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看待“增长”——互联网寒冬下的一剂强心针

ETU Design
4 评论 2311 浏览 2 收藏 18 分钟
🔗 B端产品需要更多地依赖销售团队和渠道合作来推广产品,而C端产品需要更多地利用网络营销和口碑传播来推广产品..

编辑导语:近几个月来,受疫情影响,“互联网寒冬”频频冲上热搜榜,这背后蕴藏着多个方面的原因,本篇文章作者讲述了在当下环境下,受到疫情、国家政策影响之下,如何摆脱困境,重新看待“增长”,提升竞争力,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互联网寒冬又来了?

2022年刚过去三个月,各互联网大厂的裁员消息冲上热搜榜,网友大呼“互联网寒冬来了!”

这背后的原因当然错综复杂,但也有迹可循。

首先,员工饱和不得不裁员的背后是流量饱和,也就是所谓的“C 端见顶”。

其实,早在 2016 年 7 月 ,美团点评 CEO 王兴就提出了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这几年用户增长放缓,恰恰坐实了互联网的步调已经变了。

互联网用户的人口红利消失,人海战术无法再出奇迹,企业需要聚焦的问题也该开始发生转移了。

如何将手中已有的存量用户发挥最大价值,把每一个用户看成潜在的客户去在乎,把“量”推向“质”。

在逐渐饱和的市场内稳住声量,需要我们重新看待“增长”,用数据驱动增长,这是每一个在互联网这根绳上的企业该深思的事。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互联网不是狭义的互联网(BAT主导的互联网梯队生态),而是包含各类数字化转型后的企业的互联网数字生态。

其次,国家政策也影响着互联网的步伐,清朗行动、个保法、双清单,是国家给市场一个更干净的可能,更有序的发展空间。

政策体现的是互联网市场要更加尊重用户的道理,行业有价值、有底线地发展。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企业的“成”也是要靠国家政策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将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在全球经济因疫情退行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率先复苏经济,也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功劳,疫情凸显了数字化价值。

数字化实实在在地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状况,而数据驱动恰恰是数字化的利器。

数据驱动——互联网寒冬下的一剂强心针

图片源自–报告《打造数据驱动的未来创新企业》

再者,商业变现困难一直是牵制着互联网发展的难题,如何发挥用户价值,而不是单纯的扩增流量去资本市场融资,是需要稳扎稳打的技术和创新的,是需要数据去指明方向。

C 端见顶,响应政策,商业变现的大话题悬在互联网上空,制造出阴暗紧张的氛围,企业和个人纷纷思考该何去何从。

我想,答案或许就在问题里,对客户更上心,在企业服务和创新上投注更多精力,在资源配置上更理智,实现真正的业务价值。

而,这都需要重新看待增长,用数据驱动作为强心针。

二、背景——数字化的趋势

请牢牢抓住它,在 salesforce 2022 年发布的《数字化趋势报告》中,提出了三大趋势:

1. 客户参与将继续采取数字优先战略

疫情迫使客户转移到线上,许多公司正在采取全渠道的数字方法来提高客户参与度。

56%的商业领袖预计,未来三年内,他们的大部分收入将来自数字渠道。

2. 数据驱动互联和个性化体验

在平衡客户隐私问题的同时,数字领导者正在使用新的数据源来创造一致、方便和移情的体验。

79%的服务专业人士表示,如果没有完整的客户环境,就不可能提供优质的服务。

3. 数字领导者评估团队和流程差距

数字领导者正在重新思考其组织如何使用技术来更有效地运作,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83%的营销人员表示,疫情后技术将对他们的工作产生更大的驱动力。

数字化是一场马拉松,数据驱动是不停歇的小马达,数据是小马达的硬件,它可复制、可共享、可传播、可计算等特征,使数据资产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

红杉中国发布的《2021 企业数字化年度指南》报告中指出,在数字化转型中,大量企业面临着一个主要的问题,那就是数据治理能力不足,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数据质量和完整度不足”,“数据标准和口径不一致”。

硬件不行,怎么指望马达能跑起来呢?

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数字化趋势相铺相成,想要实践数据驱动这个新引擎,是不得不重视数据资产的。

三、数据资产的困境

有了数据,效用却堪忧。

1. 如何界定数据资产

中国信通院《数据资产管理实践白皮书5.0》数据资产(Data Asset)是指由组织(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合法拥有或控制的数据资源,以电子或其他方式记录,例如文本、图像、语音、视频、网页、数据库、传感信号等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可进行计量或交易,能直接或间接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数据,配叫数据资产吗?

