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落地,板上「钉钉」

0 评论 1902 浏览 2 收藏 14 分钟

AI浪潮汹涌发展一年多,有关AI应用的发展方向的相关讨论也被摆到了台面上,这其中,为什么钉钉会成为AI落地过程中的先行者?

AI时代降临的速度,可能比想象中更快。

如果说,主流办公软件、App应用、科技电子产品乃至家电都开始融入AI技术,这反映了市场对AI应用的积极反馈。那么,AI Copilot和AI Agent两条技术路径的相继走红,更能凸显AI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领域。

无论是主观能动还是被动辅助,AI原生应用和生态的逐渐成熟,肉眼可见。就在不久前,钉钉正式上线 AI 助理市场(AI Agent Store),面向企业、个⼈⽤户、开发者开放上架。

浪潮汹涌一年多,AI应用的发展方向也基本厘清,或是掌握模型算法的厂商,或是手握生态的行业龙头,或是如Kimi般在长文本上有所突破的单点玩家,为什么先站出来的,会是钉钉,而非其他?

一、AI落地的To C陷阱

想要回答问题,必须先厘清一个前提:AI落地的商业投影,会是从B端掀起,还是C端绽放?

AI浪潮的涌现,本身就是技术表现跨度足够大导致的声量外溢。毕竟,ChatGPT本身并非新鲜技术,迭代周期也清晰可见,但生成式AI与决策式AI的根本体验差异,在前者到达一定水准后,自然会唤起久被科幻作品熏陶的个体经验。

然而,大众的关注是一种看似美好的商业幻觉,或者说,只是技术搅动关注引来资本的聚光灯。GPT4.0、文心一言、通义千问……国内外厂商们的「百模大战」开启后,各类号称是AI原生的应用也纷纷出现。

而事实上,在过去一年中,真正破圈的并没有几个。在大众用户圈层广为流传的,往往都是些基础的Chatbot、文生图、图生图初级应用,比如依托小程序爆火过一阵的的妙鸭相机,上传照片、选择模板,以廉价门槛获取自己的「数字分身」商业模式,可以视为一个缩影——更像是生活中的调剂,在朋友圈中炫耀性的发布之后,与应用本身的关系已经断裂。

这与人们设想的AI改变生活,相差甚远。反而是在协同办公领域诞生的AI Copilot(暂且称之副驾驶)迅速成熟,开始嵌入到一些常规Workflow (工作流)中。尽管业内有人将AI Copilot与AI Agent(智能体,或者说真正概念的助理)视为两条路径,但就交互形态来说,两者还是存在主动与被动的核心差异。

就现实情况来说,虽然离真正的自主智能还有不小距离,但 AI Agent在B端尤其是办公领域的爆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AI Agent在C端领域却因为门槛、成熟度等问题,并未掀起浪花,甚至反而让大众出现「AI不过如此」的错觉。

比如目前打着 AI Agent 旗号的AI 聊天机器人应用,更像是硬蹭概念,甚至连AI Copilot的基本水准都无法达到。再比如部分科技产品如手机、电视甚至厨电置入的AI能力,传统决策式AI的应用的确体验拉满,但一旦涉及所谓的AI管家、智能服务领域,也只是ChatBot的变种,更像是商业噱头,实际体验并不会比传统智能助手有跨时代的差距。

毕竟,OpenAI的GPTs,都无法面临这样的困境:适用性与实用性,更像是玩具。可以产生短效的商业价值,缺乏变现为真正的AI原生价值。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习惯了以电商为代表消费互联网带来的商业革新,认识到了用户/流量的真正价值。互联网技术的高效的确带来了C端服务模式的重大利好。但AI技术或许不仅如此,在服务模式之外,更是技术框架的整体革新。

这样看来,To C或许才是陷阱,那么,To B会是AI落地的真实答案吗?

答案是相对肯定的,至少,在真正面向大众之前,To B的应用会是一个前提。

二、钉钉的AI变身

回到钉钉的动作。推出AI Agent之后,又推出AI Agent市场,其实不令人意外。

从技术和产品的进化路径来看,这的确是一种惯性。打开魔盒的OpenAI,从开放 Plugins 插件功能,到建设GPTs 平台生态,又发布了Agent开发框架Assistant API,走的就是定框架、搭平台、做市场的逻辑。

在此之外,AutoGPT这类平台的出现,也加速了整个生态的成长。最直接例子,就是GitHub上的项目想要达成上万星标的成就,往往以「年」为单位,但在最近却呈现出垂直增长(Vertical Growth)的状态,与此同时,追随LLM和AIGC平台的开发者数量增长也是近乎于一条垂直曲线。Agent的开发工具和平台越来越简便,Agent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但AI Agent与大众之间,还缺乏一个入口。钉钉本身在尝试成为这个「人人皆可AI」的入口。

梳理钉钉的AI变身,一条主线就是AI Copilot向AI Agent的进化。2023年4月,钉钉宣布全⾯智能化,所有产品要⽤⼤模型重塑⼀遍。而后的故事带着点爽文味道:在随后的100多天内,钉钉17 条产品线完成智能化再造;开放智能化底座,帮助生态产品也重塑了一遍;再然后是全面对外开放AI能力,成为首个全民级别的AI工作应用。

