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口中的知识付费,只不过是一晌贪欢的嫖资罢了

8 评论 8100 浏览 29 收藏 16 分钟

狄更斯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2016年可谓是知识付费类产品的春天,知识付费类产品获得了大片关注度,市场上陆续推出喜马拉雅,得到,分答,知乎live等等知识付费的产品。很多原创内容的输出者也获得产业红利,实现了知识的变现。

马化腾在朋友圈下的评论“正加快上线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 ,是否标示着2017年知识经济会迎来腾飞,不得而知,但是知识经济已然成为风口产业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1. 当免费泛滥的时候,付费成为必然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互联网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起到了连接人与信息的作用。过去互联网的商业逻辑是打出“免费”的口号,以此吸引大量用户。在知识共享领域,更多的是网民主动进行知识互动和知识上传,在这种免费场景的背后,知识变现成为一种难题,整个互联网呈现低水平竞争的状态,持续的价格战让整个互联网生态坠入陷阱,并产生一种恶性循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产品不断涌现,知识共享得到了空前升级与迭代。根据易观的报道,在知识共享领域,经历了静态知识获取1.0与动态知识更新2.0后,在知识冗余与粉丝经济的双重作用下,进入付费问答与订阅的知识共享3.0阶段。 在信息冗余与时间碎片化的背景下,分答的付费问答模式、 得到的付费订阅模式以及喜马拉雅平台上的付费收听模式都为用户提供了知识交换、 自由讨论和提升知识储备的崭新渠道。 知识共享平台超越传统的百科、 社区形态,呈现出多样化与专业性共存的特征。

我们简单看看两个风云产品的数据。

首先我们看看喜马拉雅。据12月3日喜马拉雅FM公开表示,123知识节上喜马拉雅平台当天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其中马东领衔的《好好说话》以单日销售额555万元夺冠,喜马拉雅App跃居AppStore畅销排行榜Top5,到2016年10月为止喜马拉雅FM用户激活量突破3亿,认证主播数量超过10万,入驻媒体超过200家,市场占有率则达到了70%。

再聊聊罗辑思维的产品。“得到”App自2016年5月上线以来,目前已经有超过560万的注册用户,日均活跃用户超过45万人,其中接近200万成为了消费内容产品的付费用户。其拳头产品付费订阅专栏产品上线9个月以来,共售出144万份。一年需付费199元收听的《李翔商业内参》、《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老浦识字》、《雪枫音乐会》等一批精品内容单品销售流水已达到千万量级。

按照罗胖的观点,随着消费升级,一切商业竞争在于用户时间的争夺,用户每天就24小时,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海洋,用户愿意花更少的时间看到自己想知道的东西,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付费成为了一种可能。

当然,罗胖的思维一直比较超前,那我们看看消费者是否愿意去为知识买单。

根据企鹅智库的调查,从消费者对于知识有偿分享的态度来看,超过四成网友认为“是趋势,有价值的内容本来就应该付费”,持消极态度和观望态度的持平——有25.5%的网友并不看好,认为有忽悠和炒作成分,25.2%的网友表示知识作为产品不好定价。认为和自己无关的网友不到一成。

在免费泛滥的情况下,付费成为了必然,在共享经济背景下,知识传播的市场化似乎是一个必然趋势。人们从免得获得知识到愿意为知识付费,这是意识上的转变也是行为上的突破。但是再进一步思考一下,知识付费,真的有那么远大的前景么?

2. 你口中的知识付费,只不过是一晌贪欢的嫖资罢了

目前的所谓知识付费,还是狭义上的知识付费,广义上来说,自己买书看,上大学的课程都是知识付费的内容,而我们这次讨论的知识付费,是狭义上的媒体们炒作的经济时代的付费经济。

而这部分付费的知识,显然是二次加工过的碎片化知识。你在学这些知识的时候,看起来你充分利用了地铁公交的时间,上厕所的时间,提高了时间利用率,但是实际上都没有进行完全的转化进你的大脑变成你的知识储备,中间缺少了思考的过程。

上图的学习金字塔大家应该不陌生,明确和大家说吧,各位所谓的抓紧上厕所和地铁时间学习,其实就是被动学习中最low的那个,大脑的转化率自然变低,更不要说别人二手转化的知识到底是知识和糟粕了。

那些让你感觉醍醐灌顶的金句,你又记下来了几个?那些看似牛逼哄哄的结论,实际上你又用到了哪些?你敢不敢把上个礼拜听过的内容再拿出来和大家复述一遍,禁得起大家的讨论和质疑?

