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转型“数字生活开放平台”,这个战略靠谱吗?

3 评论 11254 浏览 35 收藏 10 分钟

支付宝最近宣布“从金融支付平台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消息一出各方观点各异,而笔者认为支付宝要想突破现有市场格局,成为战场的佼佼者,始终是胜负难定。

前天支付宝公布了新的战略,相信大家多少都已经被相关新闻轰炸过了,整个相关报道关键词包括:

  • 从金融支付平台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
  • 未来3年,携手5万服务商帮4000万服务业商家完成数字化升级
  • 支付宝首页平台流量将全面对外开放,以信息流智能推荐的方式对服务进行推荐,提升商家服务的分发效率
  • 与阿里的本地生活密切联动
  • 全球12亿用户

一、三步分析

看完这些我们从一个战略的三步走来简单分析一下:值不值得干、能不能干、怎么干?

1. 值不值得干

首先值不值得干,这点毋庸置疑,本地生活是一个规模远大于电商规模的市场,美团凭借对这一市场的深耕已然成为互联网市值第三极,对于期望做万亿美金市值的阿里来说这块战场必须要拿下。

2. 能不能干

能不能干,支付宝全球12亿用户,阿里本地生活饿了么、口碑、盒马、新零售…手里资源一大把,同样也是人才济济,从实力上来说肯定是没问题。

3. 怎么干

当然我们说一个战略的最重点的部分其实是在怎么干这部分,目标好定、巨头都不缺资源,关键是怎么干才靠谱。

怎么干分为两部分:战略路径(推进阶段划分、具体策略打法)、资源和能力的配置。

(1)从公开信息来看支付宝的战略路径主要是:

  • 开放支付宝首页流量笼络商家
  • 整合支付宝的金融资源如贷款、保险吸引商家
  • 广而告之昭告天下,宣传支付宝新定位,改变用户心智,使用新版支付宝
  • 小程序赋能商家经营
  • 联动阿里本地生活协同作战

(2)资源和能力的配置方面,人财物的调动指哪打哪是阿里的擅长,这些早已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完成了部署。

对于吃瓜群众来说,这样一个战略应该算是“看上去很美”了,但实际真的如此吗?

二、深层分析

首先来看看本地生活是一个什么战场:双边网络市场,双边网络市场的简单定义是:存在两类不同的用户,供应侧和需求侧用户。他们出于不同的原因加入网络,并且为对方提供了互补性的价值。

对于这个战场而言,商户端其实是很好搞定的,因为商户端是逐利的,哪里有好处跑的都很快,这也是当年淘宝通过免佣金迅速吸引易趣商户用脚投票的原因,也是网约车市场永远不得安宁的原因(司机都是哪能多赚钱就往哪跑),当然这也是阿里巴巴永远要忌惮京东、拼多多的原因。所以拿下这个战场,重点还是在用户端,得用户就可以“挟用户已令商户”

了解了这个战场的特点后,我们再来看看当前战场的结构——整个战场其实可以分为存量战场和增量战场:

  • 存量战场大头是餐饮,本地生活服务最核心的部分,高频、有黏性;
  • 增量战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当前尚未很好被纳入的长尾本地生活服务,比如家电修理、修鞋之类,一部分是可挖掘的下沉市场。

1. 存量战场

首先来看看存量战场的战局,当前这块战场毫无疑问的领头羊是美团。

要攻这块战场实际就是正面竞争,如上所述,商户端大家手里的筹码实际会是旗鼓相当的,破局的重点仍然在于用户端,对于守的一方来说用户端的护城河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用户心智(操作习惯)
  • 迁移成本
  • 性价比

用户心智对于互联网产品而言是体现在操作习惯上,好比当年PC互联网时代,坐拥了客户端优势的360想抢占百度的搜索市场, 因此它特意推出了更为便捷的搜索方式——键盘上连续两次点“ctrl”键即可调起360搜索,相比以前的“打开浏览器-输入百度域名-回车”的三步操作路径,360的一步操作不可谓是便捷。

但是结果呢?

