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同事用上AI以后,反倒藏着掖着?
很多时候,限制我们使用 AI 的,永远不是 AI 的能力强大与否,而是我们的想象力。把 AI 用起之后,我们可能会更加贪婪地学习新技能。
我希望领导、同事,都不要知道我在用 AI。等我足够强了,我再考虑要不要让我的下属也学一下。
请每一个打开这篇文章的铁子仔细确认:你身边的同事,有没有哪个,是正在“偷偷摸摸”用 AI 的。
不开玩笑。
我原以为,大家用上 AI 后,会“大肆”传播自己的先进。
但实际情况是,因为 AI 实在太强了,它被用在日常工作中后,首先带给使用者的感受是害怕!
- 害怕被发现自己工作效率太高,而被安排更多工作;
- 害怕自己突然变强,被原本同一水平的同事“搞”;
- 害怕这么强的能力被普及,丢掉优势反而让工作更卷。
这种担心,是没有把 AI 用起来的人感受不到的。
就像完全两个世界的人,他们之间产生这么大差异性只是因为其中一部分掌握了某种技能,在认知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掌握了这个技能的人,选择努力隐藏自己。
或许你会想“那不有一堆博主天天宣传 AI 强么?比如你…”
这区别在于,我以及其他博主,和你是完全没有竞争关系的;
而你身边和你共享资源、处在同一竞争位置的人、或者确切说“跟你共同瓜分总量有限年终奖”的人,显然不会希望让你和他一样强大。
另外一个维度上,博主的宣传更多是“资讯”传播;而你同事掌握的是实实在在大幅度提供工作效率的具体能力。
这个能力一旦也被你知道,剩下的就只有“卷”了。
之所以产生前面的“害怕”情绪,是因为“能让 AI 发挥价值”和“只是玩玩”之间的隔膜其实非常薄。
你只需要试着让 AI 帮你做一些工作中的任务,只需要多试几次,一定会在第五次尝试之前被惊艳到!
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开始尝试更多。
图By ChatGPT,提示词“照片中有个同事,正在办公室里鬼鬼祟祟的学习新知识,面部表情难掩兴奋但不敢让其他人发现。”
我之前连麦过一个朋友,他是这么描述“自己什么时候开始使劲用 AI”的:
当我把 AI 生成的内容发给同事,他们没发现是 AI 生成的时候,我就觉着这事“成了”。
这是从“玩玩”到“用起来”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是“有意思”、“牛逼”;在此之后,是“卧槽这也行”、“这个活你搞一下”。
我知道你又有了一个新问题:
既然 AI 啥都能做,为啥“我那同事”看起来一点也不闲?
当你发现 AI 替你工作的产出比一个真实的人强、可以做到真正节省你时间的时候,你并不会闲下来。
因为你的大部分时间会变成“试试这个工作”、“学一下这个技能”、“搞一搞这个新玩法”……
你开始能做越来越多的事情,高效的做完;你会学习越来越多的技能,因为每学会一个新的技能或理论,都会让 AI 产出更高效、更强大。
是的,这是把 AI 用起来的第二个特征:你开始贪婪的学习新技能。
这其中的原因是,从“了解一个新知识”到“拿到正反馈”的距离变得非常短:你只需要把新学的技能告诉 AI,让它按照理论去产出,立即就可以得到质量高出好几倍的回答。
学习的“及时正反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你爽。
更强大的是,类似 kimi、ChatGLM 这种支持阅读文档或联网的 AI,让你的学习成本也变得巨低!
你只需要找到一个论述详实的文章,发给 AI,让它帮你把文章中的方法论总结好,确保可以被学习、能执行。你只需要复制下来应用到你的下一个提示词里就好了。
总结自《公众号爆款标题怎么写?7000字详解打开率》
限制你使用 AI 的,永远不是 AI 的能力强大与否。
而是你的想象力。
我在 8 月份的时候盘点过一些我使用 AI 的场景,现在回看那时候的盘点,还是太缺想象力。
又过去的三个月里,我已经实测过,可以直接应用在工作中、与普通员工产出质量一致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
- 私域场景,各种文案生产:各种固定格式、固定风格、固定要求的营销文案、活动文案、话题文案、促活游戏、“气氛组”文案、朋友圈文案……
- 内容场景,各种内容量产:流量/营销导向的内容量产、小红书标题优化、公众号情感故事、抖音带货视频脚本、直播带货脚本(聚人、锁客、逼单、氛围组)……
- 创意场景,各种头脑风暴:账号定位、选题生成、配图生成、配色推荐、营销创意生产、投放素材量产……
- 市场运营,各种杂活都干:做调查问卷、做 SEO/SEM/投放优化、评论分析、淘宝标题优化、落地页文案撰写、商品图批量生产……
- 数据分析,多数需求已经可以自动化了:自动分析生成可视化图标、数据采集和清洗、行业研究行业分析、大数据 SQL 语句生成甚至直接生成分析和图标……
- 日常办公,更是啥都可以干了:写提纲做 PPT、各种表格批量处理、会议总结、项目分工协作、各种合同/协议/标书审核……
- 个人能力提升自学等等:简历优化面试模拟、各种技能自学、快速阅读,甚至帮你写工具、建站等等
- ……
如果你特别迫切想看看产出效果,我在文末放了之前多个场景产出结果的录屏,你可以点进去看看。
实际工作、生活中的应用比我列出来这些多得多得多。
如果你想把每个场景的应用都掌握,至少需要 40 个小时。
这是我那套 AI 重启职场竞争力行动营 的总课程时长。一共有 64 节课,几乎涵盖了办公场景下的所有应用。
除了具体的应用场景演示,我把每个场景(也就是业务技能)的核心技巧和原理也在课程里做了分享。
也就是说,即便你没做过其中的某项工作,可以在每节课结束的时候,入门并使用 AI 直接上手比专业从业者做的还要好。
哪怕你没时间全都学会、掌握、应用, 只要体验或使用过其中的任何一个,也会分分钟进入“偷摸使用 AI”的行列。
因为今天的 AI 真的已经难以想象的强了。
如果你想近距离体验其中的一二、看看我说的这个“强”到底有多强、看看我说的“同事害怕”到底有多害怕,可以关注一下我12月27日的公开课。
我提前准备好了所有要演示的提示词:
12月27日晚 19:30,我会在 #视频号:起点课堂 直播演示,大概 130+ 个具体场景。
微信扫码预约:
真正的现场演示,投屏直播发提示词等 AI 输出。
一定要来看,全程大概 3 小时,随时进来、随时震惊你。
—
如果你相信一个山东老师的交付,可以直接报名行动营。第二期开营(12 月 28 日)之前都是早鸟价,开营后会涨价 100 元。
扫码直接报名
部分场景演示录屏文章:盘点:AI 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怎么样了?
。。。。。。。。。。。。。。。。。。。。
文中提到到几点,我相信是我们很多同事都会遇到的心理反应。会发现ai没有直接增效,没有节省时间呀,其实不然是因为你正在学习一个新技能反而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当你发现ai越来越顺,给你“及时正反馈”的爽感后,你被吸引学习更多新技能,如此往来学习熟悉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同样一天时间原来做了这么多事情,而且是你指导做的。有了老师视角和代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