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而美到群雄并起,音乐治疗成了一桩10亿人的大生意

5 评论 6258 浏览 4 收藏 16 分钟

编辑导语:不同类型的音乐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有时,音乐甚至可以为精神疲倦的人们带来疗愈。而近来,音乐治疗这一领域也逐渐被人重视,不少玩家更是将目光转向这一赛道。本篇文章里,作者就当下的音乐治疗市场做了分析,一起来看。

近期,Z世代音乐治疗应用Spoke获得了英国Ada Ventures牵头的110万英镑“种子前”融资。据称,这笔资金将用于壮大团队、持续开发,和邀请培训更多音乐人加入到Spoke中。

目前,Spoke已经与25位音乐人达成合作,包括Jordy、V.I.C和Jamilah Barry等歌手,涉及流行、嘻哈和R&B多种风格,尝试在冥想世界中运用更年轻、流行的声音来帮助年轻人,也为合作的艺术家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同时,Spoke还希望通过融合lo-fi、hip-hop和chill hop,开创一个崭新的音乐流派。

那么, Spoke是怎样将音乐与治疗结合的?为何选择服务于Z世代群体?而在主流视野中常被边缘化的音乐治疗,其现状和前景又如何?

一、Spoke是如何进行音乐治疗的?

“Spoke将音乐文化和心理健康两个看似对立的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Spoke 的创始人兼联合首席执行官 Ariana Alexander-Sefre 在一份声明中如此说。

“我们相信,音乐产业可以在听众和艺术家的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不可思议的作用,并且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有许多心理健康应用可用,但仅有一代人的服务并不够。这是我们向前迈出的第一步——我们的使命是展示音乐的强大力量,以及行业将如何进化。”

她所提到的这一代人,指的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一直以来,正念或冥想类服务都是以女性,尤其是25岁以上的女性为主要目标用户,但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男性的心理健康却缺少足够的重视。

而创立Spoke的契机,也与创始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在认识了一些有自杀倾向的年轻人后,Ariana Alexander-Sefre 有了开发这款应用的灵感,“我亲身经历过这种情况,我所知道的最年轻的自杀者只有15岁,因此我可以理解「Spoke」有着改变一切的力量。”Alexander-Sefre 说。

“在2017年,我弟弟最好的朋友自杀了,然后两个朋友的兄弟也在第二年结束了他们的生命。我花了大约一年的时间才真正理解所发生的事情。显然,发生的事情是不可接受的。而在英美两国,80%的自杀者是年轻男性。

经过Alexander-Sefre数千小时的研究发现,“年轻人对于瑜伽老师或专家僧侣等人的意见并不感兴趣,但他们对文化领袖感兴趣,比如音乐人,“我发现音乐家是对年轻人来说最有影响力的。”

这正是Spoke的切入点和价值所在,即将音乐和正念相结合,补充一个关键且服务不完整的市场——针对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男性的心理健康音乐治疗。

打开Spoke,用户会收到来自应用的引导,询问用户当天的心理状态和目标,并依此来提供定制化的音频服务,以帮助用户解决当天的心理问题。除了收听推荐的音频服务,用户同样可以进入音乐人的主页收听作品,还能选择不同的使用场景,根据需求来自行选择音频。

玩法上,Spoke采用了积分+奖励的机制。每听完一段音频后,Spoke就会提醒用户的身心得到了放松,而积分累计的方式也可以激励用户朝着目标努力。在听完一段音频或完成当天任务后,平台还会奖励用户解锁新音频,以增加用户的留存时间,提高使用粘性。

但Spoke的最大特点,还是在于治愈音频的内容和制作。

不同于传统冥想类软件提供轻音乐、环境音以及白噪音等音频,SPOKE与25位风格不同的音乐人进行合作,让他们参与到音频内容的制作和引导语的录制环节,尤其是大胆尝试多种曲风,将流行、嘻哈以及R&B等音乐风格与正念深度融合,在正念类音乐的风格选择和内容制作上实现了创新。

