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区块链新商业?

7 评论 13867 浏览 222 收藏 16 分钟

本文包括区块链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以及目前各赛道落地情况。

对区块链工作原理的理解,有助于对照落地场景:为什么区块链可以应用到这些场景中、区块链如何使对应场景效率提高。进一步,了解具体赛道的落地情况,尝试结合区块链原理、落地场景,思考如何参与到区块链新商业的探索中。今年1月,一股“3点钟群”的风,将大众视野迅速聚焦到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货币(炒币)上——人们对短期财富变化的热情远大于,需要耐心才可进一步理解的区块链对社会的长远影响。

大众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在达里欧《原则》一书,就有提到:在决策偏好上,大多数人习惯关注一级(短期)的直接结果,忽视二级、三级(相对长期)的后续结果。

可以理解,但不意味着应该停留在这样的一级决策视线。关于区块链远大于数字货币的价值,我在《放下数字狂热与焦虑,基于价值判断虚拟货币的未来》一文中已提及。关于区块链本身对社会的影响,去年5月,我在一篇文章也已提到:

区块链这种颠覆性的技术,大家往往倾向高估其短期影响,低估其长期影响。区块链崛起的周期会比预期要长,同时,影响会远超出大多数我们的想象。

现在,区块链技术,正在进入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改变社会生产关系,产生(相对一级决策偏好)更具价值的影响。

以上,区块链对生产关系的革新、影响之大,以及崛起时间之长——这三者,是不是存在一个相对底层技术本身更易理解的视角,帮助人们理解,进一步,参与到区块链带来的新商业可能?

本文认为,具体的商业落地,作为一种视角,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理解区块链对生产关系的革新。

接下来将基于商业落地项目视角进行分享:

  • 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场景有哪些
  • 在不同赛道,区块链正在落地的商业项目进度如何

这两个视角,我们首先会以一个流程(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实现流程)为基础,然后基于其中一致性逻辑,对照多种场景的可能性。

一. 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场景有哪些

1. 区块链基础工作流程

区块链的工作流程包括四个环节。在执行这四个环节之前,需要交易已经发生。

    1. 首先,「发送节点」,即发生交易的节点(钱包),向全网广播交易产生的新数据(存储在区块中,传递的是区块数据)。
    • 「接收节点」,即周边节点,收到新数据后,进行初步合法性检验。检验通过后,这个环节的周边节点,向「全网节点」传递。
    • 「全网节点」执行共识算法(PoW、PoS、DPoS等),确定存储交易数据的区块合法性、正确度。
    • 达成共识后,将区块纳入区块链中,完成数据存储。

如图:

入门:如何理解区块链新商业?

区块链工作流程

以共识算法为前提,全网节点达成共识、交易被认可,展示了区块链取代传统第三方中介、中心平台信任保证的可能——区块链在创建一个基于共识算法的信任机制

2. 区块链多种应用场景

对应区块链实现去中介、去中心(或者说弱中心、弱中心)的信任平台支持,区块链在多场景中正发挥其信任机制功能。

目前,对区块链落地场景的分类,一般包括:数字货币、支付汇兑、登记结算、数据存证、知识产权保护、供应链与溯源防伪、身份认证与公民服务、物联网、保险、医疗、博彩与预测市场等。不过,这个分类并不算友好——一部分场景属于某个落地环节,一部分场景属于行业应用。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相对简洁的分类方式,基于区块链对社会前两个阶段的影响(第一阶段:数字货币、第二阶段:资产金融化、第三阶段:区块链下的社会治理)。

      • 数字货币场景
      • 资产金融化场景:基于区块链的交易流程

数字货币场景,包括无现金支付(法定、非法定货币的支付流通)、代币/通证。这里可以额外补充的是,基于共识机制产生的数字货币,现在已经解决了货币唯一性、双重支付难题等。

资产金融化场景,这里的资产金融化,主要是指资产基于区块链实现价值流动。

资产金融化落地,需要经过一个从资产编码到资产交易完成权利转移的过程。这一个过程,每一环节,分别展现了区块链如何发挥效用。比如,在注册环节,区块链完成身份确认。在登记环节,区块链需要对资产进行存在证明。在确权环节,区块链会给所有者唯一权限,控制自己的资产。在状态追踪环节,区块链上的时间戳,为资产溯源提供了可能。在交易环节,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自动化处理外部发起的交易请求。资产交付环节,区块链发挥着它数字货币的功效:支付、清算、汇兑的去中心流程。

如图:

入门:如何理解区块链新商业?

