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是如何通过伪造文化来欺骗年轻人的?

8 评论 8803 浏览 52 收藏 13 分钟

欲望本身没有错,但欲壑难填就变成了问题。欲望和能力之间总有差值。当欲望膨胀的速度大于个人能力增长速度时,总有人会为此感到痛苦。“伪精致”消费倾向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其实,我们身边充斥着很多消费主义伪造的文化。

商业广告,特别喜欢贴文化标签,目的让你消费,看电视、商场大屏幕,甚至是文化节,都是消费主义的影子,让你疯狂的买买买。

我个人认为目前最成功的消费主义把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就是钻石: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钻石把爱情结合在一起,无数的少女都为她疯狂,我就问,现在结婚,如果没有钻石,女生会不会觉得有点遗憾和尴尬?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新婚夫妇,无论钱包多窘迫,也都会掏钱去买买买。

其实消费主义把情人节渗透的很彻底,比如情人节来了,要有仪式感,送玫瑰花,浪漫的爱要表达出来,如果各种产品文案都在宣传:520,爱他,就要买买买。

甚至,现在的iphone手机也在捆绑爱情文化,时尚风流来做营销。

  • 买个iPhone吧。听说现在的人都用iPhone,用其他手机的都是土鳖。
  • 我一个iPhone接电话巴不得翘起兰花指来露出LOGO。
  • 听说有人卖肾买iPhone,这个也太火了吧。我不买,岂不是跟不上时尚?岂不是被时代抛弃的人,岂不是在众生当中格格不入?

这些都不是你真正的需求,你的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只要有了A,就能达到B,这是资本家创造需求最基本的洗脑公式。

各种平台上铺天盖地的广告、影视剧,都在告诉大众,“女人就该对自己好一点”,“做男人要舍得花钱”。

一个精致的女人,该用什么护肤品,背什么包,佩戴什么首饰……早就被广告做成了模板。不知何时,“精致“和”仪式感”成了一些人的生活标准。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在期待成为别人口中“精致”的人。

商家告诉你,买了我们的产品,你能获得你想要的,因为我们的生活太过残酷,都说成年人的世界不容易,太复杂,我们每个人都想要更美丽、更睿智、更时尚、更高效、更健康,每个人都想成为了不起的人,但真要实现这些梦想就要付出很长久的努力甚至会让我们人手很长时间的痛苦。所以很多人都想有一种捷径,可以相对轻松快速的甚至毫不费力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实现梦想。创造需求,灌输“你值得“的观念,他们会用各种新媒体软文,短视频的方式来轰炸你的价值观。他们会告诉你:生活不易,就要对自己好点,要做个精致的女(男)孩。

很多人告诉我们,你要活得精致。

是的,但是所谓的精致,不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表面上懂穿衣、会打扮,画着精致妆容,实际上却在公共场所把用过的纸巾随意乱扔;

读过的几本畅销书,看过几部小清新的电影,实际上全是为了拍照。

这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伪精致”。

真正的精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体面和教养,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真正的向往,它引导着我们走向更加努力,更加踏实,更加自律的生活方式,而绝不是虚伪,跟风,迎合别人的眼光。

01 把物质和外表变成了生活好坏的标尺

有段时间,几名研究生就因此走红网络

为了追求仪式感,她们花了近万元改造寝室。

羽毛,串灯,纱帘,这都是改造后“仙女寝室”里的物件。“仙女寝室”布满Led灯

然而“打脸”来得很快。

没过多久,中国消防微博账号指出该寝室改造有消防隐患,勒令其核查处理。

随后,寝室装修被悉数拆除。

但在安全问题被指出前,网上铺天盖地宣传的,是几个女生花了昂贵的价钱,制造仪式感,打造出了“仙女寝室”。

微博上出现#美女研究生打造仙女寝室#的话题

这种对“精致”感的追求,一时间成为被吹捧的焦点。

光鲜表象下,是把物质和外表变成了生活好坏的标尺。

02 “伪精致”,正变成摆在年轻人眼前的陷阱。

“伪精致”背后是消费主义陷阱。

以物质为衡量标准的“伪精致”大行其道,背后不止是人们对于“物”的追求。

在《消费社会》一书中,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指出,人们购买物品不止是“当作工具来使用”,同时也是“当作舒适和优越等要素来耍弄”。

在朋友圈晒出刚买的大牌口红,想传达的不是“我买了一个商品”,而是“我有消费名牌口红的经济实力”。即使买这支口红攒了很久的钱,抑或分期购入,都不重要。

据某消费贷款产品发布的《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显示,中国每4个90后中,就有1个正在使用网贷产品。

如果说通过物质得到满足感,是“伪精致”盛行的内在原因。那商家、媒体传达的“物质至上”概念,就是那个推波助澜的“帮凶”。

文化学研究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认为,大众传媒和消费主义文化,正在当下相互利用。

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广告、影视剧,都在告诉大众,“女人就该对自己好一点”,“做男人要舍得花钱”。

