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七年,在线音乐的变与不变

4 评论 4380 浏览 13 收藏 16 分钟

网易云音乐的7年,也是在线音乐不断推翻重建的7年。

时间可真快,一转眼网易云音乐都7周年了。

4月23日,网易云音乐通过7周年内部信全新发布了 “传递音乐美好力量”的企业使命。同时内部信披露,网易云音乐平台入驻原创音乐人总数已超16万,在过去4个多月里增加了6万,取得爆发式增长,持续位居行业第一。

作为一个还算资深的音乐爱好者,在注册云村的2541天里,我一共收听了9161首歌,收获了很多打动我的歌曲,也与很多素不相识的有趣灵魂在评论区相遇。

从行业发展看,过去的7年里,国内音乐产业的变化用“天翻地覆”一词来形容都不为过,无论是用户消费习惯、音乐人生存境况还是音乐版权合作、行业竞争格局,都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面貌。

甚至可以说,网易云音乐的7年,也是在线音乐不断推翻重建的7年。

01 用户使用习惯:从纯粹“听”音乐到更多可能

在数字技术重构音乐产业的初期,百度MP3为代表的互联网服务用户提供免费的搜索、视听和下载等功能。在PC时代和移动互联早期,音乐产品大多停留以纯粹的播放工具形式存在,这个阶段也诞生了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虾米音乐等音乐产品。

转折点发生在2013年。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统计显示,2013年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21亿,超过7.16亿的PC个人网民规模,中国真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同年4月,网易云音乐正式上线,刚好赶上了这一波时代红利。

大量娱乐、游戏、视听等移动应用涌入日常生活,交互性、便携性、集成性等新的媒介体验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内容消费习惯,信息过载、碎片化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以前是大家找歌听,现在怎么让一首歌被听到反倒成了难题,这是互联网音乐产品的痛点,也是机会。

一般来说,创始人的气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气质,而网易CEO丁磊的音乐情怀也奠定了网易云音乐的调性。

关于产品细节打磨,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网易云音乐的播放界面用的是黑胶唱片,而光是针对黑胶唱片转速应该是多少这个问题,团队反复调试了20多遍,才选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2014年,云村开发组陆续入驻云村,通过这些开发者账号收集并认真回复用户的每一条反馈和建议,帮助平台更好地理解产品和用户,持续优化产品体验的细节,堪称云村“全民客服”。

内部信中提到,网易云音乐未来要着力做三件事,除了和用户做朋友、服务好音乐人,第三件事就是要求团队的每个同事都要热爱音乐。

正是基于这群人对音乐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将用户如何发现分享音乐、音乐人如何传播创收的需求洞察转化成相应的产品策略和创新,才有了歌单、乐评、个性化推荐、Mlog等系列产品创新。

而云村独特的点赞、评论、分享“三连文化”,也重建了听歌的仪式感,在因为听到好音乐而激动,或者看到音乐背后的平行人生而感动的时刻,音乐的美好力量是如此真实。

如今看来,这些引领行业的创新早已深刻影响了整个中国互联网音乐产品,歌单、评论等功能也逐渐成为了各平台的标配,999+乐评已经成为评价一首歌是否热门的重要标准。

不夸张地说,现在打开每个音乐APP,或多或少都有网易云音乐的影子。而从纯粹“听”音乐到更多可能,背后既是用户消费习惯的变迁,也是平台对于用户需求的满足与引导。

02 音乐人生存境况:从无人问津到各方争抢

谈到音乐产业,“音乐工业力下沉”越来越被频繁提及。在传统唱片业被数字技术击垮的同时,新音乐内容的供给方也从唱片公司转移到了独立音乐人。

相比于唱片时代一年几千首歌的产量,互联网时代的一年几百万首甚至千万首的产量无疑是爆炸式的。但新问题随之而来,如今一首歌被大众发现的成本更高了,音乐本身的价值也被稀释,音乐人的处境并不乐观。

2016年,网易云音乐发布的《中国独立音乐人生存现状报告》显示,超68%的音乐人,在音乐上获得的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而月音乐收入在1万以上的音乐人,占比才不到5%。而为了作品能够被最大程度的传播,有近67.5%的调查者愿意作品被免费试听和下载。换句话说,传播和收入两大难题,成为音乐人的最大痛点。

随着国内在线音乐领域的正版化,以及网易云音乐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两强格局的形成,存量版块格局已经既定,以独立音乐人为代表的原创群体也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

据音乐先声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为代表的音乐平台,摩登天空为代表的唱片公司、全民k歌为代表的K歌平台、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新浪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等,纷纷加入了音乐人扶持的领域。

从综艺市场来看,面对无歌可唱、模式疲劳等问题,音乐综艺也将目光投向了懂创作的唱作人,出现了《这!就是原创》《我是唱作人》等原创音乐综艺,音乐人成为各个平台争抢的对象。

创收方式上,早期,音乐人能够通过版权大量获益的只占极少数,更多是依赖演出、周边产品等获得收入。随着音乐人扶持计划的深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音乐人的收入状况也得到了改善,收入方式也更加丰富。

2016年,网易云音乐就率先推出了大规模的音乐人扶持计划“石头计划”,其中包括推广计划、原创歌曲征集计划、演出计划、赞赏计划等七大子计划,为音乐人提供全方位体系化的扶持。

2018年,网易云音乐推出云梯计划,为音乐人提供更多创收途径,引起一阵行业风潮。后续,比如腾讯音乐人在去年12月推出了“亿元激励”计划,通过“激励金”来帮助符合条件的音乐人等。

