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社群前必看的六个思考,学会就能运营好

12 评论 21257 浏览 192 收藏 22 分钟

随着线下渠道和电商渠道的增速放缓,人人都说未来是社群与社群之间的流量“战争”,可是你知道如何运营好一个社群么?本篇文章关于社群的6个思考或许能给你思路。

社群就像是一款产品,社群的生命从建立规则架构、邀请用户加入社群的那一刻开始,存活于日常的内容、活动的交替运营中,鼎盛于社群成员都获得价值,进而帮助社群自运营,衰落于变现转化率逐渐降低,入不敷出的后期,丧生于只剩下发广告和退群两个选择。

据相关数据统计,大部分社群都到不了自运营的阶段,更是变不了现,只有不到8%的社群真真正正的变现了,我也曾经参与运营了影响人数过万人的社群,并写了《复盘 | 还不是运营的那一年,做了几场覆盖10000人的社群项目》(点击即可阅读)

自己经历过2次社群的失败,所以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最大机会的做好一个社群?”,在观察了自己活跃的社群后,发现了他们都有精准的定位、分工协作的运营模式、用户群架构清晰、甚至是可以转化到线下的。

在对这些社群背后的逻辑拆分以后,并少量咨询了个别运营者,终于才敢写下这关于的社群的6个思考,因为能写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理解了,能实践的人才是最棒的,希望能给你启发并实践之。

一、社群是什么?

社群是一种关系链,是指某一个群体之间有某种关系,不管是血缘关系、校园关系、职场关系、兴趣伙伴关系,还是相互利用的关系,这种关系支撑着所有人都认同这个群体,愿意在这个群体内社交、愿意一起做事情。

即使是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社群底层的这种关系链也是存在的,家庭之间是血缘关系、公司内部是职场上的合同契约关系、同学之间是校园关系、游泳健身班是基于兴趣的社交关系。

也就是说社群是古而有之的,只是在微信和QQ等社交传播工具、星球和千聊等社群运营工具普及后,社群关系链更容易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里,弱关系链也更容易建立了,社群也就在2016年开始火了。

要非要给社群一个概念,我比较认同的概念是:

“社群就是一群人去共同做一件事。”

比如最近有一篇文章比较火,它是“3个月,700付费用户,1000个UGC运营案例,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付费社群,我也是其中的付费成员,所以知道这个社群其实大家就是在做一件事:找出市场上值得反复研究的精华案例,从而研究学习。

再比如“秋叶PPT”的社群成员都是要“一起把PPT学好,不在职场汇报时丢脸”;有书的社群成员都在“每天坚持读书”。

最后你也不妨试着看看,那些你眼中的“优质社群”,他们是不是都是在共同做一件事?那种临时起意说要“资源合作”而建的群大概活不过2周吧,因为这种只是微信群,没有共同的明确的目的性,资源合作这种事特别模糊的目标,信息隔阂和信息差太大了。

所以你在做社群要想好,你要和社群成员做一件什么事情?

二、你为什么要做社群?

社群虽然是说一直要爆发了,可直到现在渠道上来说,电商和传统线下渠道仍然是主力,社群与社群之间的竞争大多只是在知识付费和微商、淘宝客等领域竞争激烈。

所以做社群前,你是不是要思考下:你的产品和服务适合做社群么?你为什么要做社群?

我们先来看了社群相比于其他渠道方式有什么好处,一个好的社群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

以往大多数产品的流量都来自于外部,百度搜索、头条系的信息流广告、腾讯系的社交营销广告,这些平台的用户都是大而全的,用户不够精准,并且很多用户是用完即走了,你很难和用户进一步发生关系。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流量即是收入,这个绝对没错。腾讯凭借QQ和微信的巨大流量,扩展的领域足够多了,吃不下来的螃蟹也能凭着换量等以优惠的价格购得足够多的股权。

但是互联网公司的短频项目,以及传统服务商就很难有流量,要不停的在互联网公司及线下商超地铁小区等投放广告,这种方式随着社群概念的浮现正在发生着变化,每一家公司都想能和自己的用户链接起来,每一个自由职业都希望能做有影响力的IP。

没有高频场景的情况下,社群是最低成本的聚集用户的方式,对于用户来说也是很低成本的,即使不加入你的社群,他们也至少都微信这款APP,只要你能提供相应的服务,解决他们的某些痛点,和用户一起做一件与自身领域相关的事情,社群也就应运而生了。

这里举个例子:像人人都是PM的平台中会有作者群,也许是微信群、也许是QQ群,这个群就是大家在“写产品运营营销的文章,争取在这些平台发表”,平台会给予作者一定的福利。

从表面上看,作者类的社群就是大家相互激励、比拼着写文章,潜在的还有工作、出书的机会,以及线下活动参与的机缘,但从平台的角度看,人人都是PM为什么要建立作者群?

平台都有相应的课程去变现,都有免费的文章去引流和树立品牌形象,总的来说,内容是这些网站或者APP的引流基础,网站的内容又是相对比较垂直和专业的,这些文章的产量一般是会比较低的。

作为平台方,怎么激励作者持续写作?怎么最短时间内拿到文章的发表权利?如何与作者建立较深度的联系?怎么围绕着作者周边去扩展领域?

