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这四年:崩塌的旧秩序与崛起的新终端

邹大湿
5 评论 12293 浏览 30 收藏 11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客户的商业需求、痛点、预算、决策流程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用户的个人需求

智能音响四年历史,巍巍峨峨端连未来。

四年前的这个时候,亚马逊发布了智能音箱:Echo。就是这么一个音箱,在随后的四年里,先后震动了音响圈、互联网界和手机大厂。

狂风骤雨、强势破局的Echo,首先撼动了传统音箱厂的蛋糕。

在2016年,亚马逊取代了Sonos成为了家庭联网音箱市场的霸主。并不是亚马逊有多少声学积淀,而是因为他有流量、有资本。当年的Sonos,也不是完全地坐以待毙,他们也想尽快做一款智能音箱来反击。

但很快,它会发现,局势比它想象的还要糟糕。对手并非一个亚马逊,而是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

2017年,互联网流量日趋昂贵。语音交互,这么一个新兴的流量入口,让所有互联网巨鳄兴奋紧张。百度、阿里等巨头,不惜低价,悍然入局。2017年,是互联网圈搅动智能音箱最猛烈的一年。智能音箱,在此起彼伏的促销中,走进了一户又一户家庭。

2018,智能手机增长已经见顶。硬件科技大厂,也开始盯上了音箱市场。苹果、三星、华为等刀锋一转,布局自家音箱。堂堂手机霸主,家庭音箱,怎么放弃?

关于智能音箱的发展历程,我在之前的文章报告里,写了非常多了。这一篇文章,我们跳出音箱来看音箱——从顶层战略角度,来看这场变革的本质。

旧秩序,出现了裂痕;新终端,开始了萌芽。

一、失宠的智能手机

2007年,第一代iPhone发布。在之后很长的时间里,手机的爆发与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交相辉映。华米OV在手机圈厮杀称霸,BAT在互联网届圈地跑马。各自发展,互不冒犯。

可是,在iPhone诞生的十年后,手机行业出现了近乎为零的增长;繁荣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生态,也出现了裂痕。

【邹大湿】智能音箱这四年:崩塌的旧秩序与崛起的新终端

这些年,设备开始出海、流量窜流下乡、产业开始互联……

燃眉之策,可解焦虑;未来之路,又在哪里?在那崛起的新设备!

手机的增长是停滞了,可音箱、手表、耳机,却是高歌猛进地增长。底层设备决定上层生态,当这些终端具备连接能力,他们撼动的,可不仅仅是硬件行业,而是庞大的互联网生态!

这一点,苹果比谁都清楚。在刚刚公布的Q4财报中:iPhone的销量与去年持平,iPad和Mac同样增长乏力。唯独一个其他设备类目,收入大涨31%!苹果没有细说是什么设备。但明眼人都知道:是苹果的手表和耳机。

【邹大湿】智能音箱这四年:崩塌的旧秩序与崛起的新终端

来自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苹果在18年Q3季度,销售了450万只智能手表,居行业第一。而根据KGI和aboveavalon的数据推测:苹果AirPods 2018年的销量会达到2500万只,相比去年会有2倍的增长。

大众骂iPhone创新乏力已经好几年了。只是苹果也知道,未来的希望,不在日趋成熟的智能手机,而在手表、耳机这些新设备!

新兴的设备,分化了手机流量。手机建立的互联网生态,由此出现了一丝裂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二、放下手机,重塑场景

手机的分化,核心在于如下三大场景,分别是家庭、车载和移动场景。

2014年发布的Echo音箱,打响了家庭场景的争夺战(具体分析可以见Echo研究报告)。

【邹大湿】智能音箱这四年:崩塌的旧秩序与崛起的新终端

在家里,智能音箱用的多了,智能手机用得自然少了。

能通过亚马逊alexa获得的信息,何必通过手机上的谷歌搜索;可以通过Echo直接使用Amazon Music,何必多此一举连接Apple Music……智能音箱,就像是一个门口的野蛮人,开始入侵搜索、音乐的版图。

智能音箱的顶层意义,就是在家庭里,部分替代手机,分化流量,重建生态。

这样的逻辑,放到未来,同样也会在车载和移动场景里出现。并不是手机不够强大,而是其他设备也变得智能了。

一个呼唤很久的万物互联时代,终于感觉要来了。

三、从“网连接”到“端连接”

