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关键技术给予AR界面的力量

林影落
0 评论 3349 浏览 3 收藏 7 分钟
🔗 技术知识、行业知识、业务知识等,都是B端产品经理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领域相关的知识,有助于进行产品方案设计和评估

本篇文章将从技术角度出发,并以最近推出的苹果MR为例,分析AR世界里所需要依托的三个关键技术点:眼动追踪、手动识别和空间计算。让我们一起看看作者对这三个技术点的分析吧~

用眼睛看,用手操作,是我们在物理世界里再自然不过的交互方式了。但要在AR世界里延续这种自然交互,却需要依托的三个关键技术点。

Apple Vision Pro的发布没有让我们失望,在里面,我看到了这三个技术带给自然交互的力量。

一、眼动追踪技术

我们在现实中如果需要与哪个物体有进一步的交互,都会自然地将视线集中在它的身上,当我们耗费注意力让视线聚焦在它身上的时候,就已经代表了我们的选择。

这个过程涵盖了目前界面领域上的两个状态:激活态(聚焦)和点击态(选择)。眼动追踪技术,实现的是看到聚焦这个过程。

这个技术当然并不是首创。AR眼镜的先驱,Microsoft Holoens第2代的交互就主打了Eye-gaze,就是用眼睛来聚焦的功能。

而在之前,Microsoft Holoens第1代的头动(Head-gaze)交互其实也已经有用眼睛来看和激活的概念了。但Head-gaze里使用头部微微移动来控制屏幕中心的一个点(Gaze)来激活内容,和我们本来的自然交互始终是有差距的,因为实际上我们聚焦一个物体,并不需要每次都靠头动,靠眼睛动就行了。

不过,虽然眼动追踪技术更解决自然交互的标准,但头动交互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比如我团队目前自研的眼镜还只能支持Head-gaze交互。这种交互手段的成本和技术难度更低,比起用手/鼠标/遥控器等去聚焦激活的方式,它更加贴近我们用眼睛看这个自然交互理念。

另外,眼动追踪技术实现了激活态,却还没真正实现选择,也就是那个点击态。作用是告诉机器我确认是它了。

严格来说,对于不需要操作的东西,省去手这个确认操作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我一边吃零食一边追剧的时候,就很希望不用每次操作前都要擦一擦我的脏手……在制造领域,类似这种解放双手的需求也经常被客户提出。

为了更自然的交互,也许这也可以成为我们畅想的一部分。之前我写过一个专利,就是靠脑电波技术来进行简单的确认。

二、手势识别技术

眼动追踪满足用眼睛看这部分的交互,用手操作,则需要手势识别技术。

这也不是什么新技术了,之前很多ARVR的设备上都有搭载,当然实现程度还要实际体验再确认。

Vision Pro的宣传视频里,手势识别看上去很自然,手甚至都不需要抬起来,这应该是依靠4组下视角相机(这大概也是需要12个摄像头配置的原因之一吧)

三个关键技术给予AR界面的力量

相比Hololens2的宣传视频,可以看出手势是在头顶摄像头涵盖范围的。

三个关键技术给予AR界面的力量

因为手势识别是需要依托摄像头的(计算机需要输入才能知晓你的手在怎么动),那么同样的手势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结果就不一样,识别的结果也会受到影响。

另外,2D手势识别和3D手势识别技术的体验感也不太一样。

三、空间计算

要让眼睛看得更爽,用手操作得更自然,设备需要有对空间的理解能力。空间计算,也是Vision Pro想主推的,对于这个能力的注重,让他们认为这块能力可以划分一个时代

“空间计算时代”。

没有空间计算能力,也就是如果机器不能理解空间的话,很多交互都自然不起来。我们现在所听到的Nerf、SLAM、3DOF、6DOF,都属于空间计算技术的一员。

从体验角度来说,空间深度所带来的物体之间、物体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感知; 用户在不同位置和姿态下的视角朝向所带来的物体形状变化;真实环境中因时间和天气等光线不同所导致的色彩感知变化;甚至不同空间位置所传来的声音等,空间计算能给予设计师更多自然交互的空间。

可以说,空间计算,是能让AR在未来,成为不同于普通屏幕界面的、我们真正所期待的“凡所看之处,皆可成为界面”的关键技术。

专栏作家

林影落,微信公众号:林间有影落,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一枚会玩卡的用户体验设计师,《AR界面设计》作者,10年+UIUX设计经验,专注于AR及智能化领域用户体验设计6年;设计&心理学教育背景,国家职业认证高级OH卡师/天赋挖掘教练。愿意用我的一份努力,让设计这个领域在智能化的未来更有价值,让设计师这个职业更加值钱!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16240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在互联网时代,把网站的服务封装成一系列计算机易识别的数据接口开放出去,供第三方开发者使用,这种行为就叫做Open API。 而提供开放API的平台本身就被称为开放平台。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开放平台的搭建思路。
专题
12429人已学习14篇文章
近年来,盲盒大量出现在公众视野,引起了一波又一波消费热潮。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解读盲盒营销。
专题
15352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逻辑图是用图标符号、说明文字以及连接线等,形象化地表达复数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绘制逻辑图。
专题
17139人已学习16篇文章
ERP是一种以系统化的方式,将企业内部所有的业务流程和数据进行整合和管理的软件系统。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ERP系统设计指南。
专题
1881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如何设计出一个抓住他人眼球的feed流 ?feed流的组成元素以及常见的feed流样式?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对于feed流设计的思考。
专题
1366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CRM的入门知识,分享了CRM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