这一切的基础是作者不断的在平台发表文章,平台通过文章去了解作者,筛选作者,当平台文章供应量发生变化、或者某品类文章巨缺的时候,也能及时找到作者合作出稿子。

所以作者群是平台内容得以正常运营的基础,和作者产生链接,给作者福利,激励作者产出内容,为平台夯实内容基础,从而借助内容带来的流量进行变现。

当你在做一个社群的时候,有没有想好是为了什么?对于自己有什么利益?这个利益点能不能与用户的利益相结合,先让用户受益,再去考虑自身的收益。

三、你的社群如何定位?

社群常见的大类是产品型、教育型、服务型、链接型、学习型、价值观型、兴趣型社群。其一一对应的比如知识圈测试群、地心引力会员群、抖音官方社群、北京HR人才交流群、十点读书会、插画社等。

你如果要做社群,要怎么定位呢?

要想定位社群类型,首先我们就要理解“社群是大家共同去做一件事情”,而不是你一个人或者公司去要求用户做什么事情,如果用户本身没有必要做这件事,你再多的红包也无济于事。

所以首先你就要去想用户需要什么?想实现什么?

比如你们是做健康领域的,那是不是可以和用户们一起“坚持每天跑步”;知识培训类可以是带着用户们“每天读一点书”;技能培训班类比如画室可以和学员们一起“每天一副简易素描”。

假如你所在的领域竞争激烈,你直接让用户付费是很困难的,因为没有信任感,而社群就是建立信任感,把关系一点一点变强的工具,随着大家去做一件共同的事,你与用户们的信任就建立了。

所以社群要怎么定位,取决于你的产品是属于什么领域的,这个领域的人关心什么,特别是他们一直想做什么却又坚持不下来的,比如跑步读书写字练歌等普适性的,还可以是记10个单词、记住1条理财常识等垂直型的。

四、如何精准获客?

如果以上3个思考你都很明白了,也都根据自身情况去对社群做了定位,接下来就是设计规则和投放文案来尽可能的找到目标用户了。

社群定位之后,你就应该知道要与社群成员一起做什么事情了,但这还不够。我相信人无完人,既然大多数人都不能坚持去做完这件事,你凭什么就有信心能做好,并给大家起到带头作用。

接下来你要去做社群目标实现的计划,帮助未来即将到来的社群成员去完成目标,建立信任感,把这个计划做好了以后就可以设计社群规则及架构了,这些事都是要在邀请入群以前都做好的。

社群要有准入门槛,比如付费入群、实名制审核入群等,直接放个二维码就拉群的方式十有八九群沉默的快。当然那些自带buff的大佬除外,他们本身就有影响力,用户们对大佬和大佬所做的事情都会有极高的热情,只要他们时不时在群里出现一下,群都还是能活跃的。

既然大佬自带buff,我们做社群的时候,最好是先邀请一波KOL加入,再以他们的背书来结合准入门槛去吸引和筛选用户,用户进入群以后,要有一种相见恨晚的仪式感,要及时告知群规则和群的玩法。

当有不和谐的事件发生以后,群规有提及的按群规处理,没提及的商量应急处理,之后及时补充群规;并且要及时搭建群的架构,不论是外部的志愿者、还是内部各部门的资源支持,都要有条不紊的分工协作。

当群运转得当的时候,可以开放内部邀请制,让认可社群的成员去邀请他们的朋友,邀请的人要为社群背书,代表的也是自己的价值观。这样社群就会在正轨上扩张的越来越有影响力。

五、如何持续运营好社群?

社群也是一款产品,同样是要从内容、用户、活动等方面去运营。

内容运营主要是围绕着社群的定位去输出有价值的内容,要想持续输出内容就一定要有充足的内容来源,在社群建立之前就要去搜集内容来源的渠道,去了解如何能更快速的找到相关内容。

提前布局内容来源的渠道,能够减轻运营时间成本,也能及时持续的提供给社群用户有价值的内容,这一点的坚持和及时,人人都看在眼里的,内容的形式可以不用局限根据所在领域去选择就好。

对于社群内的用户要有足够的了解,如果是微信端的,最好是加一个好友,定期找代表性极强的用户私聊,发现需求的满足度,以及孵化出的新需求的可执行性,增加用户粘度,培养区内的意见领袖。

同时对用户进行标签化,可以从领域专业度、活跃度等多方面的去备注,微信的标签备注是蛮有用的。只要你用心带着用户去实现预先承诺的事情,信任感就会逐渐建立,为以后的变现做准备。

要想更好的满足用户在群内的需求,我们就要明白用户为什么加入你的社群?又为什么在你的群里活跃?用户除了工作还有生活,社群只是两者之外的简单社交而已,社群那么多,凭什么就在你的群里活跃呢?

