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搜索引擎(应该)长什么样?
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搜索引擎作为获取信息的关键工具,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然而,现有的AI搜索引擎大多集中在“找答案”这一单一场景,与传统搜索引擎的使用习惯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探讨AI时代搜索引擎应有的功能特征,包括基于关键词生成问题、区分请求类型并提供合适呈现方式、预读总结并屏蔽无关内容,以及对观点来源进行反向追溯与核验等。
当我们使用搜索引擎的时候,通常可以分成三种情况:
第一种,找答案。
迈克尔乔丹是哪年出生的?这个问题存在唯一的正确答案;梅西职业生涯最佳进球是哪个?这个可能没有唯一的答案,但一定存在若干个最流行的答案。
第二种,找资源。
最典型的,找盗版电影或者小说网站。或者,找某个上市公司的官网投资者专区,这种情况下,用户所寻找的可能是一个特定的网址,也可能是一组可供下载的文件。
第三种,找灵感。
听说马斯克这个人很厉害,我对他没什么了解,所以搜搜看。我并不知道我想找的到底是什么,可能是他的个人介绍,也可能是他跟某个女明星的风流艳史,或者是他在电视台的某一个访谈节目——无论如何,我会在找的过程中逐步发现自己到底想要找什么。
回想一下,你所有的搜索引擎使用历史,是不是都可以归类为上述三种情况当中的一种?
然后,当AI来临,我们会发现,所有打着AI搜索引擎旗号的产品,无论是Perplexity,还是ChatGPT的搜索功能,它们基本上都把使用场景集中到了第一项,也就是找答案上。
你提出问题,它给你答案。答案可能很深入,以至于你需要阅读一份学术论文那种篇幅的报告,但最终还是找答案。
然后很快我们就发现,这些打着搜索引擎旗号的东东,和我们以前用习惯了的搜索引擎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别:
- 传统搜索引擎是以关键词作为输入的,但这些AI更倾向于让你提出完整的问题;
- 传统搜索引擎返回的是链接地址和内容摘要,而这些AI往往只会给你一个它们总结归纳之后的结论;
- 传统搜索引擎很容易搜到一堆没用的垃圾,AI并不会,但AI会一本正经的瞎编乱造,睁眼说瞎话。
总之,它们虽然也自称是搜索引擎,但是用起来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
结果就是,到今天为止,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没有能够取代传统搜索引擎,甚至都没能证明自己具备这样的可能性。
那么,在AI时代,一个能够完美的兼容传统搜索引擎使用习惯、同时又能比传统搜索引擎更高效的满足用户需求的所谓AI搜索引擎,应该长什么样?
我想,以下几个功能特征应该是必须要有的:
第一,基于关键词输入生成问题的能力
大部分用户习惯了传统搜索引擎的基于关键词的使用方式,而要让他们完整的组织语言去给出一个精确的问题,这本身就是很高的使用门槛。更好的方式是,用户仍然用关键词来提问,而搜索引擎通过多轮的交互(注意,一定要让用户做选择题而不是论述题)逐渐把关键词转化成具体的问题。举例来说:
用户输入:乔丹
搜索引擎:
我猜您想要知道:
1、迈克尔乔丹是谁?
2、乔丹职业生涯当中获得了哪些荣誉?
3、乔丹最近在做什么?
4、乔丹运动鞋和美国篮球巨星有关么?
