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上,拼多多都做了哪些努力?

5 评论 7107 浏览 15 收藏 20 分钟

编辑导语: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行业纷纷超互联网跨进,但农产品行业还没完全跟上脚步;如今社区团购正处于风口,不少巨头纷纷入行,就如拼多多的助农板块,从源头找到农产品,提供电商供应链等等;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在农业上拼多多做过的努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略显落后的农业亟待支持

民以食为天,早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就已经被互联网思维所占据、所服务;现在马上就要开启数字化经济时代,而农产品并没有像快消品那样,完全通过互联网直接触达终端消费者。

中国农民依旧没有太大的定价权,依旧在靠天吃饭的阶段——订单无法预测,不知道收获后能卖多少价;生产没有计划,不知道下一茬种养殖啥;资金无保障,无法享受低价贷款和担保。

不过已经有一些IT公司和咨询公司看到了中国农业现状,其中包括以电商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他们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应用自身积累的数字技术、管理技术,在创新的商业模式下,服务社会,服务三农,践行社会价值;这些企业正在以助农脱贫为使命,以为农增收为目标,以订单农业为抓手,变革区域农产品供应模式。

目前在支持农业的生态体系正在进一步在扩展中,如传统的农资公司、餐饮公司、乳企、农机企业、化工企业等,大家都在协同帮农业解决其面临的问题。

二、中国农业面临的困境

正在帮助中国农业焕发新春的企业也必须为农业解决实际问题——中国农民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农民,需要面对中国农业资源分散、消费习惯多样、农业供应链不健全、管理理念缺失、农民群体老龄化、行业分工不清晰、受文化教育程度不高、资金链易断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迎刃而解,需要更多有良知的企业家和公知企业的支持。

三、互联网企业在农业布局以助农

疫情期间火了生鲜电商,这几天火了社区团购,他们正在帮农产品解决核心的销售问题;虽然道路还有点坎坷,至少是往前推进中。

同时在农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等新理念新模式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新业态关注和帮助农业,这几年互联网公司在农业这块动作频频,如直播助农、电商助农、运营赋能、冷链物流、金融保险、自动化产线、农业AI、联合科研。

这次先以拼多多为例,来看看拼多多在农业方面的布局,以及针对农业面临的困境和国家政策分析拼多多如何助农扶农服农、授农以渔,近而看互联网企业对三农的反哺;后续还将继续分析字节跳动、快手、美团、阿里、一亩田等其他公司在农业的布局。

四、互联网企业用行业经验解决农业问题

1. 电商的全国订单在销售端破解资源分散难题

中国农业的生产资源比较分散,粮食作物、水果时蔬、猪羊养殖等都是经过几十年的尝试,分散在合适的省市县进行生产(包括农特产品);这些生产关系都是经过时间验证过的,但是也导致中国农产品很多需要横跨大半个中国进行调运,使得生产资源和物流资源同样分散。

拼多多作为电商,能够汇聚全国的订单,将分散在全国的农产品从销售侧汇集在一起,满足全国消费者;作为电商的拼多多以电商特性,实现农业的销售端订单可预测,产地资源可集中,还探索原产地直销模式,减少中间商赚差价,为农民谋福利。

未来的农业必定是农特产品面向全国销售,形成农特产品和大宗产品,高中低端的差异化销售,向欧美日看齐。

针对农特产品,拼多多充分应用自身的大数据、AI等技术积累,通过生鲜拼团形式,将散落在全国各地的优质农产品(尤其是扶贫农产品),通过冷链运输,按订单交付到消费者面前。

2. 电商的全国交付可满足全国各类消费习惯

欧美基本上就食用几个品类的生鲜,食用方法也就几种,与我国的菜系遍布、农产品消费品类之巨,完全是天壤之别;面对中国消费者的生鲜消费习惯,之前全靠传统的批发贸易商的全国性贸易来解决,现在可以依靠电商的全国交付能力来解决。

拼多多早已实现柴米油盐酱醋茶(农副产品)的全国调运和配送——对于生鲜,拼多多通过自建冷链运输体系及第三方合作,大大提高自身生鲜产品运输能力,买全国农产品、卖全国农产品,冷链交付,满足不同消费者的生鲜消费习惯诉求。

无论你吃大米还是吃面粉,无论你吃娃娃菜还是大白菜,拼多多都能满足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还可为特定消费者提供农特产品,拼多多还充当消费者的跨境买手,为消费者全球寻找优质农产品,全方位满足消费者的生鲜消费诉求。

