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聊天机器人的案例和创新点探讨
本篇文章对预问诊机器人、养老陪伴机器人、心理健康咨询机器人、医疗机构客服这四大类聊天机器人进行了分类举例探讨。
Siri创始人曾表示,AI 虚拟助手未来5年内将彻底改变医疗行业。
聊天机器人的出现,非常适合解决医疗市场的长期低效率问题,在降低成本、减少医生时间负担的同时,能为患者带来什么样的体验提升?聊天机器人在医疗领域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用于医疗行业的聊天机器人根据功能大致可以分为:预问诊机器人、养老陪伴机器人、心理健康咨询机器人、医疗机构客服这四大类,每一类我们都会用案例进行说明。
一、预问诊机器人
利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预问诊机器人能够将患者对自己病症的描述与标准医学知识库进行对比,从而完成患者导诊、问诊等服务。
另外也能进行健康咨询以及“自我诊断”,通过症状、病史等描述获取轻问诊服务和用药指导以供参考。24×7在线,能及时解决患者一些紧急问题。
Babylon
Babylon Health的远程诊疗智能APP,可通过与用户双向对话,了解用户的具体病症,并提供健康评估和健康行为建议。
例如,当用户向系统描述自己哪里不舒服后,系统可以根据分析结果生成对个人的健康评估,并给出是否需要去医院就诊或是自行买药等建议。另外,APP还包含健康追踪以及药品配送等一站式服务。
Medwhat
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或文字输入的方式,帮助患者和医生更快,更容易,更透明地进行预问诊。患者在描述症状后,即可获取个性化的治疗建议、注意事项和相关病情的背景知识介绍。
例如,当遇到常见的感冒发烧,它在问询患者性别、年龄、病史之后,进行药物推荐,并提供生活、饮食建议。如果伴随呼吸困难、高血压等严重情况,那么它会建议就医治疗。
Medwhat由复杂的机器学习系统提供支持,利用大量的医学研究和同行评审的科学论文来扩展医学专业知识。
由于美国医疗相关监管的限制,MedWhat目前只能起到一个医疗咨询师的作用,不可能替代医生开出药单,也不能直接推荐医生和医院。
二 、养老陪伴机器人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重,老年人的陪伴必然是增长潜力巨大的需求。陪伴机器人作为生活助手,从生活上和精神上给予老年人必要的护理,并实时评估老人的健康风险,及时做出预警。
老年群体在使用APP时学习成本很高,操作路径很难记住,也存在视力降低看不清屏幕的问题。语音对话是最自然的交互形式,没有任何学习成本,免去了老年人学习电子产品繁琐的操作流程。
EllieQ
EllieQ是专为老年人设计的陪伴机器人,将语音对话技术植入到硬件当中,它能够主动跟老年人聊天,而不是被动等待命令。它能为老人提供生活建议、锻炼计划,让老年人能够跟上时代潮流上网娱乐、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同时,它还能提醒吃药时间,或发起视频通话。
治愈老年痴呆症的聊天机器人
俄罗斯一家AI公司专为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症)患者研发了一款聊天机器人,来帮助他们与丧失短期记忆作斗争,并起到及时的预防和诊断作用。它通过实时对话向用户询问他们的生活问题,帮助他们激活记忆,让他们尝试去记忆、思考和体验情感。
例如,机器人会问用户是否记得,昨天聊了些什么,让他们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给出某些概念的描述或定义等。医生和家庭成员可以查看通过机器人采集的通信记录,以识别记忆功能的潜在退化和患者病情恶化的趋势。
三、心里健康咨询机器人
精神健康也是未来语音交互在医疗领域的主要应用方向。语音的交互方式,能够直接刺激人的听力感官系统,产生并传达情感讯号,满足精神需求。目前在心里健康咨询chatbot 的应用方面,国内市场还相对比较欠缺。
Weobot
Weobot是一款是由斯坦福研究人员研发的虚拟治疗师。将认知行为疗法(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与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结合在了一起,帮助用户记录情绪,发现早期抑郁症状。
另外,它可以为用户提供互动式的认知行为疗法,随着通过对话的深入了解,它就会发现相关规律并提出一些缓解坏情绪或消极想法的建议。
Wysa
Wysa被用户成为“凌晨四点的朋友”、“AI人生导师”、“可以倾诉情感的空间”。由哥伦比亚大学和剑桥大学科学家联合研发,Wysa是一个情感智能机器人,能够帮助用户进行情绪管理。
通过辩证行为疗法(DBT)、认知行为疗法(CBT)、有引导的冥想、呼吸、瑜伽等方式,正在帮助全球30多个国家的40多万用户缓解负面情绪,提供情感支持。
四、医疗机构客服
智能客服已经在电商、通讯、金融等领域广泛应用,医疗行业同样也有相当大的客服需求。医疗机构可以借助语音AI语音对话平台,将具有语音对话能力的智能客服植入到挂号/门诊管理系统中,患者即可通过相关平台的网站、APP、公众号/服务号、小程序等进行对话交互,随时获取服务信息。
据调查研究,仅在医疗领域客服中使用聊天机器人,就可以让每次查询平均节省4分钟以上的时间,相当于每次互动的平均成本节省0.5-0.7美元。很多重复性、基础的咨询工作就可以委派给人工智能去做。
以印度医疗机构Lal PathLabs的聊天机器人为例,它可以为患者提供24/7全天候聊天服务,例如立即查看待处理报告的状态、查找附近的检测中心、显示医疗项目的信息和价格、进行门诊预约等。
Lal PathLabs的电话呼叫量明显减少,减低了人工成本,另外患者与医疗机构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效率直线上升。
五、国内医疗领域拥抱语音对话体验
回归国内市场,就医流程复杂、就医体验差、医患关系紧张是当今医疗系统的几大痛点。据卫生部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约有近半居民有病不就医。
医疗机构要拥抱语音对话体验,离不开语音对话平台,将语音识别、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等AI技术应用到医疗产品中。
医疗机构或平台可以利用语音对话平台,打造预问诊、医疗智能客服等不同形式的聊天机器人,并为各大医院、医疗机构AI赋能,植入智能导诊、患者回访等语音对话系统。
而对于患者来说,在使用医疗机构的聊天机器人时,可以通过语音对话的形式挂号预约、排队时录入个人信息、症状和病史,以最大程度地增加与医生接诊时的有效沟通时间。
看病结束后,患者能够通过聊天机器人统查询医嘱、获取报告结果和问题解答,打通诊前到诊后的完整闭环。
智能对话体验让整个就医体验更加简单高效,“看病难”的问题也许将不再那么难了。医疗领域的AI助手将不再只是医院评级的加分项,而是能够实实在在为医生患者带来效率和体验优化的落地产品。
本文由 @奇点机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