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产品经理基础知识:什么是策略?

17 评论 61294 浏览 292 收藏 9 分钟

本文是作者最近学习经验总结,关于策略产品经理基础知识——什么是策略?

产品经理一个神奇的岗位,入门简单升级难。入行快两个年了,发现整个市场对产品经理的能力需求越来越高。89年的我,即要和93、94的鲜肉们竞争岗位,又要努力追赶同龄的产品前辈,真是压力山大。

一、什么是策略?

1. 策略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思路

广义上讲,策略可以用于一个国家/公司的发展,怎么开店,规划职业成长路线,解决怎么追到异性等等。总之策略可以应用在任何事情上,只要你想实现某个目的,就可以为这个目的设计执行策略。

从产品的角度上讲,策略可以服务于任何一个产品、业务线、功能点。它和功能,文案、活动等一样,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

举例说明:

  • 从产品运营举例有:用户成长体系策略、用户增长策略、补贴策略,公众号运营策略等等;
  • 从产品功能举例有:百度的搜索策略、头条的个性推荐策略、滴滴的订单分发策略、京东的优惠券派发策略、P2P产品的风控策略、电商返利系统的防作弊策略等等。

2. 策略的意义

策略能以更低廉的成本,以更高效,更精准的方案实现各种复杂的数据抓取和分发需求。

因为策略的底层技术支撑是AI算法,所以策略是可以不断进化,并且实现自我完善的,它也更适配于各种复杂的场景和需求。

二、策略通常应用在什么功能上?

  1. 当某个功能流程涉及到前后台数据抓取和分发逻辑时;
  2. 当产品用户量和数据量巨大,用户群种类和数据种类繁多,用户需求复杂多变时;
  3. 当产品需要通过一个功能点满足用户在各种场景下的各种需求时;
  4. 当某个功能点涉及的相关因素会随着用户的增加或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增加和变化时;

如果功能满足以上四个条件,那就也许,就需要给该功能配置底层策略功能了。

举例说明:头条信息流的个性化推荐策略。

  1. 信息量和用户量巨大而繁杂;
  2. 产品需要满足针对不同用户推荐符合用户当前喜好的内容;
  3.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系统需要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建立并不断细化用户画像,猜测用户喜好,过程中还要考虑时间,地点,天气环境等各类因素;此功能在产品端,只有一个信息流页面,无法通过交互个性推荐的需求;

而这个需求也不是一个常规的信息提起逻辑+排列逻辑就能满足的。所以这就需要一个底层策略系统,以支持高效的个性化推荐。

三、怎么判定业务线哪些环节需要搭配策略

我个人总结了以下三个步骤,仅供参考。

  1. 定义业务核心理想态;
  2. 拆解业务流程,挖掘策略功能点;
  3. 定义策略逻辑。

1. 定义业务核心理想态

“理想态”是一个产品、一条业务线、一个功能点,在当前资源条件下想要达到的满足用户需求的最佳效果。因为业务是不断发展的,所以理想态也是随着业务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业务核心理想态”,是当前整个业务线在满足业务核心需求时想要达到的效果。这里有一个主次关系,一个产品的主业务是由无数的子业务组成的。每一个子业务都有自己的理想态,而每一个子业务的理想态都是为了完成业务核心理想态而服务的。

先定义业务理想态的意义在于——明确当前业务核心目标和需求,为接下来的功能拆解和细分需求挖掘定方向。

2. 拆解业务流程,挖掘策略功能点

有了核心理想态,确定业务当前要实现的核心目标后,就需要拆解业务流程了。

首先,从业务流程图中,找到前后端发生数据转化的功能节点。然后,确定每一个功能点需要达到的理想态是什么样子的。

切记:这些理想态是能帮助实现业务核心理想态的。

之后,分析功能是否包含以下特点:

  1. 相关用户基数大,用户人群广而杂;
  2. 此功能,对于单个用户在不同场景下需要满足的需求是不一样;
  3. 功能相关因素复杂多变,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自动分发相应的数据。

具备以上几个特点则表示,该功能可能需要匹配底层策略系统了。

3. 定义匹配什么策略

依据当前业务情况,匹配策略需求。策略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服务于业务的功能点。

因此,策略的业务逻辑需要适配于其上层业务需求,也就是作为一个能够融入到原有流程中的子流程而存在。

举例说明:

