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字,阅尽2022互联网行业十大趋势

Pony
5 评论 7404 浏览 25 收藏 28 分钟

编辑导语:伴随着新一年的到来,作者综合政策导向、竞争格局、市场框架、行业分析和产品研究等因素作为分析框架,提出了自己对2022年互联网行业趋势的展望,一起来看看吧!

新年伊始,各大平台都陆续推出了年总,和对于 2022 年的展望,相必大家也都看过达摩院发布的 2022 年十大科技趋势了吧。反正我是看了,没看过的同学可以自己找一下。

不知道大家看完什么感觉,我的感觉是趋势的确是趋势,但跟我没啥关系,只能感叹一句,老板!大格局!

达摩院所描述的未来趋势,宏伟而壮丽,但就是跟普通人关系并不大。所涉及的技术也极为硬核,不光是 2022 年,就算是说这是未来十年的趋势也没啥毛病。

关于 22 年的趋势我也一直在关注,但是我只关注互联网方面,毕竟跟大家息息相关,下面我爆肝三晚,终于用7000+字,用我的分析来描述一下我认为的《2022年互联网十大行业趋势》。

以下仅代表个人猜想,并不具备一定的权威,大家看看就好。

我的分析模型:

7000字,阅尽2022互联网行业十大趋势

1. 行业框架

判断行业是否正处风口,位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接下来走上坡路还是下坡路,现在进入是否还有红利。

而结合去年政策和未解决的行业问题,以及稍微露头的几个行业,分析能够持续火热并且有上升趋势的行业。

2. 市场分析

市场大小直接决定盈利天花板。而行业的边际成本和网络效应,也在主要考虑范围内。

3. 产品研究

产品是否具有发展潜力,会不会面临时代淘汰危机,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上升趋势,能不能给周边产业带来颠覆式创新。

4. 政策导向

一切行业都跟着国家政策走,顺则蒸蒸日上,逆则夹缝生存,凡事顺时代大势大义者必昌,逆者。。。这个不做过多解释。

5. 竞争格局

了解行业蛋糕是如何被割分的,评估国内市场能分到多少份额,蛋糕是否能做大,而留给大众市场的机会有多少。

6. 其他因素

指地区、文化、经济、生态、人口等因素,做得好是赚钱加分项,但忽视的话,也可能是致命一击。

一、Web3.0

7000字,阅尽2022互联网行业十大趋势

这个趋势不用我分析,想必大家也都听说了。它就是目前的趋势,随着元宇宙的概念大火之后, web3.0 的概念逐步步入公众的视线。

在美国12月8日召开的“加密听证会”上,美国国会议员明确强调“ web3 是未来,如何保证 web3 革命发生在美国”等言论后,web3 的火爆更是达到了高潮。

而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元宇宙的关键核心技术,也正是 web3。

目前 web3 在国内还是刚刚开始,大家只闻其声不解其意。关于 web3 还没有统一的论调,大家也都在思考中,不知从何入手,国外也好不到哪里去。无论是机会还是市场前景都是巨大的,想必2022 年一定会出现主攻 web3 的团队。

那么到底什么是 web3,而元宇宙又为什么依赖web3 呢?

简单来说,Web 1.0 范式是这样的:平台创造、平台所有、平台控制、平台受益。

Web 2.0 的范式是:用户创造、平台所有、平台控制、平台分配。

Web 3.0 的范式是:用户创造、用户所有、用户控制、协议分配。这样应该可以看懂吧。

web3是一个大模块,可以说它的概念占了元宇宙50%,而它还分有若干个概念组合而成,2022年大部分趋势和机会其实都是在完善web3。

二、DAO

DAO是什么?相信很多人对这个词并不陌生。自从全球顶级风投机构,红杉资本把自己的Twitter简介改成了“我们帮助有胆识的人缔造传奇DAO”后,每天背后有无数的人通过百度知乎去搜索DAO究竟是什么?虽然红杉资本随后删除了这个简介。

随后整个社会,尤其是头部资本圈和互联网圈对元宇宙VR、AR、web3.0、DAO的讨论依旧喋喋不休,好像不了解一点这些概念就掌握不了世界的未来和趋势,以及财富密码,跟世界脱节一样。

