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不发朋友圈了
朋友圈是基于熟人社交的产品,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的场所。但是随着其他社交媒体的崛起,朋友圈的作用逐渐在淡化。
我发朋友圈的频率好几年都基本维持在一月一次,但是每天都会看,朋友圈是我一个非常重要获取朋友们近况的途径,简单的点赞,评论,好像又回到了以前坐在一起海阔天空聊天的时候。
直到有一次和几个朋友聚会,小 A 问我前段时间的旅行好玩吗,有没有什么攻略,小 B 突然惊奇地说,他怎么不知道我出去玩了。最后才知道是小 B 关闭朋友圈没有看到我的动态,而且他已经关闭很久了。
突然好奇,为什么会不愿意发朋友圈了甚至是关闭朋友圈了?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这么做的?是原来的需求消失了还只是原有需求被其他方式或平台满足,如果是这样,这些方式或平台和微信朋友圈的区别是什么?
在讨论这些之前,先聊聊为什么发朋友圈。
一、为什么愿意发朋友圈?
1. 微信的产品结构
朋友圈是微信重要功能之一,先看看微信的产品结构。
如上图,微信主要由通讯录、消息、朋友圈等功能,一方面通讯录提供用户可以消息沟通的对象(单个联系人、群),另一方面用户又通过朋友圈等以类广播的形式与通讯录里的人进行沟通。
通讯录是个神奇且古老的功能,早在有电话时期就以电话本、电子通讯录等形式存在,它不是前端的产品形态,而是底层基础能力支撑,也提供了更多的想象和可能。
- 提供了用户消息沟通的对象(单个联系人、群);
- 提供了用户广播,塑造自身形象的受众,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消费内容(获取朋友近况)的内容生产者(朋友圈);
- 提供了一种内容(或物品)的分发方式的关系基础(视频号、看一看、搜一搜、小程序);
PS:利用关系链进行物品的社交分发是可行的,前者有拼多多,后者有路口、即士多,虽然都不是微信的
与此同时,其他功能又源源不断地补充通讯录:
- 先添加再消息沟通:微信号搜索、本地通讯录导入、扫一扫二维码、名片推荐等;
- 先消息沟通再添加:附近的人(地缘关系)、以前的摇一摇,漂流瓶(陌生人)、群聊加人(相同场景)
想一想以前用小灵通打电话发短信的时候,添加到通讯录是一件没有任何压力的事情,很多时候不管有用没用,都会先把他添加到了电话本中,以备不时之需。从通讯录功能本身出发,其实是联系人越多越好。当通讯录这个功能被迁移到微信上,使用习惯并没有发生改变。
2. 朋友圈的功能定位
“朋友圈更像是一个广场,一个都是你认识的人的广场,在这里的每一次互动都像是在广场上的一次大声说话。”
——张小龙
朋友圈是基于熟人社交的设定可以显示好友动态的功能,用户进入可以浏览朋友们的动态和朋友们对朋友们动态的反馈,也可以对朋友们的动态进行反馈(赞与评论)。
我理解的朋友圈是提供给自己一个和通讯录中的联系人们进行信息交换的场所,通过内容载体(文字、图片、视频等)完成彼此之间的信息同步,以期给对方建立塑造某种人物形象。
3. 发朋友圈的需求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戈夫曼将日常生活环境分为了“前台”和“后台”两个区域。
“有时,个体将会以一种完全筹划好的方式行动,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表达自己,仅仅是为了给他人造成某种印象,他也许会从他们那里唤起他打算获得的特定的回应。”
在日常互动中,人们或多或少地扮演着演员和观众的角色。在社会交往中,他人就像一面镜子,而“我”也更倾向于向镜子中投射“我”所想象的在别人面前的形象,得到“我”所想象的评价。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现在,人们越来越多的社交沟通需要发生在线上,朋友圈无疑是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的绝佳场所。
但由于通讯录无限扩展的功能特性和使用习惯,微信的使用场景空间无限扩大化,朋友圈也开始泛化,发朋友圈也不单纯只是为了“表达自己”。
二、为什么不愿意发朋友圈
几个典型朋友不愿意发朋友圈,甚至关闭朋友圈的理由:
小红:喜欢拍照摄影,有比较强的内容生产能力