一个互联网教育网站的销售系统,原有业务流程就是:

有用户点击在线咨询后,系统为他匹配一个销售完成营销服务。当用户量和销售人员量增加之后,业务理想态也从简单的提供销售服务,发展成提供精准且高效的营销服务。而新的业务理想态变成了,针对不同的用户,匹配更适合于该用户的销售人员,以实现从用户到客户的高转化率。

那依据业务流程,如下:

  1. 用户浏览网站,系统需要记录该用户行为,分析用户画像,此处需要用户画像自动收集和整理策略。
  2. 用户点击咨询,系统需要针对用户画像和销售画像,进行接线服务匹配,此处需要类似于个性化推荐系统的订单分发策略。
  3. 此次销售失败,系统需要分析原因,梳理用户画像和需求,在适当的时间内,将用户派送给更加适合的他的销售人员,进行二次销售。此处需要用户需求分析策略,画像优化策略,订单调取策略。

如果销售成功,那依据用户转化情况,那系统还可以定时向他推送其他课程信息。这里又需要一个精准推送策略。

那么依据这个思路,针对不同业务逻辑还能得出其他产品相关的底层策略系统。

例如:百度搜索,用户输入关键词后的,关键词模糊推荐策略。用户点击搜索后的“关键词需求识别策略”,需求确定后,系统从数据源筛选信息的“检索策略”,检索到信息后,系统需要针对需求和信息特点,适配不同的前端展示展示效果,此时又需要“展现策略”。

所以,你要不要利用这个思路,分析下你的产品在哪些环节需要搭配策略功能。

本文的分析到此结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觉得内容写的水,欢迎来喷。

策略产品经理学习笔记目录:

《策略产品经理学习笔记, 1.1什么是策略》

《策略产品经理学习笔记, 1.2什么是策略产品经理》

《策略产品经理学习笔记, 2.1需求挖掘之抽样分析》

 

本文由 @于言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3.当产品需要通过一个功能点满足用户在各种场景下的各种需求时;
    什么样的功能可以满足用户在“各种”场景下的“各种”需求。。。。

    来自北京 回复
  2. 很好的一篇文章,赞!

    来自浙江 回复
  3. 作者是策略产品经理么?从哪里可以系统学习策略产品知识呢?想往策略产品的方向发展,感谢

    来自北京 回复
    1. 同问

      回复
  4. 感谢作者的分享,受教 ❗

    来自北京 回复
  5. 很赞 C端产品我是很认可且必须要有相应的策略机制,但B端用户我比较疑惑,是建立起一套统一的流程和功能标准,还是也需要针对于B端产品用户进行不同的产品策略

    来自浙江 回复
    1. 看业务

      来自北京 回复
    2. 同样疑惑,策略机制如何在b端产品发挥作用

      来自北京 回复
    3. 比如定价策略、自动补货策略

      来自北京 回复
    4. 比如定价策略、自动补货策略等等

      来自北京 回复
    5. 从理论上讲,产品工作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 所以只要是无法通过交互解决的影响提升效率的问题,都是策略应用的需求点。

      定价、补货、语义识别、新闻自动编写、热词推荐等?都是的,包括老师用户教学系统,如果涉及到学生管理和题库管理,那给学生选择最合适的考题时,算法同样有应用场景。

      来自北京 回复
  6. 求优惠码~

    来自北京 回复
    1. 谢啦

      来自北京 回复
  7. 写的很好,居然没人评论。

    来自北京 回复
    1. 因为现在产品还没做的很好

      回复
    2. ?啥意思

      来自北京 回复
    3. 他应该是想说,很多产品还忙着在交互和功能点上做文章,还没精细地考虑策略上的问题

      来自广东 回复
专题
35660人已学习18篇文章
好的数据分析可以使我们的产品不断优化,而做好数据分析的第一步就是做好数据埋点。
专题
1165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2023年双十一逐渐临近,各个电商平台也摩拳擦掌开始准备。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双十一营销玩法。
专题
1606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数据中台是处于业务前台和技术后台的中间层。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数据中台。
专题
1262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运营分很多类,流量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每一个环节都有特别关注的数据和指标。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互联网运营,应该分析哪些数据和指标。
专题
1396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主要以跨境电商为例,对其OMS系统进行分析。
专题
17350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出于文本易读性方面的考虑许多app都做了深色模式,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深色模式的设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