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搭建一个新项目的运营体系?

大灰熊
3 评论 11819 浏览 92 收藏 11 分钟

我相信很多运营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去到新的公司或者要运营一个新的项目的时候,应该如何快速熟悉项目,建议自己的运营体系呢?

能够快速搭建自己的运营体系,不仅可以快速熟悉工作,提高效率,还可以提升自己的掌控能力,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今天我就来简单聊一下快速搭建运营体系的思维以及方法,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以及经验。

本文主要有两个部分;

  • 拆解思维
  • 执行模型

运用“拆解思维”去梳理项目框架,明确“驱动指标”

拆解思维就是了解清楚公司针对这个项目的考核指标,通过思维脑图一步一步的将指标拆解出来,梳理出应该完成哪些指标才能驱动项目的增长,最终的目的就是将抽象的指标拆解为具体的、可执行的指标。

拆解思维其实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都很常用,比如策划一场运营活动,可以根据策划活动的步骤拆解:

又比如一个公众号需要在一个月内增长10000个新用户,可以根据获取用户的渠道来源进行拆解,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开展增长活动:

在工作中学会使用拆解的思维,可以让自己的工作效率提升明显,下面会以一个简单的例子进行具体阐述:

例:一个电商APP产品,公司的考核指标主要是流水增长,那么领导给的任务是提升流水环比50%,而这个指标是相对抽象的,没有具体执行方向,那么我们就要可以将指标进行拆解。

首先明确目标:增长流水50%,接下来就进行目标拆解,先拆解出常规的公式,如下:流水 = 用户量 × 用户转化率 × 单个用户平均产值。

拆解出来后,可执行的方向相对会明确一点,完成目标可以从用户量、用户转化率、单个用户平均产值三个指标考虑,只要某个指标提升50%,就可以完成任务。

上面的指标其实还没有到了可执行的层面,下面还可以继续针对单个指标进行继续拆解:

1. 根据“用户量”去继续拆解

用户量=活动入口+首页banner入口+新手入口+其他入口。

用户量拆解后执行性会清晰很多,如果要增长50%的流水,那么用户量也要增长50%,通过拆解还可以了解哪些入口的流量可以优化和增长,那样会更加有针对性区开展提升方案,通过优化入口,或者增加推广渠道等运营手段去带来增长。

2. 根据“用户转化率”指标拆解

用户转化率=首页到产品列表页转化率×列表页到产品详情页转化率×产品详情页到提交订单转化率×订单页到支付页转化率。

这个主要是用户的转化路径,通过建立用户转化漏洞,可以具体的看到哪个步骤转化率有问题,可以针对性的优化,比如列表页到产品详情页转化为80%,而产品详情页到提交订单只有20%,那么是否产品详情页做得不够吸引人或者提交按钮颜色不明显,发现问题后可以有针对性性的去快速测试以及优化。

3. 根据“单个用户平均产值”拆解

单个用户平均产值=单个用户平均消费金额×购物次数。

这个也很好理解,想要提升50%的流水增长,那么可以通过策划活动关联消费来提升用户的购物金额,或者提升用户的购物次数,都可以用指标去量化执行;

根据上面的目标拆解,就可以建议一个比较简单的指标体系,如下:

建立了一个相对清晰的指标体系后,当数据出现异常的时候,可以根据拆解的指标逐步去排查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可以快速去制定策略落地调整。

利用“用户增长模型”搭建运营执行模型

用户增长是最近几年互联网比较火的一个概念,但在下面我不会对增长这个领域的讲解过多,仅仅是借助增长的工具模型,去梳理自己的运营执行框架。这里要说明一下,使用哪一个模型作为运营方法论,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型公式,只要能很好的驱动自己的运营执行框架的建立,任何工具模型都是可以的。

经过上面的指标拆解后,就梳理出几个比较重要的指标:

  1. 用户量:入口数量、入口活跃量;
  2. 用户转化率:用户转化率、完成转化率;
  3. 单个用户产值:单个用户购买频次、单次购物金额。

针对这几个指标,可以直接套用到用户增长模型上,发现目前的短板以及可驱动增长的指标,有针对性的去运营项目。

下面是根据我对增长模型的理解,以及结合本文的实际案例去梳理各个阶段的指标,主要目前是让自己有个整体框架的把控,为具体的运营执行动作提供方法论指导。

第一步:获取用户

这个是用户增长模型的第一步,根据前面的拆解指标,用户量的提升,应该是拆分入口的流量来源,可以通过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埋点监控分析;通过不同的运营手段去提升用户量,建立对获客投放渠道以及入口文案、宣传引流设计图的监控,通过不断的测试去优化获客方式。

第二步:激发活跃

用户进来后的落地页,是否能吸引到用户,对于活跃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进入页面的内容与用户需求匹配程度,产品功能介绍引导等,这里需要重点关注用户的跳出率以及落地页停留时长。

第三步:促进购买

这一步主要是用户完成订单数,主要是指标有用户完成率、漏斗用户转化率等;主要目的是促进用户购买,可以通过限时的优惠活动,新手优惠券等方式去提升转化,还有可以根据用户习惯进行产品功能的优化,比如购买按钮UI进行优化,还可以通过用户购买路径优化,去分析出用户一般会在哪一步流失较大,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用户分群,提升购买率。

第四步:提升留存

针对电商产品,提升留存可以通过建立会员制和用户交流群等形式,如某东的PLUS会员,某宝的用户VIP交流群,都可以很好的来留住用户。另外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找到产品的魔法留存数字,比如新用户在一周内完成首单购买,留存比未在一周完成首单购买的用户高10%左右,那么可以在用户进来的一周内可以赠送新手限时优惠券,或者推送限时降价活动来触发新用户完成首单。

第五步:提升复购

复购主要是进一步提升单个用户的产值,这个是增长的最后一个环节,需要重点关注复购率,这一步可以针对用户属性建立用户分群,找出用户再次购买的需求点。

举个简单的例子,通过数据发现,购买了电饭煲的用户里面,有60%的用户会回来购买饭碗,那么我们可以定期的推送一些饭碗产品给这类型的用户,那么可以有效的促进用户再次购买。

结语

(1)运营体系的建立,最主要是的还是锻炼“拆解”思维,能够将一些抽象的指标拆解为具体可执行的指标,能更加明确自己的运营方向,在运营工作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对于有几年运营经验的运营人来说,其实更多的是思维和认知上的差异,当遇到陌生的领域时候,都会有自己一套运营框架去快速熟悉领域,因此在运营成长的道路上,更多的是要锻炼自己的思维和提升自己的认知,形成属于自己的运营框架。

(3)用户增长模型主要是为了拆解后的指标具体执行提供方法论指导,但执行模型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做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从整体上发现产品目前的短板以及可以进一步增长的地方,让我们灵活调整运营节奏。

(4)当形成自己的运营思维体系后,需要不断的总结和迭代自己的认知, 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

 

本文由 @大灰熊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其实感觉没有很好的展示“如何”二次,跟多是说明了一个较完整的运营框架是具备哪些。

    来自广东 回复
  2. 棒,有些地方不是很懂,怎么请教您?

    回复
  3. 不错不错,一直觉得自己总体框架不太好,看了挺有收获的。

    回复
专题
133272人已学习23篇文章
产品经理,除了会写竞品分析,还要会写产品分析。
专题
38823人已学习11篇文章
世间万物皆有套路,面试更是如此,多拿几个靠谱offer。
专题
52979人已学习18篇文章
做了好多年的产品经理,该不会连注册登录功能设计都没整明白吧?
专题
1216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退款是支付平台的一个重要业务,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退款功能的设计思路。
专题
125449人已学习18篇文章
你说你会竞品分析,我信!但是肯定写的不好,不服看看别人的。
专题
1332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需求管理,也是产品运营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需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