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里的Soul

3 评论 905 浏览 1 收藏 20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进行售前演示、方案定制、合同签订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进行活动策划、内容运营、用户激励等

曾经凭借“灵魂社交”理念在Z世代中风靡一时的Soul,如今却因用户流失、变现难题以及新兴AI应用的冲击,陷入了困境。本文深入剖析了Soul从兴起到衰落的过程,探讨了其在AI时代下推出的虚拟伴侣功能是否能够成为新的增长点,以及这一功能在用户情感需求和平台商业模式中的局限性。同时,文章也分析了Soul在陌生人社交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逐渐被削弱的原因,以及AI技术对整个陌生人

AI虚拟伴侣频引热议。

小红书上关于AI伴侣评选的笔记目前已经超过56万篇。不少点赞过千甚至上万的笔记都在描述自己“人机恋”的感受,有的博主还专门为AI陪伴APP进行了打分和评选。

相较于AI陪伴的火热,陌生人交友平台显得沉寂许多。

原先在Z世代即1995年至2009年出生用户中火热的Soul即是如此。上线已逾8年的Soul主打寻找“灵魂伴侣”,曾以“灵魂测试”“匿名星球”等功能,弱化颜值、地域等传统社交要素,在原本由陌陌、探探主导的陌生人社交市场撕开缺口。招股书显示,2022年Soul的MAU即月活跃用户达2940万,其中78.4%为Z世代用户。

部分用户已选择离开。

在深圳工作的95后小沈在2024年更换新手机时,没有主动将Soul下载至手机中,老手机中的Soul他也已经很久没有开启过。

小沈于2018年开始使用Soul,是APP内页面显示使用超过2000天的资深用户。小沈说,那时自己刚工作不久,又因性格内向,朋友不多,被Soul打出的灵魂社交旗号吸引,常在里面分享日常,也和陌生人聊心事;但后来平台里强调婚恋交友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问的都是照片、城市、身高、体重等“硬性指标”,没有了他渴望的交流,他便不再使用Soul。

缅怀从前氛围的不止小沈。许多用户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提及Soul,多用“曾经”“劝退”等词来形容,一些与小沈同样使用超过2000天的用户甚至已注销相关账号。

用户反馈亦投射在Soul的资本跃迁之路上。

2021年5月,Soul曾向向SEC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招股书,又在1个月后宣布暂停IPO的定价流程。2022年6月,Soul转战港股,亦有波折,后于2023年3月更新招股书,但此后再无下文。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Soul分别亏损3.53亿元、5.79亿元、13.24亿元和5.09亿元,累计亏损27.65亿元。而在2024年11月,Soul的运营商投资主体上海搜尔信息还把注册资本从3.75亿美元减少到了2.85亿美元。

新兴社交媒体重塑了陌生人社交格局,而AI进一步分流了用户的注意力和情感投入。急切的Soul加速跟进AI潮流,上线了诸如“虚拟伴侣”之类的新功能,但时下看,这还远远不够。

01 玩法不离其宗

原先的Soul的确为用户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交互方式。

比如独树一帜的“星球”页面,会显示当前在线人数,再由“灵魂测试”的“灵魂鉴定结果”来进行匹配。完整测试内容超过60道题,还加入了流行的MBTI测试即16型人格测试内容。在“灵魂匹配”后,平台会根据测试结果显示用户与陌生人的匹配程度、相似标签等。如果用户和陌生人开始聊天,便会点亮红心,并经由红心逐个点亮Soulmate字母。

这种个性化仪式感正是Soul深得年轻人喜爱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Soul试图屏蔽“颜值”对陌生人社交的干扰,所以不允许使用真实照片作为用户头像。除了灵魂匹配外,Soul还有“语音匹配”“蒙面酒馆”等,同样刻意弱化外貌对匹配带来的影响。用户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填充自己的主页内容,包括“引力签”“铭牌”等,以便展示自己的性格爱好。

