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约是什么?能否摘掉无良媒体的帽子?
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与传统的合约相比,它不需要人去执行,而是由计算机自动执行其合约条款,被视为区块链2.0的产物。那它能否摘掉无良媒体的帽子呢?
前不久,“北京红黄蓝”事件在时隔半年之后再上热搜。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环球网官方微博下面的评论区一时都在感叹:这件事居然有下文,真是很不可思议。
还有不少人甚至带点小骄傲的情绪表示,“当初乱喷的那群键盘侠去哪了?你们已经忘了这事,可国家还没忘!”。
为什么大家会那么惊讶和骄傲?
因为在信息爆炸的世界里,热点过去了就过去了,媒体太擅长迎合,而公众太擅长遗忘。
媒体和公众之间的矛盾:从古至今
从19世纪末到20世界初,美国报界两大巨头普利策和赫斯特的商业斗争,曾直接让一个正常的单词“yellow”被异化。记者采用极度夸张甚至捏造情节的方式,来渲染各种有关色情、暴力、犯罪等方面的新闻,而这类新闻被统称为“yellow press”。
虽然两大报系的恶性竞争使各自的报量,都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同时也造成了当时美国社会道德水准的沦丧。
从那个时候开始,媒体和公众之间的矛盾便不断激化。
传播政治经济学家斯密塞提出的“受众商品论”中有两个观点:
-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所有的时间都是劳动时间;
- 媒体通过“免费午餐”的形式吸引受众,并将受众的注意力打包卖给广告商。辛辛苦苦创造价值的受众最后却血本无归,这对受众来说是不公平的。
确实很不公平,读者固然擅长遗忘,但在唯利是图的媒介世界里,没人帮他们记得。
那么这个困局有解决的办法吗?
说实话,可能真的有。我们想要媒体生产优质内容来保持我们对热点的记忆,不能仅仅将希望寄托于媒体人内心的道德标杆,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必须寻找一种更强大的动力,来让媒体人把这件事坚持下去。智能合约也许可以帮助化解媒体和公众之间长期以来积存的矛盾。
真没想到,世纪矛盾也能化为绕指柔
智能合约是什么?
它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与传统的合约相比,它不需要人去执行,而是由计算机自动执行其合约条款,被视为区块链2.0的产物。
智能合约的工作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只要满足某项条件,机器就会自动执行某种操作,类似于计算机程序语言当中的“if”语句。其构建和执行过程由于有了区块链和互联网数字资产的加持,完美地避免了传统合约,在信息权利不对称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信任风险。因此,智能合约几乎是一个惠泽各行各业的存在。
那么,对于媒体行业来说,如果存在这样一个机制:当用户看到一个感兴趣的热点, 他们可以使用token(客户服务端生成的一串字符串,作为客户端进行请求的令牌,可以减轻服务器的压力)进行“标注”。
而进行标注这个动作,表示用户默认愿意掏出一笔钱托管在智能合约里面,同时这笔钱会附带一个具体的日期,表明用户和媒体之间签订了一个“协议”,媒体承诺在×月×日会做出后续报道。
合同到期日,如果媒体做出了报道,读者也阅读了报道,那么智能合约就会把当初那笔钱以一定的比例返还给读者,而另外一部分则会打赏给媒体。
我们可以具体来看一看这样的智能合约是如何被构建:
- 智能合约的构建:首先,在区块链内媒体和其全部读者会共同参与制定一份智能合约;
- 智能合约的存储:建立在媒体和读者之间的智能合约将通过P2P网络扩散到每个节点,并存入区块链当中;
- 智能合约的执行:智能合约会定期进行自动机状态检查,验证媒体所承诺的后续报道是否实现,若此条件达成,则自动执行合约内容并扣款返款通知用户。
拿之前很热的腾讯投资差评事件来说,事件刚爆发的时候,手机里大部分时事评论的公众号都在讨论这件事。而腾讯也在后续的回应中表示会进行后续的调查,但是当这个热点过期后呢?
几乎不会再有媒体关注腾讯是否从差评撤股,真正关心这件事的读者也难再接收到有关的信息推送。而对于涉事的腾讯方呢,他们无疑最高兴了,失去舆论的力量之后,还能有人制约他们的投资行为吗?只要挣钱不就好了。
但是,如果上述的智能合约得到应用,那么情况就会变得有点不一样。不仅是作为读者的我们能够选择得到这个事件的后续发展推送,同时像腾讯一样陷入风波的各路大咖们,也将更加有所忌惮。
通过token的方式,提前把用户注意力进行合理分配,智能合约既保证了媒体不再对热点进行雁过拔毛式地报道,也能够保证读者阅读质量的提升。
最后,智能合约或将会把“无良媒体”和“无知公众”的两顶帽子一起摘掉。
但智能合约的路从来没有那么好走
智能合约+媒体虽然看上去不甚美好,但是智能合约本身的重重问题却拉了实现这一心愿的后腿。所有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一旦发布成功,就算存在bug也无法进行修改。
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保证了没有任何人有能力修改合约,谋取自己的利益,但是同时,它也消灭了一切可以更改错误的机会,并会让错误的影响范围持续不断扩大。
所以,智能合约在发布之后很可能要面对的一大问题是:媒体和读者双方对智能合约的期待,与其真正的可操作性可能实际并不相符。
不仅如此,智能合约还要面对法律层面上的问题,智能合约目前并不能够在法庭上执行。我们知道在医院里要签订手术合同,有的医生在做完手术之后因为各种原因可能会遇到“医闹”的情况。
那么当媒体机构和读者也有了签订的合约的话,“文闹”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物种”存在。在美国,媒介体制几乎个个都是私营,各大传媒集团看似标榜公正,公平的报道实际上也受到背后不同经济、政治权利的操控。
所以,如果媒体履行了智能合约的规定发布了后续报道,但是这些报道却都有明显的左倾右倾甚至扭曲事实。那么被迫扣了钱的读者可能到头来不会买账,这个时候能否将媒体纸诉状告上法庭将成为一个新的问题。
在加密货币领域,唯一能够执行智能合约的法庭就是开发者的“私设法庭“。但是如果是这样,那么必然会导致在媒体和公众之间,代表正义的天平要向权利大的一方倾斜。
所以,智能合约必须应当被归类为法律相关的行为,应当慢慢具备与真正纸质合约一样的法律效力,并将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一条条一桩桩列到合约中。
因为当执行智能合约的结果是违背法律和道德底线时,那么我们这份对智能合约的期待还不如暂时搁置,免得想得越美,最后摔得越痛。
智能合约+媒体让公共事件不再被遗忘,是丰满的理想。而智能合约与区块链的如履薄冰,则是骨感的现实。但在理想和现实的两相对比中,我们却总能找到前进的动力。
【完】
作者:杨苏颖,公众号:智能相对论
本文由 @智能相对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