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课堂教学的“想象空间”,优化智慧课堂产品

2 评论 11401 浏览 71 收藏 17 分钟

近些年来,智慧课堂产品正频繁出现在校园中,主打高效教学、高效学习的智慧课堂却没有得到教师群体的青睐,归根结底还是智慧课堂产品没有达到用户的想象空间。

2019年对于智慧教育行业而言应当会是个有趣的年份。一方面随着《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2035》等政策文件的下发,不少原本主打屏幕互动的大厂纷纷升级转型,以求生存;另一方面是BAT的教育布局不断促使着厂商站队形成战略生态。二者的结合让临近教育“十三五”尾声的智慧教育产品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局面。

在这个大前提下,智慧教育市场上出现了很有趣的一幕:讨论课堂互动的厂家少了,2B数据服务和电子产品反而愈发繁荣起来。这样的选择与大环境追求2B新风口不无关系,但之所以说这种现象有趣,是因为课堂互动往往是后者的承载环境。而当前的情况,就像是人们都不去游泳了,但市场上却在拼命卖各种新型游泳圈。

智慧课堂市场的萎靡无疑与电子书包产品实验失败、以及保护视力新政策相关,但是智慧课堂产品衰落了吗?

笔者认为,恐怕当下的智慧课堂产品不是没有机会,只是远没有达到用户的“想象空间”。

一、智慧化是必要的吗?

“现在老师才懒呢,没有现成的资源才不用。”

“老师说用了产品,上课进度反而慢了。”

“老师们也就是领导在的时候用一下,平时压根儿不爱用。”

这些问题是在面对市场和销售人员经常能听到的一种疑问。同样的问题也会借由一线同志的嘴,摆在产品研发面前。而类似疑问的出现,通常代表着团队对产品的价值和使命没有达成共识。

我们来假设一个场景:

A老师是教学能手,对自己所教学科每一章内容和主要的习题都了如指掌,课堂上一本书一支粉笔就可以讲的非常精彩。这时学校搞智慧教室,要A老师使用互动课堂产品进行教学,结果老师总得在大屏幕上找按钮,同时要分身关注学生的平板电脑连接情况,一节课下来,拖堂5分钟仍上不完。

在上面的这个场景中,产品在策略层面犯了3个错误:

  1. 改变了老师的上课习惯;
  2. 增加了老师课堂上的不确定性;
  3. 架空了老师的教学理念。

前两点问题算是产品落地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大多涉及到产品易用性和学习适应周期等设计层面的问题。而第三点则更容易让教师用户感觉“不像自己在上课”、“没法自然地上课”。就是因为将产品套路强加给用户而产生的不良结果,也正是本节标题的矛盾点所在。

回归问题,笔者给出的答案是:

教育智慧化是必要的,但智慧化不是单纯用管理教学的功能说服客户买单,而是尽力搭建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想象空间。

答案中刻意区分了“客户”和“用户”的区别,这样或许我们能更简单地理解本段的问题:

目前市面上的智慧教育产品大多都在精准地讨好买单的“客户”,但对于为“客户”提供数据与政绩的来源——实际产品使用者而言,产品的服务的还远远没有达标。没有达标的“智慧服务”,当然没法让用户主动去用,自然也就促使看衰智慧化的情绪滋生。

那么究竟什么是想象空间?实质上就是在面对用户时,选择产品应当带来什么价值的产品策略。

二、课堂教学的想象空间

说到想象空间,都市白领间许会比较熟悉“咖啡文化”。即便对这种文化定义本身没有太多了解,兴许也听到过“星X克”“小X杯”的大名。作为一种舶来品,咖啡文化究竟是如何在一个茶文化遍地的国土上玩出花来的,其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化战略提供给了年轻人来自身份认知、工作方式和心情状态的想象。

1. “效率”是功能要求,不是策略核心

“把鞋子卖给土著,把梳子卖给秃头”

与咖啡的例子一样,上面两个例子的经典解法本质都是在不脱离产品核心功能的条件下,为用户创造使用产品的想象空间。如今智慧课堂面临的问题事实上远没有例子那么尖锐,反而往往是在产品策略中没有找准用户的痛点的痒点。

过去我们在谈论智慧课堂的痛点问题时始终习惯将“效率”摆在第一位,比如说下面这句产品功能描述:

使用电子大屏软件可以将老师讲课的板书实时推送到学生平板上,老师随时发起题目,全班同学参与作答,提升课堂互动效率。

功能听起来不错,但是在描述的背后还隐含着一连串令教师的问题:

讲课中间有延迟怎么办?发起题目学生没有接收到怎么办?发起的问题需要提前录入吗?学生忙着按按键、不好好审题怎么办?录好的板书要怎么样发给学生?上完课作为教师还能收获什么?上课结果除了多了互动还有什么其他提升呢?互动的数据是否有指导意义?

