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产品方法论(三):需求分析背后的逻辑

9 评论 31670 浏览 122 收藏 9 分钟

如何去伪存真,洞察高价值需求?如何对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带着这2个疑问,请听我为您慢慢分享。

我们在需求评审时,经常会被喷需求分析不到位,提的是“伪需求”。那么,如何去伪存真,提出能切实提升用户体验的“真需求”呢?

首先,我们对真需求的定义是:用户在场景中遇到的问题。

因此,一个“真需求”的描述应是“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场景下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需求描述步骤

继而,需求描述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我们的用户是什么样的人?

Jock Busuttil 在《产品经理方法论》一书中写到,需求是做给用户的。因此,我们脑海中始终要有一个用户画像,并不断更新,站在用户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同理用户的心情去思考问题,不要以“自己”的喜欢和价值观去设计产品。

我们可以通过对目标用户进行调研获取临时用户画像,常见的用户属性有:姓名、年龄、性别单、身情况、城市、常用APP、需求、网上行为等。

第二步:问题出现在什么样的场景下?

场景描述要尽可能穷尽,避免我们出方案的时候考虑不周。因为A场景下问题的解决方案,可能导致B场景下的另一个问题。

这句话有点绕,什么意思?

如下图:

解决方案产生的问题

比如:用户在狼人杀游戏中有跟非游戏玩家聊天的需求,这时候如果我们提供快捷聊天方式。虽然满足了用户在想聊天场景下的需求,但是,玩游戏聊天会导致用户不专注玩游戏,这又会伤害认真玩游戏用户的用户体验。

两个场景下需求是有矛盾的,需要进一步权衡利弊。

第三步: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为发现问题的本质,我们要多问为什么

当用户抱怨:“一个游戏没背景音乐很无聊。”

我们可以问:“为什么有背景音乐就不无聊了。”

用户回答:“背景音乐有助于转移注意力。”

我们接着问:“为什么现在的游戏不能集中注意力。”

用户回答:“别的玩家操作时,我要等待很久,游戏节奏太慢了。”

这时我们发现问题的本质了——用户觉得游戏节奏太慢。游戏没有背景音乐只是表层问题,如果我们不寻根探底,很可能我们的解决方案就只是给游戏加个背景音乐。

先发现问题,再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明确需求的定义后,我们最终会收集到各式各样的需求,主要来源有4类:

  1. 用户直接反馈;
  2. 用户调研所得;
  3. 竞品分析所得;
  4. 领导直接委派。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对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注:关于用户调研和竞品分析的方法论,请关注后续文章。)

可以类比我们平常是如何处理工作的,老板让我们做个提升收入的功能,这个很重要,但不紧急,可以稍微放后一些。同时,线上产品出了个小漏洞,需要立即修复,这个虽然不重要,但很紧急,要优先做。

因此我们得出下图:

需求分布图

我们要优先处理红色区域中的需求,接下来,如何判断一个需求的紧急性和重要性呢?

紧急性比较好判断,时效性越强的需求越紧急。一旦错过截止时间,就一切都太迟了的需求。关于重要性,李笑来和周鸿祎不约而同给出过相同的定义:“用户量大+刚需+高频”。

用户量大指使用的用户人数多,刚需指的是用户非满足不可的需求。比如:社交,任何人都躲不过去,高频指的是需求出现的频率。比如:都是社交,陪人聊天就是高频需求,陪人爬山就不是。

综上,需求分析的逻辑图如下:

需求分析

最后,根据优先级,我们可以将所有的需求整理成一张表,方便管理。

需求管理表

案例说明

举个例子:对于小游戏社交软件(如同桌游戏),我们收集到了4个需求:

需求收集

第一步:我们的用户是什么样的人?

通过用户调研,可以得到我们的临时用户画像。

虚构的一个用户画像如下:

临时用户画像

第二步:问题出现在什么样的场景下?

  • 需求1:无特殊场景
  • 需求2:用户在玩飞行棋的过程中
  • 需求3:用户在玩消砖块的过程中
  • 需求4:用户在选择小游戏的时候

第三步: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 需求1:缺少部分用户喜欢的游戏
  • 需求2:飞行棋的游戏节奏很拖沓
  • 需求3:缺少部分用户喜欢的游戏
  • 需求4:缺少部分用户喜欢的游戏

综上,我们分析得到最终需求为:

最终需求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需求的优先级。

因为新游戏是面向所有用户的,其用户量大, 所以需求1重要但不紧急。我们通过数据可以得出玩飞行棋的用户很多,且玩的场次也很多,因此需求2重要且紧急。(注:关于数据分析方法论,请关注后续文章。)

优先级排序

因此我们先做需求2再做需求1,在需求2的解决方案交付开发后,即可开始需求1的用户调研和竞品分析。等需求2上线后,开发便可继续需求1的开发。这样如此反复,产品便有了一个良好的迭代节奏。

小结

需求分析是一个很注重逻辑思考的过程。生活中,我们除了提升同理心,也要提升批判性思维,努力做一个集感性与理性于一身的互联网从业人员。OK, 需求已经有了,那么,怎么解决呢?

尽请关注下一篇:社交产品方法论(四):需求设计背后的逻辑。我是小强Joey,一个努力ing的社交产品经理。

相关阅读

社交产品方法论(一):自上而下的思考产品

社交产品方法论(二):体验一款产品的正确姿势

 

作者:小强Joey,一个努力ing的社交产品经理。

本文由 @小强Joey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很清晰

    来自广东 回复
  2. ”所有用户的,其用户量大“ < “玩飞行棋的用户” ?
    “功能”<“优化”?

    来自湖北 回复
  3. 看得出你现在还是停留在初级阶段

    来自上海 回复
  4. 1和2分清了吗?在需求1的解决方案交付开发后,即可开始需求2的用户调研和竞品分析。等需求1上线后,开发便可继续需求2的开发

    来自上海 回复
    1. 谢谢反馈 1,2写反了

      来自湖北 回复
  5. 小哥哥总结的很好,简洁有重点,厉害了👍

    回复
    1. 谢谢 互相学习

      回复
  6. 赞,学习了

    来自浙江 回复
    1. 多交流,互相学习~

      来自湖北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