一个精致的女人,该用什么护肤品,背什么包,佩戴什么首饰……早就被广告做成了模板。

奢侈品因此不断被吹捧和追逐,且逐渐低龄化。

《2017年中国奢侈品市场调查》:千禧一代成了奢侈品消费主力军;千禧一代购买奢侈品的平均次数,达到了8次;93%的人,都有购买更多奢侈品的打算。

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对“仪式感”的追求,更是煞费苦心。

各种节日礼盒,被赋予重要意义的纪念版套装,包装精美的限量版商品……这一切,都被打上“仪式感”的标签。

圣诞节,商场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人们沉浸其中,以为这一切都是自愿购买,实际却受到外界的深刻影响。

有学者指出,商品和商品之间,其实存在一条“暗示意义链”。

当你买了一部新款手机时,就会被暗示需要一副高级的耳机搭配,紧接着又会被暗示一个配套的音响……

消费就这样,永无止境。

盲目地以此指导生活,很可能掉进物质的深渊。

03 被标配毁掉的人生

对许多人来说,拼命想要活成“标配”的样子,其实是对当前身份和生活状态的焦虑:

蒋方舟聊起过:本来并不焦急,可一打开朋友圈,大家都过得比自己好,紧迫感就油然而生。

为什么别人过得那么好,我的人生却一团糟?为什么别人假期都去旅游了,我却只能宅在家里?余额逼近负数,依然想要朋友圈里光鲜亮丽。

很多网友说,“我是在为我喜欢的东西花钱,我哪里错了?”

《奇葩说》正好有这样一个辩题:“年纪轻轻‘精致穷’,我错了吗?”詹青云说了实话:你不是在为你喜欢的东西花钱,你是在为“精致”这个概念花钱。你所购买的、追逐的东西,是别人定义的;你所谓的“喜欢、想要”,不过是因为别人都有……

文化学研究者Fredric Jameson认为,大众传媒和消费主义文化,正在当下相互利用。一个精致的女人,该用什么护肤品,背什么包,佩戴什么首饰……早就被广告做成了模板。人们沉浸其中,以为这一切都是自愿购买,实际却受到外界的深刻影响。关晓彤就在节目中自嘲,自己花钱,主要靠跟风。这样的“被自愿”,时刻都发生在我们身上。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很可能掉进物质的深渊。

网友在社交平台吐槽,自己的同学找室友借钱,理由是因为和女朋友一起旅游,花了一万多的网贷,现在还不上钱了。

网友吐槽同学借贷旅游,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一万多尚且可以承担,再不济,和父母求助也行。但有时候,只敢借,不敢说。

今年上半年,21岁女孩迫于网贷还不上的压力跳楼,只留给家人一堆账单。有勇气求助的人,有的也像那个把丈夫逼到跳楼的妻子一样,在掏空身边人的路上越走越远。

一位90后护士沉迷贷款消费。在母亲帮忙还完20多万的贷款后,自己仍旧深陷其中。母亲本以为帮忙还完了这笔钱,女儿就会“回头是岸”,没想到只是谎言。挣扎良久,母亲只好拿出了领养证,断绝了母女关系。妈妈帮女儿还完网贷后拿出养女证。

欲望本没有错。但欲望和能力之间总有差值。当欲望膨胀的速度大于个人能力增长速度时,总有人会为此感到痛苦。

要么是你,要么是你的家人。

内心真正充实丰富的人,即使脱离了物质,也可以过得从容。

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人比你更富有、更漂亮、更优秀……

人人都不想落后,但比赛永无尽头。

当你不断地羡慕别人拥有的一切时,不妨先想一想:

我现在是什么水平,我想要达到怎样的水平这样的生活,我是否承担后果?毕竟,倾尽所有、透支自己、连累旁人得来的“精致”,谁都无法毫无顾忌地享受。

真正的精致生活,取决于你由内而外的努力。

一辈子不长,别让旁人支配你的人生。

 

作者:张进,快会matein高级运营总监;微信公众号:营销运营半京城。想看更多互联网干货,请关注我。

本文由 @张进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没有攀比就没有伤害 无欲则刚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希望年轻人在疯狂过后早日回归理性 更愿意修行在人生的道路上。

    回复
  2. 嗤,这有什么用,我穷,什么消费主义都骗不到我

    回复
  3. 作为一个社会小白,消费主义陷阱几乎已经将我牢牢套住,难以挣脱,然而自己又缺乏分辨力

    回复
  4.  “伪精致”,正变成摆在年轻人眼前的陷阱。

    回复
  5. 买衣服去实体店,亲手摸着价格牌买衣服就会冷静很多,而且建议把钱转入银行卡,支付宝和微信里的钱总有一种白捡的感觉,花着不疼不痒,而当钱从银行卡里扣掉的时候,不仅会滴血,它还会发短信告诉你花了多少,让你更肉痛。

    回复
  6. 自己有需求的时候再去看购物app,而不是无聊时就去浏览或者逛街,这样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诱导性消费。

    回复
  7. 成功学,性自由,消费主义,这三个东西,如出一辙

    回复
  8. 我都还没来得及跟上消费升级的大潮,主流又开始主张消费降级了,留下我这个从未跟得上过潮流的人在一旁目瞪狗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