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互联网行业5大产品方向

17 评论 22002 浏览 168 收藏 24 分钟

本文根据产品的属性和目标将互联网产品分为C端产品、B端产品、数据与策略产品、商业变现产品和AI产品这五类,对其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讨论了其特点。

根据产品的属性和目标,业界习惯将互联网产品分为C端产品、B端产品、数据与策略产品、商业变现产品和AI产品。如果单从目标用户来看,数据与策略产品可能是B端产品,也可能是C端产品。但是由于负责数据与策略产品需要具备较强的相关专业知识,所以在实际中并不由普通的B端产品经理或C端产品经理负责,而是由专门的数据与策略类产品经理负责。商业变现产品、AI产品的情况与之类似。

再拓展一下,其他需要较强专业知识的产品方向,也会有专门的产品经理,例如游戏类、硬件类产品等,但是由于这些产品不是广泛存在于各个公司中的,所以本节不对它们展开介绍。

不同产品方向的产品经理,工作内容差别非常大,职业发展路径也大不相同。一名产品经理入行后,要在某个方向持续学习、发展、沉淀,成为某个领域的产品专家,这样才能保证很强的职场竞争力。因此,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产品方向,并坚持做下去,是比较成熟稳健的职业发展思路。那么,如何进行选择呢?我们需要先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

什么是C端产品

C端产品也叫2C(to Customer)产品,是面向终端用户或消费者的产品,往往承担流量获取和转化的重任。

对于业务模式复杂的公司,企业内部的运营服务体系可能最终被包装在一个易用的App中,让客户获得爽快的体验,例如,客户在电商App中购买商品的操作很简单,但其背后有复杂的供应链与仓储配送体系做支撑。对于业务模式简单的公司,一个日活巨大的App可能是企业获取利润的主要来源,例如,墨迹天气App背后并没有复杂的业务运作体系,但巨大的流量可以吸引广告,获取收入。

用户通过C端产品体验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C端产品是企业和客户接触的重要媒介之一,在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C端产品有如下特点:

  • 用户是个体:使用C端产品的是独立的个人,而不是一个组织或机构。
  • 强调交互体验:C端用户要求低的使用成本和学习成本,他们可能会因为体验上的一点不满意而轻易离开App。因而,C端产品非常重视交互设计,对每一个按钮的位置、大小,每一张图片的设计、配色,每一句话或短语的字数、用语,都要做到充分思考、论证、测试,以提供极致的交互体验。
  • 数据驱动设计:C端产品对每一个按钮、组件、页面都要进行全面、精确的数据监控,通过数据分析来调整方案并持续优化,最终达成目标。
  • 收益容易量化:C端产品关注的核心指标主要包括日活、UV、PV、转化率等,任何功能的设计都可以确定明确的考核指标,项目收益容易量化和评判。
  • 运营决定存亡:对于C端产品来说,产品运营和产品设计同样重要,共同决定了产品的成败。设计一般的产品加卓越的运营,很可能取得成功;设计优秀的产品加糟糕的运营,很可能走向失败。举例来说,假设抖音的录播功能非常强,但平台并没有通过良好运营吸引用户,缺少优质内容,以及假设抖音的录播功能相对较弱,但平台通过运营吸引了大量创意达人、聚集了优质视频,你觉得哪种情况更容易成功呢?

C端产品按照运行的设备可分为:

  • PC端产品:包括Web版的官网、主站,以及运行在PC上的安装软件包,例如迅雷、360助手。
  • 移动端产品:包括运行在所有手机、移动设备上的原生App或H5应用。
  • 其他设备端产品:包括智能硬件、车载环境下运行的软件。

C端产品按照所实现的功能可分为:

  • 工具类产品:提供独立功能解决某一类具体需求,例如墨迹天气、随手记、美图秀秀等。
  • 内容类产品:为原创或聚合内容提供分享平台,内容产生形式包括OGC(OccupationallyGeneratedContent,职业生产内容)、PGC(ProfessionalGenerated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和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例如今日头条、喜马拉雅FM等。
  • 社交类产品:实现陌生人、熟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例如微信、陌陌、脉脉等。
  • 平台类产品:作为双边市场平台服务方,帮助买卖双方实现交易撮合,例如淘宝、滴滴、Airbnb等。

