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设计一款儿童AR启蒙产品

6 评论 12023 浏览 123 收藏 12 分钟

本文介绍了一款儿童拼音启蒙AR产品,从0到1的体验设计过程,其中包含了整个设计团队在项目中,对儿童和家长诉求、产品价值诉求的不断探索,为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而努力。

此次项目所介绍的是一款儿童拼音启蒙AR产品,核心用户为3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整个设计团队在项目中结合儿童认知、家长诉求、产品价值诉求,努力探索为儿童创造更好的体验。

本文着重介绍产品从0到1的体验设计过程。产品已于2017年初上市。

用户诉求及产品定位

玩与学

儿童产品的从业者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产品的购买决策者是家长,使用者是孩子。一款好的儿童教育类产品必须要能平衡好这两者的需求。对于孩子而言,玩是一切的核心,而对于家长更多的是学方面的需求。关于玩与学在儿童产品中的思考会在后续文章中与大家分享。

在此次AR拼音项目中,对于孩子:我们的定义是以IP引导互动方式,结合游戏化的测试与任务;对于家长:在内容上体现专业及权威性,反馈上突出清晰和及时。

为3-6岁的儿童设计

在为儿童设计时,第一个我们需要确定的就是年龄阶段,因为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育状况和认知能力会有很大的差别。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他把儿童思维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这一理论对教育实践有着重大贡献,教育需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任务的设置要可能的适应儿童的认知水平,同样也适用于儿童产品。

PS:具体详细内容,请搜索了解。建议做儿童产品的从业者同时了解下维果斯基、华生等儿童心理学家的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对我们做儿童产品的价值是什么

拿此次项目的核心受众来说,他们处在前运算阶段。其中一个特点是角色扮演,开始热衷于假象游戏,收集,创造混搭角色。所以此次项目中针对他们的激励体制。

APP软件端,我们在孩子完成任务后会给予相关的物件奖励(道具、装饰物、拼音字母精灵等),这些物件会用于装扮IP及房间。实物上,我们设计了相应的奖励贴纸,孩子可以收集和贴在拼音表上进行打卡。

探索核心受众的设计原则

从认知理论及核心用户年龄阶段,结合设计上针对的观察与研究,可以探索出相应的设计原则。

相应年龄阶段的设计原则,来自 Design for Kids(供参考)

设计语言

在公司AR系列设计风格的基础上,依据上述核心用户的设计原则,融合更多拼音自身产品的特性元素。

色彩使用

基于拼音内部IP形象提取出主要的三种自然色彩,并向外衍生出少量辅助色。我们选取饱和度适中的颜色作为中间色,通过调节明度获得上下层衍生色。

在视觉的处理上保持用色简单层次分明,用清晰明确的色彩突出主要元素,用低饱和度、高明度的色彩弱化背景元素,让视觉重心聚焦于主流程。

玩法场景

我们将原本冗长的学习流程切分成“听说读写”四个简短的部分,通过独立的小游戏来进行教学。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自然有着强烈的探索意愿,热爱动植物。所有的小游戏都尽可能采用源于自然或贴近生活的场景。

画面和元素结合现实事物来绘制,用形和用色上在可理解的范围内进行简化。

多维互动

不同的小游戏与不同的素材之间的组合,产生出多种互动体验。在互动上通过IP的引导,结合实体卡片,产生出了能调动孩子多感官的互动方式。已购用户反馈孩子们很喜欢这部分的互动方式。

IP故事引导

拼音派对以IP寻找拼音字母串联整个学习的故事主线,IP以小伙伴的形象出现在每个环节,在开始和每个关卡叙述故事情节,参与到不同游戏的场景互动中,并给与正确或错误的明确反馈,帮助孩子们认识拼音完成任务。

字体设计

我们设计了专用字体,主要原因是:

1. 拼音的书写与英文存在差异,常用英文字体大多不符合拼音的书写规范。

2. 可使用的成品拼音字体笔画生硬,无法满足应用于儿童视觉的需求。

经过重新设计的字体完全符合新版拼音教学的书写规范,同时字形圆润流畅,笔顺清晰,平衡了各字母间的比重,能更好地运用在软硬件的各个视觉环节。

同时,这套字体也会应用于硬件卡片的设计中,保持书写的一致性。

AR 产品设计中的注意点

AR 在儿童产品设计中的想象空间很大,结合此次项目抛出几个设计上需要关注的点。

1. 场景

定义好使用场景并清晰的传达给家长,同时考虑针对不同的使用环境提供差异化的功能。

像此款产品可以这样描述:建议在客厅或书桌上(大于50cm),光线按照平时读书的标准。

2. 引导

在 AR 产品的引导上尽可能以渐进的方式。先让孩子去熟悉 AR 的体验模式,学习些能简单上手操作,拆解动作并通过音效与动效反馈,再逐步提升。

3. 创造连续性的体验

首先AR 产品就要避免不必要的中断,因为每次进入AR模式需要重新环境探测分析等。加上儿童这个群体的耐性,容忍度更低。

4. 交互

在反馈上注重音效、动效和触感(震动等)的结合,体验比成人设置更加简短,并且在间隙中加以鼓励的反馈。

不止是 AR 类的 APP ,交互上对于儿童来说,尽量以点,滑动,拖动来完成。避免双击,缩放,长按等操作。可以适当的增加有趣且互动的交互方式,例如吹气,问答,拍手等。此次项目中就加入了 吹气球和跟读的交互方式,这两个方式就很受孩子们的喜欢。

品牌物料设计

结合产品需求,延展了相关的物料,如:打卡拼音表、贴纸、周边等。

后记

此次项目,设计团队一共耗时一个半月左右。产品在上市后,得到了许多家长及孩子的认可与喜爱,当然也有一些不足。经过此次项目,团队在儿童认知与体验设计上的结合这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及实践。

做儿童产品需要我们倾注更多的尊重和爱。认真去了解他们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及认知水平,而不是想当然的认为孩子就是简单、幼稚。为孩子们创造优秀的产品与体验,而非当前那些充斥在他们生活中的大量粗制滥造的儿童产品。

 

公众号:KDC儿童设计,KDC(Kids Design Center)是由一群大龄儿童组成的儿童设计咨询机构。这群大龄儿童(包括设计师、儿童心理学家、儿童插画师、用户研究员等)多年来一直专注在儿童产品设计领域。后续会陆续分享儿童相关的设计实践及研究,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本文由 @KDC儿童设计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太棒了,其中几个造型和葡萄英语里面的小狐狸很像

    来自上海 回复
  2. 好棒

    来自北京 回复
  3. 产品为之前在葡萄科技时所做的产品

    来自上海 回复
  4. 哪里才可以下载这款app呢?

    来自浙江 回复
    1. 17年的项目,目前应该安卓市场上有。不过软件要配合硬件卡片使用。

      来自上海 回复
    2. 卡片产品叫什么名字?

      来自上海 回复
专题
20517人已学习15篇文章
AARRR模型是一个经典的增长漏斗模型。本专题的文章针对AARRR模型进行拆解解读。
专题
16122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做用户调研是一项很重要的过程。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用户调研。
专题
17944人已学习15篇文章
签到功能是培养用户习惯的好办法。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签到功能的设计指南。
专题
13206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对企业而言,计费管理系统是相对基础和重要的一个系统,那么,怎么搭建计费管理系统呢?你了解计费系统的主要功能吗?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计费系统设计指南。
专题
31779人已学习21篇文章
产品经理每月必须做的事情,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1000个用户的反馈。
专题
1389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主要以跨境电商为例,对其OMS系统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