所以,你口中的知识付费,不过是一晌贪欢的嫖资罢了,浪的时候是爽到了,钱也交出去了,实际上你真的获得幸福了么?就像吃油炸食品,吃的好爽也很饱,实际上对身体一点营养都没有。所以,你在所谓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中,你过目就忘,却听得很爽,只是给你讲课的人很牛逼,并不代表你听到的信息已经被大脑吸收了。

你那么懒,天天下班回家就知道刷剧刷综艺,书一年都看不了几本,你以为每天打开打开喜马拉雅,得到APP你就可以成功了?可以引领潮流了?是的,我们都渴望成功,渴望成为大咖,初心是好的,但是别被某些人利用了还在给他数钱。

知识付费的狂热拥趸们,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个段子:

如果你用小米手机,穿凡客T恤,上3W咖啡听创业讲座,在家看耶鲁大学公开课,知乎果壳关注无数,互联网的一些事每日必读,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张小龙的贪嗔痴如数家珍。肉夹馍只吃西少爷,约朋友得去雕爷牛腩,喜欢Kindle胜过iPad。若上述条件都符合,那你在北京应该还在每天乘地铁。

3. 思考:既然你说付费知识没啥卵用,那为何如此火爆?

同样是企鹅智库的一项调查数据,作为一个自命清高的读书人,我看的是心惊肉跳。

从消费者的付费内容偏好来看,“能提高工作效率或收入的知识和经验”最被认可,有63.3%的人有意愿付费。其次是职业与学业的发展建议,达到将近四成的付费意愿。对比其他选项,这两项属于更具有“功利性”的知识,或者说更具“投资性”的知识——人们希望能够在获得后为自己的工作或者学习带来更大收益。而这种知识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比较高,在“知识经济”的市场上更为稀缺,获取成本比较高。其他的内容,如兴趣爱好、生活技巧、方案定制等基本上是非功利的知识。

因此,从上面数据看出,在这样一个生活成本与日俱增,幸福指数越来越低的年代,大家对知识的心态是越来越功利,越来越浮躁。功利的边缘必将存在商业模式,因此,新一代的知识付费模型兴起。

你是职场小白,你对现状不满意,于是这就是需求啊,而且你是急着要满足这个需求,你急着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因此,会有人告诉你,你知道你迷茫的原因是什么麽?你知道为什么同样毕业5年,你和你同学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么?你知道你为什么没有成功,没能赶上一个风口走上人生巅峰么?因为你读的书不够,你没有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所以你认知没有升级,没有高储备就没有高认知,没有高认知就没有高格局,没有高格局就没有人生巅峰。

所以,你可以没读过很多书,只要你求知上进,我们就有办法,而且有捷径呦,你不喜欢看书,某老师每周给你拆一本书,你只要每年花199元每天只要花5毛钱就能购买通往财富自由的道路,只要每天听10分钟,就能听到专家对时事商业的解读,只要你经过这些积累,你就能成为你理想世界里的你。

所以,目前的所谓知识付费,本质上还是抓住了广大白领阶级的焦虑和浮躁心态,制造知识恐慌,提供追求知识的自我满足感,积极上进的成就麻痹感以及知识青年的社会认同感,让你觉得你掌握了知识,实际上只是一种幻觉,而真正实际的知识和技能,也许仅仅是空中楼阁。

乍一听起来,怎么像多年前的陈安之们?是的,相同的套路,不一样的包装罢了,反正总有人交智商税。

4. 面对知识付费,我们该怎么办?

狄更斯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同样是知识付费,就看我们用怎样的态度和方式去面对了。我从来不排斥运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但是学习是要带脑子学习的,千万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你可以订阅得到专栏,你可以付费喜马拉雅上的节目,你可以天天在知乎live一逛就是一天,但是在接受这些新知识之前,能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先去进行预先的学习,带着问题和思考去听别人的课,听完一遍后,把自己感兴趣的或者迷惑的地方记录下来,百度一下,去深度思考这样问题下的本质是什么,如果有机会可以拿到社群里和大家一起讨论,千万不要认为大V说的是啥就是啥。

我也订阅了得到APP上不少的栏目,每天地铁上我都会去听,李翔每天分享的商业新闻和思考,我会把我感兴趣的记录下来,然后利用闲暇之余去搜集相关的材料,也会去知乎上搜寻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和看法,在我脑中会进行重新加工和思考,很多问题我就会得出和李翔不同视角下的看法。