在DAO的初创者们看来,这是一种用来对抗资本家,或者说颠覆资本主义的一种技术手段,有这样的信念还真和我们的先辈挺像。

如果,我们展开历史的宏大叙事,可能能够让你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关键。

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工业革命带来的机器大生产让人们的生活质量突飞猛进,同时也让掌握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们掌握了绝大多数的财富,后来呢!随着机器取代了绝大部分苦力,人们开始通过掌握机器去创造价值,也逐渐认识到掌握工作的信息,比工作本身还要有价值。

最初是你知道怎么发电,怎么制造机器,那么你就是资本家,或者说资本家的爸爸。后来便出现了计算机,因此有关工作和生产的信息,也开始被极少数拥有计算机的资本家控制,而后来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信息垄断的格局,使得所有人可以在互联网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但这真的自由吗?本质来说互联网还是掌握在极少数的资本家手里,他们掌握计算机的中心控制权。他们要关闭中央服务器,人类将不能再上网,而不断的财富再分配、财富流通,也只是为了维持他们的中央公司机制。

我们辛辛苦苦地打工,而资本家只需要付出一点点的酬劳作为奖励。在传统公司机制对于贡献的判断过于主观,并且你的劳动成果并不属于你。而你日复一日的工作着可能你并不喜欢的事,人类个体价值在日益完善的公司机制里被无限缩小。

DAO的出现,让我们可以自由地组合和成立一个DAO组织,这个组织只基于兴趣,按你对DAO的贡献智能合约自动分配你的所得,贡献越大所得越多。

这个DAO组织并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哪怕是这个DAO组织的创建者,他们不能对DAO提供突出的贡献也不会获得财富,而在DAO里都是匿名,对方不知道你是谁,你的学历、经历、简历都将变得不重要,你唯一重要的就是对DAO的贡献。

而如果这个DAO组织失去了最初的理想,你也可以随时离开这个DAO,带有所有的财富,去寻找下一个有理想的DAO。

DAO多么神乎其神,他都在短期内无法撼动现在公司的组织效率。毕竟在生产力还没有达到可以忽视公司的组织结构之前,我们并没有有效的方法防止造成的搭便车的行为,并且公司制度对社会整体分工有着重大的意义,能最大化企业家精神。

在物质并不那么繁荣的时代下,企业家精神领袖的存在一定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我们等级森严的公司制之所以存在四百年的原因。但随着机器大量代替人工的发生,由企业组织转为DAO让人们做点真正想做的事,也是一种美妙的未来趋势。

三、IPFS

同样这个也是 web3 的一个概念分支。

去年11月百度网盘被工信部点名,最终的解决方案虽然解除了限速,但同时也让百度网盘从此变得更为难用,以前的十几T空间现在压缩到了几十G,这还能叫网盘?

网盘一直是赔钱的买卖,存储和带宽都需要巨大的成本。个人储存成本高昂,动辄几个T的学习资料无处可放,只能存到网盘。凭借着用户量大、空间大、分享便利、功能强大等优势,百度网盘早已成为了一个生态。所谓一鲸落万物生,百度网盘的覆灭也带给行业新机会。

IPFS 是一个分布式去中性化存储技术,他没有中心服务器,运营商们不用付出高昂的服务器和带宽成本,从而得到低价的客户端服务资费。

分布式去中心化存储有个缺点,就是必须有人下载,而且对方的设备必须常年开机你才能下载到,否则你的文件就是存储在你自己本地,你删了就没了。但如果是一个基于分享的应用,有价值的文件大家互相传阅,无价值的文件本身就不应该占用公共资源。如果你要存储自己的私人文件,可以找矿商付费存储。

IPFS 跟 BT 下载很像但又有区别。使用 BT 下载必须使用种子文件,将下载内容的所有地址放到这个种子文件中,才能下载;而 IPFS 使用 DAG 数据结构存储数据,下载任何文件时只需知道一个 hash 地址即可。

IPFS 的部分实现参考了分布式版本管理工具 git 的实现,因而它可以存储内容的多个版本,而 BitTorrent 是不支持这个功能的。

理论来讲 IPFS 网盘是一个空间无限制,基于兴趣和共识分享的网盘。大家都对同一个事情感兴趣可以共享文件,大家的资源等。而下载速度,是你的文件被更多人存储就会有更快的下载速度,类似于种子下载。