资产金融化流程(区块链上实现价值流动)

与这一个完整的资产代币化、金融化流程对照,区块链正在影响各种行业应用:知识产权(如内容版权)、供应链、保险、医疗、博彩与预测市场。

比如,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内容在区块链上登记后,所属权确定,对版权有需要者,通过智能合约,请求权限——同时内容资产完成一次交易。

再比如,在供应链上,区块链用(不可篡改的)时间戳记录资产/商品的状态变化,对资产追踪,一可以确定(比如珠宝)资产是否在安全的流程中、二可以检验资产的状态(比如新鲜食材)是否符合要求。

其他任何行业,资产上线区块链后,价值流动,基本可以一一对应上面的流程图。

接下来,会重点呈现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实现。

3. 智能合约基础工作流程

智能合约,可以被定义为: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智能合约控制数字资产,包含合约参与者约定的权利、义务,条件满足的前提下,由算法自动执行合约内容。

智能合约实现的一个基本要素:合约参与者、合约资源集合、自动状态机、合约事务集合(合约中下一步动作、行为,控制合约资产以及对外界信息进行回应的集合)。

智能合约的执行流程图,如下:

入门:如何理解区块链新商业?

智能合约模型(要素与流程)

最简单的智能合约实现的逻辑是这样的:

入门:如何理解区块链新商业?

基于共识的智能合约,可以自动执行合约事务,无需第三方介入。

资产的流动,回到了最本源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直接交易,不要平台中介。

4. 智能合约多种应用场景

目前智能合约具体的应用场景包括房屋租赁、差价合约、代币系统、储蓄钱包、作物保险、金融借贷、设立遗嘱、证券登记清算、博彩发行。

从智能合约的实现流程来看,对比起目前应用的有限场景,其实智能合约在其他场景同样具备想象空间:任何我们在区块链上定义了权利、义务(条件)的资产,都可以借助智能合约,(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自动完成交易,价值流动的效率将提高。

二. 不同赛道,区块链正在落地的具体商业项目如何

上文提及第一部分,区块链基于共识算法等为交易创设了信任机制,这个信任机制,使得区块链在货币经济、资产金融化发挥的效用。第二部分,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实现资产自动交易。这两部分的流程逻辑,可以对照各行业场景,发挥相应效用。

现在,我们将视线转移到各行业对应的具体商业项目——各赛道正在发生什么?

在尝试解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对照了互联网崛起之时,最先是信息、社交、电商的项目迅速扩开影响力,使大众理解互联网、进而成为参与者。那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哪些领域的项目,会最先让大众参与进来?我们觉得很可能和互联网类似——应该是对大众来说,理解门槛最低的那些领域。

这里做一个补充说明,在主流的观点里,区块链最先革新的是金融,包括支付、清算、票据、信贷、保险。但是,面向大众,(无现金)支付环节,一是交易速度不比目前有第三方中心支持的快,二是非法定货币被大部分(B、C端)用户承认还需要跨过法律、用户风险(非法定货币价格变动)承担门槛。清算、票据、信贷、保险,并不算大众常规使用/接触的场景。所以,金融,应该并不是最先让大众理解区块链的赛道。

我们认为相对大众来说门槛较低的领域,从目前的创业赛道来看,包括:

  • 社交
  • 娱乐
  • 电商

社交赛道,可细分为:通讯、内容社交等。通讯领域的项目包括ONO,今年1月已经获得数百万融资。MatchPool,社交平台,两天内完成价值580万美元的以太坊众筹。Twister,2014年国内就有报道过,尝试做去中心化的微博(不过目前已经没有更新的信息)。内容社交领域,有Steem、ZapChain、Yours、QunQun等,主要是基于内容提供,其他用户可以对内容进行交互:支持、赞赏、点评、互动交流。

娱乐赛道,并不完全独立于社交赛道,即也包含社交功能,现有JetCoin、FansTime、e秒,这类项目主要是基于区块链提供的信任机制,粉丝可以在平台交易公众人物的产品。哈希世界,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大众理解区块链本身。XPlay,基于区块链的匿名去中心机制,使用户可以进行音视频交易。去中介的直播平台Youlive等。

电商赛道,目前Winding Tree、爱游购,尝试将原来的B2B旅游产品,去中心分销。TraDove、Storiqa,则从全球交易切入,解决的是跨过交易的安全信任问题——通过区块链提供的信任机制支持,大方向是使得大中小企业可以直接进行线上跨国贸易。

接着:

  • 知识产权保护
  • 金融赛道

知识产权保护赛道,Ujo、星链、原本区块链、Blockai、Stem、纸贵等,主要基于区块链上资产确权,追踪保护知识产品权益,还有基于智能合约,实现原创者(作家、音乐人、画家、设计师等)与受众之间的直接交易。这个方向,会非常有意思:人们所有的知识产品,不需要挂靠收取中介费的平台,创作者们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

金融赛道,在区块链智库甲子光年平台发布的区块链项目库中,有超过(不含交易所)160个项目是属于金融赛道的。即超过20%的项目聚焦在金融领域,参与方不仅是创业团队,还有大公司。

其他:供应链、法律、身份确认与防伪等。在此就不做具体展开。

以上赛道的初步分享,是基于目前公开信息的梳理。从这个初步版图,再对照上文我们展开的区块链实现的工作逻辑,应该不难理解,为什么区块链可以助力这些赛道项目的展开,进一步的,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生产生活场景,思考区块链技术还会带来什么样的可能。

* 文中区块链工作流程、智能合约流程参考《区块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

 

本文由 @Danbchpk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完全不知所云,不知道全中国有几个人能看懂这个文章

    回复
  2. 哎,万恶的大学老师教的吧?金融嘛,就是资金融通。辣鸡教师害人不浅啊。
    告诉你吧:微观上讲,金融是风险价值的跨时间、跨空间交换。宏观上,说不清楚,太深奥了。

    来自上海 回复
    1. 我曾基于王福重教授《金融的解释》一书,尽量体系地梳理过金融入门知识,原文标题为《金融简易入门: 货币的诞生,信用与金融市场体系》,文章第一段如下:
      【 金融,可以简洁定义为: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

      价值交换的发生,由世俗化的价格数字度量,货币(或者货币类票券)是其交换载体。伴随价值交换,货币被发行、流通、回笼,进而完成现有资源跨时间、空间的重新整合。

      本文尝试对基于货币载体的金融市场作一番体系梳理,从货币诞生、信用要素与金融市场维度展开。】

      原文链接为:https://www.jianshu.com/p/bf9347bcbd8a 。

      不介意的话,可以指教下。

      来自浙江 回复
  3. 按我的理解,金融涵盖货币资金乃至相关的经济流通。资产通证化是资产金融化的一种形式,即 使得资产(比如你的产品)获得市场价格并链上流通。
    如有偏差,请多指教。

    (关于手写体,谢谢夸奖)

    来自浙江 回复
  4. 可以举更具体的例子吗

    来自重庆 回复
    1. 其实文中已有不少例子。不过由于技术瓶颈、未成熟的市场基础设施乃至偏颇的泡沫,使得基于去中心的分布式账本落地时,面向企业端的应用逐步引入时未被C端用户关注,面向C端用户的消费级产品仍有一段暂时无法确定的探索时间。

      来自浙江 回复
  5. 没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