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定律:3-5年后,我们真的能成为专家?

6 评论 19776 浏览 34 收藏 9 分钟

我们接近或已经是专家了吗?你是不是也以为安安心心做个3-5年就会自动成为专家了呢?

3-5 年的产品应该都听过一万小时定律,毕竟《异类》这本书几乎上了所有产品经理必读书籍的推荐目录。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3-5 年的产品正走在成为专家的路上,但我们真的够格被定义为专家吗?百度百科对专家的解释为: “指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全面的人;特别精通某一学科或某项技艺的有较高造诣的专业人士”。

那么产品该具备怎样的工作能力才能被称为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全面的人呢? 熟练掌握原型工具?熟知产品生产流程?我想真正 3-5 年的产品对原型工具例如 Axure、墨刀等等亦或是产品流程图、思维导图都是手到擒来,产品生产流程从需求获取 -> 需求筛选 -> 需求转化 -> 原型设计 -> 需求评审 -> 需求开发跟踪 -> 功能测试 -> 功能上线 -> 用户反馈也都是了如指掌。如果再把这个专家的定义说大点,可能还能从产品定位到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都给你说上一说,更上一层可能还会说:我还懂运营呢!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内容运营我都知道一点。

嗯,这样说的话,好像3-5年的产品经理真的就快够到或已经是专家型产品了!

不,我们还远远不是专家

不,我们还远远不是专家,在产品界大牛产品导师俞军的眼中,产品经理可分A、B、C三类。

C类就是不合格的。

这类人群往往逻辑或者性格上存在比较大的缺陷,其实不适合从事这份职业,而且如果你仔细观察,行业里很多产品经理就属于C类的。

B类属于基本的逻辑能力合格,但洞察力较低的。

他可以通过3、4年时间的锻炼成为一个熟练的执行者,但这一类只适合做执行者、这类往往创造突破能力不强,在产品经理里面也是占了一大半的。

A类就是具备洞察力,能推动一个产品突破的。

这个人群是这个行业最需要的人群,而且往往跟天赋有很大的关系。

俞军说,按他的观察对行业中的产品经理做分类,A类也就10%到20%,B类的话差不多一半吧,另外有3成其实是不太适合当产品经理的。

俞军认为一个产品经理可以通过 3-4 年时间成为一个熟练的执行者,我比较认同俞军老师的说法, 3-5 年的产品已经摸清了做一个产品所需要执行的套路,甚至对套路已经烂熟于心。但我之所以觉得 3-5 年的产品还不能被定义为专家,是因为觉得专家不该被滥用,不应该被简单的工作时间累积起来的执行经验所定义。

那么,3-5年的产品还差什么

在俞军老师的分类中,A类被定义为:具备洞察力,能推动一个产品进行突破。俞军老师说这跟天赋有关,我不会去聊天赋,因为大多数产品在从业3-5年后都不会去承认自己没天赋而转行吧?我想聊的是: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专家型产品。

如果还不具备,那么我们该何如去培养洞察力?

百度百科中对洞察力的定义为:洞察力(insight)是指深入事物或问题的能力,从字面上看来洞察是指对于山洞的观察,山洞除了洞口的地方可以被阳光照射外其他地方越深入就越是黑暗,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都可以有观察能力了。洞察力是人们对个人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机与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

我对洞察力的理解就是对一个行业有所深入!

  • 产品也分类型:社交、电商、 020、金融、教育、直播、工具等等 …众多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有的特性需要产品人员去理解。
  • 有人会说我:“我相信我自己,我见识面广,我不会去选择特定类型,所有类型我都能做”。

但如果是这样,你就真很难对一个行业真正的有所深入,也就无从谈起你会具备什么洞察力,洞察力的培养一定是一项细致而漫长的工作,它需要你对一个行业的了解有足够的深入,它需要你有所专注。

如果还不具备,如何去学会推动一个产品进行突破呢?

突破的解释为:打开缺口突破一点。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从iPhone 4 算起已经 7 年了,李彦宏早在 16 年就已经直呼移动互联网已是过去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剧烈迭代让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很焦虑,焦虑能不能活到明天,这个焦虑连马云都不能幸免。

产品经理从一定角度来说可以说是CEO的延伸,产品经理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为产品不断寻找新的突破口,提升产品活力,助推公司发展。

那么该如何去寻找突破口?

我也不知道!但我觉得如果要去帮助产品寻找突破口,产品经理就一定要有一颗创业的心!只有产品经理对产品有责任感,对产品有带入感,才能真正做到无时不刻为产品着想,才能把产品当成亲人、情人对待,才能真正的希望产品越来越好!

当产品经理对产品有一颗创业的心,就会不断对产品倾注心血,不断的完善,不断的尝试,最终各种对产品有利的资源也会被不断被吸引进来。

致敬骄傲的产品人

3-5年的产品或多或少都会有着自己期盼,都会有着0-1或成功或失败的产品经验,都会有一颗想成为专家的心。我们生来骄傲,但或许我们要做的事情也还有很多,产品之路,没有停歇,不可懈怠。

 

本文由 @江来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海报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洞察力这种能力很难量化,也难以测试,只能在交往中感知;对洞察力的培养,我认为只能靠不断地积累和感悟,套用中国文化的一个概念,靠“悟”。貌似目前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

    来自福建 回复
    1. 实践出真知,悟在于行动,在于对一个行业了解有足够的深度。

      来自广东 回复
    2. 我就是困惑于“足够”、“深度”这些词如何量化的问题;“悟在于行动”,道理上肯定是对的,但是,“下一步”该怎么做?貌似没法量化的标准,没有给出下一步行动步骤的道理都缺乏价值。

      来自福建 回复
    3. 你有你自己的理解很不错,但不一定所有事物都给出标尺的,实践出真知,下一步来源于实践。

      回复
  2. 8小时*22.5天*12个月*5年=10800小时,不过,我们都知道1天8个工作小时不大可能都实现专注和高效,所以,厚道一点,打个对折吧,假定每天都能高效专注于产品4个小时,那么5年后,你会是一个熟手(可用的B级PM),离高手还有一半的距离。所以,基本上同意文章对PM设定的级别。

    来自福建 回复
    1. 一万小时是笼统的概念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