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10年,是长跑,不是短跑
科技并不高冷,要让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科技,首先要让科技充分娱乐化,然后走进每一个人的心里。
科技,已经在全面赋能各个产业,如果哪一个行业没有被赋能,基本可以判断它已经落后了。
在很多产业,科技赋能是从端到端的,是全新的。比如太阳能产业。
也有一些产业,科技赋能是颠覆性的。比如汽车产业,很多人喜欢把自动驾驶、电动车、车联网分开说。
实际上,这三个看似可以分开的、独立的技术推动,汇集到一起之后,让人和车的关系发生了极大的改善,也会形成对汽车产业巨大的颠覆。因为未来的车,在形态、功能和使用方法上,都和今天的车有天壤之别。
所以对于各个产业而言,科技赋能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
一、中国需要更多隐形的产业链主宰者
1. 科技创新是大势所趋
多年来我们一直有这样的感触:
一方面,中国科技创新的源头尤其是硬科技的部分,是需要更多沉淀的。
原因就是,全球的很多创新技术基本都属于“师出名门”,也就是出自名高校、牛导师、大牌实验室。但是,技术的形成需要经过高校几年甚至几代的积累,包括高校的治理积累、理念积累。
虽然现在包括北大、清华、浙大、中科大在内的一批高校也在迎头赶上。但是,总体来说,我们的科研高校数量、整体质量和国外相比,还是相差一个数量级,全面突破依然很难。
但是,我们的产业已经走到这儿了,没办法再等20年,等中国的科技实力强大之后再去全面升级产业。
我们必须升级,现在就要升级。
另一方面,中国高科技产品、复杂科技产品的制造能力,绝对是全球独步的。
如果比精密加工能力,中国可能要在全球排在十几位。毕竟很多精密加工的机械设备都是日本造、德国造,我们要买他们的设备。
但是,制造能力,尤其高科技产品、复杂科技产品的制造能力,中国绝对是全球独步的。
这个优势的取得,其实是因为我们以前有好师傅,这个师傅就是那些世界500强。世界500强企业善于制造,而我们善于向它们学习。
世界500强企业的制造是封闭的,当它们移到中国的时候,不愿意把所有的产业链都移过来,这就造成中国在为它们供货的时候,能形成一个开放的产业链,而开放的产业链就有了更大的活力。
如今,我们不光能为500强制造,还能为创新企业、小企业制造。开放能力加上制造能力就变成了中国的独家优势。你去看全球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指标,中国独步天下。
2. 创新趋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这个时代和以前不一样了。今天,世界科技早已紧密结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日本有一个企业生产汽车车门的密封圈。因为车门每天开启很多次,要保持密封圈使用N多次能保持弹性,不变形,还要保持密封性很难。只有一家企业,也就是日本一家企业有,结果日本那家企业有一年不小心失火了,一失火,全世界的汽车一半以上的出货量都受影响,因为全世界突然发现大家用的都是这家企业的密封圈。这就说明这家企业在汽车产业里抢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竞争优势。
我们做高科技创新,一定要摒弃过去习惯的竞争概念,我替代你,你替代我。更多的是要有生态位的概念,是你重要,还是我更重要。中国做手机这么多年就悟到了:芯片比手机还重要。所以协作是前提。
我觉得中国其实需要更多隐形的产业链主宰者,需要更多生态位,要能做到对产业有充分的了解,也有自己的实力才行。
1980年拜杜法案推出之后,高校技术转让越来越正规化。那些高校技术转让的公司,已经成为我们下一阶段需要真正学习和合作的。
过去,中国对这些公司缺乏了解。今天,我们必须站在全球的角度,站在全球的产业生态全面布局的角度,站在协同生态位里如何取得优势的角度,而不是谁把谁干掉的角度,来深化创新的布局。
尤其政府在做规划的时候,能够站在更广的角度,从产业布局角度,从创新生态的角度,形成更完整的认识,然后在认识里看到哪个是我们的短板。
3. 中国需要更多科技企业家
中国在科技产业方面经常是科学家说话,而不是科技企业家说话,这就造成科技企业家的地位不够。
科技企业家和科学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科学家只懂科技前沿,不懂市场应用,而科技企业家同时具备两者,既知道市场前沿,还知道哪有需求。
山东是中国低速电动车第一大省,一辆电动车大概卖3万元左右,最多5万元。
从思路上来说,这是完全正确的。第一,它是电动车;第二,低速驾,不会造成恶性死亡事故;第三,很实用于短距离出行,有大量需求。可以说,低速电动车是最佳方案。