上文中,我提到了一点,没有高储备就没有高认知,没有高认知就没有高格局,能和牛人进行对话,能充分理解这些大咖深层次的想法,你一定要系统化的高量知识储备,这是我多年接触牛人最有心得的体会,如果有一天,有个大咖坐在你面前和你喝咖啡聊天,你能进行高质量的聊天么?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建议大家还是多抽点时间看看书,书是比较系统的记录作者的想法和观点,读完一本书后的深度思考,就会决定你知识储备的高和低。罗胖,樊登这些人有些推荐的书还是挺经典,挺不错的。

知识经济时代,我更害怕的是,如果大家都这么浮躁的去听牛人加工的二手知识,那么如果这些牛人全部离开了这个世界以后,谁来负责将经典传承呢?如果我们给后辈讲述的是再次加工的三手知识,四手知识,那未来是多么的可怕。

注:上文部分数据和观点源自易观和企鹅智库的研究报告,侵删。

#专栏作家#

大城小胖(微信号:v-consulting),互联网金融高级产品经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者,坚持从商业,人性,数据三维一体审视互联网,欢迎交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那些让你感觉醍醐灌顶的金句,你又记下来了几个?那些看似牛逼哄哄的结论,实际上你又用到了哪些?你敢不敢把上个礼拜听过的内容再拿出来和大家复述一遍,禁得起大家的讨论和质疑?

    所以,你口中的知识付费,不过是一晌贪欢的嫖资罢了,浪的时候是爽到了,钱也交出去了,实际上你真的获得幸福了么?就像吃油炸食品,吃的好爽也很饱,实际上对身体一点营养都没有。所以,你在所谓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中,你过目就忘,却听得很爽,只是给你讲课的人很牛逼,并不代表你听到的信息已经被大脑吸收了。

    你那么懒,天天下班回家就知道刷剧刷综艺,书一年都看不了几本,你以为每天打开打开喜马拉雅,得到APP你就可以成功了?可以引领潮流了?是的,我们都渴望成功,渴望成为大咖,初心是好的,但是别被某些人利用了还在给他数钱。
    ————————————
    你以为终身学习者是你想象的样子吗?看不到厉害的学习者要么是你周围的人太low,要么是你自己不努力,然后把自己投射出去,觉得学习的人都是这样吧。
    自己去得到上看看那些牛人的评论、留言和感想吧,看看他们取得的成果吧。据我所知认真学习得到的,没有人有时间刷综艺,都是很努力的读书、实践、分享。

    来自北京 回复
  2. 知识经济时代,我更害怕的是,如果大家都这么浮躁的去听牛人加工的二手知识,那么如果这些牛人全部离开了这个世界以后,谁来负责将经典传承呢?如果我们给后辈讲述的是再次加工的三手知识,四手知识,那未来是多么的可怕。

    ————————————
    你自己不看书吗?没看到中外的好书的数量吗?还担心没有牛人生产一手知识(书籍),是你自己的眼界受限,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牛人有多少吧。

    来自北京 回复
  3. 功利心不是最好的驱动力吗?(做学问的除外)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不然哪有兴趣学。当然学了要做笔记、归纳、分析。

    来自四川 回复
  4. 深度!众人皆醉我独醒… 😐 得到上的书差不多在30分钟以内,我只是感觉这样不好,一本书怎么能这么简短就讲明白了呢?但我说不明白具体怎么回事。现在明白了。

    来自四川 回复
  5. 赞同楼主的说法。所谓获取知识,很多时候是想更进一步,解决问题。很多砖家上来就是只谈方法论,trouble shooting 避而不谈。如果我面对的所谓付费内容是这些,我是不掏钱的。

    回复
  6. 如果你用小米手机,穿凡客T恤,上3W咖啡听创业讲座,在家看耶鲁大学公开课,知乎果壳关注无数,互联网的一些事每日必读,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张小龙的贪嗔痴如数家珍。肉夹馍只吃西少爷,约朋友得去雕爷牛腩,喜欢Kindle胜过iPad。若上述条件都符合,那你在北京应该还在每天乘地铁。——我大多数都中了,但是我爸爸有钱,所以。。。我开车,哇咔咔

    来自上海 回复
    1. 你爸爸缺女婿么

      来自上海 回复
    2. 不好意思,我结婚了,耶!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