刚开始想发一些自己的视频,但是朋友圈也没有好用模板,BGM,就慢慢开始在抖音上分享一些自己的动态。虽然后来微信也支持模板了,但是抖音上的粉丝还每天等着看我的视频呢,已经习惯在抖音发动态了。
小明:大家族,七大姑八大姨特别多
家里亲戚朋友特别多,他们特别喜欢发一些“帮我砍一刀”或者“集赞领大奖”之类的动态,还要拉着我给他们点赞。不点吧,爸妈又唠叨,说都实在亲戚,帮他们点一下又不会少一块肉。好烦,感觉被“人情绑架”了,索性把朋友圈关了,也落个清净。
小刚:轻微强迫症,喜欢效率
加的好友太多了,朋友圈各种各样的动态都。看吧,好多没用的信息浪费时间;不看吧,我又是那种“小红点不点会死星人”,总忍不住点开看。还不如直接关掉朋友圈。
小丽:社交达人,四海之内皆兄弟
工作的原因加了好多工作上的人,还有以前加的同学啊,老乡啊,发动态前就得想哪些人可以看,哪些人不能给他们看,还得想想能看的人认不认识哪些不能看的人,他们会不会给他们说……越想越复杂,所以现在基本就是“朋友圈装死,在微博蹦迪”。
三、原因及现行措施分析
1)对更高级的内容载体表现迟缓导致的用户使用习惯的改变
这个原因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讲过,确实是个失误,现在也已经迎头赶上。“视频动态”、“视频号”都是采取的措施。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虽然夺走了朋友圈部分社交媒体的价值,但是通讯录所代表的关系链的存在,朋友圈作为一个可以大规模建立浅层情感链接的场所的价值仍将长期存在。
2)商业营销等所引发的“人情绑架”
通讯录的使用习惯必然会把有各种关联的人加进来,点赞评论作为维持朋友圈人际关系的重要交互方式,显然也给商业营销提供了一个快捷高效且低成本触达一线用户的途径。一些好友因为某种原因(得优惠,帮助别人)发一些动态,人情或其他原因需要“强迫”你来捧个人场,强迫性和被动性导致了压力。
除了关闭朋友圈或删除好友,暂时没有想到好的方法,从源头解决,但这并不利于微信的产品发展。
3)海量信息提高了获取有效信息的成本并最终导致信息接收无能
通讯录里的联系人不仅提供了大量有趣好玩的内容,也提供了更多无价值(对自己)信息。比如宝宝的动态,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会每天催着妈妈多发一些,但是对于妈妈她工作上的合作伙伴更多是无用信息。
由于通讯录中联系人的不断扩充,朋友圈的使用场景越发泛化,充斥着大量无用信息,这些无用信息不仅提高了获取有效信息的成本,并且可能让人产生反感,从而失去获取信息的兴趣。
关闭“朋友圈更新提醒”可以一定程度缓解海量信息接收的焦虑感,但信息还在那,总得打开。
“不看他(她)”的动态也可以,但是有三点不足:
- 已经接收了一段时间他的无用信息后,才能确定“不看他(她)”;
- 一个人不会一直发无用信息,尤其是对“生怕错过关键信息”的用户;
- 通讯录联系人众多,“不看他(她)”虽然可以批量操作,但是做出这个决定往往是针对单个联系人,操作成本较高。
4)多个“自我表达”带来的表演疲惫
借用库利“镜中之我”的概念,朋友圈成了虚拟的“前台”,“演员”在前台上进行自己筹划好的理想化表演。但是由于通讯录的不断扩展,往往需要维持多个“镜中之我”,且形象一旦成立,只要受众存在,就需要一直维护下去。长期运作下去,一定会表演疲惫,转而逃离至匿名性更好的平台(微博、豆瓣等)。
“朋友圈三天可见” 再一定程度缩短了用户维护“镜中之我”的时间,也不需要对以前的“镜中之我”有心理压力,但只要朋友圈作为“前台”的价值存在,通讯录继续扩充,“演员”就需要基于不用的观众扮演不同的角色。
“部分好友可见/不可见”是基于标签对通讯录联系人做了分组管理,满足了用户对于不同观众展示不同自我的需求,但是分组却是个技术活,需要严格划分分组标准,确保“不可见”的一组不会通过“可见”的一组看到你的动态。而且随着通讯录的扩充,分组将不仅是个技术活还是个体力活,标签将越来越多,分组也将越来越复杂。大部分人的通讯录联系人都是放在“默认分组”中,精细化分组管理将会需要很大成本。
四、两种方法
从原因来看,除了第一条是由于功能上的迟缓导致,其他三个都是因为通讯录添加了太多“不同”的联系人。
作为一个古老且神奇的功能,通讯录添加联系人“以备不时之需”的使用习惯并不会改变,那么问题其实变成了:怎么需要给不同熟悉程度的联系人提供不同的社交方式?
