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成长三五事儿:成长中的心路历程

2 评论 8802 浏览 56 收藏 22 分钟

1年、3年、5年、8年、10年……是描绘产品人工作年限的典型数字,这个数字意味着产品经理不断步入新阶段,不断在项目经验、产品心得、职场感悟有新的思考。笔者将用这几个时间线,串联起他的产品历程。

之前写过一篇产品经理成长的方法论,时隔已久未能产出,有些愧对各位关注的群众。

近期互联网行业风起云涌,各种哀嚎响遍旷野。作为从业十几年的老IT,老互联网人,也想回忆下曾经每个阶段产品人的心理变化过程,为新老朋友提供一个借鉴和参考。

互联网行业从1995开始,伴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更新换代,走过了20多个年头。从早期的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门户时代到电商时代,再到现在细分领域复杂到已经无法分辨什么是真正的互联网时代(有人说是AI时代,有人也可以说是新零售时代,或者产业互联网时代,但这些都无法盖棺定论)。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和业态造就了不同阶段人们的不同心态变化。

产品经理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岗位,也会随着这个时代的变化发生很多调整。到目前为止,能够有20年产品经验的人少之又少,而10年左右基本已经算是在行业摸爬滚打的人了,我也算是其中之一。

从10年作为分界线来看,产品这个岗位有几个“门槛”。日常关注招聘的同学应该有留意到,在所有的JD中会标注这么几个时间节点:

  • 1年
  • 3年
  • 5年
  • 8年
  • 10年

往往在招聘JD中见到的最多的就是这几个时间要求。类似下述岗位就可以看到要求5年以上。

那么有人就会问,我到达这样的年限,为什么感觉却不能有合适的岗位找我呢?这里要说明的是,年限指的是具备该年限对应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熬到这个时候。

所以在成长过程中,你要不停对自己进行灵魂三问。随着年岁的增长和履历的变化,对于当前阶段的诉求和心理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下面我们就聊一聊这个沙漏般的“经历”。

1年:家有产品初长成

毕业后的第一年,对于初入职场的你来说,一切看起来都有些陌生和新奇。产品岗位作为一个门槛低的职位能够让你快速进入状态。这个阶段的同学勤奋是第一要素。

由于是新人,一般接触的也多为简单的工作内容,俗称“打杂”。现在的你还不能够承担独立的一条产品线的工作,多数是为一些相对来说经验丰富的同学做帮手。他们大多是你的新员工“导师”,负责指导你的工作,一般是你的直接领导(包括小组长)。

产品新人的日常工作:

  1. 跟进线上bug
  2. 小需求跟进
  3. 旁听会议
  4. 整理数据、埋点(C端会多一些,B端的数据一般是俗称的跑数)
  5. 做竞品调研(C端多一些)
  6. 大需求跟进(非必选)

线上bug是新人上手的最快途径,没有之一。不要小瞧线上bug问题的跟进,它可以从几个方面给你提供最佳的实践经验。

bug可以让你快速了解公司的工作流程,同时还能接触到对应人员的情况。一般线上bug都是第一优先级,所以开发小哥哥是不会回怼你的,有助你快速拉近距离和关系。

最重要的是,一些深藏潭底的“坑”最容易通过bug反馈出来,为你以后尽快熟悉掌握产品功能及流程提供有效的反例支撑。

其他的几项则比较基础,现在的同学大多会在进入职场前提前学习一些基础技能,比如axure,visio等。有一定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其实都可以顺利承接。

作为一个新人,遇到的最可怕的局面就是目前产品线没人,有一个相对复杂的大需求等着你。往往这种情况是你的导师实在分身无暇,招你进来就是希望可以解燃眉之急,刚好又没找到高级别的人。所以你承担了你所不应该承担的重担。怎么办?

调整心态是第一步,心态不能崩了。没有经验的你一定会十分恐慌,但要明白一点,很多事情担心是没有意义的。公司要的是结果,你要先学会把focus放到事情的本身上来看。很多困难都是一个个小事解决以后逐步明朗的。

另外,多看,多听,多问,少说话是产品新人生存的不二法则

我接触过一些新人的产品经理,他们会毫无节制地抨击某些产品如何如何烂,如何瞧不上上一任。这里我要说下很多产品功能和架构的形成不单单是因为产品原因,还有很多不同方面的综合因素,比如赶进度、测试创新需求、紧急修复、人员不足等。任意的评论很容易给人轻浮不踏实的感觉。所以少评论,多了解才是王道

有些同学说:老员工总会把一些脏活累活和大坑给我,我很郁闷,感觉学不到东西。

凭心而论,这个阶段的你对公司的价值是很低的,还需要你通过不断磨练来增加自身价值。短期内的小目标就是服务好你负责的职能范围或者产品线,无论它边缘、非业务功能、不受领导重视都不要掉以轻心。多听多看可以为你增加更为广阔的视野,有助于未来进入核心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在职场工作,人脉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不要觉得世故,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多交流,多沟通,保持一个好的关系会非常有助于你在日常事务的推动(尤其是大公司)。

