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不相瞒,你的微信头像出卖了你

11 评论 12424 浏览 0 收藏 22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客户的商业需求、痛点、预算、决策流程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用户的个人需求

编辑导语:换头像吗?暴露年龄、爱好、消费习惯的那种。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微信头像,而这个头像其实是代表着我们每个人的特征的。本文对不同类型的微信头像进行了细分分析,一起来看看你符合哪一类头像特征呢?

打开微信好友列表,对照以下分类清单,看看准不准:

  • 头像是猫猫狗狗的——95年前后出生的新白领
  • 头像是卡通动漫的——还在念书的千禧一代
  • 头像是真人自拍的——中介和网红占了一大半
  • 头像是明星偶像的——八成是饭圈女孩
  • 头像是风景植物的——岁月静好的中老年人
  • ……

朋友圈不可见?没关系,只看头像,你就能对这个人的属性猜个八九不离十。这就是头像学的威力。

头像学,与十二星座、生辰八字、MBTI、塔罗水晶一起,并称五大玄学流派。头像学旨在通过分析社交媒体头像,对用户的人口学特征、性格及行为逻辑进行精确度在3.62%—98.17%之间的判断。

在星座营销号、情感大V、天桥测运、闲鱼算命的加持之下,除头像学以外的四大流派,都成功找到了商业变现路径,生意做得风生水。唯有头像学,由于缺少理论大纲,长期以来鲜有问津。

为此,本文归纳总结了互联网上常见的七大头像类型,并尝试为喜欢大数据营销的厂商给出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基于头像学的个性化商品推荐。如果今后有一天你不知道自己是在哪儿泄露了个人信息,也许就是你的头像出卖了你。

欢迎对号入座,如有冒犯,请你听我解释: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截图

一、猫猫狗狗型:90后离巢青年

难以想象如今的互联网世界,如果离开了猫猫狗狗(主要是猫,不接受反驳),会是一副怎样的面貌。

人们一边在短视频里学猫叫,一边训练自家的喵星人和汪星人学习握手、站立、看电视。网线另一端,一群人正“嗷嗷待吸”——不管黑猫白猫,能被拍成猫片的都是好猫;不管奶狗狼狗,能被做成表情包、头像的都是好狗。

猫狗头像常见于步入社会不久的离巢青年,80、90仍是主力军,00后群体正在壮大。根据《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宠主占比连续三年持续增长,高学历、高收入人群正在成为新一代宠主。未婚未育的年轻一代终究成了曾经最讨厌的人,像老一辈晒娃一样晒起了宠物。

图源来自网络

选择宠物头像就像是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满月酒,以此昭告天下:我,年纪轻轻,就有猫/狗了。这届铲屎官,哪怕自己蜗居在出租屋,也必须为爱宠预留一个角落;哪怕平时外卖满减都得计算半天,给主子花起钱来眼都不眨一下。

宠物头像又宛如一句隐蔽的接头暗号,它是打破尴尬沉默的利器、进行社交筛选的有效机制。一句“你也养猫/狗啊”,就能让两个未曾谋面的陌生人开启一场长达两小时的对话。而那些因为合租、身体问题、经济条件等原因暂时无法养宠的人,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换个头像过过瘾。

尽管大部分用这类头像的人只是希望能随时随地“吸上一口”,但猫狗可爱的特性也帮助头像主人在无形中塑造了友好、亲和的形象。毕竟,“狗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小猫咪又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推荐产品:宠物用品,出租屋神器,一人食餐厅

二、萌娃宝贝型:小红书女孩或疯狂晒娃的父母

这是一个“萌即正义”的年代,多名受访者都表示,他们挑选头像的标准很简单,两个字:可爱。萌宠以外,萌娃头像也在飞速增多。

韩国亲子综艺《超人回来了》播出后,三胞胎“大韩、民国、万岁”中的老二民国就因为丰富的面部表情成了头像和表情包的“富矿”。该档节目中另一位韩澳混血宝宝威廉同样大受欢迎。女孩这边,2013年出生的韩国童星权律二、2015年出生的内蒙古女孩小刚几也频频被网友截成头像。

图源来自网络

爱用这类头像的多是15岁—25岁的女生,与小红书活跃用户重合度较高,或多或少受到过韩流影响,两年前可能为星巴克猫爪杯排过队,也曾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贡献过热度,家里少不了有几个名创优品和宜家的联名款玩偶。