当然,相关音频内容虽然是由音乐人所录制完成,但都经过了包含临床心理学家、治疗师和神经科学家的专业指导。

音频长度上,Spoke也没有选择向传统冥想类软件看齐,动辄一个小时甚至更久,而是将音频长度控制在3-5分钟,让用户在收听音频时更像是在欣赏一首歌曲,而不是接受治疗。

从产品定位、服务理念到概念设计,借助个性化推荐、积分+奖励的机制以及风格多样、长度合适的音频内容,Spoke让歌词、节拍和旋律都成为了音乐治疗的一部分,以帮助用户放松用户心情,逐步恢复理想的心理状态。

二、音乐治疗尚在垦荒期

据了解,音乐治疗起源于二战后的欧洲,在20世纪40年代,音乐正式成为一种医疗手段,应用在临床当中。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场景音乐人群洞察白皮书》中有关“音乐治疗”的阐述,指的是按照应用音乐体验的方法,以音乐实用性为基础来治疗疾病及促进身心健康。其作用机制分为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生理上通过适度物理能量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心理上,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改善情绪,激发情感,振奋精神。

从治疗方式划分,音乐疗法大致分为三种:主动性音乐治疗,即让患者通过歌唱、演奏等方式参与治疗;被动性音乐疗法,更注重治疗师的引导作用,强调欣赏音乐时的环境设置,例如音乐冥想和聆听讨论;以及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综合性音乐疗法。

经过几十年的科学验证和实践发展,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公司或组织都纷纷涉足到音乐治疗领域,将其应用于各类疾病或心理健康的疗愈恢复当中。

从下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出,目前音乐治疗的应用领域和方向十分广泛,不仅应用到了阿尔兹海默症、抑郁症等专业疾病的治疗,还有面向普通大众焦虑、失眠等心理健康问题的舒缓应用。

例如,NUE Life Health就是将音乐疗法和治疗抑郁症的氯胺酮疗法相结合,以帮助抑郁症患者;而国内的一系列心理健康类软件包括潮汐、Now正念冥想等APP,则是将音乐内容应用于冥想、助眠等场景中,缓解用户焦虑、失眠等问题。

在应用方式上,除了开发APP或平台网站常规方式,也延伸到了智能硬件领域。例如BioBeats就是通过手环等硬件设备进行身体监测,根据用户的生命体征来定制音乐,以促进用户的冥想、运动或治疗;蜗牛睡眠则陆续上线了助眠相关的智能灯、智能水暖毯、香薰灯和加湿器等硬件产品,为音乐疗法的大众应用提供了更多途径。

变现方式上,除了公益组织,在C端已经探索出了广告服务、会员订阅、硬件售卖等多种商业模式,B端也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提供相关服务。 据Tech Crunch报道,2021年Calm每日下载量翻番,全球用户突破1亿,付费用户突破400万,按照每年66.9/美元的订阅价格,这意味着Calm仅从C端就能收获近3亿美元营收,成立10年之后已然长成了隐形巨头。

同时,近年来不少音乐巨头也做了相关布局。例如华纳音乐便与Rothco、Apple Muisc共同合作了“saylist”歌单,包含137首歌曲以帮助年轻人进行言语治疗;环球音乐与MedRhythms合作,为中风、多发硬化症等疾病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音乐处方”;索尼音乐也和Nordoff Robbins共同推出了音乐治疗助学金计划,资助音乐治疗专业的学生完成学业。

国内如腾讯音乐娱乐也开展了音乐公益计划,帮助自闭症儿童,开展相关音乐治疗项目,旗下酷狗音乐与专家和权威医生开展合作,推出了更具专业性的疗愈音乐专区;网易云音乐则提供了明星哄睡、助眠、冥想、轻音乐、晚安故事、空灵乐器、解压白噪音等音频和音乐的专注冥想专区。

目前来看,虽然音乐治疗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都处于上升阶段,各大公司也看好音乐治疗赛道,开始涉足相关领域,但行业整体发展还不成熟,尚在垦荒期。