我只是拿网盘来举例,IPFS不是仅应用于网盘。

四、隐私计算

这其实不算一个新概念,在1982年姚期智就提出了著名的“百万富翁比财富”的故事。这是一个经典的故事,类似于数据分析里“啤酒和尿不湿”的故事,不知道的可以百度一下。

关于隐私计算的正式提出,在 2016 年发布的《隐私计算研究范畴及发展趋势》。其将隐私计算定义为“面向隐私信息全生命周期保护的计算理论和方法,是隐私信息的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分离时隐私度量、隐私泄漏代价、隐私保护与隐私分析复杂性的可计算模型与公理化系统。

在隐私泄露日益严重的今天,数据就等于资产,数据就等于生产力,国家更是颁布了《国家数据安全法》,隐私计算更凸显价值。

中国在数据立法方面是一块大的拼图,因为除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在2017年9月1日还实施《网络安全法》,2020年的民法典又更新了数据相关的第127条,2021年9月1日实施的《数据安全法》这里面的《网络安全法》和《数据安全法》保障国家主权,民法典保障公民信息财产权,《个人信息安全法》保障个人信息人格权,财产权和人格权又结合衍生出的个人信息可携带权。

而这个人信息可携带权也正是元宇宙的关键要素,其必须要做到去中心化和隐私计算,其中必须要用到区块链技术,而我国的区块链zf只认联盟链。关于去中心化和隐私计算,我们只有且必须由国家牵头实现统一标准。

隐私计算其实是一堆“数据可用不可见”技术集合,包含多个技术概念: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机密计算、差分隐私及数据脱敏等等。这些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所以在隐私计算方面任重而道远。

五、虚拟引擎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电子游戏大多是根据厂商的特定机型进行定制开发的,彼时的PC也大多用于商业用途而非娱乐。

之所以被称为“引擎”,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对游戏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会发现“游戏引擎”已经应用到了很多行业,最为典型的就是电影行业,在工业建筑等领域也占有不小的地位。

“游戏引擎”本身就集物理高度规则仿真、AI算法、计算机图形、高精度实时渲染、虚拟数字人等多个领域于一体的高科技行业,其本身的发展就可以解决多个卡脖子的问题。

元宇宙、数字孪生、虚拟偶像等行业的发展也自然离不开“游戏引擎”。与其叫它游戏引擎,不如叫虚拟引擎更加精确。而虚拟引擎对其他行业也存在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如科研、医疗、教育、交通、工业、城市、电影、建筑等。

而未来十年的虚拟引擎可能成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不单单可以用来做游戏和电影,而打造这款工具的核心技术需要大量资源的投入,其关键还是掌握在大厂手里,目前最有可能的就是腾讯。

六、云原生

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火了好几年,今年继续火。

我们经常会听到的这些概念,比如容器、docker、kubernetes、微服务架构、PaaS平台、服务中台、Devops等等。

这些技术和概念彼此之间感觉是独立的,我们很容易从其中某一个角度理解;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些技术彼此之间又有密切的关联,从文章也好、技术落地应用的场景也好,它们往往又出现在同一个地方。而云原生恰恰是可以将他们串联起来。

云原生计算基金会成立于2015年,由Google等大公司牵头,目前有100多家企业成员,其目的是在容器、微服务及devops领域里、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帮助企业和组织、在现代的云化环境中构建架构一致的应用。

CNCF的Landscape定义了关于Provisioning、Runtime、容器编排、Paas平台、微服务治理等多个容器和微服务相关子领域的开源组件和技术标准。

CNCF定义的云原生三大特征:

  1. 容器化封装:以容器为基础,提高整体开发水平,形成代码和组件重用,并作为应用程序部署的独立单元。
  2. 动态和自动化管理:通过集中式的编排调度系统来动态的管理和调度。即K8S。
  3. 面向微服务:明确服务间的依赖,互相解耦。

