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品与做“好”产品
做产品是有配方的,一个文章列表,一个文章详情,再加上一个用户系统,就可以做出一款最简单的资讯产品。有配方不代表就每个人都能做好,这跟有菜谱也不是每个人就能做好菜一样。想要做好产品,还需要产品经理对功能的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要清楚用户传递的信息是什么。
有两位厨师,甲是家庭中掌勺的厨师,为10人提供美食,乙是米其林三星餐厅的主厨,为超过10000位客户提供美食。
现在,两人共同参加了一场厨艺比赛,优胜者将获得优秀厨师的称号,你认为,谁会获胜呢?
甲为家人掌厨,是业余厨师,乙为客人掌厨,是专业厨师,尽管两人都是厨师,都会做饭,但前者对美食的要求是健康,好吃,果腹,后者却是将美食视为一种艺术,视为一种创作。
只有一位优胜者的情况,获得优秀厨师称号的,只会是乙。
米其林是一家全球闻名,历史悠久的为餐厅做权威鉴定的机构,其将美食餐厅划分为三个星级,评级过程中相当严谨,近乎苛刻。
一星餐厅:值得去造访的餐厅,是同类饮食风格中特别优秀的餐厅。
二星餐厅:厨艺非常高明,值得绕远路去造访的餐厅。
三星餐厅:值得特别安排一趟旅程去造访的餐厅,有令人永志不忘的美味,值得坐飞机专程前去用餐。
01 “做”产品与“做好”产品
产品经理其实和厨师一样,功能就是我们使用的食材,将功能按照某种规则搭配在一起就成了“产 品”。严格上来讲,产品经理比厨师还要容易,因为最终“烹饪”环节是由开发团队完成,我们只需要进行功能的搭配,不需要“烹饪”。
且,现在的互联网市场比以前更加成熟,有很多“标配功能”,也有很多“标准规则”,这些公开的“配方”,让做产品变成了一件极为容易的事情,即使是一位行业外的人员,只要使用的产品足够多,使用产品的时间足够长,也可以按照自己的使用习惯,通过功能搭配的方法,做出一款产品。
一个文章列表,一个文章详情,再加上一个用户系统,就可以做出一款最简单的资讯产品。
但,做产品与做好产品,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做产品”只需要将产品可视化呈现出来,可以实现业务逻辑,系统可以运作,当用户执行某种功能操作时,能输出结果,就算是做出了一款产品。
“做好产品”却需要将产品视为影响大众的一种艺术,将我们对某种事物的理解,将我们对某个行业的理解,以产品的方式向用户进行传达,我们会经常思考,信息如何才能传递给更多的人?这些信息如何才能被用户正确地解读?如何确保这些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
这是一项能够对千百万,乃至上亿的用户产生直接影响的艺术。
做产品,会更关心如何实现某项功能。
做好一款产品,则需要驾驭功能,通过功能的设计达到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但却不会被功能所束缚。
我们更关心功能是如何产生作用,功能会向用户传递哪些信息,关心这些信息对用户行为的影响。
02 功能的作用
公司有AB两款电商产品,A是一款新的电商产品,每天有10000人产生下单行为,其中有50人会购买多件商品,B是一款成熟的电商产品,每天同样有10000人产生下单行为,其中有5000人会购买多件商品。
本次迭代,公司只提供了8万开发预算,已知购物车需要5万的开发成本,且不能复用,产品总监向产品团队提出了一个疑问:
“我们应该在哪款产品实现购物车功能,才能让这项功能产生最大的作用呢?”
