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海外仓:WMS中最容易忽略的模块——基础数据

5 评论 8722 浏览 39 收藏 13 分钟
🔗 产品经理在不同的职业阶段,需要侧重不同的方面,从基础技能、业务深度、专业领域到战略规划和管理能力。

编辑导语:相信很多人都对于如何进行跨境电商感到好奇,这篇文章作者介绍了一个概念:WMS中最容易忽略的模块——基础数据,其在跨境电商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

之前的海外仓系列文章讲了很多主线业务的产品设计方案,但是最近在做竞品调研的时候,我发现原来“基础数据”模块看似简单,但是背后的作用却非常的强大,涉及的业务知识也非常的多,对深入理解WMS非常有帮助。

刚好之前没有写过相关的文章,于是就趁此机会把最近的一些感受记录下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哪些是基础数据?

在实际的仓库作业中,涉及到很多环节,很多人员,很多实物,所以在系统运转的时候也需要将这些人员或者实物映射到系统中,一般都会放在“基础数据”模块中。

为了对仓库进行分区精细化管理,WMS中一般都会有“库区管理”和“库位管理”模块。

为了管理好仓库中的一些实物或者工具,WMS中一般会有“容器管理”,“月台管理”,“硬件设备管理”等模块。

为了记录客户的一些数据和资产等,WMS中一般会有“客户资料”,“产品资料”,“包材资料”等模块。

为了满足仓库精细化作业的策略或要求,WMS中可能还会有“批次属性管理”,“多单位管理(包装管理)”,“ABC分类”,“策略管理”等模块。

这些数据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分别作用于不同的业务场景,而且可以多个交叉组合、联动,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精细的“信息网”,所以这个“信息网”便是WMS中最难,也最为核心的东西。如果想专精于WMS领域,那么这些东西一定需要花时间慢慢去摸索并掌握。

二、国内仓和海外仓WMS的基础数据差异

从系统的复杂度和业务场景支持的丰富度来看,国内的WMS做的明显比海外仓WMS要好很多。

受海外仓当地的文化,人工成本,政治经济,以及业务形态等方面的影响,海外仓WMS的系统复杂度要比国内的WMS复杂度小几个量级,甚至很多操作都要求傻瓜式和一键式。

所以海外仓WMS的要管理的基础数据模块相对也会少一些,简单一些。一般来说,海外仓WMS中比较常见的基础数据有:

  • 库区和库位管理
  • 容器管理
  • 客户资料
  • 产品资料
  • 包材资料
  • 策略管理

三、海外仓WMS的基础数据分析

1. 库区和库位管理

虽然说国内仓和海外仓WMS有很多差异点,但是本质上还是仓库管理系统,还是要对实物进行管理,所以库区和库位的管理还是基本一致的。

海外仓WMS一般都是电商仓属性,存放的货物基本上都是服装,配件,3C类产品等常规货物,很少会有食品,生鲜,冷冻类产品等,所以库区属性也就比较简单。常见的就是按作业类型来区分,例如“存储区”,“拣选区”,“退货区”,“残次品区”,“暂存区”等。

关于库位的管理也一般会比较简单,主要就是库位编码,所属库区和一些业务控制信息,例如“是否支持混放”,“是否绑定货主”等。很少会有国内WMS的精细化管理粒度,类似于“体积上限”,“重量上限”,“库位坐标”,“上架/拣货优先级”等信息。

跨境电商海外仓:WMS中最容易忽略的模块——基础数据

C-WMS的库位管理

跨境电商海外仓:WMS中最容易忽略的模块——基础数据

富勒WMS的库位管理

如果后续要做一些精细化运营的功能,则在库位管理这一块要维护很多关键信息。

例如为了控制不同货主的商品不混在一起,可以设置库位“不允许混放产品”,为了管理效期产品或者有严格批次管理的产品,可以设置库位“不允许混放批次”,为了后续做拣货路径的规划或者优先从某个库位拣货,可以设置库位的“拣货优先级”,为了提升货物的周转效率,可以设置库位的“ABC分类”……

2. 容器管理

容器管理相对于库位和库区来说算比较简单了,主要就是容器的分类、用途和状态,具体如下图所示:

跨境电商海外仓:WMS中最容易忽略的模块——基础数据

仓库中常需要容器的环节一般有:

  • 收货的时候,使用容器来绑定产品,后续上架的时候可以按容器来生成上架任务;
  • 拣货的时候,使用容器来拣货,绑定对应的订单,实现边拣边分;也可以在二次分拣的时候绑定订单,实现播种的功能,但是一般这个有对应的播种墙管理,也可以算是容器的一种;
  • 在打包称重之后,需要按照不同的物流商进行分拨集货,也会用到集货容器,将同一个物流商的包裹放在一个容器中;

关于状态方面,重点把控好容器和盛放的物品的关系即可。例如容器被占用了,是因为什么单据而占用,是因为什么单据的什么产品而占用的;在什么时候将容器的状态改成占用,什么时候将状态转为可用。

