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社交、社区有什么区别
媒体、社交和社区这三者与我们如今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时常有人提出疑问:它们三者区别何在呢?本文从三者定义出发,结合事例浅析媒体的功能以及社交和社区间的本质区别。除此之外,还从马洛斯需求的角度对人类在这三者间的选择进行解读,推荐感兴趣的同学阅读分享~
据 CNNIC 最新发布的《第 4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使用率较为靠前的是即时通信、视频、购物支付、搜索引擎以及新闻资讯。
其中,即时通信是社交的形式之一,典型的代表是微信,它的月活跃用户数几乎等同于我们中国网民的数量;视频占比最高是短视频,典型的代表是抖音快手,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人们刷短视频;搜索引擎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找到想要的「信息」,跟新闻资讯一样,属于媒体的范畴,典型的代表是今日头条,网民可以获得最近发生的新鲜事件。
这正如华兴资本刘佳宁 2019 年在雪球嘉年华分享过:如今互联网的竞争早已不再是单纯流量的竞争,而是变成抢夺用户时间的竞争。当下最占据用户时间的产品在视频和游戏之外脱离不开社交、社区和媒体三个属性。
这里先给它们下个定义:
- 媒体:人——内容
- 社交:人——人
- 社区:人——内容——人
一、什么是媒体
说到媒体,都会涉及到内容、信息,百度百科给出了如下的定义:
- 内容:指事物所包含的实质或意义,牵涉的是人类通过眼耳口鼻耳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
- 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
- 媒体:即媒介,指的是传播信息的载体、工具或手段,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目的。
由此看出,内容跟信息相近,而媒体是传播内容或信息的工具。
在纸媒时代,最常见就是报社的杂志以及电视台的新闻,通常内容生产来源于公司的雇员或合作机构,属于 PGC 范畴。
而到了互联网时代,随着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站的兴起,普通大众也可以发出真实的声音,内容的生产方式从 PGC 变为了 UGC,这促使了纸媒的衰落,迎来了自媒体时代,以至于很多传统的媒体人纷纷转型做自媒体,比如省政府主持人程皓经常在抖音发布自己对社会热点的独特见解。
媒体最重要是规模效应,也就是可以触达多少人,第一个的要求是时效性,也就是事件发生后,能够越快报道越好。要是放在纸媒时代,记者就必须开车赶往现场,然后对着摄像头进行实时报道,这无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崛起,小编可以网络搜集普通用户发布的视频,核实后简要剪辑,然后在评论艾特原作者就实现了转载,这就以极低的成本获取大量的新闻源,比如湖北广播台旗下账号经视直播,一天就可以发布十几条短视频形式的新闻。
其次,媒体也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基于客观的事实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受众一般是对某个事件感兴趣并且希望进一步了解的人,比如 2016 年江歌因保护刘鑫被陈世峰刺杀,事后刘鑫不仅不配合调查,还在网上造谣诋毁江歌妈妈,以至于江歌妈妈最近在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刘鑫涉及生命权纠纷,目前处于二审阶段。
这些天我反复看了相关资料后,心里不禁好奇:面对日本法院鉴定的事实,为什么刘鑫不愿意承认,背后还搞那么多恶心的事情呢?
随后抖音博主心理咨询师邱波在视频分享到,心灵成长,就是面对真实的自己的过程。而对于这件事,刘鑫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不愿意承认自己性格里有极端的自私部分,尽管她在生活中一直在使用这个部分。
看见、承认、接受这 3 步是我们心灵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个内心很煎熬的过程,会产生很多的自我怀疑、焦虑、恐慌、愤怒甚至攻击。
二、什么是社区、社交
社区、社交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的定义如下:
- 社区:因为共享共同价值观或文化的人群,居住于同一区域,以及衍生的互动影响,而聚集在一起的社会单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同一区域」被弱化,而「共享共同价值观或文化」也变成「具有相同兴趣、文化偏好和价值观」,因此,社区是一个基于某个点(兴趣点、话题)交流互动并持续产生内容的空间,简称同好互动空间,比如因为爱好读书或写书评,我们会聚拢在豆瓣。
- 社交:全称是社会交往,是人与人基于某种角色进行互动与交流,无论是志愿或非志愿的,比如血缘关系的父与子、交易关系的买家与卖家。
由此看出,社交与社区的基本组成因素是人、互动交流,也就是「跟谁聊」、「聊什么」。
但社交与社区是有所区别的。
1. 社交相较于社区,普遍存在压力
人是因为训练和压力才成为角色的,比如宝妈,对于刚出生婴儿的各种反应,比如哭啼、吐奶,也需要自己不断求助他人或翻阅书籍,让自己知道应该做什么。
从旁人看,生完了孩子成为了宝妈,理所当然就应该懂得怎么照顾好婴儿,很少关注宝妈的真实感受,比如半夜三更起床喂奶的心酸。这就导致婴儿稍微照顾不周,可能会引来旁人的指责甚至谩骂。
而这些在现实中尚未满足的宝妈需求,在网络上直接诞生出亲宝宝、宝宝树、丁香妈妈等母婴社区,宝妈在里面可以畅所欲言,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比如晒带娃故事、聊情感八卦等。
在社区里,彼此基本是陌生人,可以脱下面具展示真实的自我。比如知乎最热的失业话题:27 岁的人生到底有多无力?