在企业生产、运作、营收的过程中,产生了海量的数据,就是数据资产了吗?

数据资产是能够为组织产生价值的数据资源,如果没有主动管理数据资源,有效使用这份资源,那么数据便没法被界定为数据资产。

每个企业的业务情况各有不同,如何明确界定企业的数据资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灵活地自定义数据资产的。

2. 与业务发展和预期存在割裂

企业都明白数据有助于业务发展,业务为数据提供需求的关系。

然而,很多组织的数据资产管理工作与实际业务却存在“脱节”的情况。

战略层面不一致和组织层面不统一,使企业在规划业务和团队协同合作上对本就复杂的数据不知所措,数据资产管理团队不清楚业务的数据需求,业务团队不知道如何参与数据资产管理工作。

数据使用方和数据产品缺少良性沟通和反馈机制,极有可能数据质量不达标,促进数据决策更是天方夜谭。

3. 数据孤岛阻碍数据内部共享

打通组织内数据流通壁垒,是推进数据资产在组织内高效流转的关键环节。

但是,由于数据系统分散建设,数据能力分散培养,缺乏体系化管理数据资产的意识,缺少统一的数据资产管理平台与团队,使得数据孤岛发展为普遍问题,并进一步成为组织全面开启数字化转型、构建业务技术协同机制的“绊脚石”。

4. 数据开发效率和敏捷程度较低

大多数企业因为无体系化的数据开发及数据资产沉淀机制,无法及时有效形成数据资产并沉淀下来。

四、走出困境 实现数据驱动

让数据的流动带来驱力。

数据的意义在于它能转化为信息和知识,让数据成为信息和知识的有水之源。

而失去意义的数据,也变成了冗余的无用之物,成为一种浪费。

数据驱动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整合企业的数据资产并进行分析,从数据中获得有效的信息和洞见,指导企业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和更加有效的行动。

如何做到能够驱动我们的决策是重中之重,让“不动的数”指向灵动的运思、战略、决策。

1. 串联业务场景解决数据孤岛问题

格局拉大,每一位用户都是我们的潜在客户。

要想实现驱动,将数据流动起来,那么势必需要我们从底层业务和运营的维度去考察客户场景,对客户进行画像标签与分层,分析用户及客户场景所对应的底层商务逻辑和业务流程。

从而规划出符合真实用户及客户场景的数字化触点特性,结构化、系统化规划各个触点之间的差异性定位,减少触点间的功能重复和内容重复。

以客户场景作为串联数字生态的锁链,打破生态内多个数字化触点的孤岛状态,实现前端、中台、组织、技术之间的互通,构建触点间的数据流通和业务闭环。

实现多用户、多产品、多场景相连的高效协同的数字化生态。

在某大型健康零售商的数字化转型中,我们通过对现有的数字化触点进行体验走查,对企业部门进行内部访谈,对产品用户进行线下走访,梳理了用户场景和用户旅程,构建了用户画像。

在上游和前期规划中,我们发现了数字化过分丰富,使用场景过于复杂,无法看清最终的使用场景版图的问题。

我们通过在相关专业领域的经验和技能,帮助企业找到切入点,树立更明晰和有效的场景,调整和完善数字产品的组织和架构。

将原来冗杂的数字渠道汇集成更精简和有效的数字渠道,真正地使数据以“数据资产”的形式,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更好地帮助营销和业务扩展,支撑高效的管理和经营,提升企业内部的业务流通效率,帮助企业达成真正的数字驱动,成为更智能的数字化企业。

2. 重视量化客户体验和指标的搭建

后互联网时代,请重新看待增长。

美国企业 Qualtrics 经由多年研究数据发现,让客户满意的体验能够产生88%的复购率,也会让91%的客户愿意原谅一次失败的体验。

研究咨询公司 Forrester 在 2018 年也发布过一个研究结论——在银行、酒店等行业中,客户体验与商业发展呈现指数型的函数关系,即体验的提升能给商业增长带来加速上升的趋势。

数据驱动——互联网寒冬下的一剂强心针

互联网寒冬,需要我们拉大格局,将已经存留并难以增长的用户当作潜在客户看待,将用户粘性当成一种增长,当成商业转化的前期要素。

产品良好的体验能提升用户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客户对产品的忠诚度,从而给产品持续带来收益,将客户体验看作增长的重要锚点。