5、其他
通过AI生成最常见的问题,然后让用户在这些清单里点击自己想知道的问题,一轮不行的话,就分成两轮、三轮,这就是基于关键词生成问题的过程。(这方面,chatGPT的深度研究功能做得比较好,会针对用户提出的需求当中未明确的部分进行主动提问)
第二,区分不同的请求类型并给出合适的呈现方式
前面说过,搜索引擎的三种常见的使用场景:找答案、找资源、找灵感。AI搜索引擎应该能很好的分辨用户当前处于哪种场景当中,并且给出对应的结果呈现方式:
如果用户是在找答案,那么理想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先给出明确的答案/结论(乔丹的个人介绍),然后在后面给出支持这些结论的内容来源/引用地址(百度百科、维基、NBA官网等……),并且按照可信程度排序;
如果用户是在找资源,那么理想的呈现方式应该是把网址按照特定的标准划分成几类,然后分门别类呈现给用户。譬如说我搜索的是免费小说网站,那么搜索引擎可能把综合类的分一组,把修仙奇幻分一组,把都市生活分一组……每一组里面再给出最受欢迎的TOP10,这样就很方便了;
如果用户是在找灵感,那么AI搜索引擎,有可能替用户生成某个类似思维导图样式的东西,再把所有相关的内容填充到思维导体的某一个位置上……无论你是想找严肃的学术生涯还是香艳的风流八卦,都能一眼找到目标,不会在信息的迷宫里绕来绕去……
总之就是根据用户的使用场景和内容的特征,自己来决定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而不是拘泥于某个固定的显示模版。
第三,代替用户预读、总结并屏蔽无关内容的能力
其实就是让AI替你把目标网址先快速的过一遍,找出哪些跟当前的问题最相关的内容,然后屏蔽掉那些垃圾目标页面。
传统的搜索引擎,本质上是基于PR值来进行搜索结果的排序的,这就给了各种SEO以可乘之机,但在AI时代,我完全可以凭借算力优势,把你找到的100个页面先整体读一遍,撇掉30个蹭流量的,再删掉20个充斥广告缺乏实质内容的,再把那些和当前内容关系比较小的拿掉,只留下真正和当前结果有关、阅读体验最好的少数页面,这基本上就相当于让一个助理/秘书提前帮你把搜索结果再检查一遍。
当然,这部分工作,目前传统的搜索引擎也在做,并且有些也取得了还不错的效果,但还远远没有达到覆盖所有的返回结果的程度,实际上最完美的情况,应该是针对每一个返回的搜索结果页面,里面所有链接都被AI预先捋一遍才对。
第四,对任意观点的来源进行反向追溯与核验的能力
都知道AI容易生成幻觉,那么就需要对AI给出的任何总结性的观点,进行随意的反向追溯,查找出处的操作,虽然现在很多AI大语言模型已经提供了这方面的支持(自己使用下来,元宝算是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但始终存在着一些限制,最理想的情况下,我在搜索引擎返回结果里,任意选取一行字,就能够对这个观点/看法进行反向追溯,看看这个说法最早的出处是哪里,而搜索引擎也会在一些比较重要和关键的地方,主动的附加出处来源的引用链接(就是元宝和ChatGPT这样),以增加内容的可信度。
实际上,我上面列的这四点功能支持,本身并不是什么太新鲜的东西,而某些AI产品,往往也在其中的某一项或者两项上做的还不错,但是目前还没有见过同时在四项上都做得比较出色的产品,并且这些产品往往也并不是基于传统搜索引擎的用户使用习惯所开发和定制。
如果AI厂商们想要真正的替代传统搜索引擎,吃掉这块诱人的蛋糕,那么他们所要做的,应当是用手里的新一代AI技术,去优化原有的搜索引擎的使用体验和效率,让用户在不改变原有使用习惯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比以前好得多的用户体验,借此吸引用户转移到自己的产品。而不是一厢情愿的期望着用户改变多年来养成的习惯,硬逼着大家去适应你的全新产品逻辑,哪怕你的逻辑是更AI的、更先进的、更……
可是最终,作为企业,你应当去服务于用户,而不是让用户来适应你。这个道理,哪怕在如今AI当道的时代,也仍然还是成立的。
作者:雨枫 公众号:雨枫有话说
本文由 @雨枫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ChatGPT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那种简洁的然后操作更加方便
AI搜索引擎应兼容传统习惯,以关键词生成问题、区分请求类型、预读总结和溯源核验,提升效率与可信度,让用户无需改变习惯即可享受更优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