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字母模型,打造创新爆款产品

晓吾
3 评论 3476 浏览 21 收藏 18 分钟

编辑导语:产品设计师需要通过产品体验设计赋能,从而为新产品创造价值,那么如何找准切入点呢?本文作者利用“ABC”创新设计模型,通过设计洞察找到发力点,向我们介绍了产品目标有效达成的方法,值得一看。

随着5G网络和移动设备的大规模普及,视频交友、视频购物、视频会议等以视频为媒介的创新商业化模式快速涌现。同时,硬件与通信技术的变革改变着人们的沟通方式。随着技术的演进和用户迭代,以视频为媒介的社交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视频社交的领域,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也负责了两款具有不同属性的新产品的设计探索。作为产品体验设计师,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和命题就是如何通过体验设计赋能,在新产品发展周期中创造价值。

在创新产品的早期历程中,会面临两方面的困难。一方面是整个体验周期,从立项、发布到迭代,用户对新产品不能认可、无法习惯和难以忠实问题。另一方面是面临产品核心数据的指标压力。面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找切入点呢?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个流程问题,在产品发展到不同阶段可以从“体验护航”的角度切入,助力新产品各阶段目标的有效达成。第二个问题是关键点突破,从“设计增量”的角度,为产品关键数据指标带来有效提升。

在创新产品的设计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归纳和提炼,我得到了一套设计模型分享给大家。概括来讲,就是通过心智塑造、行为养成以及增益设计,解决新产品面临的两大困难。提取首字母,我把它称之为“ABC”创新设计模型(以下简称“ABC”模型)。

以下,我会用两个产品案例介绍如何运用“ABC”模型为产品赋能、创造价值。第一个案例是QQ自习室。

过去几年市场对线下自习室已经有了认知基础,疫情的到来引爆了线上自习的需求。QQ自习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基于QQ平台,QQ自习室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一个易用的线上自习工具,打造一个积极正向氛围的学习类社群。

我们从社群产品的核心逻辑和目标出发,通过设计洞察找到发力点。运用“ABC”模型助力产品目标的有效达成。

一、心智塑造|Acquaint

通过心智塑造可以快速获取用户关注,使用户对自习室的价值形成认知。关于心智塑造的更多分析可以看《如何通过“心智塑造”轻松赢得用户》。

心智塑造有3个具体策略:分别是轻松的上手体验,学习氛围的营造和制造记忆点。

通过用户调查发现,线上自习用户和QQ大盘用户是有较高重合度的,他们因为线下学习环境缺失,有居家学习自律诉求。通过对用户进一步的痛点挖掘和动机的提炼,最终确立采用多人直播的产品的形态,前期主要打造简便易用的自习工具,为用户提供实时学习监督和陪伴的沉浸学习体验。这也是自习室产品想要塑造的用户心智认知。

1. 轻松上手体验

自习室本质上是多人自习直播,通过相近产品的设计类比,去拆解常规直播和视频会议路径,分析哪些可以简化,哪些可以通过平台能力实现。提炼最短可闭环路径,根据路径搭建MVP框架,优先设计 “工具属性” 的基础必要能力。

基于这个思路,确定了首页、自习房间和个人主页的交互大框架。首页的设计通过尽可能的降低摩擦,去确保用户的轻松上手体验。

2. 学习氛围营造

人的关系和房间氛围决定了房间的设计。自习室应当是平权化的、多人相互陪伴和督促的氛围。对比常规直播,针对自习氛围如何做设计异化呢?

首先房间结构的 功能区划和布局,要满足平权化,非中心化。其次是要有些侧重点,来表现陪伴氛围和督促氛围。比如观众区要从数量和样式上强化展示传递学习的“陪伴感“;通过观众进房系统提示等设计,适度体现“热闹”氛围;通过广播巡查、计时器体现严肃的学习氛围;用系统公告警示规范自习行为和观众言论等。

3. 制造记忆点

通过制造记忆点可以加深用户对于产品的的印象。根据峰终定律,用户一般会对体验的结尾印象深刻。因此我们在结束自习时用激励性的文案唤起情感共鸣,给用户留下深刻的记忆点。另外,我们选用了具象化的自习猫形象IP,并赋予情绪的变化,这样的方式会让用户形成情感的寄托,给用户留下记忆点。

我们在疫情刚开始的两个月内完成了MVP版本的快速上线,经过验证得到了很多正向的反馈,积累了第一批的初始用户。

4. 小结

对于新产品,初次体验决定了用户对于产品的心智认知。设计轻松易懂、低门槛的上手体验,引导用户进入产品设定的氛围中,最后在体验结束时制造记忆亮点,轻松赢得用户。

二、行为养成|Behave

福格行为模型指出,要实现一次用户转化行为,需要有三个要素:行为=动机*能力*触发。分别是给用户足够的动机 (Motivation)、用户有能力完成转化 (Ability)、需要有触发用户转化的因素 (Trigger)。这三个要素必须同时满足时才会形成一次有效的转化,否则就不会发生。

最新的福格行为模型是有改动的,详细可查看《如何使用“行为模型”做用户行为养成》。

如何使用福格行为模型帮用户养成学习习惯呢?首先我们要明确在我们各自的产品中,行动具体指什么。这样才能针对行动能力的提升做出具体的设计。以自习室产品为例,行动就是指用户开始自习的这一动作。行动的提升可以通过障碍的降低来实现。动机方面,用户自习的根本动机都是想要更优秀、更有成就感。所以可以通过给予成就激励来巩固学习动机。最后,便捷/高频的触发来形成习惯。