目前很多软件在向着多元化、平台化的方向发展,可能不单纯属于某一类,例如我们每天都在用的微信,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强大的社交功能,微信公众号还产生了大量的优质内容。

C端产品给传统企业带来的变化:

互联网对传统企业最大的贡献之一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销售渠道——线上渠道。通过线上渠道的C端产品,企业能够轻松触达更多更广的受众,获得的商业机会也大幅增多。同时,线上渠道也给传统企业的流程设计和操作层面带来很大变化。

例如,以前的保险销售都是通过代理人或电销外呼人员完成的,公司需要管理庞大的销售团队,来实现销售目标。现在,很多保险产品已改为线上形式,由客户自助购买,这大大减少了企业的销售管理成本。新形式带来的新挑战是,如何通过线上渠道导入流量、提高转化率:需要通过各种运营手段,吸引有购买保险诉求的客户进入公司网站或landingpage(着陆页);需要保证自己的产品界面清晰、交互友好,以实现让尽可能多的潜在客户转化为成交客户;同时通过各种策略和机制,鼓励客户帮助产品传播口碑,引入更多流量和销售线索。要实现这一切,C端产品经理和运营人员是不可或缺的。

如何把故事讲好,如何把产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展示清楚,如何让客户尽快下单付款——这些都是C端产品经理和运营人员要思考的问题,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好的销售人员要思考的问题。不同之处是,销售人员可以通过面对面沟通掌握客户的真实心理动态,做出对应的举措,而产品经理则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来优化交互和流程。

什么是B端产品

B端产品也叫2B(toBusiness)产品,使用对象是企业或组织。B端产品帮助企业或组织通过协同办公,解决某类经营管理问题,承担着为企业或组织提高收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风险的重任。

上文提到,C端产品是企业与客户在互联网渠道接触的桥头堡,但在C端产品极简体验的背后,可能有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业务支撑体系,需要多个业务团队、业务单元协同配合。

例如,我们熟悉的电商,对于消费者来说,只需要使用App挑选商品、下单、收取快递,退款退货也都能在App中轻松完成。但是,其背后是财务、采购、仓储、配送、客服等一系列业务团队的配合协同,而这些团队都需要各自的业务系统来支撑其开展业务,而且所有业务流程需要被灵活地联系起来。

所以,一个业务的开展可能只需要1个C端产品研发团队;但为了支撑其运作,可能还需要好几个同等规模的B端产品研发团队。

B端产品有如下特点:

  • 目标用户是一个群体:B端产品用户群体是某个业务团队或组织,这一组人需要共同协作来完成工作,所以需要B端产品来帮助他们实现分工协作。
  • 效能第一体验第二:B端产品的目标是解决组织的某类业务问题,因此聚焦于流程,提升业务效能是最重要的,打磨交互体验则处于次要地位。例如,产品设计时并不会过多地考虑UI设计,也不会为了几个按钮的摆放位置花费太多时间,即便某个功能的交互设计不太符合常理,业务人员为了完成工作也还是会使用软件(但这并不意味着B端产品经理可以无视交互体验)。
  • 强调抽象和逻辑:B端产品背后的业务复杂度高,人员、分工、协作、流程、规则随时可能调整,这就需要产品经理有非常强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将看似散乱无章的业务抽象出共性,进行合理建模和设计。
  • 收益难以量化:B端产品要支持、解决业务问题,但业务成效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很多时候并非取决于B端产品设计的好坏。例如,采购部门的核心绩效是找到更多优质低价供应商,但这并不取决于采购软件设计的好坏,而更多地依赖于采购员的人脉和专业技能,以及管理考核体系(不过,供应商在合作过程中的服务如何,则可以通过B端产品进行监督和评价)。我们很难直接衡量B端产品上线的新功能对业务价值的贡献。这也是B端产品经理经常面临的烦恼——难以外化项目效果。

B端产品的部署方式可分为:

  • 私有化部署:将软件部署在公司自己的IDC以及专门配置的主机与存储设备中,与外部网络隔离,安全性强,网络稳定。
  • 云部署:将软件部署在第三方云服务商(或企业自建IDC实现云管理),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节省数据中心成本。业务系统一般采用私有云部署,安全性相对较高。

B端产品的技术架构可分为:

  • B/S(Browser/Server)架构,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目前市面上的B端产品基本都采用B/S架构实现产品设计。
  • C/S(Client/Server)架构,即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这是早期的PC软件普遍采用的架构模式,用户需要安装客户端来使用软件,每次软件升级都需要进行客户端更新,非常烦琐。现在这种模式已经很少使用。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原生代码编写的移动端App,也属于C/S架构。