Facebook 和微信提供了两种实现方式不同但策略相同的方案,即将通讯录联系人分成消息好友和社交好友。
- Facebook:将Facebook的Messenger拆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产品
- 微信:添加好友时,设置朋友权限“聊天、朋友圈、微信运动等”或“仅聊天”
消息好友,完成消息沟通即可,此时的关系链应该是无限扩大的,也不需要阻碍这种关系扩充;
社交好友,建立浅层情感链接,表达自我,获取认同感和存在感,此时的关系链应该是有限的克制的,便于维护和无压力地表达自己。
总结来说就是,我们可以和很多人沟通交流,但是并不需要和每个人成为朋友,分享我的生活。
两种实现方式除了国内国外产品习惯的不同(国内习惯做大而全的产品,国外习惯做小而专一的产品),孰优孰劣,还得看用户的习惯,但是两者对以前的通讯录联系人的管理仍需要很大投入,微信需要对已有联系人进行分类,而 Facebook 需要对已有联系人赋予进一步的角色,两者的工作量都不小。
或许这也是新的机会:一款纯粹的通讯工具产品,进行沟通,但是可以连接更多场景(购物、内容、生活、游戏等)国内现有产品由于竞争关系,在场景连接上并没有做得很好。
本文由 @Pluto_蛋蛋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我不做朋友的看客,只做自己生活的记录者,所以人的动态我不看,打开朋友圈全部是自己发的内容
我也是的
有没有和我一样,我的朋友没有关闭,但是我设置了不看所有人动态(除了我妈和我妹妹),我的朋友圈动态随便别人看!
我就是
我不看所有人朋友圈 发了动态放私密 把朋友圈变成日记本
和你一样,亮了
因为没什么好发
信息太多 看着累
许多时候自己感兴趣的分享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回应,渐渐地也就失去了朋友圈的社交乐趣。举个例子,5.31号熬夜看了space x 公司全球发射直播后,在朋友群发表了自己对未来商业航空旅行的看法,然而未得到任何的互动回应。相比前一天的青春2节目总决赛,朋友圈却聊地热火朝天。
缺失了共同话语权,让我在朋友圈渐渐成为了一个看客。
微信被工作覆盖率,所以不需要朋友圈,因为都不是朋友,不想私生活被别人看,所以索性不发
微信添加好友时的“仅聊天”选项,会增加用户的选择成本,会给彼此之间一种距离感,感觉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赞同,而且也不知道对方会怎么设置,所以索性不管了
是的,也不友善。
任何朋友都是从陌生人开始的,这个功能从一定程度上阻碍这种可能性。
分享的精神成本在增加
因为没有朋友,所以关闭了朋友圈
发朋友圈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同、围观、赞赏。
摄像如果你有一条朋友圈有几百个点赞和评论,内心多少会有一些成就感。朋友圈符合了马斯洛需求的第四层级:被尊重的需求。
实际多数情况是发了一条,只有老妈回复,然后再也不想发了 😎
文章的副标题:从关闭朋友圈看“镜中之我”的塑造压力
“镜中之我”并不是建立在真实观众存在的基础上,有认为的观众存在即可,得到反馈会促进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