1. 清除行动障碍

我们从自习体验地图的关键行动触点,也就是 “进入房间/开始自习”入手,清除行动的障碍。

这里有两个具体的设计。首先是入座自习模式的设计,不用上麦也可以低门槛的参与自习。这样解决了麦位数量有限和不愿意露脸的问题。

但是上麦和入座两种自习模式的共存,带来了认知的成本和行动的压力。如何降压/降成本,还可以保持沉浸感和专注力呢?我们进行了多种方案 的探索和尝试,最终选定“拟我形象自习”的方式。通过自习区座位融合 ,同时兼容真人和拟我形象。来塑造统一感,进而降压/降成本,进一步清除了行动障碍。

真人上麦和拟我形象都在窗口自习,统一了状态感知,降低认知的成本。一键自习,不同位置的两种自习模式简化合并为统一操作,降低了行为压力。

通过“拟我形象自习”的设计,降压降成本,清除了自习的行动障碍。

2. 给予成就激励

行为养成的第二个方面,是给予成就激励,来巩固学习动机。这里有3个成就感的设计方法。

首先要把用户获得的价值放大,用不同强度的情感反馈,放大用户自习的价值感知,强化成就激励。

通过对设计机会点的洞察,我们发现在一些短视频平台有很多这样的打卡视频,记录努力的过程、分享自律成就,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会比较刻意、流程繁琐。那自习室是天然的学习画面,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我们设计了学习画面的一件录制,自动处理和便捷分享。帮助用户便捷的记录和分享,获得成就感。同时一键生成学习日记和数据报告,从时间维度上,累积成就感。

最后,是身份达成和专属资格。达标用户享有“开启专属自习室”的特权和“学委身份标签”。以此来激励用户。

3. 便捷/高频触发

专属自习室因为有学委的组织,形成了很好的凝聚效应。但自习房间的开启完全依赖学委开播。触发自习的场景变得低频。如何把学委开播行为与用户的自习行为解绑,有效的触发自习?

我们推动技术侧,升级房间为常驻的学习小组,完成学委开播与用户自习的解绑。小组常驻,便捷触发,随时自习。

另外,把房间、小组做了和QQ群的绑定设计,使得3个场景可以有效联动。通过房间邀请、自习成就分享、作业讨论等各类群消息的触达,高频触发。

4. 小结

灵活运用福格行为模型,通过清除行动障碍、给予成就激励、便捷高频触发,用户自习率和自习时长都有提升,也帮助用户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

三、增益设计|Consolidate

自习室逐渐发展到中期阶段,我们围绕着多种场景进行了多功能和跨端的拓展。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那么如何通过增益设计,打造更好的学习类社群体验呢?

我们通过对社群本质和当前产品问题的洞察,围绕整体/包容/精细化的体验目标,去做了一些创新储备、探索、和推动的增益设计。

1. 整合链接功能场景

围绕自习核心场景,我们也对其他场景进行了拓展。例如老师答疑、课间圆桌talk,音乐自习室等等。功能场景很丰富,但是相对分散和独立。通过挖掘场景之间的顺承感和关联性,我们把功能场景统一到自习小组的新的框架结构下。

对于功能整合的思考可以查看《从腾讯“办公三杰”打通,思考产品功能的整合》。

2. 嫁接业务到新框架

QQ频道是目前正在灰度中的一个社群功能模块。它的特点在于:结构包容性强,也方便精细化运营。因此这使得学习小组概念更加整体,不同的功能模块更聚合包容,更方便多个子频道精细运营。

我们积极推动自习小组和QQ群承载的两个功能模块,去统一到新的qq频道框架下,完成业务的嫁接和延续。

3. 统一多端体验

在我负责频道PC版通用性设计的同时,也把学习垂类频道,通过自习室能力进行了设计落地。打造基于频道框架的多端一致性学习体验。频道目前正在逐步灰度过程中,“自习室”作为教育/学习品类频道的代表,对于QQ口碑具有积极意义。

4. 小结

当好时机未到的时候,设计师可以通过增益设计,积极储备和推动更好的体验。使业务得到更好的嫁接和延续,同时也为用户忠实与长期价值带来增益。

四、总结

“ABC”模型是我在创新产品设计探索中总结出的一套方法,用来应对创新产品设计面临的两大困难。

本文分享了通过心智塑造、行为养成和增益设计,完成新产品的体验护航,实现用户从认可到习惯和忠实的产品发展周期目标。下一篇分享如何用模型完成产品核心数据的指标,敬请关注。

#专栏作家#

晓吾,微信公众号:体验主义,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腾讯高级交互设计师,前创新工场、新浪微博交互设计师。专注社交创新与娱乐产品设计。

本文由 @晓吾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ABC模型在做创新产品设计时能够有效地培养用户的习惯和认同感,文章分析地非常在理!

    来自广东 回复
  2. 看完这篇文章真的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给作者点赞!

    来自江西 回复
  3. 虽然文章这么长,但是图文结合的方式让我理解的很清晰。

    来自江西 回复
专题
145599人已学习15篇文章
作为产品经理,你多多少少得懂点技术。
专题
19307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从不同维度拆解一款产品或者功能,有利于提升我们对于产品和功能的思考能力。
专题
16604人已学习14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拼团功能的设计指南。
专题
1434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作为一名运营,需要持续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不断更新迭代。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运营方法论。
专题
1587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B端运营应该是产品商业化的最终结果。本专题的文章作者结合自身B端运营经验,进行B端实操项目方法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