而这就需要企业形成客户体验管理机制。

如何形成客户体验管理机制呢。

我们需要对旅程进行梳理,充分了解业务和客户的现状,搭建指标体系和评价标签库。

除此外,还需结合数据埋点所反馈的数据以及问卷调研的结果,把握真实声音、了解产品痛点,对问题有量与性的了解。

收集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客户体验数据之后,需要我们去搭建相应的量化、分析和管理机制,从而去推进我们对问题的响应和处理。

通过顺利搭建企业的客户体验管理机制,可以为企业解答”产品不好用,产品是哪里不好用”的难题,精准定位问题所在,推进业务和产品的迭代。

通过提升客户体验,产生更强的对产品的粘性,实现增长。

3. 建设数据联结业务的平台

人总是想看到最明晰的数据。

要想要所有业务相关人员能够更好的使用和管理“数据资产”,需要我们以数据为驱动,将平台作为中介,最终拉动业务的增长。

对数据资产形成可观察,可利用,可调整的应变策略,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更精准的业务指向。

将系统性的分析架构需求,结构化的设计架构方案以及沉淀可复用的架构经验,共同汇集在一个数字化中台之上,需要的不是单一的组件、看板和系统。

而是每一个依据业务场景自定义的仪表和智能罗盘。

以 CEM (即客户体验管理,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平台为例,它抓取了客户旅程中的每个业务所反馈的信息,多位点地了解客户感受,预判客户流失风险。

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升客户体验度和忠实度,推动业务更好的发展。

相应的,不同的需求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数据平台。

如CRM(即客户关系,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用来建立、发展和维护客户关系的,DMP(数据管理平台,Data Management Platform),通过从多方面对用户数据、信息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提高广告投放的效果。

而依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又有不同的业务平台,如何统筹各类平台,给冗杂的平台减肥,给开发人员减负,为业务相关人员提供便利,也将是数字化企业的一个挑战。

五、写在最后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疫情将我们置入于不得不数字化转型的催化环境之中,互联网浮盈的泡沫溢出后,也将归于求质求发展的实质。

我们需要认清形势,抓起最合适的工具,主动出击,为我们自己的时代注入数据驱动的力量。

参考资料:

  1. 美团点评CEO王兴:中国互联网发展已进入下半场 – 中国日报网 2016 [EB/OL].http://cn.chinadaily.com.cn/2016-11/18/content_27418799.htm
  2. 细品中台 – 知乎 2021 [EB/OL].https://zhuanlan.zhihu.com/p/393197159
  3. 互联网寒冬的原因 – 搜索结果 – 知乎.https://www.zhihu.com/search?q=%E4%BA%92%E8%81%94%E7%BD%91%E5%AF%92%E5%86%AC%E7%9A%84%E5%8E%9F%E5%9B%A0&utm_content=search_suggestion&type=content
  4. 新华国际时评:中国抗疫成就助力世界经济复苏走稳走实-新华网 2022 [EB/OL].http://www.news.cn/world/2022-02/18/c_1128391377.htm
  5. 《“_十四五_”_数字经济发展规划_》国务院 2022
  6. 《打造数据驱动的未来创新企业》帆软报告 2021
  7. 《数字化趋势报告》salesforce 2022
  8. 《2021 企业数字化年度指南》红杉中国 2021
  9. 《数据资产管理实践白皮书5.0》中国信通院 2021
  10. 《2020客户体验投资回报率研究报告》Qualtrics
  11. 《客户体验管理》Bernd H·Schmitt

 

本文由 @ETU Desig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来自北京 回复
  2. 寒冬这个词出现的太过频繁,我已经麻了,确实,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来自广东 回复
  3. 退潮后,谁在裸泳,看得一清二楚。互联网泡沫过后,终究要回到本质到本质的过程。

    来自广东 回复
  4. 为什么都觉得互联网寒冬了,我感觉明明正在发展,疫情影响得了别的影响不了互联网

    来自云南 回复
专题
1646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对账体系的设计思路。
专题
30756人已学习19篇文章
2018年过去了,你都收获了什么?新的一年,你需要如何前行?
专题
56998人已学习14篇文章
一次成功的线上活动能让你刷爆朋友圈,拉新活跃留存应有尽有。
专题
53222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无论是个人运营体系还是公司运营体系的构建,你都能在这里找到。
专题
1309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产品设计与用户的体验感息息相关,但是很多时候产品经理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会忽略掉可能影响到用户体验感的一些因素,比如一些异常状态的出现会让用户产品卸载的想法。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异常场景设计指南。
专题
1149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情人节的营销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