而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也非常简单粗暴:不用!

在仔细思考这些“老师不爱用”的问题时,其实很容易可以发现:实质上,当下的互动课堂产品其实并没有像通讯、物流、金融、政务那样,直观地缩短用户达到目的的路径和时间。相反,多数产品所追求的“效率”不过是在和教师的教学经验较劲,力图证明在采用相同模式下谁才教得更好一些罢了。

2. 延展用户的难以做到的场景

过去曾经有幸听过一位高校教师讲课。这老师非常有趣的一点是,针对数学概念和公式的教学,总是十分执着地打开自己电脑中一款数学画板类软件。并且在讲课后向同学们感叹:总算能够用屏幕清晰地展示微积分和迭代图形思路了。

这位老师所说的,即是自己教学中的主要痛点——无法对抽象数学概念进行生动的图形化展示。而在解决这类问题的同时,产品也为教师的数学教学补充了一个“想象空间”:让学生直观看到抽象的数学构成的图形,也让学生理解算式的作用。进一步讲,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1)成为用户操作的延展

教师用户作为课堂的主要引导者,最核心的能力是授课技巧和学生情绪的把握。

从这个角度出发,工具性的产品但凡能够在不打乱教师自身教学节奏的基础上提供教学方式和场景的延展,大多都能给予用户试用的动因。这一点和我们办公时喝饮料类似,其实喝茶、咖啡、可乐都是可以选择的饮料,但具体选择的结果往往取决于用户更加倾向哪种文化。

事实上,在整个智慧课堂庞杂的系统中,教师总是对一些工具性的产品“情有独钟”。容易被老师认可和高频使用的常见产品是电子白板和PPT,这类工具性的产品仅为老师提供了更多的课堂引导、展示的可能性,但却因为抓住了教师书写、绘图和展示的授课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教师提供了能够配合授课的功能(如:电子白板的图形绘制、无限板书;PPT的动画播放、富媒体展示),逐渐成了智慧课堂中常见的基础搭配。

但需要注意的是,工具类产品的使用时间在实际教学中可能是非常短暂的,这是因为辅助教学的产品势必要为课程的完整性和效果服务。

(2)成就用户的自我预期

教师做示范课一定是要用PPT课件的,不仅如此还会下载一些收费的精品模板、多学习一些动画效果。但这样的状况仅仅是为了符合示范课要求吗?

我们不妨来替换下题干思考一下:白领买星巴克真的只是为了品尝咖啡吗?

每个用户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多少都会对自己能够成为的角色做出预期,对于教师而言,“名师”就是一种非常鲜明的职业形象。而具体如何成为名师,多半仍要在自身的教学理念与课堂特征中下功夫。

这个时候智慧教学产品能够为教师提供的教学想象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用户追求使用产品的动力往往不是停留在为什么用、怎么用、用完在教学中达到什么效果这些刻板问题,而是希望看到更加新颖、具有说服力的名师课堂。

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在这方面都可以算是极好的典范,在充分利用产品书写投屏功能的同时,为教育圈打造出了极具文化内涵的拓展形式。当下各省市重点院校也都大多建有名师工作室项目,智慧课堂产品还能协助教师打造哪些更为精彩的课程,仍具有长远的探索意义。

3. 保护教学完整性

(1)与用户达成一致

一套完整的课堂教学流程,实际上隐含了教研、备课、课后作业批改及评价反馈的各种环节。

教师的教学不但要保证效果,也同样将需要通过45分钟的授课过程对以上这些环节负责。因此老师们就像讨厌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一样,总是对打断授课节奏的产品抱有敌意。