这几年人工智能发展很热,它让相机更聪明、让算法更懂人性、让机器人会说话……

但从软硬件生态的角度,人工智能最大的意义,是让新终端有了局部替代手机的可能。

互联网世界的网连接,开始逐渐变成AI时代的端连接。

【邹大湿】智能音箱这四年:崩塌的旧秩序与崛起的新终端

在过去,一张网,网罗万象。PC时代,电脑上网;移动时代,手机上网。

通讯、音乐、搜索、电商、视频、社交、资讯、游戏、生活,这是网络时代常见的产品类目。成百上千的企业,在纵横交错的网络世界里,野蛮生长。

在未来的AI时代,一张网逐渐演化成多张网;单一中枢开始变成多个连接终端。

通俗来说,这是人们广义理解的IoT(万物互联)。具体来说,这个变革有如下三大特点:分别是多终端、轻交互和广连接。

1. 多终端

手机之外,还会出现多个具备连接能力的终端设备。万物互联,并不是所有物体都相互连接,而是由多个连接中枢去连接万物。大部分的物体,是不具备连接能力,它们只能被连接。

就像家庭里的电器,都只能被连接,只有智能音箱,才是家庭的中枢设备。

2. 轻交互

语音之所以在这几年很火爆,是因为它成功帮助智能音箱,实现了分化手机的目的。手机和电脑是典型的强交互场景,按键和触碰,是近场刻意交互下,最高效自然的方式。

而语音交互,恰恰相反,轻量随性、远场控制。一切的目的,在于让你放下手机。

3. 广连接

只有具备连接能力的终端,才是未来世界的新希望。它要能连接人、连接物、连接服物。不具备连接能力的设备,哪怕有AI的旗号,它的意义也非常有限。

(最近几年,AI设备层出不穷,陪伴机器人、翻译机、AI 相机、语音台灯……你觉得他们靠谱吗?)

四、“端连接”的新生态

在未来,会被连接的设备数不胜数,但是具备连接能力的新终端屈指可数。

在家庭场景,中枢设备是音箱类产品;在车载场景,或许就是汽车本体;而在移动场景,不过是手机、耳机和手表(至于眼镜,时机还不成熟)。

【邹大湿】智能音箱这四年:崩塌的旧秩序与崛起的新终端

我们在上文提到的互联网世界九大类目,在AI端连接时代,被分为外中内三层,依次受到多终端的冲击。

最外层是搜索、音乐、资讯和通讯。这四类是最先受到语音终端影响的业务。

搜索是谷歌和百度发家的拳头业务,语音对文字输入的冲击,也是他们狠心血本做音箱的核心原因。语音交互在家庭中,重塑了人们听音乐的习惯。音乐用户之争,从网络战场,延伸到了家庭终端,这也是Spotify、网易和喜马拉雅纷纷入局音箱的原因。

在美国,Echo已经覆盖了千万家庭,它可以播新闻、设提醒、拨打语音电话。这其实,就是抄了手机厂的后路。

中层是电商、视频和生活。目前来说,新终端对这三类的冲击并不大。语音购物还在早期,屏幕音箱也很难撼动视频行业,生活服务的多终端渗透,也需要漫长时间。

内层是社交和游戏,在短期内,新终端是很难触达这两块宝地。这两部分是也腾讯的超级长板。只是放长时间,危险总是从边缘蔓延。

一个软硬件融合的新时代,缓缓走来。

那些曾经的引以为豪的思维方法,在端连接的新时代,变得异常笨拙蹩脚。

那些体验至上的智能音箱啊,那些追求极致的机器人啊,那些叫嚣语音颠覆的耳机啊,还有那些一个个高举高打的新兴企业……

一时甚嚣尘上的强者,也可能是终究尘土的白骨。

尽情期待本专栏下一篇文章。

#专栏作家#

邹大湿,微信公众号:邹大湿,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原500强战略咨询顾问,专注科技产品商战研究。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莫名想到爱情公寓美嘉和子乔在一个别墅里面的那一集

    来自浙江 回复
  2. 视觉和听觉是不同的交互方式,有点标题党的感觉

    来自河南 回复
  3. 同意,没有深度

    回复
  4. 分析太浅

    回复
    1. 你分析个深的来看看

      来自湖南 回复
专题
1356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CRM的入门知识,分享了CRM是什么。
专题
13112人已学习14篇文章
各种大模型和AI绘画的产品层出不穷,在各行业也在尝试进行应用。在这个阶段,AIGC能实现些什么?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AIGC的应用。
专题
35042人已学习22篇文章
从动效设计原则、动效工具、制作方法、标注技巧等全方位解读
专题
11584人已学习11篇文章
随着互联互通的发展,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在逐渐缩小,未来数字设计也在发生着变化。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字未来设计趋势。
专题
1160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金融产品的流程与常见策略规则类型是从事相关行业人员需要了解的重要内容。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消费金融APP流程详解。
专题
1346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B端产品经理的通用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