对于程序而言,相同功能运行的结果是相同的,不论是在A产品里,还是在B产品里,购物车功能运行的结果,都是允许用户一次性购买多件商品。
但,功能运行结果,不等同于功能的作用,为多少用户提供了某种特定服务,才是功能的作用。
通常情况,我们认为功能的作用与使用人数呈现正比关系,使用人数越多,功能作用越大,但这是一种后置的分析方法,是建立在功能已经实现后的对比分析,只具备复盘总结的意义,不具备前置的决策指导意义。
另一组关系对比,更适合对功能做前置的分析:
功能的作用与“潜在用户规模”成正比关系:潜在用户规模越大,功能的作用越大;潜在用户规模越小,功能的作用越小;潜在用户为0,或接近为0的功能,则不会产生作用。
产品里的每一位用户对产品的使用倾向会有些许差异,以电商为例,有的用户热衷优惠券购物,有的用户热衷秒杀,有的用户热衷团购,还有的热衷更加快捷的直接购物,这些功能被一部分用户使用,同时也被一部分用户弃用。
案例中,AB两款产品每天下单用户都是10000人,A产品每天有50人购买多件商品,B产品,每天有5000人购买多件商品。
产品用户相同,潜在用户规模却截然不同,购物车的作用就完全不同了。
这也意味着,评估功能是否会产生作用时,不能建立在产品有多少用户的基础上,而是要建立在功能有多少潜在用户的基础上。
并不是所有产品的用户,都是功能的用户,只有那些已经出现特定行为,遇到特定问题,对功能具备诉求的用户,才是功能的第一批用户。
03 向用户传递的信息
一款新上线的内容社区产品,每天有10000人使用,但产品上线时间太短,沉淀的内容只有5000 条。
这款产品没有向用户提供搜索功能,所以,经常会有用户向产品经理反馈,希望产品能上线搜索功能。
搜索功能的开发成本并不高,团队也完全有资源快速实现这项功能。
你是产品经理,你会怎么做呢?
做出判断之前,我们需要先思考一个问题,用户的需求是搜索功能? 还是搜索结果?
产品为用户提供的任何一项可操作的功能,都在向用户传递不同的信息,不论设计者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这些信息都将影响用户后续的使用行为。
为用户提供搜索功能,意味着用户可以使用搜索功能快速寻找自己想要阅读的内容,这是用户所理解的功能的作用,也是功能向用户传递的信息。
但这条信息并不完整,还需要加上功能的结果,才是完整的向用户传递的信息。
搜索功能有可能向用户传递出两种信息:“你可以搜索,并且,可以找到你想要查找的内容” 以及“你可以搜索,但找不到你想要查找的内容”。
如果是前者,这条信息将会拉近用户与产品的距离,会增加粘性和信任度,但,如果是后者,这条信息就会让用户感到失望,产生负面情绪,并且这个情绪还会和产品挂钩。
案例中的产品,如果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了搜索功能,就是向用户传递出了第二种信息“你可以搜索,但找不到你想要查找的内容”,因为5000条内容,相对于10000用户对内容的搜索需求而言,显得微不足道。
功能的操作效果与功能的结果共同构成了向用户传递的信息,前者相当于信息的序言,类似于交流前的自我介绍一样,后者才是信息的正文,才是用户真正关心的,会对用户行为产生影响的内容。
由用户提出的搜索需求,实际上,也是对搜索结果的需求,而不是搜索这项功能,不能提供搜索结果的搜索功能,对于用户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现实工作中,设计者容易疏忽信息的正文部分,仅仅对信息的序言部分进行解读,似乎这些需求都是合理的需求,成本可控的情况,都是可以满足的需求。
然而,恰恰是提出这些需求的用户,在需求实现后会最先流失。
设计者与用户存在一个极大的信息偏差。
用户不知晓产品的完整情况,不知晓系统沉淀的内容只有5000条,不知晓即使实现了搜索功能,也无法找到自己想要寻找的内容。
这些,是只有设计者和开发者才知道的信息。
面对用户反馈的需求,或者其他来源的需求,产品从业者要意识到功能传递的完整信息,再根据这条信息做出理智的判断。
功能,即是用户需求的载体,同时,也是产品向用户传递信息的载体。
面对一些会传递出负面信息的功能,或者是一些我们无法驾驭的功能,无法准确控制信息内容的功能,需要有拒绝的勇气。
对于产品经理而言,拒绝是一项能力,并且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能力。
#相关阅读#
#专栏作家#
枯叶,微信公众号:枯叶咖啡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9年经验产品经理,3年产品总监经验。擅长数据增长,商业模式。曾孵化过千万级用户规模的创业产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O协议。
用户提出需求的方式可能是对某种功能的诉求,想要真正理解用户需求还要进一步思考他们所希望的该功能可以带来的效果,如果以用户所希望的功能暂时无法实现真正的用户需求,或者会带来对产品的负面影响,在确认该需求必要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考虑如何以其他方式来实现真正的用户需求。
我们更关心功能是如何产生作用,功能会向用户传递哪些信息,关心这些信息对用户行为的影响。
这句说的太对了
文章挺好
点赞,我是还没入门的产品小白,通过您刚才这两个问题的阐述,使我对功能的认识又进了一层!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