三、一桩10亿人的大生意

据2020年喜马拉雅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有超过8300万人收听疗愈音乐;在2018-2020年 期间,疗愈音乐收听人数涨幅高达30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的报道,全球有近10亿人存在精神障碍,每年有300万人死于酒精,每40秒就有一个人死于自杀。而目前全世界新冠疫情的流行,也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进一步影响。

由此可见,随着现代社会的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变大,越来越多的人都面临着或重或轻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治疗的需求已经成为当代刚需,而音乐在心理健康中的价值也被越来越重视。

根据IFPI2021年发布的《Engaging with Music》报告显示,人们平均每周花费在音乐上的时间是18.4个小时,其中87%的人表示,尤其是年轻人,疫情期间在音乐中得到了疗愈。

不过,尽管音乐治疗目前应用领域和方式较为广泛,头部音乐公司也开始关注该领域,但国内音乐治疗行业还存在许多的不足。

首当其冲的是音乐治疗的行业规范上。国外由于行业起步早,已经形成严格具体的资质规定,还有相关部门的认可。例如美国注册音乐治疗师的行业规定,学员需要通过1040小时的全职实习才能成为音乐治疗师。

但目前国内并没有统一严格的行业规范,部分机构甚至只要三五天的学习就能够颁发音乐治疗师资格证。同时,医疗卫生管理部门还没有发布正式认证音乐治疗行业的文件,这也为音乐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困难。

此外,音乐治疗领域还面临着鱼龙混杂多的现状。例如B站曾经流行一种名为subliminal music的音乐,号称能以人耳听不到的频率影响人的潜意识,从而改变人的容颜,增加发量、矫正牙齿、缩小鼻翼,无所不能。诸如此类缺乏科学验证的音乐疗法,也为其应用和推广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音乐治疗要进一步发展,需要专业音乐治疗师、科学团队参与,以突出自身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一方面,可以与医疗机构、专业院校合作,加强学科建设,开设实践基地,将音乐治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同时,也可以与借鉴Space模式邀请音乐人合作,让从业者、音乐人共同参与到音乐治疗的实践中,拓展大众层面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深入人们的生活中。

而在刚需之下,音乐治疗也具备了足够大的商业前景。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场景音乐用户洞察白皮书》显示,用户对疗愈音乐的付费意愿较强,尤其是26-30岁的年轻人,达到65.4%,展现较高的潜力。Data Bridge数据也显示,冥想/助眠赛道目前已有9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

总而言之,虽然音乐与健康治疗的结合还不是主流,但这一领域已经渐渐获得大众关注。未来,音乐将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还将加速与医疗健康领域融合发展,真正成为一剂治愈心灵的“良药”。

 

本文由 @音乐先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现在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音乐治疗是个很好的方式

    回复
  2. 小时候填的表里兴趣爱好那栏永远会写听音乐

    来自天津 回复
  3. 音乐真是一个好东西,并且疫情期间大家都很容易焦虑,音乐是很治愈的,并且音乐类型超多,可以随便选择

    来自云南 回复
  4. 还没有用过这个哎,不过感觉很有意思,音乐本身就足够让人感觉治愈了

    来自云南 回复
  5. 还没有用过这个产品,平常都是网易云hhh,确实,没事我是不回去打开音乐产品的

    来自江苏 回复
专题
1559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交互设计文档的撰写指南。
专题
1418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产品架构能力”是B2B产品经理中泛指设计产品系统架构的能力,这是产品经理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架构的设计指南。
专题
1260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所谓SOP,即标准作业程序,指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于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SOP创作指南。
专题
19160人已学习15篇文章
评论区应该如何设计?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评论区设计思路。
专题
1455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价格是竞争的重要手段,所以对于一个产品来说,产品定价是非常重要的。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给产品定价和产品定价的策略。
专题
1369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用户调研作为产品人员最常用的工作方式,相信各位一定不会陌生。但如何提高用户调研的有效性却是一直困扰大家的问题。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用户调研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