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元的虚拟主播,小企业的直播希望?

11 评论 2233 浏览 4 收藏 16 分钟

编辑导语: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同质化的模式无新意。现如今,电商直播的卖货形式大同小异,不少用户心中难免心生厌倦。本篇文章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讲述,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阅读分享~

看了好几年电商直播,大家是否也会有类似的感触?的确,已呈同质化的直播卖货形式,让不少用户心生厌倦,直播间也已经沦为了一个优惠券自助领取机,或是另一种电视购物频道。

直播的创新瓶颈迫在眉睫。随着元宇宙的火爆,有用户发现近半年来淘宝、京东、快手等平台,纷纷推出了虚拟人(数字化主播),并联合品牌做起了直播、卖起了商品。尝鲜者,不乏欧莱雅、兰蔻、玉兰油、圣罗兰等大品牌。

虚拟人具备的新鲜感、科技感,吸引了不少用户观看并下单,让不少中小品牌很是羡慕,却又望而却步。他们生怕虚拟主播成本太高,门槛太高,自己很难搞定。

那么,这种局面是否会改变呢?

一、虚拟主播离不开真人?

近日,懂懂笔记发现在电商平台上,有不少商家兜售虚拟人直播的解决方案。而报价最低甚至还不到1000元,如此唾手可得的虚拟主播效果如何?

在电商平台搜索“虚拟人”、“虚拟形象”、“虚拟主播”,你可以找到很多相关内容,而商品标题也都赫然出现“AI”、“人工智能”字样,显得非常高大上。

“你看你要什么方案嘛,实现的方案不同,费用自然也不一样。”为了一探究竟,懂懂笔记以企业采购的身份,向其中几位商家咨询,一位昵称为“四维”的商家表示,目前行业实现虚拟人直播的方案有两种。

其一,是纯软件形式。商家所提供的软件内拥有可选虚拟形象,比例大致为一男四女,使用者只需要提供一系列文字性的商品资料,录入到软件系统当中,虚拟人即会按顺序介绍商品。

第二种解决方案,听上去跟AI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商家会给使用者提供一套可穿在身上,供侦测器追踪动作的硬件设备。

“第一种很方便,要实现咨询回复,只需要提前录入内容所对应的关键词,一旦消费者弹幕发送了咨询,触发了关键词,虚拟人会自己回复。”四维解释,这种类似自动回复的功能,可理解为公众号关键词回复的虚拟人版本。

至于虚拟人的声音,也是由AI合成,有十几款声音类型可供选择,“只需要实现以上功能,虚拟人的价格也不会很贵,基础版599元,进阶版999元,后者比前者多了一个后台播控系统。”

如果软件内置的虚拟人形象仍然不足以满足使用者需求的话,用户还可以ODM定制专用的人物形象,一套系统外加定制一个人物形象,价格也不到1500元。

“但我不是很推荐第一套方案哦,虚拟主播的形象同质化比较严重,而且咨询触发比较机械化、生硬,虽说有AI噱头,但不算太智能。”四维随即向懂懂笔记推荐了第二种实现虚拟人直播的方案。

“你穿上这套硬件设备,只要你的动作被追踪到,虚拟人就会跟着做出相应的动作。”

换句话说,这个方式是利用动作追踪设备,将真人所作出的动作“映射”到虚拟主播上,原理类似于欧美科技企业采用的动画制作、动作类VR游戏等“运动捕捉”技术,在直播中仍离不开真人。

“但是你做什么手势,虚拟主播就做什么手势,动作比AI更流畅,用来卖货、推荐商品会不那么生硬,内容跟随真人可以随时调整。”四维表示,尽管以上的虚拟人直播方案离不开真人,但由于效果、实现完整度上较好,因此价格也比较高。

这样一套“运动捕捉”硬件设备,售价为29000元,此外还需要另缴软件的年服务费800元。懂懂笔记向其它的几位商家询价后,类似解决方案的价格大部分也在2~3万元之间。

在四维给的一份资料中,懂懂笔记发现,该解决方案的“开发者”为昆明一家创业公司。与其它销售虚拟人直播方案的商家一样,四维也只是其中的一家“代理商”。

“你如果觉得太贵的话,买半身方案也行,只采集真人面部的表情,然后实时同步到虚拟人的脸上,不需要穿着硬件,只需一个脸部(表情)捕捉器。”四维表示,这个方案价格只需6000元,可谓十分实惠。

有业内人士透露,类似的半身虚拟人直播是目前很多中小企业选择的方案,直播时可以兼顾成本、门槛、效果等多个维度。从网上的销售量来看,销量最高的商家显示已有上千条好评。

那么,既然无法离开真人的介入,中小企业使用类似的“半吊子”虚拟主播,能得到哪些实惠呢?