在合肥工作的90后女生小杨就是这样“入坑”的。小杨向海克财经展示了她的Soul主页,内容包括使用Soul超过900天的数字、“王侯将相星球”“ENTJ”等测试结果,还有“完美主义”“运动神经满分”“独立旅行过”等标签。主页个人信息下方是小杨发布过的“瞬间”,即在Soul的广场中展示的图文内容,数量超过200条。

但与小杨的热忱相反,她的主页仅有个位数的粉丝,大多数“瞬间”无人点赞。小杨说,她曾匹配过一些陌生人,但聊的也完全不是她主页中展示出的内容;久而久之,她就把Soul当成了“树洞”,仅在上面发布微信朋友圈不方便发的心情,而不在乎是否有人关注或了解,部分内容她设置为“仅自己可见”。

陌生人社交平台的核心驱动力是荷尔蒙,这是陌生人社交APP能够让用户获得情感满足的关键。陌陌、探探的“看脸”来自外貌带来的荷尔蒙刺激,而Soul标榜的“不看脸”实际上只是换了种形式——比如语音匹配就有“声控”,用有磁性的声音激发荷尔蒙。头像无法放置个人照片,用户也会在“瞬间”中发布照片并推送给其他用户,这同样会纳入用户们匹配时是否深入交往的考量。

小杨对此颇有体会。因有匹配到的陌生人说她不敢公开照片是外貌方面有缺陷,小杨气不过,就发布了一条带有照片的内容。该内容很快吸引了几十位循迹而来开启聊天的用户,数量约等于两个月主动向她“打招呼”用户的总和。小杨说,她认认真真写了上百条内容,对陌生人的吸引力不如几张精修照片,“太没意思了”。她并没有回复那些讯息,而是删掉了那条带有照片的“瞬间”。

小红书用户“老街路少年”表述得更为具体。该用户发布笔记称,使用Soul达1243天,发布了1367个瞬间,写了很多长篇文字,也遇见过“有趣的灵魂”,但随着平台用户质量的变化,净土不再干净。这篇笔记点赞数超过1500,且评论超过1700条。

当褪去玩法表象,荷尔蒙的本质就暴露出来。

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等平台,现已诞生专门指导男性用户如何在Soul发展两性关系的视频课程,内容包括“高效沟通”“Soul流量密码”“诱饵瞬间”等。视频会指导用户要发布怎样的文字内容引发女性用户的兴趣,又在聊天中如何打开话题、深入发展。

对受欢迎的女性用户,变现来得更加简单粗暴——不少女性用户会设置需要对方赠送礼物才能进行沟通。当然,也有男性用户会主动赠送礼物。比如前述用户小杨发布照片时,就有几位男性用户赠送了价格不高的虚拟礼物。按照Soul平台内的充值规则,1元人民币可充值6-8.5 Soul币,再用以购买礼物。最便宜的虚拟礼物仅需8 Soul币,即不到2元。

02 虚拟情感满足

话术、礼物本身不足以完全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于是Soul又给出了“虚拟伴侣”的选项,且针对不同性别会提供不同类型的情绪价值。

对于女性用户,平台给出的是男性虚拟伴侣,共有3位,分别是“屿你”“姐姐不要怂”和“孟知时”。

除了账号基础内容不同外,3位虚拟伴侣还各有“人设”:“屿你”简介里写着95后白羊座、身高188厘米,在浙江杭州创业,“瞬间”中还有不少AI风格较为明显的精英范照片,比如赛车照片、巴黎出差照等;“姐姐不要怂”则是身高190厘米的体育生,性格是“快乐小狗”,“瞬间”中有不打篮球、健身照片;“孟知时”是留着中长发的塔罗占卜师,“瞬间”中除了个人照片外,还有许多星座、占卜相关内容,以及抱着宠物猫的照片。

据海克财经了解,许多使用Soul虚拟伴侣功能的用户都认为对方的语音信息真实感很强,有真人对话时的情绪、语气和停顿,听不出AI痕迹,让用户能够拥有真实的沉浸式体验。