但是,我们在研究电动车产业的时候,我们把车划分为A级车、B级车、C级车,几乎把低速电动车排除了,不认为这样的车叫电动车,而是无牌照的三轮车。其实国外就推了奔驰smart,未来的电动车的外形很可能是千奇百怪的,有大量小型化、微型化的车型。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我们在对应用的需求,尤其是前瞻性的探索应用需求方面,规划比较弱。中国鼓励创新、推动创新,但是在规划的过程中,科学家介入的比较多,却不能很好地与行业接轨。
所以,我们一定要让企业家说话,让市场需求说话,要让需求发声。
二、科技创新要有广度和深度
1. 创新本身的效率问题
国内一度有很多高校在做科研,很多科学家认为高校科研最好是无用之学,不要有目的,有目的就局限了。
说实话,这不真实,因为有目的地和产业结合,其实对科技创新有更好的推进。
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喊创新,工业革命以来,创新的速度尤其项目数量越来越快,每年的创新都是越来越多,每年的专利数都在上升。那么就意味着一个经济体不再是依托单一的一个优势来取得领先了,甚至说单一优势往往还会使得一个经济体出现问题。
所以创新必须要有广度和深度,要在多个领域里面有创新的突破,而且是持续的突破。这是长跑而不是短跑,不是做出了一个伟大的东西就锁定胜局。
当然,也并不是必须所有产业全覆盖。所以,这就要求创新要有效率,要有足够的产出,而且有产出的保障,也就是说,能不能在成功率上下功夫。
2. 企业本身的效率问题
①要有体制的前瞻布局;
坦白讲,越前沿的创新,成功率越低。
目前,介入到特别前沿创新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小公司,因为小公司不怕失败。
当初硅谷之所以崛起,很大一个原则在于它容忍失败。
对于越来越多的大公司来说,创新都是外生的。这就意味着大公司要解决相对长远的创新布局问题,用研究院的方式是行不通的,而是要盯紧产业,做好战略布局。
硅谷会组织一些科技创新公司和风险投资人对接,你会发现一半风险投资人是企业投资人,属于大企业的风险投资部门。其实它不是风险投资,而是做前沿的布局用的。
中国很多大企业在体量上已经不输于外国,但是我们的布局能力要比他们差了不止一个数量级。最后会发现,我们竞争的劣势不是因为我们没本事,而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人家有什么科技存在,我们没能跟人家合作。
②要学会吸收创新,消化创新。
在国内,尤其传统企业,吸收、消化创新方面做得不太好。
企业做大之后,企业家会有一个心态的问题,那就是自己企业的创新部门必须要相对有理。
对于企业而言,创新部门是对现有业务的改进,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部门的管理和生产也要和其他部门一样,也不意味着所有的创新都要在内部干。中国企业家需要放开,开放性地从外面找到问题的解。
内部解也是造成创新效率低很重要的原因。
我们要学会与外部合作,拿出我们的需求,外面的企业针对性地帮我们找到解,然后我们再把它放回到业务流程里来提升竞争力。
对于企业来说,科技化和国际化是两条腿,缺一不可。企业家要终身成长,要让自己从一个本土企业家成长为跨国企业家。
中国鼓励创新、推动创新的优势在于科学家介入的比较多,因为科学家总的来说还是有前瞻性的,因为做科研必须要做综述,科学家就必须要知道科技前沿在哪。
所以中国科学家要深度地介入中国的科技政策制定,而政府又对科技特别重视,这是我们今天取得成功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
但是中国对于科技和科技产业十分不清晰,就如前面所提到的,科技产业经常是科学家说话,而不是科技企业家说话。由于科学家只懂科技前沿,不懂市场应用,而科技企业家能同时具备两者,既知道市场前沿,还知道哪里有需求。
所以,我们要不断优化,还是要让企业家说话,要让市场需求说话。
三、技术要与产业深度结合
科技赋能产业的路径有两种,就是周其仁老先生讲到的创新上下行:
1. 从科技找应用机会
我有了一个新的技术,要先把它放到应用层面看它能做成什么。
当然,更多的情况是,一个新的科技出现以后,为了显示它更多的效果,我们会把它应用到更多领域中去,也就是说从科技中找应用机会。
就像自动驾驶只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应用,它最开始的示范性是图形识别,后来进化到视频识别、物体识别,进化到自动驾驶,是一步一步来的。
总的来说,都是科技要先突破,然后去找机会。
2. 先有需求,然后去找技术满足它
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需求和应用有了充分的融合,使得技术有了优势。
