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讲解:拼团活动如何设计?

71 评论 89096 浏览 561 收藏 13 分钟

本文主要是作者结合最近两周做的拼团活动,来细说拼团背后的逻辑,按拼团的整个流程来讲解。

营销手段除了优惠券,还有拼团这种常见模式。提起拼团,大家自然而然地想到拼多多,在流量红利已经触底的情况下,以拼团这种新模式杀出一条血路。

传闻今年3月份,拼多多月GMV已经达到400亿的规模,交易额超过京东的1/3(京东月GMV约1100亿)。

页面上的“发起拼团”或“去拼团”按钮大家都看的到,但是否真正思考过其背后的逻辑。

接下来我将结合最近两周做的拼团活动,细说拼团背后的逻辑,按拼团的整个流程来讲解。

一、创建拼团活动

拼多多的所有商品都有拼团模式,淘宝、京东或其他平台只有部分商品有拼团模式,两种后台设计肯定不同。因本人此次负责的项目是后者,故以此种类型谈如何创建拼团活动。

实例设计

△创建拼团活动页

创建拼团活动的过程中,至少包含以下元素:拼团活动时间、成团有效时间、成团人数、每人限购、可开团商品和拼团活动状态。

1. 拼团活动时间

可开团商品的拼团活动时长,如一个商品的拼团活动时间为6月28日00:00:00至7月3日00:00:00,这个时间段内,该商品可开团,用户进入商品详情页可发起拼团或参与拼团。

2. 成团有效时间

用户开团后与其他人组团的时间,该时间内没有组团成功将拼团失败,系统自动退款。特别注意的是:因为引入了这个字段,会有某用户对某商品的实际拼团结束时间。

实际拼团结束时间=发起拼团时间+成团有效时间(发起拼团时间=发起拼团人的支付时间)

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来讲:若该商品的拼团活动时间为6月28日00:00:00-7月3日00:00:00,成团有效时间为24小时,则7月3日0点以后,该商品不可再开团,但已开的团用户还可以参团,即该活动实际在7月4日00:00:00结束拼团促销。

3. 成团人数

凑够多少人满足拼团条件,限制条件为至少2人。

4. 每人限购

每人最多购买多少件,拼团商品因价格较便宜,根据预算看是否需要配置该字段。

5. 关联商品

前面四个字段都属于拼团活动的基本属性字段,我们要把这些字段关联到具体某一个商品上或多个商品上,并设置拼团价。

拼团活动商品创建成功后,商品就被分为普通商品和拼团商品(在商品表里也会有一个字段来标记和区分),拼团活动列表新增一条记录。

实例设计

△拼团管理列表页

6. 拼团活动状态

  • 未开始:拼团活动开始时间>当前时间;
  • 活动中:拼团活动开始时间<当前时间且拼团活动结束时间>当前时间;
  • 已结束:拼团活动结束时间<当前时间;
  • 已失效:“活动中”状态的活动商品手动点击“已失效”按钮,变为已失效,活动提前结束。

“未开始”状态的活动商品可全部字段编辑,“活动中”状态的活动商品只能延长拼团活动结束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已结束与已失效的区别在于:已结束是活动到期后自然结束的,已失效是指商家主动提前结束。已结束和已失效的活动商品需要再次发起活动,重新新增一次。

在C端怎样展示就看具体的产品设计,在自己负责的项目中,拼团商品我给了2个入口:拼团专场和全部商品列表,是拼团商品的有拼团标签。

实例设计

△拼团入口

二、用户发起拼团

用户在拼团商品详情页发起拼团活动,生成一条团单记录和订单记录,后台分别对应团单列表和订单列表。

△商品详情页、订单填写页

△订单详情页

1. 团单列表

不同的拼团状态,订单ID个数和已参团人数不同,假设成团人数为3人。

  • 待成团:发起者发起拼团但未支付,订单ID有该用户的下单数据,发起拼团时间和拼团结束时间为空(此团未开成功,自然不存在发起拼团时间和拼团结束时间之说,发起者支付成功才意味着开团成功),已参团人数为0。
  • 拼团中:发起者支付成功,开团成功,已参团人数为1。“拼团中”状态的订单不可取消,需拼团成功后才可取消。
  • 拼团成功:成团人满且都支付成功,此时一个团购ID对应三个订单ID。
  • 拼团失败:成团有效时间内,成团人数未满,拼团失败,系统自动退款。