在我看来,无非是三个原因:

  1. 价值观一致。在群里能找到生活中没有的乐趣,就跟游戏一样,很容易满足用户某种价值需求,这也是为什么美女多的群里一般很活跃,因为人人皆有爱美之心,能和美女多交流自然是极好的,这和直播平台等的本质是一样的。
  2. 群内的干货知识特别多,很实用。感觉自己呆在群里在行业的逼格一下子就提高了,真是涨知识了。
  3. 群内有众多的潜在机会,只是用户还没找到合适的链接机会。

在活动方面,在最开始公布社群玩法的时候就可以约定一个简单易执行的群内小活动,让用户在某个时刻就知道群里会发生什么。当然有条件的话,在奖励方面可以不用吝啬,奖励贡献高的用户。

除了线上活动,还可以根据情况组织线下活动,也可以是由群内KOL组织,官方给予资源支持。

这样在内容、用户、活动三面坚持的运营策略下,还愁运营不好一个社群嘛?

我们运营好一个社群必然是为了变现的,那如何借助社群变现呢?社群变现分为直接变现和间接变现。

直接变现:就是入群就收费,这个模式也经常存在很多骗子,找了很多托营造一种群人数多、群内有强大的资源,结果都是用来骗入群费的,这个大家警惕一下就行了。

在我们自己在做付费社群的时候,一定要让用户觉得物有所值,也一定是在社群之外就有较强的信任感觉,所以大部分社群是做不到的。

间接变现:就是对接产品了,比如秋叶PPT的课程、吴晓波频道卖的酒、十点读书卖的书等。

我觉得购买这个行为其实是有一个触发公式的:

购买=信任+需要+付费能力+紧迫感+性价比+便捷性

社群的运营建立了信任,定位的精确让用户有你所在领域的需求,再通过限购制造紧迫感,定价物超所值,购买和接收服务都极具便捷性,这样的情况下,有付费能力的用户难道还不会购买吗?

所以说当你一步一步做好的时候,变现就在前方等着你呢。

六、社群运营的核心点在哪?

说了这么多,你们可能也会疑惑:到底社群运营的核心是什么呢?正好,我们最后总结一下,也算是最后一个思考,希望这6个思考对你有帮助。

回到本质,社群能不能做好还是得看你对用户的洞察,你对自己领域的沉淀,如果你想要携用户做的事情他们根本就不关心,社群最开始就建立不好。

其次一定要有筛选门槛,把不符合社群定位的用户挡在外面,避免广告党混入社群;关于社群的规则也要及时颁布和调整,按规则执行,无规矩不成方圆,不能乱了社群。

最初定的社群目标要及时反馈进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激励用户,要真正给用户提供价值,更要想清楚社群能给你、给公司带来什么,毕竟所有人都是趋利性的。

最后就是你在推荐产品和服务时,要权衡利弊,最好是推荐用户真正需要的,在利益和情感上取舍,找准那个度很重要。

七、我眼中的好社群是什么样儿?

以上说了很多如何做一个好社群,如果我们自己对好社群都没有印象,不知道什么样的社群才算运营的好,那我们将会连社群的运营目标都很难定。

我认为一个好社群有着共同的三个特征:

  1. 社群的定位一定是符合自身氛围的,最好是让你觉得在这个社群里很长脸,哪怕是满足了炫耀的虚荣心也好,精神上认可才是参与社群的最终动力。
  2. 内容信服力极强,在他们所在的领域受到认可,就像秋叶团队出品的课程好评如潮。
  3. 好的社群一定还会充满创意,带着用户开心玩耍中把计划的目标实现,让用户觉得社群的吸引力极强。

好了,写到这里,关于社群的6个思考就写完了,希望能够对你有启发。

#专栏作家#

Eric|王亮,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金融政策,金融产品的创新,擅长金融产品的资产和资金的灵活运用。

本文由 @Eric|王亮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学习收藏了,今天就当一回课代表吧。搭建私域流量运营,当然必须要有工具。给大家推荐一款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课堂】旗下独立研发的私域流量运营工具——粮仓·企微管家。粮仓·企微管家是一款基于企业微信的一款营销型SCRM系统。集裂变获客、留存促活、销售变现、客户管理于一体的私域增长闭环系统。覆盖企业客户运营的生命周期,助力企业私域流量运营,提升售前/售后服务能力。还可以免费开始使用哦~ http://996.pm/M0A06

    来自广东 回复
  2. 实在,全是自己这几年做运营的真实反馈。总结得真好。

    来自广东 回复
  3. 很少评论,但这篇真的要赞一下,感谢作者。

    来自北京 回复
  4. @韩上进 严重同意

    来自北京 回复
  5. 这真的是我在woshipm里面见到过的社群运营最全、最系统的文章了!辛苦读者!期待更多的细节和深度!

    来自北京 回复
  6. 好文章,把社群相关的理念讲的很清楚,学习了

    来自上海 回复
    1. 谢谢支持和肯定

      回复
  7. 好文章

    来自广东 回复
    1. 谢谢支持

      回复
  8. 好文章

    回复
    1. 谢谢支持

      回复
  9. 好文章,收获颇丰

    来自湖南 回复
    1. 谢谢支持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