这两种路径,出发点都是要先有技术提供方,要先有企业,有产品,有客户。
但是,现在很多产业的科技推动也取决于要有特别前瞻的用户。
在国外,我们把很多新技术叫破坏性创新,因为使用方法不一样了。
比如,原来我们开车要考驾照,但是未来的车,你只要告诉它地址,它就能把你送到指定地点。这个时候,一定要一些更加前瞻的用户来使用,而且在使用当中,前瞻性地去反馈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造成科技领先。
所以,现在我们讲科技赋能产业,已经不光是创新上下行的问题,而是要与应用深度结合的问题了。
我们投资了国内一家酒店服务机器人领域最领先的云迹,在底层技术方面,这家企业谈不上最领先,因为小机器人底盘在深圳很常见,包括小机器人在环境探索和路径规划方面的能力越来越大众化。
关键的问题是,你要把它放在哪个场景里,因为场景也会反过来告诉你我需要什么,我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这就变成,科技不再像以前一样,我先自己想出一个用户需求来,再去满足它。现在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最终是需要和商业环境,当然不一定指的是最终用户,一起去共同打造才能最终成型。这也是我们认为云迹的真正优秀之处。
四、现在就是未来
2019年能够进入产业的技术很好预测,因为突然出现瞬间普及的技术并不多。
1. 人工智能
今年,人工智能还会是一个大热话题,而且它将逐渐扩散到各个行业和领域。
人工智能的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人工智能会成为工具化的力量。
除了一些人工智能公司和行业结合做行业应用以外,也会出现很多更底层的人工智能公司提供套装标准化的解决方案。
无论你是哪个行业,哪怕不懂人工智能,也可以拿着一套工具应用到自己的行业中去,做出有很强人工智能水平的应用。
在人工智能工具化的同时,也会有更多的人员涌入,门槛也随之降低。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会在更多的领域里见到钱了。
比如在汽车领域,2019年开始,配置稍高的车一定会有自动驾驶。当然,全自动驾驶还遥遥无期。
可以说,2019年的科技特点是大家都看得到的,往往不是真赚钱的时候,当大家批评之后把它忘掉的时候,其实是真正要投资、要开始赚钱的时候。
所以2019年开始,人工智能是真要赚钱了,而且很多领域都要赚钱。这是一个好现象。
2. 5G
今年,5G会开始热起来。但是做到相对完善的覆盖,至少到2022年。也就是说,到2022年,5G才会逐步开始进入收获期。
虽然近两三年,做5G都是不赚钱的,但是今年对5G来说很重要。
因为5G概念刚刚兴起,做5G的主要是一些设备商和手机厂商,包括部分运营商。
实际上,5G最大的机会是一些相对独特的应用平台,那些才是5G最大的卖点。
如果今年有一些比较前沿的企业站出来喊“我是未来5G最有机会的应用平台”,会造出很大的舆论,并且会得到很多的关注,甚至会得到一个很好的估值。
我们一直在讲Gartner曲线是一个很重要的用法,很多创业者不太熟悉它的用法。当一个新技术出现的时候,很多创业者会讲故事,也能融到一些钱。当热度冷下去之后,创业者因为有所准备,熬过了下一轮热度,他才可能有胜出的机会。
很多技术出身的人觉得一些创业者只会讲故事,实际上,这个时代的创业者,必须既有实干能力,也要有讲故事的能力。
中国的企业家,不能因为讲故事而忘掉了实干,也不能因为实干而鄙视讲故事的能力。
在今年4月20日即将召开的第三届前哨大会上,
趋势介绍依然是我的保留曲目。除了汽车相关的趋势之外,我们还会介绍另外九个实实在在、能看得到的趋势,强调为什么我们能看到这些趋势,并且与大家分享趋势背后的规律。
我们强调科技的实用性,所以这些趋势,与你有关。我们希望告诉大家,人人都可以因为科技而获利,同时因为你的获利也能带动科技更好的发展。
此外,我将推出创新生态的完整介绍,我们将重点强调中国的优势在后端,中国不光有钱的优势,也有制造优势、市场优势。
我想要告诉大家,科技并不高冷,要让每一个都能接受科技,首先要让科技充分娱乐化,让科技走到每一个人的心里。
讲者:王煜全,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资深市场营销和战略咨询专家;得到APP《全球创新260讲》主理人。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z_7SDaJtl_w3mW-l9vGJ3Q
本文由@笔记侠 整理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h,基于CC0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