读,并可以评语的方式,呈现在朋友在读栏目,达到分享的目的。微信希望让文章和好友圈区分开来,将朋友在读打造成一个阅读互动功能产品,你可以看看到最近好友的阅读和评语。
  • 第二部分,精选,是编辑推荐的一些价值相对较高的内容,先不说内容是不是真高质量,至少标题“精选”给大家的感觉是这里的内容比较好。

综上,社交阅读互动,或称为社交货币,把朋友圈的一部分功能变形为朋友在读,满足一部分社交或窥视需求,好友推荐和精选也给用户一个看一看的理由。

为啥搜一搜流量相对较小?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们的搜索习惯一时改不过来。

遇到问题,大家的第一反应普遍是使用百度等大众搜索产品。

搜一搜相对于其他搜索产品来说,内容不是很多,搜索范围相对较小。

搜一搜搜索算法不是最好的,需要长久的优化积累,现阶段命中率不是很好。如果是搜索聊天或公众号小程序,用户的第一习惯是按原来的路径去搜索。也就是说没有发现页的搜一搜入口,对微信使用毫无影响,像搜公众号,搜表情,搜小程序等大家都已经知道什么内容去那里搜索。

以公众号举例:右上角加号–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名称–搜索,或有二维码直接扫码,基本不会想起来,发现页面还有一个搜一搜的功能。

搜一搜的存在感很弱~

或许有的人,看完这个才感叹:ヾ(。`Д´。)!原来这里也能搜索!

精选回复@紫兆

结论:现阶段应该看一看流量大,以后说不准。

从场景与需求来看

看一看的场景主要有三种:了解朋友推荐/看了啥内容; 这个红点是啥,谁又看了我的推荐/谁对我看过的内容有了评价 ;系统推荐了啥内容。

背后的需求一是信息获取,通过朋友们的筛选/机器推荐阅读有价值的内容;二是维系、保持社交关系,比如通过文章树立逼格人设,以及和朋友交流观点产生互动联系。

搜一搜的场景有两种:

  • 一是搜索微信内的流通内容,主要包括朋友圈、文章、公众号、小程序、音乐、表情,比如:我想找找对某个时间/梗的解读,能解决某个问题的小程序等等等等。实话实说这个功能很强大,并且很好用。不过在我的感知里大家对它并不太感冒,主要原因还是存在感低或者用户教育不够吧,大部分人的搜索框主要用来检索聊天记录或者搜搜某条朋友圈之类的。
  • 第二个场景是热搜,不过相比其他的热搜榜(渣浪、百度)没有可感知到的优势。(btw,简单搜索有个热搜榜,涵盖了渣浪、知乎、热度、一周热搜等多个榜单)

总结陈词

看一看可以被看作“推送版的朋友圈+信息推荐引擎”,解决信息获取需求与部分社交需求,现阶段使用频率与用户感知度相对较高,流量也较大。

搜一搜想象空间很大,好像微信公开课说过以后微信的搜索会将信息提取出来,比如搜一件商品,就能找到多个小程序里的搜索结果。我理解的,和用百度搜索时,你搜索一个问题,百度根据算法把问题答案直接给你显示出来一个道理。

随着搜一搜的改进,或许有一天真的有和百度对抗的资格。但就目前来说,搜一搜给用户的感知还不够,换言之,大部分用户感受不到它的价值。

综上,现阶段看一看流量更大,以后不好说。

更多精彩回复:https://wen.woshipm.com/question/detail/82divf.html

对这些问题,你还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到天天问和大家交流一下呀:http://wen.woshipm.com/

相关阅读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69期:叮,3月份精选问答已送达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68期:产品老司机站住!教教产品新人你的“套路”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67期:金三银四跳槽季,听听前辈的话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66期:你为什么还在用QQ?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65期:小红书的这道面试题,你的回答是……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64期:百度春晚红包效果不佳?或许是非投不可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63期:互联网的春节效应,会让谁翻身?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62期:我们要不要紧紧黏住用户?

 

精选问题每周有,欢迎食用~配合回复味道更佳(∩_∩)

本栏目由天天问小编 @Tracy  编辑,欢迎大家踊跃提问,一起交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素材来源:天天问话题精选

「天天问」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旗下的互助问答模块,致力产品、运营、营销等领域知识的学习交流。

本栏目由 @张小莉 整理编辑发布,欢迎大家踊跃提问,一起交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