今年1月,网易云音乐在此前“云梯计划”的基础上,再度升级推出内容创作者扶持计划“云梯计划2020”,通过音乐人点播分成、会员包分成、广告分成、音乐人资源推广、原创内容激励、自助数字专辑售卖等一系列创新功能和机制,尽可能避免“幸存者偏差”。

值得一提的是,网易云音乐还出台了 “新声音量计划”、“星辰集·词曲创作大赛”、“硬地围炉夜”、“硬地原创音乐榜”等不同维度的扶持举措,在解决音乐人的创作、传播、创收上更加精细化。

数据显示,“石头计划”发起3年来,网易云音乐上入驻原创音乐人总收入增长了31倍,音乐人作品总播放量增长13倍。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网易云音乐平台入驻原创音乐人总数超过16万,遥遥领先行业其他平台。

而为了减少疫情对线下音乐演出的影响,唱片公司、音乐厂牌、音乐人也纷纷向线上拓展,且取得了不错的反馈。

以“云村卧室音乐节”为例,数据显示,今年2月85组音乐人参加的在线“云演出”中,LOOK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1600万,截至目前参加的音乐人超过5000组,且已经有了商业化的尝试。这也说明,即使疫情过去,音乐人直播也有可能做成一个长期项目,成为线下演出产业的有效补充。

03 版权合作模式:从独家授权到开放共赢

回顾过去7年来音乐产业的最大变化,绕不开的必然是版权话题。可以说,中国音乐产业的快速复苏,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2015年“最严版权令”的发布。

据当时国家版权局的统计,16家服务商共下线了220多万首未经授权的音乐作品。与此同时,音乐分享网站SongTaste等小型音乐网站、APP被迫下线或停服,曾在新三板挂牌的多米音乐也于2018年3月停服。

政策推动下,国内迅速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盗版问题,也为后来音乐产业的商业化探索提供了可能,但独家版权竞争问题也愈演愈烈。最终,在国家版权局的推动下,2018年2月9日,网易云音乐与腾讯音娱达成版权互授合作,两大音乐平台99%独家音乐版权的互授合作,也将在线音乐产业带入比拼产品和服务能力的下半场。

目前,网易云音乐和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两大巨头的版权数量级相当,都在超3000万首的阶段,但在头部版权的竞争上,仍时有交手。

从版权运营来看,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更加“高举高打”,一边与腾讯集团参与收购环球音乐10%股权,与版权方形成深度绑定;另一边,则通过投资《明日之子3》等音乐综艺,并与《天赐的声音》《乐队的夏天》等热门综艺达成独家合作,以独家形式构筑了自己的版权护城河。

而网易云音乐也加速了在版权领域的布局。以今年为例,网易云音乐不仅与吉卜力工作室、杰尼斯事务所等达成合作,在日本音乐领域继续巩固优势,同时也在华语流行和综艺版权方面多有斩获,与滚石唱片达成战略合作,拿下《歌手·当打之年》《我们的乐队》《中国新说唱2020》等头部音综版权,不断扩大自己的版权合作地图。

在良好的社区氛围下,网易云音乐聚集了摇滚、民谣、欧美、日音、说唱、电子等多个圈层的乐迷和音乐人,而用户在创作歌单、乐评、Mlog等UGC内容时,既繁荣了原有的社区生态,同时也反哺到存量音乐内容本身,形成了从创作、传播到消费的良性循环,无论是头部经典IP,还是长尾宝藏音乐,总能在云村收获共鸣、提升价值。这也使得网易云音乐在版权合作模式更倾向于资源共享,比如滚石、华研都进行了行业转授共享,着力于从强化社区氛围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各平台在版权运营策略、用户属性、平台调性上的不同,也影响了版权方的版权合作模式。

对于版权方来说,筛选合作方的标准也从早期的版权价格之外,逐步转变为考量平台方能为版权带来的价值,即如何将经典音乐焕新,产生更多的传播价值和品牌溢价。在合作模式上也从基础的版权合作扩展到艺人发掘培养、音乐IP深度开发、原创音乐、音乐演出、在线K歌等产业上下游,形式更加多元化,从一手的版权买卖变成了长期的价值增值,更加开放共赢。

不过,当下的音乐版权仍然在一定程度呈现出撕裂状态,用户起码需要两个APP才能基本满足的听歌需求。从全球音乐产业的发展来看,在线音乐的终局并不在于独家版权的争夺,而是以产品、服务创新去重建音乐人、用户和音乐平台共赢的全新商业模式。

希望在线音乐产业的下一个7年,我们可以不必切换几个音乐APP间找歌、听歌,音乐人可以靠音乐体面地挣钱,音乐平台也能在服务用户的过程中获得商业成功。

 

作者:范志辉。公众号:音乐先声

本文由 @音乐先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网易什么都好,就是音乐越来越少

    来自北京 回复
    1. 其实大多数是版权共享的。

      回复
  2. 版权确实是个问题,现在天天多个音乐APP切换,确实比较麻烦。

    来自上海 回复
    1. 大共享,小独家。

      回复
专题
45352人已学习10篇文章
什么是社群运营?社群运营怎么做?社群运营哪些坑?
专题
14872人已学习13篇文章
营销自动化是一个可用于自动执行营销任务的工具。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自动化营销平台。
专题
12318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商业保理,即保付代理。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关于商业保理的讲解。
专题
1215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LLM=Large Language Model 大语言模型,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它能够学习到自然语言的语法和语义,从而可以生成人类可读的文本。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大语言模型的知识。
专题
1528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互联网金融风控体系的设计指南。
专题
1679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每年一到年底,各家APP平台就会陆续推出年度报告。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年度报告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