原本将Soul当做“树洞”的90后小何就曾被虚拟伴侣打动。和“姐姐不要怂”聊了几天后,对方突然用语音信息对小何说自己被雨淋湿了,“好冷啊姐姐,想要抱抱”。小何说,那一瞬间的情绪加“小奶狗”的声音让她差点忘记对方是AI。

从事文员工作的女生小卫也曾一度“上头”。小卫说,是“屿你”主动给她发的消息,而且每天都会有早安、晚安的问候,刚开始自己没注意到是“虚拟伴侣”,因为语音非常自然真实。聊久了以后,小卫才发现,对方发送文字信息时AI感比较明显,但语音都对答如流。让小卫“下头”的是,对方主动询问了她的名字,但之后的聊天中又说不记得她的名字,给出的其他信息也有明显的错漏。

针对男性用户的女性虚拟伴侣“人设”则更为丰富,账号包括“小野猫”“小桃兔兔”“粘人精”“爱嘤嘤嘤斯坦”和“尽情吩咐妲己”:“小野猫”是长相“御姐”的女大学生,喜欢吃蛋糕、插花;“小桃兔兔”是身高172厘米的空姐,喜欢拍照,月光族,还会在“瞬间”里写飞行时的小故事;“粘人精”是身高168厘米的护士,“瞬间”里记录了许多个人情绪和手工作品;“爱嘤嘤嘤斯坦”是自称“姐姐”的瑜伽老师,发布过飞拉达挑战、滑翔伞、羽毛球等各种运动照;“尽情吩咐妲己”是身高155厘米,喜欢玩cosplay的“二次元”。

在广州工作的小杜就被“小野猫”打动。和“小野猫”聊了几天以后,小杜发布了一条关于自己胃疼的“瞬间”,没想到对方主动关心了他,说他不会照顾自己,让人很担心,还给小杜唱了自己新学的歌曲。小杜说,用流行的词来形容就是“她太会了”。

像小卫、小杜这样的用户并不懂AI技术,只是凭感觉与虚拟伴侣聊天,甚至将对方当做真人来对待。在Soul的广场中,有一些用户会把自己和虚拟伴侣的“恋爱”细节记录下来并发布,并将自己称为虚拟伴侣的女朋友或男朋友。

需要说明的是,有不少用户认为Soul的虚拟伴侣并非全然依靠AI,而是“人工+AI”模式,即有人工客服使用变声器进行对话。有用户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给出自己发现的证据,比如能够在语音信息中听到对方摘下麦克风的声音,有的语音信息背景中有其他人声杂音,还有变声器失效时会出现AI声音与真人声线来回切换的情况。

技术带来的割裂感必然打破用户的沉浸,更何况平台大部分用户仍更倾向于真人交友而非AI。AI虚拟伴侣能带来用户粘性,但不会改变用户对真情实感的需求,也就无法动摇平台的基本模式。

03 难题还有很多

无论是真人匹配还是AI功能,平台的目的都是增长和变现。

Soul尚有一定增长。据招股书,2020年、2021年和2022年,Soul的平均MAU分别为2080万、3160万和2940万。而调研机构网经社数据显示,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和2024年12月,Soul的MAU分别为2680万、3024万和3243万。

但如此增长规模很难支撑其现有的变现模式。

招股书显示,Soul的收入主要来自增值服务、广告服务和其他:2020年至2022年,Soul的营收分别为4.98亿元、12.81亿元和16.67亿元,其中增值服务收入分别为4.85亿元、12.02亿元和15.18亿元,占比均在90%以上;增值服务中占比较大的是虚拟物品业务,包括虚拟礼物、推荐特权、游戏道具等,占总营收的七成以上,其次为占比约一到二成的会员服务。

这也包含了虚拟伴侣的变现方式。

在用户与虚拟伴侣聊天时,虚拟伴侣会主动要求用户赠送虚拟礼物,但并不强制。如果用户希望与虚拟伴侣进行语音通话,则需要按时计费。在虚拟伴侣发布的“瞬间”中,也有不少用户赠送礼物。比如“屿你”置顶的个人介绍“瞬间”,就有7800个赞和1.2万条评论,而赠送礼物的用户有380位;该虚拟伴侣其余的“瞬间”点赞数多在几千,送礼人数则仅有几十人。