从“谁还不是个宝宝呢”,到“今天也要加油鸭”,不想长大,刻在了当代成年人的基因里。生理年龄早已过了18岁,心理却始终停留在后儿童阶段。当中年人在怀念青春时,青年人也前所未有地怀念童年,那个能用108种表情去诠释开心、愤怒和悲伤的童年。即便是敷衍,也得是假笑男孩Kevin这样的,而非隐藏在千篇一律的倦怠表情之后。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每年六一,总有那么多人把头像换成童年照。

推荐产品:乐高,动物森友会,解压馆

但在真正为人父母的家长眼中,再可爱的混血宝宝也比不上亲生儿女。当不在朋友圈频繁晒娃成为一条心照不宣的社交礼仪,头像仍为他们留下一处展示空间。拿孩子做头像的高频时期主要有两个,一是刚刚出生时,这时常用的是襁褓包裹中的宝宝,或是“大手拉小手”之类的温馨画面。

显而易见,母婴用品是这些用户的刚需,其中也难免混入一些靠育儿焦虑发财的伪需求——再高知的父母,第一次当家长时,也难免智商短暂下线。

第二个时期是孩子长到6、7岁时,这时更常用的是“技能型”头像——拉小提琴、打拳击、骑马、画画……再往后,你可能会突然在某一天发现孩子不再可爱,甚至有点讨人嫌;又或者你依然热衷于为孩子拍照,但他会在发现你新换的头像时大声控诉你侵犯隐私权,生气地命令你赶快删除。

推荐产品:降噪耳机,育儿书籍,亲子游项目

三、卡通动漫型:成长于泛二次元的千禧一代

有学者在一项关于社会化媒体头像的使用与满足研究中发现,年轻群体(10-19岁及20-29岁)偏好使用卡通动漫类头像,年龄较大的用户(30-39岁,40岁以上)更喜爱使用风景名胜类、动植物类的头像。

因为年龄偏小、经济实力弱,使用卡通头像的人在诈骗团伙眼中甚至被归为不具备“杀猪”价值的类型。显然,这些诈骗团伙不够与时俱进,但凡他们了解一点泡泡玛特,也不至于如此低估卡通动漫爱好者的氪金能力。

作为一种日益流行的青年亚文化,二次元文化(ACGN)已经渗透至日常语言、人际传播、审美、消费各个领域,形成了以动画、漫画、游戏、小说为核心,同时包含相关衍生产品的泛二次元文化。

数据显示,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已从2014年的1.5亿人上涨至2020年的4.1亿人。成长于泛二次元文化之中的千禧一代,虽不富裕,但也不差钱,他们被培养出了良好的付费习惯,十分愿意为兴趣爱好买单。前提是,能戳中他们的萌点。

萌,如今已经由传统认知中的可爱发展为一系列“萌要素”的集合:病娇、傲娇、天然呆、黑化、毒舌、中二这些主流叙事外的设定反而更能戳中二次元用户们的萌点,与之对应的,是粉毛、双马尾、呆毛、异瞳等外形萌要素。

图源来自网络

当用户选择一个卡通头像时,也选择了背后一整套人设。因此,卡通人物占据了情侣头像的半壁江山,而只有了解故事设定的人才能发现这份隐秘的“秀恩爱”,比如《疯狂动物城》中的狐狸尼克和兔子朱迪。

此外,不少人都会选择与自己长相相似,或者希望与之相似的卡通形象,这也是为何七年前拼脸APP脸萌能在一夜之间风靡朋友圈:人们渴望在社交网络上呈现真实的自我,但最好只是经过美化后一部分的自我。

推荐产品:动漫周边,三坑(Lolita、JK制服、汉服),情侣装

四、真人自拍型:不是中介就是网红

真人照片通常透露出更加丰富的线索,因此成为头像学研究的重中之重。这一细分方向也在2001年贡献了头像学至今为止最重要的发现——万能中介定律。无论是房产中介、留学中介还是保险经纪人,他们永远西装革履、目视前方,坚定而自信,凭借昵称前的大写字母A与微商一起出现在你通讯录最靠前的位置。

另一类易于辨认的是网络红人。如果是大头自拍,标配是高ps和厚滤镜,表情俏皮,动作撩人;如果是全身照,背景往往设置在热门餐厅、咖啡厅、艺术展览或高端商场。

一般认为,与真实形象越接近的头像越具可信度。采用真人头像很多时候是出于职业需求,希望能塑造专业可靠的职场形象,快速与对方构筑信任关系。胜任,即让他人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有资格的,也是人们在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时最常使用的策略之一。

