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VR的发展史【一】(VR技术的前身:1838-1935年)
编辑导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VR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中,本篇文章作者分享了VR技术的发展史,详细地介绍了VR技术从1838-1935年的前身内容,感兴趣的一起来看一下。
全系列链接
聊一聊VR的发展史【二】(VR技术的初现:1935-1965年)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woshipm.com)
聊一聊VR的发展史【三】(VR技术概念和理论的产生初期:1965-2007年)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woshipm.com)
聊一聊VR的发展史【完结】(VR技术快速发展期:2007年-至今)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woshipm.com)
前言
近期关于“元宇宙”的讨论可谓是席卷了整个互联网,这一个词铺天盖地的出现在各大媒体上。
与此同时,AR/VR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深度叠加的技术,被视为元宇宙的重要接口,又一次站上了“风口”。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所谓的VR元年终于又一次到来。
那么,重新到来的这波热潮到底能维持多久?是和之前一样是个噱头,还是说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借助元宇宙的风头,我们也一起来回忆一下VR的前世今生吧。
其实VR并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VR技术从诞生至今已超过至少70年的历史,那么VR技术是如何演变过来的呢?
在本文中,小编将通过信息图和简史时间表的形式,来了解一下从1838年到现在,VR技术的历史发展情况。
不过在回忆VR技术发展史之前,我们先来谈一下什么是VR?
VR的全称是“Virtual Reality”,中文称之为“虚拟现实”,通俗的理解,就是通过各种技术在计算机中创建一个虚拟世界,用户可以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该世界。
用户用视觉、听觉等感觉来感知这个虚拟世界,与虚拟世界中的场景、物品,甚至是虚拟的人物进行交互。
我想在此之前,大家肯定也听说过很多和“虚拟现实”有关的故事,包括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等等。
以电影为例,耳熟能详的有《黑客帝国》系列、《头号玩家》、《阿凡达》和《创战纪》等,影片中所有人都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中而不自知。
然而现在,虚拟现实已经慢慢走入人们的生活中,而且在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过,比如VR游戏,VR视频,VR看房,VR旅行,现实中也有类似于VR体验馆等等。
以旅行为例,尤其是疫情爆发以来,当我们无法前往实际旅行位置的时候,一般采取的方式是可以通过照片和视频进行查看。
但其实这种方式也很难可以有深入的了解,但是若利用VR的话便可以在逼真的虚拟空间(VR 空间)中进行更真实的临时体验。
由此可知,虚拟现实技术正在加速向各个领域渗透和融合,并且给这些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和促进。
而VR技术发展至今,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也是在几十年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一代代人的完善与发展才取得了今天的成果,简单了解了什么是VR以后。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回顾一下VR技术的发展轨迹吧(由于篇幅过长,所以小编将根据VR技术的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分篇叙述)。
VR技术的前身
1. 1838年
相关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1838年,也就是立体视觉概念的出现时期。
人类和大部分动物左右都各有一只眼睛,而且两只眼睛看到的图像是不一样的,但我们视觉“感知”到的却是一个立体的画面。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在视物时每只眼睛产生的图像不同于另一只眼睛,但绝大部分视野重叠,大脑高级中枢会把来自两眼的视觉信号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具有深度和立体感的图像。
这个过程已经快到连我们自己都无法意识到,科学家们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发现这个原理:两只眼睛看到的视觉差异是可以帮助我们感知“深度”和“距离”的,也就是所谓的Stereopsis(立体视觉)。
在这年,英国科学家、发明家Charles Wheatstone在他的著作里首次阐述了立体视觉这个概念。
为了证明他的理论,他还设计了一种由棱镜和镜子组成的器材——镜面立体镜装置,从而使人可以从两张略有不同的二维照片中观察到立体的三维效果。