3. 电商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对外输出促进生鲜供应链

大家如果接触过国外的农产品供应链,就会看到他们的生产和加工过程的标准化、精细化、现代化,通过高科技机械设备、机械臂、智能、输送带、流水线、AGV等实现智能排产和自动加工,实现种养殖生产过程、加工过程、贸易过程和交付过程的强大。

现在网上对于生鲜供应链的解释有很多,其实我们很多企业的生鲜电商只负责各个环节的买和卖,品控、加工、运输、配送,全是人工操作;并没有过多涉及原材料寻源、战略采购、供应商考核、加工标准化、高级计划、生鲜品质源头追溯、农产品质量追溯、自动化产线、MES系统部署等。

农业还有很多管理标准没有形成,如加工标准和种养殖标准,我们的生鲜供应链在传统贸易商端还存在赌菜、跨境退税等行为,与国外是存在很多差距的。

拼多多将电商的供应链管理整体输送给生鲜行业,包括整个电商仓储管理、上下游供应链管理,交付与服务;最终从销售层面,倒逼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优化供应网络、精准运输时间、保证运输质量、降低运输损耗、问题源头溯源,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拼多多还应用电商优势,以物流园和农产品上行示范园,整合当地农业资源,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优质农产品最好最快地摆在消费者面前,确保生鲜的既生又鲜;让全国消费者看到拼多多对整个产业链的贡献,促进农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生鲜供应链的向前发展,也将促进农业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精细化、现代化,缩短与国外的差距。

4. 电商管理能力与信息管理能力赋能农业

供应链管理里的信息流,是需要很多信息化系统的支持的,就目前的农业及农业政务信息化程度也不是非常高,智慧农业也相比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需要将农业的业务在线化,形成信息管理能力,促进农业整个行业管理能力的发展。

现阶段,农业更多需要的管理能力是销售能力,像农场经营管理能力则是其次的,有销售能力才能维持小微企业和农民个体化的继续深耕农业,毕竟投资农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拼多多上微小农户的入驻销售,就赋予了农户直达全国大市场的销售渠道,产地一件直发,农户还从拼多多的新农人学堂,学会如何建立渠道、管理渠道;还有拼多多的算法优势,千人千面精准推送农产品组合给消费者,主动满足消费者的各类消费习惯,自带营销功能,赋予小微农户营销能力。

5. 拼多多的农村基因可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农业

农业老龄化问题将在未来10年内显性突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加工和贸易。

拼多多走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已经在农村拥有广大的用户群体,将部分用户转变为店主或者拼多多的生鲜供应商,帮农民解决销路问题;可以促进更多的年轻农村同胞返乡就业,亦或直接从事农业一产的生产,亦或从事农业二产的加工;还可以从事农业三产的服务与农文旅,解决农业从业者日趋老年化的问题,为农业带来新活力,培养更多新农人。

农产品直播就是一项建设美丽乡村的新技术,拼多多通过持续性的电商培训和直播培训,已经带动全国超过10万名年轻“新农人”返乡创业。

早在2018年,拼多多就提出“人才本地化、产业本地化、利益本地化”的策略,将吸引更多的人和资金回到当地,拉动当地农业就业;同时先后推出线上“多多果园”、线下“多多农园”等模式,积极培养新型电商经营主体,帮助更多农业生产者实现到农商转变;毕竟销售比生产更能吸引年轻人做农业,并解决中国农业销路这个棘手问题。

6. 拼多多的新农人培训赋予农业人文化内涵

新农人已经提倡了很久,中国农业从业者的社会地位也需要向欧美看齐,需要培养农业人文化内涵,尤其是年轻的农业从业者——年轻人更易接收新事物,如农产品直播、APP识别病虫害、庄稼医院、供应链金融等。

拼多多在“多多大学”,提供农产品上行、互联网运营、渠道经营等课程,塑造新农人的知识结构;拼多多还注重“新农人”培育等方面进行着农业数字化改造实践,努力培养农业生产专家+营销专家,构建农业人文化,渲染和拉动更多年轻人从事农业,服务农业,造福农业。

7. 电商的专业分工启迪农业行业分工

就社会分工而言没,中国农业目前仅是按工序划分人群,并没有构筑专业化技巧,如加工环节标准不统一、分工不清晰、一人多工种、增加损耗。

拼多多以商品管理及营销活动为起始,线上订单为驱动,物流配送交付及服务为终止,在整个链条上已经使得各个岗位职责明确、专业分工;拼多多专业的电商分工、IT系统、管理制度,已经开始赋能给部分平台店主,使得店主生产加工过程标准化,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专业化分工。

