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超市互联网+的模式是怎样的?

〓恒〓
8 评论 5620 浏览 7 收藏 13 分钟

编辑导语:超市相信很多人都去过,随着互联网和电商的深度发展,互联网+超市的形式出现并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为什么互联网选择与超市合作呢?其背后的运营和盈利机制是怎样的?互联网+超市是如何快速掌握客户需求,建立客户群的呢?本文围绕超市互联网+展开了讲述,推荐对此感兴趣的伙伴阅读。

一、前言

1994年我国进入互联网元年至今已有近28年,各个互联网大厂都在抢夺城市社区和县乡的最后一公里的市场。从现有的推进速度来看会在2-3年内完成。具体表现在城市大型超市、家电卖场等标品市场都在加速萎缩,原本的实物售卖空间都逐渐被需要到店体验服务型商家取代。

一边实物需求在增长,一边是实物综合卖场在以肉眼可见的方式萎缩和转型,那客户去哪里了呢?又为什么会被这么快速的改变了购物习惯呢?我们从客户需求到互联网发展如何迎合客户需求的路径上来剖析这个问题。

客户需求:

  • 时间,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 金钱,有更节约的方式达成自己的目标;
  • 信任,有足够可靠让自己不必过多思考;
  • 简单,有足够的傻瓜避免太多繁琐;
  • 升级,有更多新奇有品质的产品和方案替代老旧的方式。

网络盈利方式:传统广告盈利——纯电子商务——O2O——基于大数据精准信息流——未来的虚拟世界(元宇宙),基于的无理条件变化是从简单的报文传输到现在的5G。为了扩展盈利面都在抢夺最后的下沉市场。现在的用户已经不需要去搜索,就有精准的推送及相关需求的不断挖掘。现在是一个谁先发现、谁先挖掘出客户需求,谁盈利的局面。

最先感受到紧迫的诸多行业,都已经在前置营销去挖掘客户。美业、教育等:都在为前置行业商家提供招募客户等增值服务来获取客户。对于已有存量客户也是想办法提供更多元的价值,挖掘潜在消费力。

最为本地具有优势的大众日常消费场所超市,具有天然本地客户数据,如何利用好几乎每天精进的互联网,最更大程度的获取新客户;更大程度的客户消费力分析与挖局、更大程度的特色优势与壁垒都时刻拷问着经营者。

二、根据用户需求及网络特点应用拆分

如何节约客户的时间和金钱,或者利用好客户的碎片时间?

日常社区便利店商品合集与快送:客户在自有网络平台选择日常用品频道,帮客户打包整理,快速或到店自取;

普通属于社区便利店常购商品而非综合超市优势品类,打造成引流款,活动款、吸引客户复购,吸引客户到店工具。

引流产品综合礼包形式,吸引客户囤货,引流的同时保证更大的交易额同时,并减少客户去便利店的时间和频率。

不用时间打造不同的引流类型,循环搭配变化,让客户在时间和金钱方面做出选择,培养用户登录自有平台和到综合超市的更多的时间和频率。

如何培养信任?

信任是一个综合命题,在于接触频率、服务、产品质量、价格、特色等综合因素积的积累,在综合应用方面做描述。

简单,这个词在互联网推广及客户体验中直接关系到交易额,每多一步操作可能都关系到客户下单与否。

所以在网络平台上,建立符合本地客户购物习惯的分类,购物兴趣的分类,生习惯的分类都极为重要;

如何让客户让客户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和需求的商品,如何更方便节约的让客户得到商品,都需要结合优势做合适的调整。对于城市和跨城市交易的商家,都在集中精力砸物流配送,铺设更多服务网点。对于人口集中的县城经营者,吸引客户一站式购物,减少客户无效选择及等待的时间非常关键。用网络平台预知活动、或者直接在线下单也是可取的办法。

升级,对于传统综合卖场来说可谈的最多,最少要适应现在网络主流已经培养成的客户购买习惯,不说超越大的平台,但是可以做到不落后并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

  • 满足客户现在抢优惠的习惯,扩大消费群体;
  • 满足客户猎奇的习惯,及时推荐新品;
  • 满足客户懒惰的习惯,帮他整理好时间节点上的需要;
  • 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引入能促进服务和售卖的商家资源。

建立用户池,商超作为人们市场生活的必须品,在自有网络平台及外部网络渠道帮助实体店铺把商品和服务渗透到更多本地家庭后,可以同时选择为本地客户和商家带来更多服务内容,深度绑定本地客户,让用户和本地商家为我们扩展更多销售方式。

  • 预售模式:客户或我们发起预售商品团购,根据客户需求采购,再有订单的前提下批量采购,客户商家均可获益。目前市场通行商品为生鲜类高频次消费品,或高毛利日用品。
  • 流量扩展:以流量数据吸引本地高频次服务类商家入住自有商城,自行维护特价服务及商品,利用现有客户流量及吸引更多用户加入。平台初期只采用抽成模式,及对应商品及扩展服务推荐形式销售自有商品,以及进一步提高客户粘性及品牌知名度。
  • 流量裂变:引入客户微信、抖音分享机制,吸引更多客户关注自己身边的优质服务及商品提供商,进一步加大客户爆发是增长。
  • 流量外售:销售给不能长期稳定给平台带来流量的商家,以活动的形式在进行推广。