用户的操作习惯固定了,“打开浏览器-输入百度域名-回车”的三步操作已然成为了下意识的行为,哪怕360猛烈的品牌公关+产品功能加持也奈何不了。

虽说表面来看,支付宝有用户规模优势,但是在正面竞争的战场下,流量从来不是决定性因素,如果是这样的话腾讯也不会为信息流、视频战场苦恼。

所以对于习惯在美团里团购、外卖的用户而言,你觉得改变自己的心智(操作习惯)靠谱吗?更何况支付宝是企图侵入别人的地盘里,对手是以逸待劳,这一仗,不好打。

迁移成本这方面大家的操作方式大同小异,主要是通过会员来实现的。一旦成为了付费会员,要迁移到其它平台就会面临迁移成本,美团的付费会员数不详,这块不予置评。反观饿了么,则是得益于阿里的88VIP为它引流不少。

性价比这方面长期来看取决于平台的规模效益,短期看补贴,但是补贴战美团、饿了么已经打过很多次了,短期的补贴行为大家都有足够的军火硬对硬,所以这一块支付宝也很难有实质的大作为。

2. 增量战场

一部分是长尾的本地生活服务,一部分是可挖掘的下沉市场。

长尾的本地生活服务之所以被归入到增量战场,是因为当前对这部分群体而言互联网公司的供给仍然是以销售线索、团购或点评的形式为主(销售线索的主要供给方主要是58,团购或点评仍然是美团的优势战场)这几种形式本质上都是为商户提供获客服务,而对于商户关注的“留存”来说当前却是仍有空白。

但是它之所以有空白,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它的低频,如果要为留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的话,实际上最好的仍然是主动营销的能力,这一点当前很多小商家是以加微信的形式进行解决的。

当然如果支付宝可以提供较于微信沟通更好的解决方案的话,相信这部分商家是可以买账的。当然要平衡商户价值和用户价值,这一点非常之难。

下沉市场而言,经过拼多多闪电式逆袭一役之后,再也没有公司敢忽视这块市场了,要攻仍然是正面竞争,胜负难分。

3. 战术落地

战略、战术再精彩,最后也需要看落地,这块不展开说,只是拿支付宝宣传的一个案例来管中窥豹。

“此前专注于B端服务的美菜网花了10天时间入驻支付宝,并向C端提供买菜送菜服务。美菜商城支付宝小程序上线第一周,DAU(单日活跃用户)超过10万,新增用户80万以上,订单覆盖超过80个城市。每天呈现十几万的用户增长,复购率高达40%”

支付宝里美菜小程序仍然需要单独注册,而微信的美菜小程序可以支持微信的授权登录,便捷度立见高下。

对于支付宝而言,本地生活服务这场仗不好打,当然作为吃瓜群众我们期望看到一场精彩的攻防战,因为巨头打架,实惠的永远会是我们。

#专栏作家#

奇文天翔,微信公众账号:产品一二三,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8年产品经理经验,曾在网易、国内某龙头金融集团负责用户产品,当前在某移动互联网巨头负责金融子业务。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挟用户已令商户”OR「挟商户以令用户」?

    来自浙江 回复
  2. 难打

    回复
  3. 最后一句道出重点,想当年百团大战的时候,我们可是吃了不少免费的午餐

    来自山东 回复
专题
53200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无论是个人运营体系还是公司运营体系的构建,你都能在这里找到。
专题
48868人已学习16篇文章
看看别人家的PM是怎么做产品测试的。
专题
125480人已学习18篇文章
你说你会竞品分析,我信!但是肯定写的不好,不服看看别人的。
专题
1693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如何搞懂财务和业务之间的关系,并推进业务系统财务模块的建设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财务系统的设计指南。
专题
12845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在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需要有对应的产品战略以应对市场。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产品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