总结来说,这个阶段心态是:不抛弃、不放弃,关心世界,专注自身。

这个阶段的工作核心重点是:熟悉流程、熟悉人员、熟悉业务。

3年:小草变小树,岁月熬成才

经过几年的历练,对于自身所负责的业务和产品也越来越驾轻就熟了。遇到一些问题也可以能够快速想到应对的解决方案。但不少人在这个阶段会发现仿佛自己到了瓶颈,干的活越来越枯燥,收获的价值越来越低。那么恭喜你,你进入到了你产品生涯的第一个“新秀墙”,也就是你第一次瓶颈。三年经验的产品经理大多应该已经到达高级产品经理的职级,在一些小的公司可能甚至是资深或者总监。不过这些都是虚的,三年经验的你已经可以独立承担一条完整的产品线,例如中小公司的订单、促销或者BAT级别公司的CRM、订单核心模块等。

执行层面确实已经到了你的瓶颈期,三年的时间可以让你对自己负责产品线了如指掌。但同样的,在工作中也许你已经发现,另一维度的水平能力直接会影响你的工作效率和价值,这个维度就是业务理解力。

业务理解力指的是对于自己公司所属业务范畴内,是否明白自己产品承担的价值或者作用。这里面不仅仅是对业务知识的掌握,最重要的是明白业务日常工作中的核心痛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不仅仅是你单方面解决的,还可能需要其他相关的很多系统来配合。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我们公司没有那么多人,所以沟通问题其实并不会对我造成困扰。这个问题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公司量级的不同决定了细化程度的不同,公司越大工作划分越细,因为业态的复杂以及人员精力的有限需要细化到一定程度。比如我见过有些公司订单产品就有10几个之多。

人少的公司一般业务发展的体量也不会特别大,所以在业态复杂度上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非大厂的同学所谓的瓶颈其实就是无法体会更复杂的业态,导致从工作视野到横向沟通能力都受到了发展的制约。

大公司则会受限于负责范围的狭小,也会遇到无法横向扩张的问题。

这么看来三年经验的你需要解决的第一个职场瓶颈就是横向能力,包括业务的横向能力、系统的横向能力及软技能的横向能力。这些能力的打磨最终反映到你对业务的理解力。

目前互联网公司里面有很多是早年从事IT行业的同志,这些横向能力就是IT行业售前需要具备的最基本技能,提供售前解决方案。产品经理实际上是继承了这个岗位的部分职能,但同时三年的你也需要继承这个横向串联的能力。

除了基础能力以外,三年的你需要开始有自己的方法论了,方法论简单来说就是总结出一套规律,可扩展、高适用、可标准化的思维方式。每个人的方法论都不完全相同,但核心要素都有这几个:流程、背景知识、结构、判断拆解规则。

(1)流程:即业务流程和系统流程,是方法论的血管,每个业态都有自己的流程标准和规范,掌握这个可以让你有效的串联功能模块。

(2)背景知识:做系统首先要懂业务,所以业务知识、名词、作业流程都需要熟记于心,是方法论的肌肉,知识是功能设计的基础。

(3)结构:指的是思维结构,是方法论的骨架。

一个问题或者需求来了,首先要按照一定的方式来进行处理,比如先问清业务目标、确认业务运行方式、匹配现有业态吻合度,梳理差异点。每个系统或者产品线都有自己独有的内容特征,比如订单需要确认订单状态的变化、促销要确认玩法的规则。没有结构很容易出现头尾不顾,结构是方法论的框架,没有结构就形成不了自己的方法论。

判断拆解规则:之前的文章我们讲过博弈论和判断规则,判断拆解是如何将上述梳理的问题分解到可以设计的颗粒度。它是方法论的大脑,负责安排组织工作。

有了横向能力和方法论,你的业务理解力就有了显著提高,三年的你才算迈入到了职场的下个阶段。

最后说下这个阶段心态需要注意的,提炼自身价值,学会找到价值共鸣。如果当前岗位和公司无法提供更多的价值共鸣,则需要快速切换赛道,提高你的成长效率。

5年:小树变大树,蒙阴其他人

5年了,你也由一个青涩的懵懂少年逐渐变成职场老鸟了。慢慢地,5年的你开始脱离了一线执行的角色,开始带着新人一起做产品。之前积累的执行能力在现在看来已经无法满足你。如何教人做东西和自己做完全是两个概念,于此同时你开始承担更多的产品线和任务,规划能力被提上了你的todolist。

带新人

很多同学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都需要带新人,可带人这个事情是非常花费精力的。习惯了自己高效完成所有工作内容的状态后,忽然被一个低效的状态代替是非常让人恼火的。诸如“这事我来干都比这快”此类的话会在脑海中闪过无数遍。

这里我们打一个比喻,带新人就如同带孩子,必须言传身教花心思。核心思想就是: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理论实战相结合。

