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忙了一辈子,真的还不如一个APP!

0 评论 22337 浏览 7 收藏 26 分钟

一、为什么我们没有效率?

我今天不讲我的项目,我想讲对很多项目的思考。

我们大家都在说:“做事情要坚持”、“做事情要有效率”、“做事情要有情怀”、“做事情要抓住人性的本质”……我有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感受,但今天,我想倒过来反思一下。我想请问的是:“效率”到底是什么东西?“坚持”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

我经常在网上听课,基本不太参加线下的论坛活动,因为我们发现一个人在论坛的时候,都会有一个速记,然后自己到现场是为了找存在感,刷一下微信、微博,拍几张照片,然而回去后又不看。此后,连续反复地用这种方式学习,但是,有效吗?对我而言,我更看重吸收知识的效率。李善友教授总结了很多知识和思维方式,我们听完几位高手的分享,会看到很多实战的案例,但是,你有没有去检查自己的思维方式呢?

我今天想做的就是关于这块心得的分享。我的目标是想帮助大家建立“效率思维体系”。

有时候,我们听课的时候会睡觉,其实,睡觉也很正常。人为什么听课会睡觉呢?因为听到的东西对大脑没有打击力,没有和你形成很好的对接,你对信息有思维盲区。所以,当对某些内容不感兴趣的时候,也是时候要检查下自己的思维盲区。

我们基本上都在过着没有效率的生活,所以经常忙。一个月真正做出的有价值的事情寥寥无几,看似参加了很多会议,其实没有任何价值。忙碌恰恰是碌碌无为的表现。我们创业的时候,吃饭、睡觉时间也会被挤压,第一天很晚睡觉,睡觉也没有睡足八个小时,然后第二天带着内疚感去上班,然后一天下来又一直折腾到晚上2点。这个忙碌还会很有成就感,但回头一看,对公司业务的发展有帮忙吗?帮助也不大,而且对生活的改变也不大。当你不断重复这个循环模式的时候,你和那些牛逼的人,还是差距一大截。是否可以改变这种苦逼的生活和问题呢?

有一种努力叫做“刷存在感”,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因为我们做事缺少条理,事先没有好好想一下,所以事后又采取很多补救措施,还有就是因为自己无能,也或者因为自己学习方法有问题…

那么,提高效率有什么好处呢?相当于再活500年。

我们正常一个人做些好人好事的话,应该可以活到80岁,在这当中,有多少时间和事情是不需要重复和无意义操作的呢?在这80年里,我们前面的20年时间里,先是被家长洗脑,后来被学校洗脑,再后来又被公司洗脑,所以真正有效的时间是不多的,如果去掉60岁退休后的时间,其实你的有效时间是40年。这个时候,如果一个人和别人的效率、思维有差距的时候,其导致的结果可以差到一百倍、一千倍。

哈利·帕尔默说:“时间是被创造出来弥补你所失落的能力。当你有足够的能力,你将不再需要时间,你将存在于当下。”你学习是因为你不具备这个能力,你是为了补足那个不足的能力,所以通过听课、大量学习来解决。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你就不需要太多学习,而是去思考自身的价值。

我们为什么没有效率?在这里,我们先不着急着得出什么样的解决办法,也先不着急来解决掉,我们先来解决“什么是效率?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这个问题先搞清楚,后面就更容易了。

二、效率背后的思维方式是什么?

先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知识管理?我百度了下,看到这个模型。第一个是数据,然后是信息,再然后是知识,最后是智慧(也是能力)。我们每天采集了很多数据,基本上没有去加工。你总是很努力地在采集,但又没有能力整合成自己的知识,最后你基本上等于“毛血旺”。如果你思想不成体系,基本上很多采集到的知识都不能借鉴应用到你的公司。

基本上,很多人会急功近利地想:有没有人送钱给我呢?然后,人是用思维模式的操作去获得很多钱的,思想体系和展开的过程才是最值钱的东西。我们会看到大多数人的一个学习方式:看很多公众帐号,看非常多文章,但也许毫无疑义。因为大部分没有梳理,所以大部分思想都被淹没了。