这个概念的提出也为之后的立体镜奠定了基础。
因为他首次发现并确定立体图原理(Principle of stereo graph),并因此被授予皇家学会皇家奖章。
而且这一原理至今仍用于一些简易的VR产品,以及观察X射线和航空照相。但在该时期,VR技术仅限于光学技巧,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
图 1
2. 1849年
1849年,布鲁斯特·戴维在查尔斯·惠斯通的理论基础上发明了透镜式立体镜,并制造出了更加便携式3D眼镜 Lenticular Stereoscope【图2】。
也就是通过立体镜并排查看两个立体图像或照片,使用户有深度和沉浸感【图3】。
Brewster的立体镜最大的改进就是利用双凸透镜取代了笨重的镜面反射,这样立体镜的体积就可以做的很小,而且他的立体镜内容是更加生动逼真的版画和照片。
图 2
图 3
然后Brewster带着自己的立体镜参加了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the Great Exhibition(万国工业博览会)【图4】。
图 4
当时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对Brewster的立体镜作品青睐有加,并表示自己高贵倩影也应该被制作成立体自拍照,供万人膜拜【图5】。Brewster觉得这可能是个发家致富的机会。
奈何当时在英国没有批量生产条件,于是他跑到法国,在一位名叫Jules Duboscq的凸透镜生产商帮助下才开始大规模生产这种立体镜。
图 5
有女王的照片作为宣传噱头,Brewster生产的立体镜产品仿佛在一夜之间就上了热榜头条,成了19世纪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茶余饭后最时髦消遣品。一时间,大量的立体镜、立体卡片和立体照片都被销售一空,立体内容从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应有尽有。
图 6
3. 1861年
一段时间以后,立体镜的流行也从中上流社会慢慢下沉到了下层。
1861年,美国医生Oliver Wendell Holmes发明了一种手持的使用棱镜且更加便于生产的低成本立体镜【图7】。
Holmes的立体镜设计后来成了经典,持续了百年,甚至现在有厂商还在复刻这种立体镜。
图 7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Stereoscope的受欢迎程序就开始下降了,到了美国大萧条时期更是直线下降,大致是因为人类已经迷恋上新的媒介(电视)了。
整个20世纪,立体镜慢慢地淡出大众视野,存在的形式也变成儿童玩具或者小众摄影师的爱好。
4. 1930年代
一战结束后,大量军用飞机被当作剩余物资低价抛售,引发了民间的航空热潮,吸引到许多人去学习飞行。
可传授飞行的方式还是以一带一的言传身教为主,飞机的质量和教员的水平参差不齐,飞行中的事故率和伤亡率仍居高不下。
这时一位名叫埃德温·林克(Edwin Link)的美国年轻人就颇为烦恼,花了好几年时间和不少学费才在1927年考取飞行驾照。
1929年,林克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商业化机械式的飞行模拟器[图9],成为林克机(THE LINK TRAINER),并在2年后取得专利。
二战爆发的时候,林克在他位于宾汉姆顿的工厂里制造了一架完整的飞行模拟器,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林克的工厂共生产了超过10000架林克式地面模拟飞行教练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ANT-18基础训练机,外号“蓝盒子”。
这些模拟飞行器不仅仅是美国在用,许多其他同盟国家也在使用,例如英国,加拿大等。
而且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建军之初,也曾使用部分从国民党手中缴获的林克机训练飞行员。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仍有些国家的空军在使用这套设备。
图 8
图 9
1935年,也就是林克机面世后不久,斯坦利·G·温鲍姆在他的科幻小说《皮格马利翁眼镜》[图10]中提到了一副眼镜,它可以让用户借助全息图像、嗅觉、触觉和味觉来体验虚拟环境。
不仅如此,小说中的眼镜佩戴者甚至可以和画面中的世界发生交互行为,并影响镜中世界的历史进程。
这本小说预言了今天的虚拟现实眼镜,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VR眼镜雏形,时至今日,小说所描述的场景依然是广大VR技术从业者孜孜不倦攀登的技术高峰。
图 10
小结
从1838-1935年,可以说是虚拟现实思想的萌芽阶段。
其实VR思想究其根本就是对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感官和动态的交互式模拟,所以这又与仿生学息息相关。
而1835年《皮格马利翁眼镜》的小说首次构想了以眼镜为基础,设计视觉、触觉、嗅觉等全方位沉浸式体验的虚拟现实概念, 这是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关于VR的构想。
本文由@予汐VR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可以加作者微信么,
棒棒哒
虚拟现实已经慢慢走入人们的生活中,而且在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过,真的超酷的!
嗯嗯嗯,真的超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