对于以上两类人群,似乎推荐什么产品都不合适,因为他们想卖你点什么的想法更为强烈。

针对其它使用真人照片作为头像的人群,曾有研究者抓取了6.6万名推特用户信息,对其头像的色彩、构成、面孔数量、人口统计学特征、面部呈现方式(如拍摄角度、面部占画面比例)、面部表情进行分析,其中429人进一步填写了大五人格测试量表,该理论认为人格包含外向性、宜人性、责任感、神经质性和开放性五个维度。

研究发现,不同特质的人在选择头像时有明显差异。例如,开放性较高的用户会选用清晰度、对比度更高的照片,脸部占画面比例较大;与之相反,神经质性高的人群倾向于隐藏面部,比如展示侧影或背影;责任感高的人则偏好使用色彩丰富、明亮的照片,表现出更多积极的情绪。

为增加粘性、提高体验,社交软件会想各种办法让用户上传头像,上传真人头像无疑是路径最为复杂、所需动力最强的。因此总的来说,愿意在虚拟世界中采用自己照片的人往往更具自信和安全感,他们热爱旅行和运动,不一味追逐潮流,但也乐于尝试新鲜事物。

推荐产品:带超高清摄像头的新款手机

五、明星偶像型:饭圈女孩与颜值焦虑症患者

饭圈女孩永远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利自家哥哥的机会,头像是她们最好的应援牌。你总是能从一个粉丝的头像里,了解到她偶像的最新动态,或者,她更换偶像的最新动态。

在前述关于社会化媒体头像的使用与满足的研究中,作者提出了挑选头像时的20种具体动机。其中,“希望他人与我谈论我的头像”、“获得审美上的愉悦享受”、“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或许是用偶像照片当头像的主要原因。

拿偶像照片当头像只不过是在把10086改成偶像昵称、把偶像的专属早安问候设成闹铃、把聊天背景铺满偶像美图之后,又一种24小时沉浸式欣赏美颜的方法。相信他们也一定不会拒绝,让哥哥代言的化妆品、饮料、快餐、衣服填满自己的衣食住行。

另一方面,偶像是粉丝们的一束光,只要看到喜欢的明星,就立刻充满能量,自我激励效果甚至超过“不瘦10斤不换头像”。同理,每一个拿C罗当头像的,内心估计都梦想着拥有八块腹肌。

图源来自网络

与粉丝“圈地自萌”不同,还有一群人的头像也是明星,受众却是其他人。曾几何时,陈冠希、余文乐、彭于晏还是“男头三杰”,刘亦菲、高圆圆、新垣结衣还是“女头三美”,而今,彭于晏已被打上渣男头像的标签,新垣结衣也不再是“国民老婆”,人们在进行印象管理时的自我美化行为却从未改变。

在网上搜索“男头”和“女头”就会发现,被框进200X200方块的脸,已经从Superstar下沉到十八线小明星和网红,乃至素人中的俊男靓女。使用这类头像的人,要不就是社交软件上的“诈骗犯”,要不就是年龄偏小,对自己的外貌不太自信,但又缺乏动力改变,转而追求“特效”产品。在上过各种“七天速效变美”、“21天长高5公分”的当之后,他们换上这样的头像,一键实现意念换脸,可谓亦真亦假,以假乱真。

推荐产品:明星同款,视频网站会员,健身器材

六、植物风景型:岁月静好的中老年人

我一直相信,在某个不为人知的互联网角落,存在一个神秘的组织——莲花帮,每天都有 “花花与三莲”、“回忆专用小莲花”之流的大V像宠物博主分享宠物表情包一样,乐此不疲地分享莲花头像。否则很难解释,连网上冲浪都困难的中老年用户,究竟从哪里找来这么多风格统一但又千姿百态的莲花。

直到有一天我姥姥让我帮她砍一刀,我爸开始偷我的能量,从我妈的手机里传出了“所有女生”的魔咒,才不得不承认,长辈们总是能突破我们的想象。

2020年春季中国移动互联网同比新增的1571万月活跃用户中,有61%为41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拼多多在银发人群中的市场渗透率已高达65.9%,仅次于微信。米面粮油、纸品湿巾等生活必需品,服饰内衣、营养保健品是他们在网购时相对偏爱的品类,能省则省是他们贯彻始终的消费理念。