特别说明的是,C端拼团商品详情页【和其他人拼团】的数据取自团单数据,不是订单数据。

实例设计

△团单列表

2. 拼团订单列表

拼团商品的订单可合并在普通订单列表,增加一个“订单类型”字段用于区分,拼团订单列表有“查看同团订单”跳转链接。

△订单列表

三、拼团页分享

拼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分享进行老带新,更多利用社交关系促进订单转化。这个环节要考虑的是,分享出来的这个拼团活动状态不同,用户看到的页面也不同。

“拼团失败”和“拼团成功”分别对应活动已结束(不是商品的拼团活动结束时间,是发起人创建的这个拼团活动的结束时间)和人数已满两种情况。

大概流程如下:

△用户进入拼团分享页逻辑

到此,一个完整的拼团活动差不多结束了。文中所有的原型图仅供参看,具体视业务而定。

四、总结

看过一句话:

  • 开发的工作迭代是:接需求—>Coding—>再接需求—>再Coding……
  • 产品的工作迭代是: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

所以本文的最后部分还是总结,每项需求、每周周报都要复盘与总结,现在尽量做到日日总结。

1. 无论C端、B端,场景要尽可能穷尽,逻辑要尽可能严谨

需求不是做完一遍就结束,通常这样只能解决表层问题,场景完善、异常情况多思考、反复问自己才能想到。场景通常越挖越深,越深越宽,呈倒三角模式。

比如:在拼团活动商品的下单支付处,要增加该团是否已结束和拼团人数是否已满两个逻辑。这种场景在将一个拼团活动分享到一个微信好友群很常见,多个用户会同时进到该团并下单支付,这和普通商品不同。

这点是自己在反复回顾整个拼团流程中领悟到的。

2. 学会及时地决断

我们通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技术觉得这个功能做着没啥大用,而且实现又麻烦,或者是因为某些原因被迫砍掉一部分需求;或者技术的看法和你的看法不一样;或者在开发的过程中,技术提出了另外一种更好的方案,之前是你没想到的,这时该怎么办?

这么多的变化,不可能事事去请教导师或领导,对方会觉得你没有主见,自己必须要学会及时地决断。

比如:在做需求时,我将发起人创建拼团活动的支付时间,作为这个活动发起拼团时间,技术说用下单时间就好。当时觉得下单时间和支付时间并无区别,便说可以。

后来细细想,如果是下单但未支付成功的团单,都没有开团成功之说,何来发起拼团时间呢。便又去找技术说明这点。

最后,说一下自己近期对产品的领悟:做产品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产品思维和项目跟进能力,不是会画原型、写文档(想起自己刚做产品时,整天沉浸在画原型中无法自拔,觉得自己画的好看)。产品教给我们的一直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做事思路与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的生活问题。

我很喜欢苏杰的一句话,他说:

我做的互联网产品是我的产品,我写的书是我的产品,我发起的一个线下组织也是我的产品。产品其实没有具体的形象,只要满足某种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就是一个产品,这就是一种产品的思维。

只要你能够发现问题并描述清楚,转化为一个需求,进而转化为一个任务,争取到支持,发起一批人,将这个任务完成,并持续不断以主人翁的心态去跟踪、维护这个产物,那么,你就是产品经理。

 

作者:花开不败,产品经理,文艺女青年一枚,白天工作,晚上码字,爱美,爱跑步,爱旅行,愿我手写我心,余生不将就

本文由 @ 花开不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专栏作家

涵小仙女,微信公众号:涵小仙女,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文艺女青年一枚,白天工作,晚上码字,爱美、爱跑步、爱旅行,愿我手写我心,余生不将就。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比如某团A,还剩1个位置就可以满员。这是张三和李四都进来了都想参与这个团。这时是不是就看付款时间呢 ?谁付款快谁就参团成功。慢的就直接提示失败?(如何提示呢)

    来自北京 回复
    1. 好问题!分目的来看,如果按照以成单为目的的话,即使规定是3人团也要让第三第四个人都能成团;如果是拉新、做氛围为目的,帮第四个人自动创建新团,或推荐一个团。

      来自浙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