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方法论:设计价值观,产品设计的指南针(一)

郑强力
3 评论 8328 浏览 26 收藏 14 分钟

编辑导语:设计师在进行不同的设计需求时,产品设计方法论可为设计师提供明确的步骤与框架;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应该如何思考、从哪个方向进行思考才能设计出用户体验好的产品;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产品设计方法论中的设计价值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我们一直在说世界是平的,同时切身感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可世界一直是平的嘛?如果不是,它又是怎么变平的呢?

你有没有想过,世界变平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物在默默起着作用——那就是,集装箱的发展;读书涉猎广泛的小伙伴们可能看到过一本书《集装箱改变世界》,在全球化及新技术把世界抹平之前,集装箱已经用有形的力量把世界连接在了一起。

互联网影响着信息传递,而集装箱则是实物运输:

  • 对消费者来说,它影响着价格、速度、购买渠道…
  • 对商家来说,它影响着的协作水平、产品选择、价格策略…
  • 对生产企业来说,它影响着库存、供应链、选址…
  • 对运输企业来说,它影响着成本、劳动力、运输量…
  • 对国家来说,它影响着外贸、关税政策、外交…

一款如此简单的产品为什么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呢?

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因为标准带来的是系统效率大幅度提升,运输费用大幅度下降,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生产的产品都可以快速而低廉地运送到有需求的地方。

言归正传,企业级的产品设计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数量多且功能复杂,而且变动和并发频繁,常常需要设计者与开发者能快速做出响应;同时这类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有存在很多类似设计思路、流程、方法、页面、组件…。

如果我们能够抽象得到一些稳定且高复用性的内容,再和集装箱一样将这些内容标准化,那整个产品团队的设计质效也将得到显著提升;依此,近期我们组建了产品设计规范小组,通过分享讨论每位设计者的设计优点,将好的产品设计方法规范化、流程化、工具化、模块化;通过模块化解决方案,降低冗余的生产成本,让设计师能专注于更好的产品设计工作。

一、价值观,产品设计的指南针

言归正传,我们进入第一个模块设计价值观;很多小伙伴看到这个标题之后肯定会很好奇,作为一份规范手册为什么第一章讲的是如此“形而上学”的主题? 别着急,你要的答案就在下方。

我们先跳脱产品设计,去看看大厂的公司管理,你一定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中大型的企业往往会有自己的企业价值观,尤其是阿里、华为、万科这样的超大型企业更是把价值观视为公司管理的重要部分,在员工培训阶段就做足功夫。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因为价值观可以大幅度的减少管理成本,很多公司都会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这种管理的方式通常称之为“硬管理”;我们知道每一次硬管理,都意味着管理成本,而且“硬管理”往往有它的局限性,它无法覆盖所有的场景。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案例来说明下:

公司希望让员工下班后能够关灯节能,这有两种做法:

  • 设定考核制度要求员工强制执行;
  • 创立“公司是我家”的价值观。

通过第二种做法,我们收获的可能不仅是一个户关灯的员工,他还会关空调、捡纸屑。

第二种方法就是价值观这种“软管理”带来的效益,它不需要企业再额外支付管理成本,员工能通过价值观这个“指南针”自己来辨别行为的对错,从而产生更高的管理效益;海底捞就是通过“以顾客为中心,以勤奋者为本”的价值观才创造了一个个的服务奇迹。

相信你已经充分体会到了价值观的意义和作用,让我们回归到我们的主题——产品设计价值观。

那到底什么才是产品设计价值观呢?说白了就是帮助每位产品经理看明白一个产品设计是好、是坏的一套标准。

我们希望通过价值观的建设能够让每位产品经理获得如下的福利:

  • 拥有产品设计的指南针,掌握评估设计好坏的标准;
  • 享受价值观带来的“软管理”红利,减少自我管理、平行管理、向下管理以及向上管理的成本;
  • 激发设计原则和设计模式,进而为具体设计问题提供向导和解决方案。

是不是还是觉得有些虚无缥缈?

别着急,带着这份疑惑看完本章的后续内容,我们会结合实际应用的案例来说明产品设计的四大价值观:自然、确定性、意义感和生长性,并让你切实的体会到以上三个福利。

二、自然:减少用户的认知能量消耗

作为互联网人,我们已经习惯了身边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与软件应用,手机、平板、微信、王者等等。

仔细想一下,你会发现这个现象非常有意思:非自然的产物居然能如此自然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要知道人机交互这个概念出现才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这些产品的设计者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答案就是“自然”这个设计价值观的应用。

本节我们将会清晰阐述“自然”这个价值观,以期能给予施强的设计者在迷茫时一些方向和启发。

在讲解“自然”之前,我希望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心力能量”;所谓心力能量,就是当我们对一件事情认知、分析、判断、记忆等消耗的能量;这仿佛是一个很高深的词,别着急,我来举几个例子说明下,你会发现它就在你身上。

  • 你是不是有发呆的行为?
  • 你在专注一件事情的时候,是不是会自动忽略身边很多事物?
  • 当有多件事情同时来临的时候,手忙脚乱的你是不是特别烦躁?