我以我的经验给大家做一个分享,不敢说完全对,也算有个参考。

方法论的输出是一定要的,需要帮助他们先构架思维的方式。当然前提是对基础的知识、流程有一定了解。

多参与实际工作,在纠正工作问题的时候抓大放小,告诉其核心问题和价值。小的问题如细节的交互,小功能的设计则让他自由发挥和思考,避免造成其懒惰不思考的习惯。多次巩固后就会逐步出现效果,一般周期会在9个月到一年左右时间。当然不排除悟性好、理解快的。

有些同学不喜欢带人,会选择往专家岗方向发展,这个是一种途径。但也需要去做一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事情,一些因为日常工作养成的“习惯”就需要进行自我反思后,重新翻新使用。

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职场老油条对问题的推诿和转移,也许因为日常工作压力繁重,所以需要将一些不重要但耗费精力的事情转移出去来提高效率。但应该意识到这个是方法和策略,不能成为习惯。

规划能力

这里不仅仅指的是写个产品线今年的规划方案PPT这么简单,是对于你所属负责范畴内所有产品及人员的后续发展计划。

带人代表着你半只脚已经迈入管理阶段,需要你逐步跳脱出单个业务或者模块的范畴,从更高角度审视产品线及人员价值。我列一些问题给5年的你做日常灵魂三问的参考:

  1. 我负责的产品线是为业务提供了什么价值?这个价值是否有变化?
  2. 从中长期(半年到1、2年)来看,我的团队负责的产品线是否还有提升空间?
  3. 如何结合业务为产品线提供价值输出?
  4. 团队人员结构梯队是否合理,是否出现人员断层?
  5. 当有新的业务线交付到我们团队时,我们团队的人员是否有能力进行承接?
  6. 团队日常如何进行能力提升?成员之间是否有backup?
  7. 个人在团队的价值?

任意一条产品线的经验往往最终的水平就是5年这个门槛,超过5年其实对于单一产品线的业务能力增加不会有很大变化。所以5年的你也要开始审视行业的发展,跳出单一的产品概念,开始在不同角色思维下进行转换。

5年的经验可以允许你做一次抉择,如是否要切换行业,我指的是互联网下的行业,而不是从线上转线下。但无论是否转换,心态上都要沉下来,不能再像早年一样猛冲猛撞了。要开始反思自己的方向和价值了。

8年:大树变大叔,陈酿酒更香

8年这个门槛其实更多是对于自我内心的审视。8年时间很多人变换过部门,公司,赛道等等。经历过需要不一样的困难和事情后,你会发现你已经不再年轻。按照正常的发展,8年的你应该已经做到了大公司总监级别或者专家、高级专家之类。

这个年份的人很多事情已经不需要我再表述了。这里我只是分享下我对于8年的感悟和心得。

产品岗位对于这个年份的人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时间的沉淀已经使得很多人达到了足够的高度,可以说是见多识广了。总结来说就是广度和深度,很多人在早年只专注于一个维度的扩展(并不是另一个不管,而是不是重点关心)。

比如常年在某一个领域持续发展,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但在更高职级上需要有对全局把控的能力。反之,有些人尝试过不同类型、不同环节的产品工作,对于全流程全领域都有一定了解,但深度可能不够,无法支撑更复杂度的业务发展。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是这个阶段的核心思想。同时迈入中年的我们也开始要对职业规划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很多人选择去了二线城市,有些人选择去传统行业做互联网化,也有人会持续在行业深耕。原来越多的因素会影响到你的决策和发展。

10年:岁月不饶人,只怕有心人

10年,我们常说人生能够几个十年,10年的你基本已经迈入35岁这个门槛。

互联网行业有着令人羡慕的工资和光环,但十年后我们重新审视可能也会发现,他带给你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35岁,在传统行业还是正当年的年纪,但在互联网行业已经是行将就木的老人了。

这个年纪代表着你已经不能像20岁那样精力无限了,生活的各种事务也会让你压力倍增。我身边有很多的大龄朋友在这两年开始陆续受不了互联网的加班状态转行做其他的事情。

当然也并不是说这个行业不能再继续,这个年岁的你靠的是阅历,是洞察力。而不仅仅是你的产品经验,需要你不断地发掘自身的潜能,为自己创造新的价值提供机会。

这也是这两年忽然很多人开始出书、讲课的原因(包括我自己)。不过这些都是在课余完成,将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和业界的同行交流互换,既能挖掘自身,又能进一步开拓视野。总之提高自己被淘汰的价值壁垒才能在乱世中保持不变。

总结

上述我分享了我从业10余年来的心路变化,这里不代表所有的人,有些很有些的人也会持续上升到达更高的高度。我只是从自身和一些朋友的沟通中,反馈大多数人的经历过程。希望能够对阅读的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果你有什么职业生涯的困惑,也欢迎跟我留言或者发邮件探讨。

相关阅读

产品经理成长三五事儿:产品经理成长模型

#专栏作家#

高晖,微信号公众号@杂谈暖阁,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10余年IT经验,互联网老兵。多年电商公司经历,曾参与过B2B/B2C/O2O等多个方向的电商项目,熟悉电商全流程产品线情况。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受教了,感谢分享

    来自北京 回复
  2. 感谢分享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