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谈商业产品(二):大型互联网内部创业指南(3)

1 评论 3093 浏览 28 收藏 9 分钟

团队创业是件痛并快乐的事儿,笔者把这段经历进行了提炼,抽取出最有价值的部分落到纸面。读者可以把它当做是故事或者指南,期望能带来价值。

过去的16、17年中有一波ToB企业融资的大潮,我们也是趁着这个机会获得融资并独立成公司的。作为一家大型公司的部门可以受到很多庇护,独立则意味着要自生自灭,要独自面对竞争和挑战。

但是从母公司的角度看,如果独立成功可以给公司市值添砖加瓦,如果失败也不是什么“不可承受之重”,而且短期内公司的现金流可以好看不少。

资本的引入

从一个在创投工作过的朋友处了解到,哪怕相对成熟的创投,投出去的项目也是九死(甚至99死)一生。但是这并不影响创投获得收益,只要成功的项目够优秀,就能把所有亏的钱都挣回来。

说起来,投资机构才是行业食物链的最顶层,普通员工给被投资公司打工,而公司老板给创投打工。由于这个原因,不少财富自由的大佬都选择加入或者创立资本;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过去几年我们看到很多拼得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最后走到了一起。

笔者对于融资方面了解较少。零星地从围追堵截过投资人的前同事,从与投资人谈判的boss,从在创投工作的朋友口中听说过一些,这里整理分享。

(1)尽可能多接触投资机构

在行业待久了,总能直接或间接认识那么几个投资人。如果不认识,那么可以去投资人聚集的地方寻找面谈的机会。

例如:在创业最火热的13、14年,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咖啡厅就聚集了一大批投资人。你在3W咖啡、车库咖啡坐上1小时,就能遇到好几个创投的“小朋友”勾搭创业者。如果找不到现场见面的机会,可以通过一些交友工具接触,例如:“脉脉”。

之所以多接触,是因为能从对方提供的信息中得到潜在竞争项目的情况,也能从他们的看法中得知投资人对项目长远规划的看法和建议。

(2)尽可能选择实力雄厚、名气大的投资机构

这其实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大牌机构不仅能给予初创公司更多指导,嫁接更多资源,还能在下一轮融资中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估值。

(3)尽可能保证股权不被稀释

笔者曾看过多份BP,其中A轮融资时出让20%股权的居多,资金用途大多是运营、团队建设和市场营销。少出让股权,是为下一轮融资做准备,也是为了保证公司的控制权能留着创始人手上。

而关于后一点,在各类新闻报道中可以知道,融资轮数多的企业是经常踩雷的。

老员工去留的处理

在互联网之前,雇主方市场强大,除了少数外企较关心员工的福利和想法,其他公司几乎一边倒地将员工利益置于不太重要的位置。而近几年,互联网扩大了舆论的自由度,也因为行业内的充分竞争使雇主更注意维护员工关系。

所以一旦公司有个风吹草动,特别是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都需要和员工做好充分沟通。否则,大家分分钟会把事情捅到各个社交平台上,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公关事件。

有此考量,在业务分拆时也必须尽早做好人员管理的工作。

(1)淘汰不适合的人

德国在一战后被严厉制裁,军队数量受到限制,当时德国做了一个决定——遣散普通士兵,只留下军官。所以在二战前德国军队能迅速扩充并提升战斗力。

同样道理,创业公司也要时刻注意保持强战斗力,把不适合的人员用合理的机制淘汰掉。在独立之前更是如此,一经做出分拆的决定就要开始着手裁员。

  • 一来让被裁的人有更多时间找新工作;
  • 二来公司层面面临的压力也会更小些。

(2)稳住想保留的人

即使不能提高员工待遇,也要尽可能做到待遇平移。是否涨工资,是否分股权期权,五险一金是否按照原来的标准发,工作居住证怎么处理,餐补、话补、加班费、打车报销还有没有,这些都必须事先说清楚。否则,将影响大家的士气。

(3)关于补偿金

按照劳动法,不论此时是被动离职还是主动离职,公司都有义务给予员工一定的补偿。

良心企业会给N+2甚至更多,能做到N+1的,员工一般也会接受;不够良心的话,员工恐怕要闹上一闹了。

办公地点的选择

这也是一门学问,在笔者的故乡,生意开业前是要请风水先生先瞧瞧的。不少南方省份的生意人都信这个,认为风水好才能财源滚滚。

若从理性角度分析,公司开在哪也有很多现实的考虑。

(1)是否选择共享办公?

共享办公源自美国,如今国内也有不少此类公司做大了规模并获得大额投资,比如:Ur Work、纳什空间等。

另外有些孵化器也提供办公场所,供小团队随时入驻,比如:3W、36氪已经实现投资-孵化-融资的一条龙服务。

这类服务适合小团队,按照租的工位数量每月缴纳租金即可,物业、会议室、硬件设备都是共用的。而且一般都位于中心交通便利地带,非常方便。

(2)是否选择独立办公?

独立办公要考虑的可就多了,一般会由公司的行政同学统筹安排。需要先选定一个租金合适、位置方便、面积够大的地方,然后依现有的条件决定是否需要装修。

装修完毕后,还需要考虑购买办公桌椅和设备,需要考虑开放式办公(体现平等精神)还是隔离式办公(体现层级关系)。

良心一点的还得在员工入驻前给办公区域除甲醛,之后,到了搬迁阶段,哪些同事先搬,哪些同事后搬,怎么搬,是否需要准备车辆和工具……总之是一件繁琐工作。

在前年和去年的资本寒冬中,行业内盛传一句话:

“年轻人不是被创业坑死,就是被创业公司坑死”。

以笔者看,创业失败确实是一件大概率事件。但是“无限风光在险峰”,不去尝试、不去拼搏,又如何能实现财富自由,如何到达诗和远方呢?

这是这个篇章的最后一部分,之所以花了三篇文章来说明整个过程,一是因为这个话题少有人涉及,但是又特别有意义;二是笔者相信greatness can be prepared,将过去的经历进行总结和整理会有很多新认识。

如果能给各位看官带来帮助,笔者将感到荣幸。

相关阅读

泛谈商业产品(一):什么是商业产品?

泛谈商业产品(二):大型互联网内部创业指南

泛谈商业产品(二):大型互联网内部创业指南(2)

 

作者:霹雳,微信公众号:产品霹雳

本文由 @霹雳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