人的“生存结构”决定思想行为模式。我们大部分人的生存结构限定了我们去体验更好的生活。没有那些美好的体验,又如何在你的创业中去增值呢?如果你去做一个生活方式的社区,你自己要打破自己的生存结构,不能是屌丝。如果你的收入是一万块钱,你有时候会纠结要不要住好酒店?其实你算一下你一年住几次酒店呢?住好酒店会花掉很多钱吗?如果你去好酒店住的话,你从酒店收获的体验对你的价值会更大。所以同理,如果你想成为牛逼的人,你不可能光看别人的PPT就能和他一样,你得去体验生活。

我们说:如果你是一个新的员工,当你的思维方式还没有达到主管的高度,你是达不到主管的位置的;如果你没有达到老板的思想,你是几乎只能做一个主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模式,作为CEO,是要去做公司的发展规划的,但是你却忙得像狗一样,且没有效率。如果你不能从中超脱出来的话,你就不能突破思想、突破自己、突破发展。

我们是不是很多人经常发誓12点睡觉,但是却N年也没做到呢?

牛逼的人和不牛逼的人,不取决于怎么定义“逼”。他们各自一定有一个共同的思维特质。

一个跨学科团队完成了一项对资源稀缺情况下人的思维方式的研究,结论是:“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思维特质,即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穷人们缺少金钱,富人缺少时间,两者内在的一致性在于,即便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很好地利用。在长期资源(钱、时间、有效信息)匮乏的状态下,人们对这些稀缺资源的追逐,已经垄断了这些人的注意力,以至于忽视了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因素,造成心理的焦虑和资源管理困难。”也就是说,当你特别穷或特别没时间的时候,你的智力和判断力就会全面下降。“一个是努力地想赚钱,一个是努力地想生活,然后一直在条件反射里面纠结。在长期资源缺乏的时候,已经丧失了判断力和智力,然后引发进一步的失败。长期的脑注意力稀缺,导致脑子带宽、内存不够,脑细胞憋大。也许如前面所言,你受了启发,要住好酒店了。但是,第二个问题又来了,房间里面的可乐和泡面那么贵,要不要喝?我花了5分钟想要不要喝,你看,前面想明白了,后面又想不明白,然后在那边怄气。所以你的思维方式还是没有效率,思维方式有bug(中文:漏洞)。

我买了一个kindle,然后在我买电子书的时候,我又纠结了。我在想:为什么电子书要卖十几块?其实,电子书的价值不是取决于这本书的价值,而是对我够不够方便。但是这个问题我又想了几个月。其实,电子书买了20块也没多少钱。当你想明白了,你人生的段位又提高了。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工作岗位。你现在生活的是一个分工的社会。你如果想要更牛逼,你必须恢复现有的知识和技能之外的视野。我们要清晰自己的思维盲区。如果你要找到效率的原点,就不要去找到学科,而是找到学科被分化之前的知识。

三、那么,接下来,如何从根本上提高效率呢?

有一个关于泡妞的段子:“一个小伙子用2000元其中的1500元给MM买了部手机,留500元吃饭开房,骑着电瓶车去找MM,MM说:你是一个好人,可是我们真的不合适。”

但是有一个效率改变的版本:一个小伙子用700元租了一辆BMW5,然后去批发市场300元买了99朵玫瑰,告诉MM他喜欢手牵手去那些浪漫的小吃店,最多消费100元。当晚MM就跟他睡了,而且是因为爱情……”

下面这个版本不但有效率,还有效果。这也是一个颠覆式创新的案例。

我们怎样在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接下来好好分析下。

第一,找到你心里真正的需求,找到真正的社会价值;

比如,你定义的成功是什么?有的人说:我未来的人生目标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你有想过这是被谁洗脑的结果吗?你在不知不觉中被课程和电影洗脑了,但其实那根本不是你要的,而是你从电影和知识里面抄来的,你还是“毛血旺”的生存结构。咱们有没有时间和精力反思下这个“成功”的概念呢?大部分人没办法去反思。