总结来说,云原生的三大特征是:docker、kubernetes和微服务。此外,云原生强调自动化以提升开发效率和运维效率。

上边这一大坨非技术人员看起来一定很吃力。总之在使用云原生技术后,开发者无需考虑底层的技术实现,可以充分发挥云平台的弹性和分布式优势,实现快速部署、按需伸缩、不停机交付等。

云原生应用也就是面向「云」而设计的应用。而去年大火的serverless,就是云原生下最优秀的作品。说个最直观的案例,小程序云开发可以让一个普通前端,一个人很快而轻松的完成从页面到后端、数据库上线的全部过程,无需关注服务器,体验过云开发的一定能够体会到这种爽。

七、虚拟偶像(数字人)

虚拟偶像这个概念火了很久了,从初音未来到洛天依,一直以歌姬的形象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但以前的虚拟偶像终究还是动画师手中的提线木偶,用预设好的动画和台词及配音给大家展示。

而元宇宙的火爆把虚拟偶像在一次推向了高潮,再加上真人偶像的持续不给力,出轨的出轨,犯法的犯法,更有人说偶像圈一板砖拍下去打死十个,没有一个是冤枉的。

真人偶像不仅本身不给力,演技不在线,还要价贼高,不能吃苦受累还要哄着。而虚拟偶像不用,完全不用拿片酬,也不用休息,不用哄着,同时可以串好几个片场都没问题。最近爆红的数字人柳夜熙已经在各种up主那里客串了,未来能看到电视剧、电影的演员表里这些女主是柳夜熙一定都不奇怪。

这次的虚拟偶像不仅仅是动画师手里的提线木偶,他还被赋予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能力,不仅可以自己学习模拟人类的动作,还可以模拟说话,不再由人去配音也可以自己发声,是一个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数字人。

当然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它还是按照动画师的机器指令去进行,但这种东西本身就是一种高科技,用来完善它的过程中,本身就能突破很多有价值的技术。

八、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概念早在2002年就有人提出来了,由密西根大学的教授在 2002 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其官方定义为: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我们将上述定义中一些复杂的技术性概念剔除掉后,可以将其简化为:数字孪生完成的是现实世界中物理模型在虚拟空间的映射。

其实说白了就是在电脑里模拟一个现实世界存在的事物和规则。比如汽车测试,传统的汽车测试方法要造出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人工测,碰撞之类的还好说只是费钱,要是路测的话不仅费钱还费人。测试人员是真的要开车跑各种复杂路况,和极限挑战的。

试想一下,一个还没有经过测试投产的试装车,你要开着去挑战各种极限,你是不是慌得一批?

如果把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则输入进电脑,用数字孪生去模拟现实世界的各种情况,汽车参数和路况参数不断去进行计算,得出结果,不仅能很快定位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造一辆车的成本和周期都会大大缩小。

汽车领域只是数字孪生里的一个很小的应用,其如果真能实现,在各个领域都会带来突破性的成果,如医疗领域用来模拟手术,找出最佳治疗方案,在生物领域模拟消灭病毒的方式,帮助快速寻找制作疫苗的最优解,交通行业模拟塞车,建筑行业用来模拟大楼建设等。

世界上没有真随机,只要你获得的信息够多就可以计算出下一秒所要发生的事,根据因果律理论来讲,种下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前一秒你骂了我一句,下一秒你的全家自然会迎来我的问候。

大刘在小说《镜子》里面也写到,有一个人发明了一个模拟宇宙的程序,他得到了我们宇宙的数字模型,把地球和宇宙及每一个人,未来所有的命运都计算的清清楚楚了,人类对未来失去了期望。当然大刘写的这只是小说,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但也可以看出数字孪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九、CEM

CEM既“客户体验管理系统”,区别于CRM,更加关注体验方面的分析和反馈,即在客户旅程的每一个环节设置反馈机制,从多种渠道了解客户感受,预判客户流失风险,提升客户体验度和忠实度。