二、虚拟人比真人主播好管理?

“买(虚拟形象)的时候就知道,跟人工智能没啥关系,就是个噱头。”

智荣在深圳华强北经营着一家数码配件公司,最近两年,公司自建直播团队、孵化主播,每天通过直播销售数码配件。但一直以来,让他极为头疼的是公司孵化的主播,都做不到三四个月便会离职。

尽管有铁打的账号,但流水的主播还是让他觉得,用户流量的延续性不足,缺乏一个固定的主播形象和IP,能够长期维系店铺与消费者之间的强关系。

“每次换主播,很多用户都会追问之前的主播呢?好难解释呀。”为了不让主播更迭影响流量、粉丝量,智荣也一直盘算着打造一个虚拟形象,将来作为直播间唯一的固定人选。

因此,不久前他花了将近一万元预算,从网上定制了一个虚拟主播,同时还采购了一整套半身同步的直播解决方案。有需要的时候,让员工戴上手套腕套等设备,真人的脸部、半身动作都能被设备采集,同步给虚拟主播。

他认为,负责“输出”动作的员工不需要颜值高、能上镜的女主播,即便是公司的小伙子也可以借助硬件设备,控制虚拟美女主播的一言一行,“不管员工怎么换,前台虚拟人形象不变,这个比真人主播好管理多了。”

智荣坦言,半身虚拟人解决方案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人物的声音,只能用操作者(即背后真人)的原声。为了不让声音与背后的真人相捆绑,他还购买了一套专业变声硬件,让虚拟人的声音具备了一些科幻味。

“即使操作的人员离职了,我自己用变声器也能做个大概吧。”自从有了这套虚拟主播之后,公司也不再需要专业、上镜的主播了,“之前我们还做了一次全员培训,要求大家都能操作虚拟主播。”

无独有偶,同样购买了虚拟人直播方案的,还有广州一家MCN机构。机构负责人Miya告诉懂懂笔记,公司主做知识科普类直播,今年四月份刚花了三万元“巨资”购买了一套虚拟人直播设备。

之所以采用虚拟人直播,是因为知识科普类直播的内容较为简单,虚拟人的讲解加上动画演示就完全能够胜任,无需聘任专业主播,“自家的科普创作者就可以上阵,披着虚拟人的设备,尽情地做解说。”

Miya表示,以往创作者写作内容之后,公司还要聘任专业主播做直播,在线解说这些科普内容。如今虚拟人上线后,公司在主播的成本方面可以全部省下了。“一名主播月薪支出要一万多甚至两万,现在给创作者加一点儿稿酬,控制虚拟人的直播一次加小几百元,每月支出比聘任主播低很多,反正知识科普类的直播也不看脸,内容有料就OK。”

显而易见,虽然机械、生硬、缺乏人性化,但相比真人主播,虚拟主播不会离职和耍大牌,便于企业的管理。再加上虚拟人的支出,通常是由一次性购买硬件、较少的年费组成,相比孵化、签约主播,投入的成本更低一些。

正因这些客观原因,即便虚拟人直播的原理听上去十分简单,与真正的人工智能关系不大,但仍有一些中小企业、初创公司、内容团队,选择通过虚拟人直播卖货、输出内容,在激发用户的好奇心同时,也省了一笔投入。

三、虚拟人做直播没缺点?

实际上,目前虚拟主播的受众并不广泛,只有95后00后更乐于接受。

《2021年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显示:关注虚拟人话题的Z世代占比达到了89.4%,其中,一周关注三次以上的Z世代占比将近10%,每天都关注的占8.2%。

另外,有过半数的Z世代表示,愿意为虚拟人相关的功能付费。因此,不少企业涉足虚拟人内容输出、虚拟主播领域,为的也是抓住95后、00后这些Z世代人群。

“年轻人都很关注元宇宙、虚拟人等一系列科技和新兴话题。”杭州一家MCN的负责人李晶(化名)告诉懂懂笔记,去年十一月份元宇宙概念兴起,虚拟人的概念也再一次走红。

于是,公司决定孵化虚拟主播、虚拟人物形象,取代真人主播、视频达人。不过,一开始公司股东还是有不少顾虑,担心用虚拟人取代真人做电商直播,会引发用户的抵触,导致圈粉困难、用户流失。