回答这个回答的,多半是刚好处于这个年龄段,或过了这个年龄段,回答自己是怎么度过的。而消费这些内容的用户,都是这个年龄阶层。
这使得他们可能有共同的感受,就像是在人海茫茫中寻找到知音,进而卸下自己的伪装,展示出自己内心的焦虑以及无奈。
2. 社交是「先交流后内容」,社区是「先内容后交流」
在社交里,与微信好友聊天时,都会带有明确的目的,比如维系感情,大脑就会寻找对应的话题聊天,也就是俗话说的「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特别是添加了一个朋友,第一时间会通过他的朋友圈动态、简介进一步了解,然后准备一番话术进行破冰。所以在社交里,其中「人和人」为第一关系。
而在社区里,比如刷抖音时,不管是主动搜索还是在 APP 推荐刷到的,当我们主观认为是感兴趣的,那么我们才会点击阅读,这时候我们一般处于较为轻松的环境下,评论时也不需要理会作者与我们是否认识,甚至为了安静刷抖音,不被熟人发现自己的小癖好,通常的做法是禁止 APP 访问通讯录权限,或直接注册一个小号。所以在社区里,「人和内容」为第一关系。
要知道,角色化生存就是我们真实的生存处境,有利于分工协作,但是只有去角色化地认识、沟通、交互,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感情。
因此,社交是角色化,优先注重「跟谁聊」;而社区是去角色化,优先注重「聊什么」。
而对于内容,社区与社交的目的是不同的,我在文章《什么是社区?这是我做社区一年的答案》分享过,在社交中,我们通过内容打造出一个符合自身需求的人设,比如在朋友圈营造出不断精进的学霸;而社区中,当内容产生后,其他用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费这些内容,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我之前学习「如何搭建管理知识」,在知乎将知识管理的高赞回答都刷了一遍。
许昕在《互联网社区产品方法论》提及过,绝大多数社区产品和社交产品都兼具社交和社区元素,比如豆瓣小组,除了发帖、互动(社区),还可以发私信(社交);而微信,既可以对话聊天(社交),也可以浏览或发布朋友圈动态(社区)。
那么如何区别一个产品是社区,还是社交?
