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与互联网的 “哥德巴赫猜想”
互联网自诞生已近 30年,带动了人类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科技浪潮、投资浪潮,大量的创新创业都围绕互联网排山倒海般展开,从未错失商业机会且本身也作为助推剂的风险投资充分享受这张网的红利。
互联网碾压式的演进影响了社会、企业、个人的方方面面,然而回过头来看,风险投资本身在过去几十年互联网的高速裂变中,却几乎纹丝不动,依然遵循以人为本位的募资、sourcing、执行、管理以及退出。直到最近几年,才出现以网为本位的众筹形态,稍微撬动了风险投资固守若干年的阵地。原本致力投资于互联网试图改变一切,但风险投资本身的行为方式却又距离互联网无比遥远,且主观不谋求改变,这实在是个悖论。
而在国内,面向互联网的风险投资恐怕更为保守,2015年 实施的方法和逻辑,与 2005年,甚至 1995年 的可以说没有根本区别。募资主要依赖过往业绩与人脉,依靠人或渠道的沟通;sourcing 相对变化,从传统的人肉开始过渡到网络化;而执行、管理以及退出,无一例外还是 handmade(这不是制造稀缺感的奢侈品),而不是 networkmade。能够适当辨别出不同投资机构的无非是规模大小、专注行业、阶段偏好,以及执行策略,最终反应在投资业绩和品牌积累上。
募资
众筹的出现,曾经一度让煞费苦心募资的风险投资,十分惶恐。创业者更容易获得广泛的资金关怀,而不必再和风险投资机构觥筹博弈。不过,市面已实现的众筹,往往针对的是,具体事物,或者具体创业公司,风险投资却不在此范围。因此,在所谓的一二级市场,二级市场有公募与阳光私募基金,且认购份额基本随时可转让。一级市场却只有私募基金,且在锁定期内不具备流动性。在中国本来就经济波动性较大的宏观环境下,没有流动性对自身也不成熟的出资人 LP 而言,实在算不上友好。
有没有可能设立面向一级市场的公募基金(暂时抛开法律的所有限制),使众筹的对象变成风险投资本身,让有意愿参与较高风险的财富高净值个体参与进来。风险投资作为一种企业化行为,同样需要享受直接融资的便捷性,以及希望争取更低的融资成本。而传统依赖人脉与渠道的融资,无法避免各种融资成本,尤其渠道融资成本之高,外界恐怕难以想象。
互联网在这其中,可以帮助解决,风险投资管理者与财富高净值个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家管理者过往做了什么,有怎样的可追溯业绩)、彼此间的更广泛到达(管理者从以人脉和渠道而聚的有限 LP 人群,拓宽到以网而聚的成千上万位潜在 LP,反之亦然)、更为便捷的认购甚至退出(尽管风险投资基金的中途结算与定价仍是个终极难题,但美国的 SecondMarket 在非流动性企业股份转让上,已经有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尝试)。于是一种可预期的形态,基于互联网的线上风险投资基金交易所应运而生。当彼时达成,风险投资基金仿佛进入一种半公开市场,既享受直接融资的便利,对 LP 而言又注入一定流动性,换句话说,一二级市场的界限将日渐模糊。可参照标的是新三板已上市的几家资产管理公司,只不过他们仍然属于国家意志下的改革试验田,不具有共性。
执行
在如今互联网已然成熟,各种规律与效应日渐显著时,对风险投资而言,只要找出事物本质,做判断其实已较为简单。根据我们的探索,比如游戏行业,尤其是网络游戏的本质,其实是在制作差异化优秀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定向人群的有效获取;所谓 O2O 业,其本质是保证供需两端都具备海量前提下,构建充分的双边网络效应,而社交则更多是构建单边网络效应,并且逐渐从纯粹的 online 开始过渡到 offline。电商重规模效应,以及在大资金流动、囤积下的衍生应用。
然而,当前相当一部分风险投资依然喜欢纠结于细枝末节,寄希望于用自有力量去寻找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而不一定是符合事物本质的答案。一种常见的执行策略是,当遇到一个新的细分领域,把这个领域的所有选手全筛一遍,挑其中看上去最好的进行投资,从而完成稳妥的资金布置。但这个领域可能因为没有接近本质,大概率是所有选手相互厮杀,构建不了竞争门槛,最终难以脱颖而出,或者更糟糕的是全部都日渐消亡。
包括知乎在内的社区是一种典型的知识众包力量体现,让真正的民间高手以一种自发的、义务分享精神还原事物真相,并使之自然传播。被挖掘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都是令人信服的。但是,风险投资至今仍大面积执着于自建知识体系,尤其当面对新行业新领域时,大费周章学习研究,殊不知到头来还是只触碰到行业边缘,时常是行业关键词了解一二了就以专家自居。其实真正的专家虽隐于市,但活跃在网络的各个角落。发动社会和网络力量搭建知识体系,甚至让全民参与所谓尽职调查,减少风险投资耗费在尽调上的差旅、人力投入。一个假想的场景,风险投资,通过大量的网络化调研,抽丝剥茧形成对拟投资对象的直观判断。与此同时,类知乎的专业性知识众包可能将史无前例拥抱清晰的盈利模式了,让风险投资来买单。
管理
凯文凯利的旷世巨作《失控》,读起来十分艰涩,不过通篇其实都在讲述一个逻辑:大量事物如果不加以刻意的外力控制,最终极有可能自发的形成,最为有序最符合事物本质规律的生态循环。暂且不论此逻辑的对错,在风险投资领域,投资后的人为管理是无处不在的,小到定期的财务报表审阅,大到投资人参与董事会,某些风险投资恨不得把投资行为当成对某家企业的控制发泄工具。
再次回到互联网世界的开放式社区。当社区基调明确,人群逐渐增加时,只要有合理运营,维持社区基调不变,而不是去干涉控制人群的行为,社区往往会自然繁荣。有人会主动站出来为社区贡献价值,并且带动其他人尽可能参与进入社区。
这两者有什么关系?从我们基金的实践中反映出来,尽量少的进行投后管理,反而是最好的管理。抛开风险投资过往的那些投后繁文缛节,引导所有投资公司的创始人与管理者进入一种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社区氛围,到目前的效果连我们自己都感到惊讶,竟然逐渐产生了自我管理、相互支援、以老带新、亦正亦谐(诙谐幽默)的生态环境。
退出
这和募资呈现出相反的资金流向,那么也和它一样,一旦基于互联网的风险投资基金交易所真正落地,不仅对于基金本身,对于基金所持有的公司权益也同样凑效。美国的法律环境与物理环境其实已经支持了这种互联网化的退出,只不过在中国,还相对遥远。
小结
风险投资的互联网化,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大量的环节与流程已经陷入实现低效、缓慢进化的怪圈,与这个时代的快节奏高效率气质格格不入。作为这个行业的参与者,仅抛砖引玉,尤其对于新兴的风险投资业者,做这个行业的改造者,而不是追随者,做创业团队的联合创始人,而不是投资人,作为后起之秀才有可能成功。
本文作者熊能(合伙人 @ 抱团科技 VC)
来源:36氪
原文地址:http://36kr.com/p/5036167.html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