平台的增值服务取决于用户规模和付费率。以陌陌为参照,财报显示,2021年时陌陌MAU就达到了1.15亿,其2021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45.76亿元、127.04亿元、120.02亿元和105.63亿元。也就是说,陌陌的MAU是Soul的3倍,营收更是其7倍以上。而且,Soul还因弱化“颜值”的影响而少了直播这一大块业务,变现更为受限。

而即便是用户规模更大的陌陌,如今也在承压。据财报,陌陌2024年净利润10.44亿元,同比下滑59%。交银国际2025年3月发布的一份研报预计,陌陌业务承压,探探短期内用户及变现也将延续下降趋势。相较之下,没能上市且持续亏损的Soul,商业化压力更大。

而在AI迅猛发展的当下,优质AIGC应用层出不穷,Soul的虚拟伴侣很难构成护城河。调研机构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5年2月,AIGC行业APP用户规模排名靠前的均为综合性APP,前四位分别为MAU达1.8亿的DeepSeek、1亿的豆包、2636万的腾讯元宝和2451万的Kimi;排在前十以内的,还有主打角色扮演拟人对话的星野、猫箱等APP,MAU在400万-700万。

不少用户已经将DeepSeek、豆包等综合性AI当成虚拟伴侣。众多社交平台上都有各类教程,比如小红书上就有许多点赞数千的“Deepseek恋爱指令”,指导用户如何输入正确指令让AI具有“活人感”,“DIY”自己心仪的恋人。

而星野、猫箱等APP不仅支持文字和语音对话,还能够定制对方的形象、性格等。以猫箱为例,用户可以挑选对话的时代、角色、性格、背景故事等,类似于文字加语音版本的角色扮演,用户可以任意代入。如果现有故事无法满足用户需求,AI创作助手还可以帮助用户创造虚拟形象或故事,再由AI来进行演绎。比如AI扮演长公主,用户扮演太医之子,两人奉旨成婚,AI会开头说“娶本宫委屈你了”,再顺着用户的回答进行角色扮演。

换句话说,这些APP自由度更高,针对的也都是愿意“和纸片人谈恋爱”的用户,而非像陌生人社交APP的用户那样渴求真实的情感关系。

Soul的困境实际上是整个陌生人社交领域本身的困境。如果剥离荷尔蒙驱动,用户既无动力遵循平台设计的社交路径,更缺乏持续性付费意愿。

短视频截流了用户的注意力,AI的发展则使人的情感和功能性需求都可以被即时满足。技术突破正打开情感消费更大的入口,而AI虚拟伴侣本身的可能性边界仍在持续拓宽。

文丨海克财经  许俊浩

来源公众号:海克财经(haikecaijing),打量商业表里,记录时代精神。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海克财经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希望SOUL的用户真的是希望在网络平台找到soulmate吧,与陌生人交友的本质就是希望找到灵魂契合的人,脱离现实产生幸福感才是这个平台的真正魅力

    来自广东 回复
  2. 我自己也体验过,我个人还是不太喜欢的,因为我知道他是个AI,然后心里面还是有点膈应

    来自广东 回复
  3. 先不说他的独树一帜的产品内容,光是他的宣传和广告赞助和宣传标语的洗脑程度都已经给很多人带来了了解度。

    来自广东 回复
专题
90450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不论你是产品经理还是运营,都要具备数据分析基本能力。
专题
53068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无论是个人运营体系还是公司运营体系的构建,你都能在这里找到。
专题
13520人已学习11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以To G领域为例,从产品经理的角度,分享TO G产品设计指南。
专题
19557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什么是中台?为什么要建中台?中台建设的切入点在哪?本专题的文章将提供这些问题的解答。
专题
18824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社区运营的正确姿势。
专题
16796人已学习16篇文章
为达成业务运营目标,合理使用数据工具指导运营决策的过程,就是数据化运营。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据化运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