走出去:

如果该模式预计运作1年,可以支持超市以自己为中心,在本地的店面拓展及稳定稳定与增长。

运作1年及以上,人员班子成熟后,可以同样的模式在其他城市拓展,对接更大型的供应商及互联网平台。

从传统的运用地理区位流量做生意,到以后的利用传统区域流量做基础。从传统商品赚取利润到以后流量赚取利润。

从担心各种因素变动被动适应,到以后根植本地服务等待各种外部资源倾斜、加入与支持。

三、初步方案与执行

建立一个基础电商平台(小程序形式),根据本地情况和自有资源情况做好分类;建立好新注册用户优惠吸引政策配套优惠福利方案等。

  • 开通自己的公众号、小红书、抖音号等,填充基础活动、商品信息(供应商提供绝大部分资料),由我们来统一根据情况制作上传。为用户访问自由平台提供更多入口及对外展示曝光出口。
  • 建立以上平台的小店,上传引流商品及服务;
  • 自有商城及其他平台开通内容分享栏目,内容主要来自供应商、本地商家、及客户内容下附带相关自有商品售卖推荐;
  • 开通企业微信号及社群维护配套工具,建立潜在客户快速即时沟通渠道,为活动推送积累客户,客户微信裂变做准备;
  • 建立物流取货点或30分钟送达配送方式。

比如以上内容来自周边高流量餐饮店的内容(我们推荐相关超市或者商城内的相关商品),内容大部分交给客户或商家自行编辑上传。我们提供对应流量支持或优惠支持。必要时提供整体内容制作外包服务。

1. 初期推广

  • 采用商场自有秀场活动吸引客户注册于添加;
  • 采用商品购物即时优惠形式吸引客户添加;
  • 社区摆点注册下单送礼形式吸引用户参加(洗衣液 洗发水 纸巾等日常消耗品赠送形式,客户现场下单特惠商品20元,额外获得以上赠送商品20元);
  • 程序客户裂变形式吸引客户参加。

总体目标,一个人群团体(单位、社区等能相互交流的团体,保证到百分之15-20的渗透率,这是客户快速裂变的基础人数,就是一旦一个团体里有这个人数,一个好的活动就会快速通过客户自传播的形式,扩展到所有人群)。

2. 服务拓展

  • 追加周边其他流量商品供应商(生鲜类);
  • 追加周边流量服务供应商(餐饮 电影等);
  • 协商活动并开放自由平台权限给以上两类商家;
  • 完善内容后,各个已准备平台同步发布活动信息,社群运营与拉新留存。
  • 更替活动保持进行;

3. 流量变现

  • 本质上从初期推广开始,已经在进行流量变现,改变客户购物体验提升及习惯。
  • 服务拓展是为了快速基于初期推广的基础指数级别增大用户群,并让客户不是仅仅购物想到我们,增加用户留存及粘性;
  • 我们这里说的流量变现指的是目前我们已经能够逐渐通知到本地所有的客户,可以以平台商家的姿态,引入各种想做本地生意的商家并收入对应的坑位费,交易费。
  • 可以分为流量产品、核心产品(盈利品)、特色产品(品牌标杆)等三个层级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售卖对应产品及服务。
  • 保持为本地客户提供更丰富生活便捷的理念,带着全程客户拼团,成为本地意见领袖。

4. 优缺点

  • 区域网络营销虽然拓展范围有限,但是获客成本低及客户粘性高、自我优势发挥的到位,能够对外来冲击形成有效壁垒。
  • 虽然先比其他形式看起来重,但是目前是互联网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环节,吸引投资与支持力度大。
  • 外地复制基于城市规模,能做到扎实稳健。模式成熟后具备特色商品及服务全国售卖的经验和基础,做到无地域及实体门店限制。

 

本文由 @〓恒〓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建立一个基础电商平台(小程序形式),根据本地情况和自有资源情况做好分类;建立好新注册用户优惠吸引政策配套优惠福利方案等。

    来自陕西 回复
  2. 主要是必要性不强,需求并不是那么高,运营时也有缺点,各种原因吧。

    来自云南 回复
  3. 虽然在网上购买很方便,但是发现每个商品价格都比超市贵一点

    来自山东 回复
  4. 很难发展吧,没什么创新,方便性一般,难吸引年轻人

    来自广东 回复
  5. 有点想当然,玩法没跳出社区团购

    回复
  6. 信任是一个综合命题,在于接触频率、服务、产品质量、价格、特色等综合因素积的积累

    来自北京 回复
  7. 天猫超市是不是这样子的一个例子嘞?

    来自广西 回复
  8. 大润发的新用户就特比地友好,有很多的券,支持外送

    来自山东 回复
专题
17628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游戏化指的是游戏的理念与设计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上,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游戏化技术的应用方向。
专题
21185人已学习15篇文章
商品管理系统属于电商产品中最基础、最核心的系统,是支撑整个电商产品的核心。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商品管理设计指南。
专题
1412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用户运营实战经验。
专题
1500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交互设计是用户与产品以及他们使用的服务之间建立的有意义的关系。
专题
1685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经理需要知晓的API接口知识。
专题
13398人已学习14篇文章
在项目实际推进过程中,不加控制的需求变更往往给项目带来沉重的负担和无法预料的风险。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需求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