图源来自网络

如果说莲花是这届中老年头像当之无愧的顶流,那梅兰竹菊大概就是四大老生,自家种的谁也叫不出名字的花草就是格调拉满的小众演员。到了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年纪,隐居山林开荒种田的想法开始蠢蠢欲动。

同一个世界,同一朵莲花,也共享同一片蓝天。江河湖海,蓝天白云,总之都得带点水,再带点蓝。区别也许就在于天地的比例是3:7还是4:6,云是层积云还是卷积云,太阳是在左上角还是正中央。人像也经常出现,但绝不是年轻人那样的大头自拍,而是半身或全身的观光照片,年纪越大,越远离镜头。

如果头像是一张画质高清、构图精妙的风景照,那他八成是一名扛着长枪短炮在湖边、在林间严阵以待的摄影“老法师”。

推荐产品:花卉种子,保健品,夕阳红精品旅游团

七、日抛型:有闲没钱的年轻人

与中老年人群头像中一派岁月静好截然相反,年轻人虽然嘴里说着Peace&Love,频繁更换的头像却透露出躁动不安。今年大四的阿壳是“一天一个头像我最靓”小组的活跃用户,她已经习惯把换头像作为抒发负面情绪的途径。每当遇到烦心事,发朋友圈显得太过直白和矫情,还会引来父母的追问,换个头像则相对隐晦。

头像,当代人的心情晴雨表、图片化的QQ签名栏。在上述小组中,聚集了20多万求头像的组员,今天想要元气满满的,明天想要清心寡欲的,后天想要厌世的,大后天想要看起来不好惹的,有的需求甚至具体到了“看起来就吃饭很香的”,很少有一个地方,能让人如此直白坦诚地说出理想中的自我,尽管他们本人也不确定,明天的自己,又会是什么样的。

日抛头像的,往往是未走出校园的学生,大把大把的时间和情绪无处消解。不在深夜换头像,就在深夜冲动消费。服装鞋类、美妆护肤、数码电子,购物车里收藏已久的宝贝,或任何一件算法推荐到主页的新鲜好物,午夜时分,理性思考退场,买买买才是唯一真理。新头像和花呗账单,都是第二天的事了。

推荐产品:盲盒

 

作者:陈敏,编辑:余乐;公众号:半熟财经(ID:Banshu-Caijing)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wgvvlSZu6hjtIH1XOxVHw

本文由 @半熟财经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哈哈哈哈哈还有名画珍珠耳环少女那类呢?

    来自北京 回复
  2. 看了下自己的好友列表,作者差不多猜对了小一半吧。偶尔看看这种娱乐文章也挺有意思的。

    来自上海 回复
  3. 怎么就颜值焦虑了,我只是单纯的喜欢新垣结衣而已,有什么问题吗

    来自四川 回复
  4. 身边有日抛型的,问过他为什么经常换头像,他说关注了头像博主,只是单纯觉得好看哈哈哈哈

    来自上海 回复
  5. 感觉在我们家不太适用,我爸我妈的是真人照片,我的是卡通人物(本人九零后),我弟(04年)的是一个帅哥,但他并不追星……

    来自广东 回复
  6. 头像真的能暴露出一个人的特征,不熟的人加上好友首先看头像猜测对方是怎样的人哈哈哈

    来自上海 回复
  7. 哈哈哈哈哈还是挺准的,朋友圈里的长辈几乎都是植物风景型

    来自上海 回复
  8. 头像原来也是一门学问哈哈哈哈,本猫猫狗狗型表示说的确实很对

    来自广东 回复
  9. 卡通人物狂热爱好者报到,这篇文章确实很有道理哈哈哈

    来自江西 回复
  10. 好家伙,看了一圈微信好友列表还真是这样,本人就是猫咪头像忠实粉丝哈哈。

    来自江西 回复
  11. 被拿捏得死死的,本饭圈女孩看完这篇文章觉得确实如此。

    来自江西 回复
专题
31971人已学习17篇文章
你只知道它火了,却不知道它背后的内容营销秘籍。
专题
69371人已学习26篇文章
学会数据化运营能够提升效率,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
专题
35094人已学习22篇文章
从动效设计原则、动效工具、制作方法、标注技巧等全方位解读
专题
13158人已学习14篇文章
好的产品是对人性的窥视,无论是做产品,做运营,懂点心理学还是很有帮助的。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消费者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