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开源后,AI产品二三事:腾讯疯狂、字节知耻后勇

帅森森
0 评论 623 浏览 1 收藏 7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进行深入的用户访谈、调研、分析,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快速的用户测试、反馈、迭代

DeepSeek 的开源引发了 AI 产品领域的重大变革,各企业纷纷调整策略以应对新的竞争格局。本文深入分析了腾讯、字节跳动、快手等大公司在开源后的投流策略、技术路线调整以及市场竞争态势,供大家参考。

AI产品投流烧钱竞赛现状

腾讯元宝成为2025年第一季度投流最凶猛的公司,投放费用达14亿元(2024年Q4仅1.1亿元),主要铺向乡村广告墙、微信、QQ等渠道,推动DAU增长20倍,成为中国DAU第三的AI应用。

字节跳动豆包投流规模1.38亿元(2024年Q4为1亿元),但70%预算投放在腾讯广告系统而非自家巨量千川平台。

快手可灵AI从零投入增至4300万元,加速争夺市场。

初创公司收缩投放:

  • 月之暗面(Kimi)从5.3亿元降至1.5亿元;
  • MiniMax(星野)从4亿元降至5400万元;
  • 智谱AI(智谱清言)从8700万元降至2600万元。

阿里通义千问投流增至3700万元(此前仅数百万元),但远低于腾讯和字节;

果然,deepseek开源后,收益最多的是腾讯

主要AI产品的投放明细数据

腾讯元宝

  • 2024Q2: 480万元
  • 2024Q3: 8500万元
  • 2024Q4: 1.1亿元
  • 2025Q1: 14亿元

豆包

  • 2024Q2: 1.57亿元
  • 2024Q3: 2.14亿元
  • 2024Q4: 1亿元
  • 2025Q1: 1.38亿元

即梦AI

  • 2024Q3: 1.4亿元
  • 2024Q4: 4200万元
  • 2025Q1: 270万元

通义千问

  • 2024Q2: 43万元
  • 2024Q3: 456万元
  • 2024Q4: 136万元
  • 2025Q1: 3700万元

Kimi

  • 2024Q2: 2500万元
  • 2024Q3: 1.8亿元
  • 2024Q4: 5.3亿元
  • 2025Q1: 1.5亿元

星野

  • 2024Q2: 6760万元
  • 2024Q3: 6500万元
  • 2024Q4: 4亿元
  • 2025Q1: 5400万元

智谱清言

  • 2024Q2: 213万元
  • 2024Q3: 2270万元
  • 2024Q4: 8700万元
  • 2025Q1: 2600万元

DeepSeek R1/V3开源对各AI原生APP的影响

1. 腾讯元宝:拥抱开源+自研双轨制,加速生态整合

开源前依赖自研混元大模型,投流规模有限(2024Q4仅1.1亿元),增长较慢。开源后

  • 闪电接入DeepSeek,24小时内集成V3模型,形成“DeepSeek(广度)+混元T1(深度)”双核架构
  • 投流激增,2025Q1投流14亿元(行业最高),借势DeepSeek热度抢占市场,DAU增长20倍
  • 微信生态绑定,通过搜一搜导流、公众号数据反哺模型,构建“AI联邦”生态
  • 策略调整,从技术自研转向“开源补位+自研差异化”,降低试错成本

2. Kimi(月之暗面):收缩投流,转向技术深耕

开源前2024Q4投流5.3亿元(峰值),主打长文本处理,依赖营销获客开源后

  • 大幅削减投流2025Q1投流降至1.5亿元,暂停安卓渠道广告
  • 技术突围聚焦长文本优化,探索R1模型+用户反馈的定制化训练
  • 融资压力,DeepSeek开源挤压估值,被迫转向B端合作(如法律、医疗)

3. 豆包(字节跳动):坚持闭源,强化多模态能力

开源前2024Q3投流2.14亿元,依赖抖音流量和社交裂变开源后

  • 拒绝接入DeepSeek(真的很有个性,哈哈),避免动摇自研模型品牌,维持“UltraMem架构+视频生成”技术壁垒
  • 投流收缩2025Q1降至1.38亿元,转向PPT生成、数据分析等差异化功能
  • 商业化压力面临DeepSeek低价API竞争,加速B端硬件合作(如三星手机集成)

4. 通义千问(阿里):开源协同,聚焦垂直场景

开源前投流规模较小(2025Q1仅3700万元),技术路线与DeepSeek重叠开源后

  • 技术对标,推出Qwen 2.5-Max开源模型,与DeepSeek V3直接竞争
  • 场景深耕,强化电商、金融垂类(如阿里云风控系统),避免通用模型价格战
  • 投流策略,25Q1投流环比增长26倍,但重心转向企业级解决方案

5. 星野(Minimax):文旅场景收缩,转向B端服务

开源前2024Q4投流4亿元,主打“AI+自然”文旅体验开源后

  • 投流锐减,2025Q1降至5400万元,因线下场景转化效率低转型B端
  • 探索医疗、教育行业定制模型,结合R1开源技术降本

6. 智谱清言(清华系):学术场景收缩,加速商业化

开源前2024Q4投流8700万元,专注学术与代码生成开源后

  • 投流缩减70%,2025Q1仅2600万元,因R1开源削弱技术优势。
  • 开发行业模型(如医疗GLM-Z1),重视大模型的行业落地应用。

行业反思与未来方向

  • 烧钱换规模逻辑失效:初创公司转向技术深耕(如预训练、模型能力)而非盲目投流;
  • 组织调整同步进行:腾讯、字节、MiniMax等均优化团队结构,如字节Seed部门聚焦智能上限研究;

果然,无论是大到一个公司,小到个人。能够让你清醒的永远都是现实

AI产品方法论变革

  • 旧时代“快速融资抢占市场”模式不适用,需“产品薄、模型厚”;
  • 终局取决于技术平权后谁能通过整合与服务建立壁垒。

结论

当前AI市场竞争呈现两极分化:腾讯、字节等大公司通过烧钱和生态整合抢占用户,而初创公司转向技术深耕与开源协作。达成行业共识:模型能力而非流量投放将成为长期胜负手,同时开源加速技术平权,重塑商业格局。

作者:帅森森,公众号:帅森森聊AI和职场

本文由 @帅森森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1399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主要以跨境电商为例,对其OMS系统进行分析。
专题
16090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数据中台是处于业务前台和技术后台的中间层。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数据中台。
专题
16699人已学习14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拼团功能的设计指南。
专题
80433人已学习19篇文章
当AI已然成为新的焦点和风口,产品经理该如何抓住这个风口顺势飞起?
专题
1603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区别于普通业务,中台能让系统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提升系统效率。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业务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