“但上线之后发现,很多用户因为好奇而关注了我们的虚拟主播。”李晶指出,分析部分直播平台的用户标签后发现,关注虚拟主播账号的,超过五成是Z世代用户。

无论是男女虚拟主播,关注者中的男性用户占比都过半。由此可见,男人永远都有好奇心,任何与科技感、科幻感相关的元素,都能引发男性的关注,“说真的,虚拟主播比真人主播圈粉更简单,用‘好奇心’引流嘛。”

不过,随着公司逐渐开放虚拟主播与甲方企业的合作,背后的弊端也渐渐显现了出来。李晶告诉懂懂笔记,尽管虚拟主播有”引流体质“,但在产品推介方面,与人交流互动方面,的确不如真人主播。

“真人主播可以拿着产品,较为直观地给用户展示卖点、功能,但虚拟主播不能。如果将商品建模,成本又会很高。结果就是虚拟主播卖货,纯粹只能动‘嘴皮’,商品只能在一旁搁着。”

李晶解释,采取这样的方式,虚拟人直播会吸引不少“看热闹”的,但在成交转化方面并不出色。毕竟,缺少了人与人相对直观的交流、产品展示后,消费者也不太敢轻易下单了。

“合作品牌也都知道这个问题,目前用虚拟人做直播,图的只是个热闹,因此不会对销量KPI卡得太死。但在带货方面业绩平平,很难获得更多客户的青睐。”李晶认为,如今的虚拟人热潮,还是有早年直播热潮的一些影子。

随着元宇宙话题的兴起,虚拟人概念随之大火,有不少科技创企、资本纷纷押注虚拟人。一时间,虚拟主播做直播、虚拟形象拍短视频,各类虚拟人应用大量出现。

在电商圈,不同的虚拟人直播、短视频解决方案,也在代理商的推动之下,变得唾手可得。几百元、上千元的方案,也被套上了AI、VR等科技光环。

但是在新奇的“皮囊”之下,很多方案要么是高分低能、啥也不行的“人工智障”,要么是真人的“灵魂”套上科技的外衣。企业花了几千元、几万元买的虚拟“外衣”,或许仍会是一个噱头。

#专栏作者#

作者:神乐,编辑:秦言;微信公众号: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

本文由 @懂懂笔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虚拟主播有优点也有缺点,未来虚拟主播市场怎么样,还是要看行业的发展如何。

    来自浙江 回复
  2. 这不就是套皮了,谁能想象软萌的主播是个大汉扮的

    回复
  3. 虚拟主播有其自己的市场和稳定的用户基础,不失为一个好的插入点

    回复
  4. 在新奇的“皮囊”之下,很多方案要么是高分低能、啥也不行的“人工智障”,要么是真人的“灵魂”套上科技的外衣。

    来自吉林 回复
  5. 虽然虚拟主播的形象能一直握在公司手里,但形象的运营要是没有定性的话,观众也是会察觉出问题的

    来自广东 回复
  6. 现在真的好多虚拟主播,我现在在视频号上经常见到,这一波虚拟来的太猛烈了。

    来自河南 回复
  7. 虚拟主播有好的一面也有待改善的一面,希望这不仅只是科技的光环。

    来自上海 回复
  8. 咋感觉现在大家都往虚拟直播方面靠拢了,全都在跟随热度嘛

    来自江西 回复
  9. 最近随着元宇宙话题的兴起,虚拟人概念随之大火,虚拟主播热度也很高

    来自江西 回复
  10. 现在虚拟主播的市场越来越广了,经常会看见虚拟主播

    来自江西 回复
  11. 万事万物都开始直播都开始虚拟了,真是不知道是好是坏啊,我自己还是喜欢真人主播

    来自云南 回复
专题
1577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作为一名产品经理,需要持续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不断更新迭代。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设计方法论。
专题
1333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如今获客渠道及方式也有很多。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获客渠道及方法。
专题
1667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物联网产品的设计思路。
专题
35728人已学习18篇文章
好的数据分析可以使我们的产品不断优化,而做好数据分析的第一步就是做好数据埋点。
专题
13247人已学习16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心理学如何影响用户决策。
专题
1191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针对新零售行业的发展现状,面向新零售企业的SaaS系统,可以如何进行系统架构和规划?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新零售saas架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