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蜂窝“旅游攻略”app竞品分析

Nairo
11 评论 95485 浏览 382 收藏 10 分钟
B端产品经理要负责对目标行业和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研,了解客户的需求、痛点、期望和行为,找到产品的价值主张 🔗

行业概述

旅游类应用按照用户需求划分为:资讯、预订、交通、分享四种类型,OTA预订市场发力多年,厮杀激烈,赚取佣金的商业模式相对稳定。随着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的普及,用户场景更加丰富,旅游类app逐渐向前后延伸,填补用户出行的需求空白,蚂蜂窝的旅游攻略即属于协助用户规划行程的资讯类应用。

资讯类应用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属于强运营产品,通常也会包含UGC+SNS,作为平台激励经验用户产生有效内容,吸引潜在用户出行体验,并以天然的分类方式(目的地)划分用户群,提供结交渠道,增加用户覆盖率。因为盈利问题,资讯类应用也会向后扩展,接入预定产品(比如酒店、线路),相对于传统OTA,资讯类应用根据信息分类和用户痕迹,可以更精准的推荐。

产品概述

蚂蜂窝主打5款app:旅游攻略、蚂蜂窝特价、旅行翻译官、嗡嗡、游记-蚂蜂窝,分别对应:出行前决策、出行预定、途中的翻译、社交服务、归来后分享,几乎覆盖全场景。蚂蜂窝的优势是攻略,并且是高度结构化数据,将酒店、景点等有用信息从杂乱数据中提取出来,方便用户决策,也为大数据分析提供可能。

数据方面,蚂蜂窝有5000万用户(80%来自移动端,持保留意见),200万日活,日均UGC信息10w条,覆盖了全球95%的景点;与蚂蜂窝一样拥有大量UGC数据的穷游用户也是5000万(40%来自移动端)。

蚂蜂窝以旅游SNS起家,核心竞争力是海量用户信息和强大的编辑团队提供的高质量攻略,旅行攻略app即为这些核心数据的汇聚,辅助潜在出游用户出行决策。

整个app的核心为旅行地推荐及详细介绍,围绕旅行地提供酒店、门票、特价、购物、美食等周边服务,从而拓展盈利模式,目前酒店、门票只是单纯导流到供应源网站,线路则自建预定流程,收取佣金。

用户需求分析

线旅游市场逐年递增,度假业务所占比重越来越高,旅行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生放假,白领工作间隙等等,都会想出门旅游放松自己。

F982595E

痛点:去哪儿玩?

绝大多数用户旅行的首个场景是——想出去玩。仅止于“想”,目标是放松自己,切换当前生活状态。接下来就是决定去哪里玩,但是怎么知道哪里好玩呢?可以从去过的朋友那儿了解部分信息,但是毕竟选择不多;可以网上搜索各种旅行地信息,但是搜集的过程非常痛苦,旅游门户网站的概要介绍都不够深入,只有在游记中深入了解旅行地各方面信息,但是游记都非常个性化,内容以及叙述方式都大相径庭,这种杂乱零散的数据迫使用户必须阅读大量游记来搜集吃住行购娱各方面信息。

旅行攻略就是将用户从痛苦的信息搜集过程解放出来,通过结构化UGC内容,以及强大的运营编辑,把每个旅游地的详细介绍以及周边吃住行购娱都挖深挖透,让用户更轻松的规划行程。

产品功能分析

产品设计上,旅游攻略最大的特色是专题运营,不管是旅行地的介绍,问答,还是周边吃住玩购的信息,都以专题形式呈现,比如“跟着电影游台湾”“人气按摩SPA集中营”“农家菜里赏野趣西湖”等等,非常贴心细致(用笔者初中老师的话说就是:我都嚼烂了,你们吞下去就行了#没办法我就是个恶俗的人#)。

主页面上分为发现、我的、查找、更多四个部分,主要以旅行地介绍为主(除了地区的详细介绍,还提供周边服务),同时还有看看游记、订酒店、找特价、问达人四项功能。

2565589D

专题每日都有更新,并且紧随社会热点,而且每张图片都很精致,游记还可以提取出文中的提到的景点、酒店、美食等有效信息。

1293511

附上产品的功能结构图和数据结构图:

498DC6F4

高结构化的数据逻辑清晰,但是我在体验app的时候遇到过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逻辑太深,比如我从首页找个酒店到详情页面一共经过8个层级,如果要返回首页,还必须连点8个返回,这个是不能接受的。。。

4A7FB761

数据不用说,大量的数据信息及分类标签。不知是不是数据处理的问题,点开新页面时加载数据较慢,有待优化。

总体功能来说,旅游攻略是一款全面细致的旅行地服务软件,有强大的运营和数据支撑,可利用大数据精确推广和反向定制酒店、线路等,从目前app版本来看,预定产品还有待完善。

竞品分析

用SWOT模型分析下:

Strengths:

旅游攻略是蚂蜂窝进军移动端的拳头产品,手握海量UGC数据和攻略引擎技术。资讯类app掌握信息就等于掌握了用户,蚂蜂窝5000w用户,80%来自移动端,5款移动app,攻略是核心,按80%算,再二八原则,估算旅游攻略2000w用户,用户意味着变现的资本,大数据可以通过预售的方式来反向定制旅游产品。

Weakness:

盈利模式单一,目前只是与传统OTA合作的佣金+广告模式(流量变现是永恒的话题~)

Opportunity:

旅行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个性化自由行,OTA的标准旅游产品已经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旅行资讯产品,比OTA更有优势提供定制旅行服务,优化完善用户根据行程规划匹配预定产品的体验。

依托大数据可以用来预售旅游产品,优化供应链资源分配。

各种打车、餐饮O2O服务迅速发展,这些服务都属于旅行的重要场景,与O2O服务结合,可以将用户场景从出行前拓展到出行中,给用户更好的体验,也可儿增加更多的盈利点。

Threats:

虽然早期的数据积累建立了一定的行业壁垒,短期内不可替代,但是目前的变现能力还能支持支持技术和运营的走多远还有待考证。选择同为资讯类应用的穷游,百度旅游做对比:

558AECC5

反馈建议

  1. 增加“制定行程计划”:旅行攻略目的是帮助用户决策,用户需要制定出行计划再去匹配最符合自己机票酒店等旅行产品;
  2. 提供“一键预定”:有了行程计划,背靠大数据可以“一键预定”,自动匹配各种用车、门票、酒店产品,节省用户时间成本,也为供应商精准投放产品(更符合预定场景,当前的预定都是分散融合在各类攻略信息内部的,用户在还未规划好行程时不会轻易预定,规划好后找这些产品时,由于信息的层级,又埋太深了,难以找到。。);
  3. 当然一键预定是需要整合大量资源,不是一蹴而就的,提个近点的:就像第二点中说的,整个app层级太多,一路往下打开一个又一个页面,每个页面都有用户流失率,最后能到达预定页面的用户真的不多了。。。

 

本文为作者 @万程程 投稿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附带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竞品分析 确定的竞品一笔带过啊

    来自陕西 回复
  2. 偏重于产品功能这些表象的东西,用户需求(痛点)一带而过。没有抓住核心。

    来自上海 回复
  3. 不过感觉还是不够全面,遗漏了一些重要的点

    来自上海 回复
  4. 学习了,写的真不错!

    来自上海 回复
  5. 有些表达挺幽默的 😳

    来自湖北 回复
  6. 好像缺少一个交互的分析

    来自广东 回复
  7. 主要是学到了竞品分析的方法

    来自广东 回复
  8. 制定行程计划挺不错的,可以选择是否公开,以保护用户隐私

    来自北京 回复
  9. 我就想说一件预定能不能再解释的更详细一点,细节方面

    来自湖南 回复
  10. 为什么我收藏不了

    来自重庆 回复
    1. 你肯定看错地方了,片尾有收藏本文的按钮

      来自北京 回复
专题
1642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经理需要知晓的API接口知识。
专题
1738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出于文本易读性方面的考虑许多app都做了深色模式,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深色模式的设计指南。
专题
1249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私域,很多的企业都对私域的发展进行了布局。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私域模型。
专题
1563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用户增长是一个复杂体系,涉及产品、运营、市场、技术等多个环节的相互配合,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用户增长方法论。
专题
1445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交互设计是用户与产品以及他们使用的服务之间建立的有意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