答案是看产品一级页面,也就是产品侧重点,豆瓣小组一级页面是话题列表,私信功能在二级页面消息中,因此属于社区产品;微信一级页面是对话列表,朋友圈入口在发现 tab 的二级页面,因此属于社交产品。
三、从马斯洛需求解读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从人类动机的角度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
图片来自知乎博主雪峰成长的文章《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模型》
需求层次分为 5 个层级,底下两层是缺失性需求,分别为生理需求(食物、空气)、安全需求(人身安全、财产),这是作为人的基本保障。
顶上三层是成长性需求,分别为爱与归属(与他人建立情感,被某个社会群体接纳)、尊重需求(自我价值的肯定,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自我实现(发挥潜能,实现理想)。
这个需求层次是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得到满足,而且人在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一种需求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求处于从属地位。
在我个人理解里,人对缺失性需求是较为敏感的,比如在富途证券 APP 购买了股票或基金之后,内心害怕亏得连渣都不剩,就会不时查看 APP 最新的相关资讯,期望自己适时卖出;又比如逢年底,担心自己会被公司优化掉,就会跟同事打听消息,或者到脉脉 APP 刷相关的消息。
在这些需求里,最重要就是了解相关的最新信息,以确保自己的人身或财产是安全的,属于媒体的范畴,所以在这些 APP 里,都会提供新闻资讯、话题热榜等内容,为用户提供相关的信息。
在缺失性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后,我们就会追求成长性需求。但需求还没得到满足,我们可能就停不下脚步。
这时候,即使身边有朋友陪伴,但我们还会感到孤独,这背后则是自己觉得还没有人理解到自己的痛苦,平时可能会表现出嘻嘻哈哈的样子,但夜幕降临,一个人躺在床上时,一想到问题还没解决,或自己想要的还没要到,内心的焦虑、惊恐等负面情绪就会蔓延出来。
比如 2019 年刚工作时,我从书籍中了解到知识体系的重要性,但知乎大 V 分享的方法在我这里得不到落地,而当时身边的人,要么不注重搭建知识体系,要么分享的方法无法让我认同,那时候表面跟别人说不在乎,但内心一直都很在意,直到一年半后遇到了欢喜老师,通过印象笔记才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才极大地缓解了我对知识的焦虑。
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同类人的重要尤为关键,你们拥有类似的价值观或想法,容易产生共鸣。对此,他会给予你信念,还通过自己的行动帮助你,让你走出困境或实现梦想,或分享自己类似的过往经历,让你相信你并非是一个人,内心的孤独感得以解开。如果有人读懂了你的痛苦,并且还认可你的价值,那么你就会感到找到了知音,与他建立更为深度的关系。
在寻找同类人时,我们可以通过社交的方式,比如我通过朋友推荐或「在行」APP 连接到张亮、类延昊等行业大 V ,他们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帮助我掌握了 PDCAT 以及社区运营等方法,也可以通过社区的方式,比如在知乎认真阅读大 V 小猫倩倩关于职场方法论的回答。之后我阅读了她好几篇的回答,非常认同她的观点以及主张,然后加她微信,进而她成了我导师,像一盏灯照亮我前进。
所以,社区与社交的链接方式稍微有点不同(社交:人——人,社区:人——内容——人),但本质上都是为了寻找同类人。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压力到位,那么社交也会得以继续,比如有时面对同事的无端指责,不怼回去,工作上与他还保持交流沟通,只是基于薪酬、能力等因素,我们还没想离开这间公司。
最后小结一下,从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出发,每种需求都可以用媒体、社交与社区等方式承接,但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侧重点,媒体更多是让你快速获得相关信息,让自己有安全感,而社交与社区是为了让你找到同类人,让自己的价值得到尊重以及认可。
作者:猫晓豆豆,社区运营,会一点知识管理。微信公众号:猫晓豆豆。
本文由 @猫晓豆豆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get到了新知识,从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出发,需求不同侧重点就不同。这样看就能清晰的把握三者的区别了
谢谢你的认可
媒体:人——内容
社交:人——人
社区:人——内容——人
这几个 概念真的很容易模糊,不是太懂,不过现在懂了,感谢分享!
谢谢你的认可,(๑•̀ㅂ•́)و✧
我也认可
一点儿不成熟想法:抖音既是媒体,也是社交,略带社区,但规模效应对它十分重要,所以它更像是内容—人。但例如豆瓣,更像是社区社交,媒体元素较少,上豆瓣时寻求同类人的动机更加明显,它更像,人—内容—人。
是的,抖音的媒体属性较重,央视、人民日报等媒体机构都入驻。而豆瓣更多偏向于展示自我个性,利用内容展示自我,吸收同类人,更偏向社区
没看到这篇文章之前也没有想过三者之间还有这种区别。
是的,我之前也困惑很久,所以花了一个月梳理了一把
有时候这三个概念很容易混淆,但是明白了之后也很好区分
嗯嗯,的确容易混淆
媒体:人——内容
社交:人——人
社区:人——内容——人
爱了这个解释,简洁明了
是的,其实会发现,社交与社区最后的目的都是链接同类人
看完了解了,有了个清晰的认识,三者也是可以相互转化
是的,只是侧重点不一样
这几个概念虽然容易混淆但是有共通之处,看完文章一下子清晰了许多!
谢谢你的认可
这三者的界限真的不好分辨,有点模糊
谢谢你的认可
看完这篇文章真的是豁然开朗,文章条例很清晰
谢谢,毕竟写了半个月
作者用内卷举例子真的非常生动形象,马斯洛需求曲线也能很好的帮助我们去理解
哈哈,也不算内卷啦,只是自己的真实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