还有的人想去环球世界。环球世界就有意义吗?反复问自己三次,也许你还是回答不上来。

在比如:我今天心情不好,然后我想去海边,或者找个酒吧放松下。但是为什么放松就要去海边或者酒吧呢?凭什么去那边就能放松呢?也许我在家里走走也能放松心情。但是大部分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还有,我想要考上好大学。那么,什么是好大学?好学校的概念也是被洗脑出来的,你要想想,这个“好学校”的信息之前是怎么被解构出来的呢?国家为了公平选拔人才,所以教育就用了考试的制度,这是必然的,学生只有符合这个价值,你才能被选取。学生会想:我要找个好学校,我才有好的前途,很少大学生会跳出这个思维。如果一个大学生在大一的时候,想想什么才是未来社会和公司需要的人才,你就能比别的大学生多赚四年的时间。否则,你怎么能保证现在的你就不是未来傻逼的你呢?

考试并不是社会需要的价值,是教育部的需求,与人的需求已经脱钩了好多倍。其实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是软卧,本科是硬卧,专科是硬座,民办是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火车一到站,都是出来找工作的,才发现公司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咱们如果能够在大学、高中的时候想到这点,你就会有效率地提前过好这四五年、五六年。好学校怎么定义?有没有不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出来的奇葩呢?我们平时都在在意别人的需求,而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内心需求和人群价值需求。

通过以上的方法,你就进入了第二点。

第二,搞清定义后,找到是什么和为什么;

当你想清楚什么是“社会的价值”的时候,你就不是一味地听从被扭曲的社会价值,比如家长的希望、老师的希望、教育部的希望,那些价值导致你毕业的时候就像一个傻B一样。比如还有人和你说“你要坚持”,但你有看到吗,很多时候坚持的结果还是告诉你:你是傻逼,所以坚持前请先问自己一句话:什么是你所定义的坚持?我们大多数人在听知识的时候,很少去问定义本身。

第三,设定和分解关键目标,并提炼80%关键要素;

我们没有效率,是因为我们应对在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上面。大部分人花精力在影响一件事的20%的20%的20%,真正重要的80%却鲜有发力。

创业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听课?然后为什么要听最牛逼的颠覆式创新研习社?这就是一个洗脑的过程,但如果你要来了,一定要想清楚你的目的。如果你真的想学习,什么是最有效率的?课程所讲到的产品内容,有时候是一个扭曲的过程,真正有效率的是所讲到的产品,所有智慧的结晶都在产品上体现。所以,去直接体验他的产品,是不是最好的学习呢?要做一个事情之前,一定要知道最重要的权重是什么。

咱们看看人类,猴子的世界如何提高效率的呢?真正效率的改变和提升80%来自这些点:使用工具、语言、用火、分工交换、货币、文字、印刷术、蒸汽机、电报电话互联网。人类从学会砸石头,到使用工具,到如何通过语言联合起来,然后通过语言有了群体,然后开始通过火制作兵器……如果这些最重要的点你做到位了,其它就是锦上添花了。你只要做重要的两三件事情,整体就完美了。

因为自从知识分化学科之后,你就只有那个领域的解决方案。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知识的山洞里,在一个领域内众所周知的事实或解决方案,对另外一个学科可能是闻所未闻的。大部分人对知识没有定义,对知识的定义如同“近视眼”,所以你会得到没用的边角料。也许,你所谓的“好”是对生存社会的“好”,但也许对地球是没有帮助的。当你把思维尺度放大的时候,你就不会觉得自己很牛。

很多人学佛教,有几个真正明白它的定义呢?很多人读佛经,但都是在误读佛经。佛教从哪里诞生?诞生前是什么?它的初衷是什么(是拜佛吗)?佛经是怎么诞生的(经都不是佛写的,是弟子记录的,所以思想的完整性上一定会有偏差,包括后人也加了自己的注释)?文书翻译有什么词义的差别?是否被政治篡改?佛和宗教之间的原义出入?