3. 客户资料和产品资料

客户(货主)资料对海外仓来说其实没什么关键信息,尤其是一些敏感还需要脱敏,所以海外仓要客户资料更多的还是出于一些业务的控制使用,而不是查询使用。

例如不同的客户可能有等级之分,需要针对KA客户做一些个性化的配置,那么就需要从上游系统推送客户资料到WMS中。不同的客户有一些控制要求,则要按不同客户来维护对应的策略和控制信息等……

产品资料对海外仓来说比较重要,是整个仓库运作的底层基石。

如海外仓的产品往往会有很多个条码(SKU,EAN/UPC,FNSKU等),为了让仓库可以在各种场景下识别相应的条码,就是需要提前维护好对应的产品条码信息;仓库要对货物进行计费,则需要客户资料提供对应的尺寸和重量信息;仓库要对产品做精细化运营管理,则需要在产品资料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控制信息……

跨境电商海外仓:WMS中最容易忽略的模块——基础数据

富勒WMS的产品档案管理

跨境电商海外仓:WMS中最容易忽略的模块——基础数据

富勒WMS的产品档案管理

一般来说,海外仓的产品资料的控制信息不会很多,因为要维护的信息越多,管理的粒度越细,仓库要付出的成本也就越多。最常见的就是“产品条码”,“SN管理”,“尺寸重量”,“库存预警”,“批次管理”等,其他特别细的一般都用不上。

4. 包材资料

包材管理也可以称之为耗材管理,是指产品实物发出的时候需要使用的包装材料的管理。

海外仓比较常用的包材一般有纸盒(飞机盒),标准纸箱,气柱袋,珍珠棉和防水袋等。因为包材有采购成本,所以一般会维护相应的采购价和销售价,用来计算出库订单的操作费。

又因为海外仓很多场景下需要发货到FBA,需要打包装箱,然后量尺寸和称重量。为了减少量尺寸的成本,可以使用标准纸箱,免去了人工测量纸箱的时间。

包材管理中比较复杂的逻辑是“包材推荐”,指在打包装箱的时候,系统自动根据出库订单的产品明细来推荐合适的包装材料。

高深的推荐逻辑涉及到一系列装箱算法,一般海外仓也不会采用这种高成本的解决方案。稍微简单一些的推荐逻辑就是基于历史数据来推荐,相同的产品结构的出库订单,根据历史使用包材的情况,推荐一个用的最多的包材。如果没有历史数据,或者推荐的有问题,也可以人工手动制定,调整推荐的权重值……

四、总结

以上的一些基础资料在富勒或者菜鸟的WMS操作手册中都有很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写这样一篇的文章是因为,这些操作手册我之前陆陆续续看看很多遍,但是经常性会跳过这些基础数据的维护模块,导致看似懂,但是实际上又没有吃透。最近刚好又重新在做这一块的相关的业务,就仔细认真地看了一下一些竞品的基础数据模块的维护,发现收获和感触还是很多的。

最近我对WMS的感觉就很微妙,有时候感觉自己还是算挺懂WMS的,但是恍惚间又发现原来好多设计思路和玩法我并没有接触过;感觉自己不太懂WMS,但是又能在很多竞品上发现它们方案的不足和短板。

所以,在有灵感的时候,就抓紧机会多输出一些内容,过了这个状态之后,就没得那种动力了。这大概就是一种介于“看山不是山”和“看山还是山”的中间状态吧。

#专栏作家#

我叫维他命(Vitamin),微信公众号:PM维他命。前PHPer,做过在线教育类产品,也做过4年多的跨境仓储物流方向的产品,目前是一位外贸SaaS领域的供应链产品经理。主要专注于WMS/OMS/TMS/BMS/ERP等领域,分享供应链相关的产品知识。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看到flux的产品档案,直接头皮发麻。劝退初学者啊

    来自上海 回复
    1. 多看几次,就能理解了,业务足够复杂就会需要很多字段

      来自广东 回复
  2. 作者写的很详细!基础数据也是核心数据!期待更新

    来自安徽 回复
  3. 了解了了解了,作者介绍的很详细,深度好文。虽然我是个跨境电商的行外人

    来自江苏 回复
    1. 哈哈 感谢认可,也不是很深度了,一些经验分享而已

      来自广东 回复
专题
12097人已学习16篇文章
“老板记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其实这个词就等同与我们现在的“消费金融”,就是把钱借给有消费需求的人用于消费,融合场景:消费时选择分期或借一笔钱去直接消费。
专题
15653人已学习11篇文章
采用IPD开发流程,在初期能把各种工作问题识别出来并扼杀在摇篮中。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什么是IPD开发流程?如何应用IPD开发流程?
专题
1147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情人节的营销思路。
专题
20078人已学习14篇文章
好的用户成长体系可以促进用户活跃、增强用户粘性、留住用户和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用户对产品的使用情况。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搭建用户成长体系的思路。
专题
1964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分享了内容审核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