五、互联网企业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帮助农业

互联网企业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各个方面帮助中国农业,拼多多也在很多维度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政策大背景下扶农助农。

维度有很多,本文主要阐述三点大维度,都是拼多多目前的内部企业优势的对外延伸:

1. 科技助农:科技加持农业的发展

拼多多目前不仅是电商平台,也是科技公司(已成立农业科技公司),充分应用平台的订单数据,应用大数据预测农产品需求,指导农民生产。

通过销售数据的积累和预测,与生产过程中智慧农业所用的物联网设备有机结合,从销售计划反推导出生产计划,并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控制设备有机结合,精准掌控生产过程;收集生产和销售数据,形成农产品的全链路农残追溯数据,为老百姓提供健康菜、放心菜。

2. 品牌助农:紧抓国货新消费推动更多生鲜国货品牌

中国农产品的品牌化道路一直不顺,很少有知名的全国性质品牌,基本是是四品一标+食品品牌,对于生鲜还是需要继续加大品牌建设,形成更多的优质品牌,进行差异化生产和销售;电商这几年在国内品牌和跨国品牌构建方面是有目共睹的,如南极人。

随着电商对新消费品牌的助力和扶持,快消品借着电商的东风爆发出了很多了优秀国货品牌;拼多多目前也在致力于生鲜国货品牌的建立工作,促进从产业链、数字技术、经销渠道、返村就业、电商运营等角度帮助三农,助力解决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

还通过生鲜国货品牌在数字经济和新消费浪潮下,提高中国农产品的附加值,让部分优质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摆脱大路货的紧箍咒,走上高端和品牌化发展道路,让中国农业差异化,进一步促进农业数字化转型,造福三农。

3. 产业助农:一二三产全面扶持

拼多多一直在扶持农业产业:

一产方面,与当地政府合作,指导农业生产,原产地采购,包产包销,从销售侧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拼多多更多的AI场景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如病虫害防治、产量预估,指导农业的规模种植,降低生产成本。

二产方面,中国邮政与拼多多战略合作,3年内将打造150个农产品基地,并联合当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加工标准化规范化,实现部分加工产品(食品)的在线销售。

三产方面,拼多多一直在致力于构建农产品销售的“新基建”,其联合创始人孙沁曾表示,预计未来5年内,平台年农产品上行规模将达8000亿元,农村地区网店总销售额有望突破1.5万亿元,并培育超过100万家年销售额超百万元的农村网店。

今年9月7日“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拼多多当天发放了5亿元丰收节消费券,促进三产消费。

六、中国农业需要更多头部企业的关注和帮助

中国农业一直被认为是最后的蓝海,需要更多的头部企业来帮助中国农业从传统化向信息化迈进;未来争取数字化和智慧化,完成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的目标,将更多高科技应用在农业,将更多管理技术应用在农业,将更多信息技术应用在农业,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农业、关怀农业和帮助农业,建立更多的国民农产品品牌。

后面还将分享其他头部企业在农业的贡献。

 

本文由 @清河落河清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公众号“农业一二事”的一篇文章和你的内容基本一样,谁抄的谁?

    来自云南 回复
    1. 就是清河落河清作者的公众号噢

      来自广东 回复
    2. 所以我公众号写的是转载,哈哈

      来自浙江 回复
  2. 打着科技的谎言,做个电商平台然后什么都不干赚买家和卖家的钱!

    来自四川 回复
    1. 传统电商和生鲜电商,在农业上是有本质区别的,可以看我对生鲜电商的批判一文

      来自浙江 回复
专题
52346人已学习14篇文章
现在业内很多人都强调产品思维,但它到底是什么?又有何用武之地呢?
专题
12897人已学习14篇文章
在项目实际推进过程中,不加控制的需求变更往往给项目带来沉重的负担和无法预料的风险。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需求变更。
专题
12486人已学习13篇文章
Sora产品的爆火,给了我们不少的震撼,感叹AI在内容创作领域的进步实在是太快了。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对于Sora的解读和思考。
专题
97324人已学习11篇文章
不管你是产品、运营、设计、还是技术,流程图都是基础技能。
专题
1492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在产品的商业模式中,广告变现占据了很大的比重,那么广告功能就是产品里面非常重要的功能之一。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广告投放系统。
专题
11810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激活是指用户通过完成关键行为,真正成为产品的用户,而提升新用户激活则是留存用户的第一步。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新用户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