智慧课堂产品的设计团队中通常被期待有一些懂得实际教学的人,实际上正是为了使产品的出发点能够站在“保护课堂教学完整”这一立场上。

从这个角度出发,几乎可以对应上文的错误策略罗列出符合用户预期的几个特征:

  • 不改变老师的授课习惯;
  • 不干扰教师授课稳定性;
  • 不影响教师授课的自有发挥。

对照特征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智慧教学产品日趋同质化的当下,投影、电子白板及录音类产品仍能保持较为稳定的用户群。其实不过是在教学层面做到了不干扰教师授课,并与用户达成了各司其职的合作关系。

(2)如何看待“同课异构”

教育圈里有个词叫做“同课异构”,后来被延展成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这个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对推广智慧课堂的产品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每位老师的需求都不一样,究竟该如何为教师服务。

但这实际上还是产品自身存在较强的场景特征,——在参与多学科教学活动过程时,可能破坏教学节奏的完整性。作为智慧教学产品,能够充分理解教师在课堂上的整体环节和产品的实际使用空间是极为必要的。

还是举PPT的例子。

PPT的核心功能是提供经过排版、排序的内容,协助用户提升表达的效率。在整个过程中,产品唯一限定的格式是“按页排布“,除此之外教师具体如何讲课,是与产品功能无实际关系的。

PPT凭借自身产品操作便捷、组合灵活的特点做到了展示用户表达内容的,使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基本无需担心产品对教学进程产生任何影响,同时也无需考虑学科的限制。

4. IOT的底层逻辑

“可感知、可干预、可自愈”

针对学校建设智慧教学环境,今年新提出的标准中有明确上述的几点内容。但这个标准是工业化的标准,唯一清晰指出的内容是——智慧教学环境搭建需要面向物联网建设。

回顾过去几年来智慧教学产品的发展,从电子书包的平板互动,到一体化电子白板、电子教鞭、智能录播系统等等,其实智慧教学的确在围绕着一个IOT理想的逻辑不断前进着。

因为笔者自己本身对IOT的架构认知不深,因此不再展开了。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想要针对教学做到“可感知、可干预、可自愈”,行业目前仍始终缺少着能够支持模块化接入的统一平台和标准。

在不违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IOT大厂们大概也会持续进行生态战略圈地,力图早日构建自己的闭环式智慧校园版图吧。

三、小结

教学环境的智慧化,核心目标是借用智能硬件和软件应用、工具,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非常遗憾的是,在AI兴起之后,诸多厂商着重在自己产品的花样上下功夫,试图能够在单次课程内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所谓“学生情绪捕捉”、“学生平板互动”、“学生翻转课堂学习记录”这一类的产品,且不论其实际功能性如何,在结合教师课堂教学时就能轻易的发现,它们的实际需求出发点是在学校管理上,反而给教师的课堂增加了更多需要花费精力去关注和管理的因素。

因此,在推进产品功能迭代同时,或许我们的智慧教学产品能够以保障课程完整性为前提,尝试为教师的日常授课提供更多“想象空间”,以场景化思维替代工程师思维,也为自己的产品路线规划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由 @壹度叔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教学是门艺术,不是技术

    回复
  2. 同意作者的观点,无论在技术“矇昧”的过去,还是在技术看似“灿烂”的未来,作为教育的“主体”永远是“人”,很多平台或是线上教育机构用大量的“技术革新”大都为了获取所谓的数据,进而为之后的的产品产出做准备,实实在在忽略了作为“人”的“思想”属性,本来作为“工具”的技术,在很多公司那里成了教育的噱头或是主体,大量的“技术标准化”让教师成为复制模版的机器,“一堂好课”变成“一堂好看的课”,好像学生点按屏幕的几下拖动就能完全取代“师生间”通过知识的传导而产生的“信其道”的教育满足;好像解决了老师提问,学生发言的场景,就是解决了“教育的互动”。结果,每当一种新技术出来,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慢慢由知识的获取变成了新技术的猎奇,本该测验学生学习反馈的题目,变成了比赛“手速”的数据。我依然坚信,在可预见的未来,”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是能够被代替的,但作为一种传道解惑的“身份”,是唯一的,是不可替代的。在教育领域,“技术”应该发挥其应该发挥的“工具优势”,而不是试图跟“教师”抢饭碗,当然,那些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已经开始“精神养老”的老师们,被技术取代,也不是不可能的。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