为什么会出现如上的情况?因为在很多情况时我们会下意识的想要节省自己的“心力能量”;要知道所有的生物在本能中都是渴望节省自己的能量消耗来维持生命的正常运作,而人脑的重量虽然只占人体重量的2%左右,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卻占全身消耗能量的20%。

所以,我们本能中期望回到一种无忧无虑,不愁吃、不愁喝,没有任何担忧,只是待在那个地方静静发呆的状态;而所谓“自然”的设计价值观,就是在设计时尽可能的让用户节省心力能量的消耗。

那具体要怎么应用‘自然’这个设计价值观呢?我们先来看一下用户进行人机交互的九个步骤:

  1. 目标:用户明确一个诉求;
  2. 计划:根据目标制定了一个行动计划;
  3. 确认:确认行动计划的实施细节;
  4. 执行:根据实施细节行动;
  5. 现象:系统给予相应的反馈;
  6. 感知:用户感知到系统的变化;
  7. 诠释:用户对变化进行理解;
  8. 对比:将目标和结果进行比对;
  9. 循环:继续进行直至结果与目标一致。

仔细回想下自己与身边事物交互时的路径是否均为这九个步骤?

有些小伙伴说:不对呀,有时候我并没有进行这么多的步骤;比如突然一个晴天霹雳,我脑中根本就没任何想法,直接就是吓一跳,只有现象、感知和行动三个步骤;想到这些的小伙伴们,我要给你点个赞;因为人与事物发生交互时虽然共有九个步骤,但不是所有的交互都一定要走完这九个步骤。

对于交互的类型我们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1. 本能型:现象、感知、执行;
  2. 行为型:现象、感知、诠释、确认、执行;
  3. 思考型:目标、计划、确认、执行、现象、感知、诠释、对比、循环;

我们结合几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下:

本能型:上面的晴天霹雳就是案例,此处不再赘述;

行为型:

  • 微信显示了红色徽标(现象)
  • 用户看到了红色徽标(感知)
  • 用户理解红色徽标代表有新的消息来了(诠释)
  • 用户决定是否要拿起手机查看(确认)
  • 用户拿起手机查看(执行)

思考型:

  • 我要完成老板给我布置的任务:做一个公司宣传的PPT(目标)
  •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要制定一个计划:是自己亲自来?还是安排给助理来?(计划)
  • 综合考虑后决定还是自己亲自来,为此我需要明确要完成这个计划的工作内容整理PPT结构、收集资料等等(确认)
  • 根据确认的任务清单执行,并交付(执行)
  • 老板针对交付的PPT给予评价(现象)
  • 接收老板的评价(感知)
  • 给予自己的经验对老板的评价进行理解(诠释)
  • 评估PPT是否达到了老板的预期(对比)
  • 对PPT进行修正,直至达到老板预期(循环)

仔细看一下上面三个例子,你会发现:

  • 本能型是完全潜意识的行为,根本不需要任何思考,心力的消耗为0;
  • 行为型是通过后天不断的训练养成的,我们不需要花很多的心力去思考,只需要调用自己的习惯就能完成;
  • 思考型是最为消耗心力的,用户面对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花费大量的心力思考与判断。

所以,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本能型」和「行为型」中,更多将人机交互行为控制在无意识状态下,这样才能让人机自然交互。

这还能带来另外一个好处:创造一种极其重要的心理学现象——心流;由于没有外界意识的干扰,这会让用户的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在这种状态下,用户把所有精力集中在手头上的事情上,不用去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忘却时间、忘却自己,进而引发高度的兴奋感及充实感。

讲了这么多务虚的内容后,最后我们讲三条关于“自然”这个价值观适当务实的应用建议,来给小伙伴们指明一些方向:

  • 反复思考,至少保证思考型的行为链路必须能够走通;
  • 如无必要,不要让思考型的行为进入循环;
  • 如若可能,尽量用本能型设计、行为型设计代替思考型设计。

最后的最后,希望能给所有的设计者分享一个设计哲学:优秀的设计师不是销售,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打破用户的习惯把我们的设计思想灌输给他们,而是去迎合用户潜意识,让用户自己做出选择。

Not Design, Just Find. 小伙伴们,我们下期见。

#专栏作家#

Pirate,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前沿科技与教育行业,擅长产品设计与数据分析。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学习了

    回复
  2. 哇,我收藏了

    回复
  3. 很好,受教了

    回复
专题
1208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在商战中,运营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运营设计的那些思路和技巧。
专题
1358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CRM的入门知识,分享了CRM是什么。
专题
69668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想要做款好产品,这些规范你得知道。
专题
145598人已学习15篇文章
作为产品经理,你多多少少得懂点技术。
专题
1793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用户等级体系是产品的底层基础之一,也是用户成长激励体系之一。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用户等级体系。
专题
64942人已学习17篇文章
每个网站或APP,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用户积分体系都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