随着2015年以来,中国人口红利渐行渐远,营销发展也步入了“存量”时代。如何精细化运营存量用户,提高用户留存率,一直是企业思考的重要问题。

因此,从客户的反馈和意见中收集信息,进而改进产品,提高用户复购率和品牌忠诚度已成为企业方运营产品的关键环节。CEM,客户体验管理,便在此时应运而生。

这个系统并不是新概念,早在国外已经流行了十来年。去年末和今年伊始, CEM 这个话题突然被翻了出来,成为互联网 SaaS 行业的一个新话题。

根据在知乎搜索到的调查显示,到 2022 年 CEM 赛道的国际市场将达到122.6亿美元,国内市场将达到118亿元。

而中国市场才刚刚开始,Pony也体验了几个平台,大同小异,用户旅程地图+一个调查问卷系统,还存在巨大的优化空间,目前来看这个赛道将会成为SaaS系统服务商将要踏足的新赛道,不知道又有多少老板被忽悠这个系统了,还是大有可为的。

十、学业规划

双减政策下发已经半年多了,各地校外学科类教培机构纷纷关门停业。虽然目前来看政策有所缓和,本人身在教育行业,对教育行业的一些大事件深有感触。如今已经实施了监管政策,机构开设监管账户,大部分城市选择了一课一消模式,防止机构跑路。

但也有些地方政策落实的还不够到位,也可以说某些地方根本无心去落实这个政策,也算维护好了营商环境,毕竟政策不能影响发财对吧!

总之来说教培行业算是死了,顶多是没死透而已。曾经解决需求的没了,但是需求还在,而且这个需求还在逐年增加,还很大,市场前景一片广阔。除非蛋糕做大,或者吃蛋糕的人变少,否则 “卷”是不可逆的现象。

学业规划应运而生,其实这也不是一个新东西了,那么啥叫学业规划呢?我举个例子,“孙宇晨”大家都知道,B圈大佬,有一招祖传100万耍的是虎虎生风,不知道他的自行百度,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求学经历。

据坊间传闻,孙宇晨在刚上高中的时候还是个成绩平平无奇的少年,但通过三年的辗转腾挪,从广东和青海之间的反复横跳和新概念作文一等奖,降低了整整90分的录取分数,一个学习平平无奇的少年就这么不断反复操作,居然一跃龙门进了北大。。。

而进了北大后他的操作并没有结束。他的成绩并不突出,进入北大后在中文专业被各种学霸暴打,但他还是没有放弃,转到了历史系,一个论文占比比较高主观打分比较重要的地方,意味着发挥主观能动性特别关键,这正好是孙宇晨的特长。

从孙宇晨的案例可以看得出,一个好的学业规划多么重要,卷不可怕,最怕有人投机取巧。这一顿操作下来能顶你报多少个班,在当今社会信息就是金钱,而学业上的信息就属于金钱中的欧元了,最为值钱。

其实可以利用来升学的途径并不少,只要你肯研究和操作,操作了就有机会能成。目前在网络上逐渐有学业规划师崭露头角,利用自信差来做规划,这个行业正好可以填补这个需求的空白,而所规划都是在合理合法范围内,属于待爆发行业。

 

作者:Pony;公众号:PM客栈

本文由 @Pony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耐心看完了7000字,看到找工作迷雾里的一点点光亮了,或许是有方向了。真心感谢。

    来自广东 回复
  2. 今年塌房的真人偶像那么多,虚拟偶像比真人偶像靠谱多了,永不塌房

    来自浙江 回复
  3. 作者将当前互联网上几种产品本质剖析得淋漓尽致,真的算是学到了很多。

    来自四川 回复
    1. 多谢肯定

      来自山东 回复
  4. 作者写的很详细,很有帮助!感谢分享!

    来自广西 回复
专题
1330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需求管理,也是产品运营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需求管理。
专题
15617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汽车座舱的智能化,本质上是通过硬件+软件的手段,让汽车座舱具备人类“智能”的能力,使人与车直接协作更加安全高效。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智能座舱的产品模块解读。
专题
1562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运费是电商的基础功能模块之一,承担着商品运费计算的作用。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设计运费规则。
专题
14370人已学习10篇文章
聚合支付作为对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服务的拓展,能够提供多渠道支付方式,简化商家的支付对接。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聚合支付的设计思路。
专题
30930人已学习14篇文章
不管你是产品、运营还是文案,你都需要懂用户思维。
专题
12039人已学习16篇文章
“老板记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其实这个词就等同与我们现在的“消费金融”,就是把钱借给有消费需求的人用于消费,融合场景:消费时选择分期或借一笔钱去直接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