在学科分化后,如果你想读懂营销,你要先搞清楚的营销本质概念;如果想做一个好的医生或者CEO,你得回到这个细分职业的源头和前面去想。越前面的越基础,你需要前面一层的大量知识才能产生认识突破。

马斯克说了一段话:“‘第一原理’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也就是说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这要消耗大量的脑力。”

我们对于一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往往基于比较思维:“这件事情没有人做成过,所以这个家伙肯定也做不成。”比较找不到问题的答案。马斯克想的却是:“这件事情在物理层面上行得通的,我为什么不做?”这就是深刻分析本质,找到本质。在本质前面,一切比较变得没有意义。

第四,在过程中设计落地体系,并反复训练;

决定你能不能学到一个东西,在于你有没有反复地训练!为什么会有马路杀手?因为没有经过很好的训练,这种人只有在碰到问题的时候才刹车,而没有提前预警。

我们有一个方法论,叫做“练习一万小时定律”,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怎么练习一万小时呢?最关键不是练习的时间,而是练习的方法。我们人出生是没有任何什么技能的。现代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认为:几乎没有任何后天技能是人一出生就会的。

我们大部分学习的区域都是“舒适区”,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到达“学习区”,甚至是“恐慌区”。“舒适区”就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学习区”是指只有学习练习才能进步;“恐慌区”是指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在“舒适区”听100个案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要在“舒适区”呆着,而是去“学习区”,最好进入“恐慌区”,因为你最害怕的,就更要去努力学习。如果你用偏角,你是学习不到东西的,只有整套体系学习,才能抓到逻辑。

正常的一个人,到底能不能更好地学习呢?我们说美工好难找,审美能力好难培养,这是真的吗?其实,这个时候,学习不能叫学习,要叫训练。

训练美工有什么超高效方法论呢?首先,你要找一个样本,品类里面最好的,然后拆解出为什么牛逼的模型,然后凭记忆临摹,逐个重复,这个方法特别有效。

第五:善用脑力延展的工具;

可是你毕竟是一个人,你可以借助工具,正如汽车、飞机替代了腿的功能。

正常情况下,人怎么看书呢?按照兴趣看。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正常的人在挑选书的过程中,花的精力比较少。你会去看当当和亚马逊的书评和书榜,然后购买,但这不是最有效的;你也会按照名人推荐的书目去购买,比如乔布斯推荐的书,后来,你会发现好多人推荐了书籍,你会有好多的清单,这些书单也许你这辈子都看不完。最后,你会发现你的“恐慌区”基本没有发现,找书的过程是不容易,但你最后没怎么去看。

第二个问题又来了:很多书,你只会看一遍,然后像样地做一个笔记,但还是不会把它整理到一个信息系统去。然后,你又永远不再去看这本书了,你会觉得你已经拥有了,你会了,但其实你根本不会。看书又有多少效率呢?

还有,你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浏览文章,你也收藏了文章,但你收藏的不是信息,而是占有欲而已。脑子不是拿来存信息的,而是记忆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不能只是把信息留下来了,却忽略了推理过程,很多时候只要记住关键词,把记忆交给计算机手机,多和计算机进行脑力协作。

所以,好好利用“印象笔记”等工具,把知识的东西存进去,你只要记住知识的几个关键词和逻辑思维。像“知乎”这个工具也不错,它就是一群有判断力的人的大脑。善于利用工具的话,比如你懂得用百度地图导航,你算一下,可以提升多少倍数的效率?所以说,有的人忙了一辈子,真的还不如一个APP。思维基础不稳,思想体系没建立起来,且不善用工具。

最后总结下:“深挖真需求、真价值,高清定义和关联设定至关重要目标,设计落地体系,并反复训练善用脑力延展的工具。”

 

演讲者:伊光旭

演讲来源:颠覆式创新研习社

文章来源:移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ydhlwdyq)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