B端产品按业务方向可分为:

对企业内部的B端产品,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 业务支撑类产品:支持企业经营管理或核心业务的开展,例如仓配系统、CRM系统。
  • 办公协同类产品:支持企业内部办公协同,例如OA系统、HRM系统。

对企业外部的B端产品,主要是指商家端的产品,即平台型企业给卖家提供运营管理支持的系统,例如淘宝的卖家管理系统、美团的商家管理后台。商家端虽然属于给客户使用的对外系统,但这类客户一般都是机构或小微型企业(而不是个人),所以在设计这类产品时,所采用的核心思路和方法与设计其他B端产品是一致的。

B端产品中还有很独特的一类,叫SaaS产品。严格来讲,SaaS只是软件的部署方式,但是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和软件公司都会设计、开发云端部署的业务系统,例如CRM、HRM等,并对中小企业客户售卖。所以,如果有人说他是做SaaS产品的,那么他很可能做的是面向中小企业售卖的业务系统产品。

B端产品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支撑着企业经营运转的方方面面,每一个细分业务线产品方向都需要充分的积累和沉淀。如无特殊说明,本书所讨论的B端产品是指企业内部使用的B端产品(包括业务支撑类产品和内部协同类产品)。在第2章中,我们会介绍更加细致的B端产品分类。

什么是数据与策略产品

数据类产品是对企业内外部所有数据进行挖掘并利用的产品,通过数据反映出来的深层次信息来有效提升对应业务的绩效。因为策略类产品同样是基于数据的应用,所以我们把数据产品和策略产品放在一起讨论,统称数据与策略产品。

数据与策略产品经理有以下工作方向:

  • 数据仓库建设:设计公司底层数据仓库,包括业务数据模型、指标体系等。通过对业务的理解,设计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识别业务的过去和现状、趋势和变化,协助诊断业务。
  • 报表设计:将成熟的数据分析体系和思路,通过操作简便、易于理解的可视化工具呈现出来,让阅读者能够轻松、快速地通过图表解读数据。
  • 算法策略输出:结合业务诉求,对数据进行探查与挖掘,设计出各种策略算法(包括画像标签的建设),并应用在不同产品方向。例如,基于价格敏感度分析的优惠券投放策略、外卖系统的派单与路径规划策略、电商首页的千人千面以及商品推荐策略。
  • 数据监控:设计并持续优化监控工具,向客户售卖监控工具并提供相关服务。埋点产品(例如神策、GrowingIO),以及网站统计分析产品(例如GoogleAnalytics,百度统计),往往也属于数据产品的范畴。

基于使用对象,还可以将数据与策略产品分为:

  • 对内产品:可视化报表或策略算法输出都是供企业内部使用的,给企业赋能。
  • 对外产品:将企业的数据或算法或报表工具提供给外部客户使用,可以是免费的(例如百度指数、阿里指数),也可以是收费的(例如阿里云QuickBI等)。

从事数据与策略产品建设,一定要认识到数据的挖掘、探查、分析和价值输出才是产品的“灵魂”,而报表、可视化工具只是产品的“表面”。例如,一套BI产品设计的好坏,并不在于其可视化效果是否炫酷,而在于其呈现的指标体系、内在逻辑是否合理,以及能否对业务做到全面的解读和诊断。数据与策略产品经理要将工作重点聚焦于前者,才能更好地成长。

什么是商业变现产品

商业变现类产品,顾名思义,就是帮助互联网企业将流量转化为收入的产品互联网企业往往手握巨大的流量,最常见的变现方式就是广告售卖,具体产品形态包括搜索引擎营销、广告投放平台、在线广告联盟,除此以外,有些公司会把提供增值服务的产品也归为商业变现产品,具体介绍如下。

常见的商业变现方式:

  • 搜索引擎营销(SearchEngineMarketing,SEM):最古老、最有效的互联网商业变现手段,对于百度、谷歌来说,SEM是其核心主营业务收入;很多其他互联网平台也开通了这项业务,例如淘宝、京东、58同城,都会售卖搜索关键词,实现按点击付费(CPC,CostperClick)的广告投放,也就是常说的竞价排名。
  • 广告投放平台:拥有研发实力的流量型互联网公司,往往会设计适合自己平台的创意广告形式,以及投放管理后台,从而方便广告主管理广告投放。例如,抖音会设计符合自己App风格的广告素材与投放管理后台。
  • 在线广告联盟(AdNetwork):拥有流量的中小网站和App可以通过AdNetwork实现广告变现。AdNetwork是一套完整的广告交易平台,在AdNetwork中,广告主发布广告内容,中小网站和App承接广告,将自身的流量变现。AdNetwork是一个概念,更是一个生态和产业。有很多互联网巨头实现了自己的AdNetwork产品生态,例如谷歌AdSense、百度网盟、阿里妈妈等。
  • 增值服务:给消费者提供的比基础服务更高层次的服务,一般都是收费的。例如,QQ虚拟道具的设计和售卖、会员权益售卖等。

商业变现产品是互联网企业重要的创收来源之一,尤其针对C端产品,最容易变现的方式就是广告售卖。我们可以发现身边的很多内容型网站、工具型App,以及抖音这样的现象级产品,都内置了大量广告。

什么是AI产品

AI是当下比较火热的话题,市场对AI产品经理的诉求也逐渐强烈。凡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都属于AI产品。AI技术使产品更智能,更迎合新时代的需求。AI产品体系包罗万象,包括操作系统、图像识别、语音交互、无人驾驶等。AI产品的核心是数据、算法和应用场景的结合。

AI产品的功能模块包括数据的收集处理、算法的优化、应用场景的设计和策略的落地。例如,针对语音识别算法,有后台采集数据加工处理的方向,有持续优化语音识别和算法的方向,有针对语音产品包装后产生商业应用的方向(又可以细分为智能呼叫中心语音应答、服务话术动态解析提示、语音输入法等),这些都是AI产品经理可能从事的领域。

各家互联网公司都把AI产品的落地作为战略级决策,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研究和探索。AI在某些工作、生活场景中,已经实现了价值明显的商业化应用,例如图片自动鉴黄,自动拦截涉黄色图片的上传;IVR语音交互,在车险热线中通过和机器人对话快速出险报案。但是在很多复杂场景和领域的商业化依然面临较大的困难和挑战。

我们将互联网领域的常见产品方向汇总起来,如下图所示。你可以思考一下,目前自己从事的工作属于其中哪个方向呢?

插播一条广告

大家好,我是《决胜B端》作者杨堃,曾在VIPKID任产品总监一职。在工作中,遇见有很多优秀的B端产品经理,但缺少体系化、针对B端产品的实操训练,在成长中走了许多弯路。

我努力将自己多年做B端产品的经验提炼总结出来,和起点学院联合打造了一门B端产品体系课——《To B产品实战训练营》希望能给需要的同学一些实质性的帮助。

帮助大家构建B端产品知识体系脉络,掌握B端产品建设,从业务诊断、需求分析,到抽象建模、设计落地的全过程的方法思路,最终直接应用于工作实践。

扫码即可报名,还可为大家争取到的专属优惠~

立即抢座,报名成功后即可领取详细课程资料!

作者:杨堃,《决胜B端》作者,微信号公众号:goYangKun,11年互联网研发、产品设计经验,曾就职于传统外资保险公司、百度,现就职于vipkid。

本文由 @杨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这个文章写的真的很好,多次看了!

    来自广东 回复
  2. 很多b端的软件试用不了 还得提供公司信息

    来自北京 回复
  3. 快看快看,我的目标就是堃哥

    来自山东 回复
  4. 对C端和B端的产品讲解得很明晰

    来自河南 回复
  5. “红蜘蛛”是高校机房管理软件,这种属于B端还是C端产品?

    来自广东 回复
    1. B端

      来自山东 回复
  6. “红蜘蛛”机房管理软件属于B端还是C端产品?

    来自广东 回复
  7. 这个分类的话是否有点勉强,比如AI可以是toB的也可是toC的吧

    回复
  8. 感谢分享

    回复
  9. 感谢

    来自广东 回复
  10. s b d b b

    回复
  11. 厉害了

    回复
  12. 厉害👍👌

    回复
  13. 受益匪浅,感谢感谢

    回复
  14. 逻辑清晰,受益匪浅

    回复
  15. 这么一说,果然清楚多了

    回复
  16. 谢谢 杨老师分享~ 😎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