这一部分,更多是Copilot能力的不断演进。而在今年3月,钉钉将自己的AI Agent「钉钉AI助理」升级后,从图片理解、⽂档速读、⼯作流等场景化的能力切入,成为国内探索多模态、长⽂本与 RPA 技术等应用落地的典型案例。

目前测试情况来看,个人或者企业可以通过钉钉AI助理链接钉钉生态应用和企业自建应用,尤其是销售、财务等专业场景,部分重复性工作已经可以实现AI助理的任务流程编排,整个流程变得主动。

在之后,就是AI 助理市场(AI Agent Store)的上线。就现在来看,大部分企业已经从炼制大模型的迷恋中脱离,转向对AI实际能力的需要。而能力落地的前提,一是如何确定合适的业务场景,二是如何匹配对应的AI技术嵌入。

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对比GPT Store,反而是钉钉AI助理市场承接了企业与个体的真实AI Agent 实践。

一方面,对比现有的各类参差不齐的AI Agent来说,钉钉AI助理本身和AI助理市场,是企业确定自身业务场景的锚点,自动匹配对应的技术支撑。就官方数据显示:钉钉AI 助理市场⾸批上架近200个AI助理,覆盖创作设计、学习教育、销售客服、⼈事⾏政、财税法务、⽣产制造等领域,其中30多个来⾃⾏业化专业场景。

而这些场景,还在与上下游贯通。比如墨见MoLook,在构建服饰设计小模型的基础上,商家/设计师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键出服饰效果图、模特图,并且整个过程都是在钉钉中完成。

另一方面,企业与个体基于个人需要搭建的AI助理,又能共享到AI助理市场,甚至可以通过钉钉对话框直接发送,个体的尝试探索能够快速获得反馈,并且被复制到更多个体。

而从Copolit到Agent再到市场的三级跳跃,又在Open AI、微软等大模型厂商的发展路径上另开新叶。为囿于显卡算力,困于投喂语料,难于技术创新的国内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性——AI实践,可以从B端业务切入又反哺C端工作场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会是中国AI应用的典型性代表。

三、为什么是钉钉?

为什么是钉钉?或者说,只能是钉钉。

AI Agent之所以存在To C陷阱,就在于纯个体化的应用场景和交付体感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在AGI并未真正到来的当下,发育阶段的AI Agent并无法完全承接生活全量级的需求,也无法处理集群性的需要。

而To B在传统时代无法存在单个现象级应用的原因,是工作流性质的流程存在行业基本特性,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壁垒如此深厚难以逾越。但在AI应用向Agent进化的当下,却是一把解决真实问题的钥匙。千万个⻆⾊和⾏业对应打造的助理,来满⾜特定的用户⼈群。这是基础大模型延伸的通用AI Agent无法具备的。

AI本身的能力上限,千行百业的门槛壁垒,不同场景的需求交错,反而成为钉钉弯道超车的助力。在钉钉本身的业务基础上,钉钉AI已经有超过220万个企业使用,而目前创建的钉钉AI助理数量在数十万量级,创建者身份覆盖管理者、销售、IT、⼈事、⾏政、财务、客服、采购等不同角色。

这是庞大的数据标的,又是支撑钉钉AI助理作为AI Agent的「记忆外脑」。企业通过钉钉所积累的业务文档、图片、链接、数据甚至用户个人偏好,在合理权限下被调用,碎片化的业务信息被具象为AI助理的数据资产。而这部分数据资产,又可以成为专属大模型的调教语料,这是业内软微调技术SFT可以实现的定点投喂。

除了数据之外,更关键的是,钉钉的一个核心优势是,对比在底层大模型构筑的AI Agent ,其AI 助理可以直接关联到企业用户与员工个体的生产场景中,而钉钉生态内本身已经完成AI重塑的各类应⽤,也能被充分调用,甚至于,各类外部平台也能无缝衔接。而得益于此前在协同办公中的耕耘,业务流本身的拆解和工程化,反而在AI重塑后成为AI Agent应对复杂任务的助力。

也不乏有企业欣然接受。艾为电子利用钉钉AI进行的业务生产调优,已经进入实际生产阶段;深圳航空在钉钉AI能力基础上组合钉钉宜搭、互动卡片等多个能力,促成销售成功,都已经进入实践的案例。

四、可被复制的路径

严格来说,钉钉AI助理市场的出现,可以视为钉钉对「AI」与「开放」两个关键词的解读。也可以堪称钉钉对「AI原生」概念的某种锚定:AI原生应用并不意味着与过去完全脱离,比如连接器、API、低代码这些钉钉传统的生态体系并没有完全被舍弃,而是被融入新体系成为一部分。

钉钉AI⼀年多来的⽅向,成为一种可以复制的路径。而当下展示的反馈来看,其生态商业化的可持续性,也有印证。

向上引申,算力与芯片受限的情况下,想要实现追赶,必须弯道超车。一种行业乃至宏观层面的共识是,国内市场更需要以AI实际落地的方式融入千行百业,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驱动器。

本文由 @井寻 投稿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