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十六年成长史:天涯社区创始人邢明反思总结,这些不成功的开悟和致命存在

4 评论 17577 浏览 158 收藏 32 分钟

今年天涯终于上市了,虽然只是新三板,只是一个活着的企业就能上的市。但是它也算是上市了。天涯社区正在倾斜,但还没有倒塌,如何止住倾斜,这次之后,恐怕再无机会。天涯社区作为互联网政治桥头堡,不会倒塌,但是它将永远失去中兴的机会。

很多朋友可能知道邢明是中国最早的互联网人,天涯社区是中国最早的互联网企业之一,也知道天涯创始团队人员很多成功的项目。

如:明星衣橱、陈勇的创投基金、阅读APP毒药等。但是天涯社区如何从冲击A股上市到委曲求全新三板,大家可能就不太清楚了。这是一个至今依旧承载着我们情怀的故事。今天和大家叙说一下天涯社区从一个页面变为几百个主版块日访问量过亿的独立社区的一些记忆,没有什么大道理和英明决策,有的只是为了活下去的努力。

在1997年到1998年的时候,我和早期网民们一样用着拨号网络,泡在各个BBS和聊天室,每个月缴着不菲的话费只为了网络上那些虚拟的ID,有朋友也有仇人。其后由于监管原因,很多聊天室和论坛相继关闭,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就聚在一起合谋着开垦一块自留地,供大家自娱自乐。那个时候968(邢明,天涯社区董事长)已经是股神级的人物了,那么资金自然由他来出,老大也由他来做。一群小伙伴就齐飞海口开始干活

萌芽期

1999年1999年3月,经过创始团队在海口艰苦的努力(天涯社区现任首席科学家当年未退伍的海警战士卓锐业余时间历时好几天),天涯BBS的页面上线了。1999年的技术架构和ASP底层也在天涯使用至今,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怀念技术会议上无论是内部人员还是合作伙伴对天涯技术架构那种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的情景。

对新技术的迟钝,也直接导致了天涯在发展历程中的数次失败,这是后话且不表。

当时只有股票论坛、天涯杂谈,电脑技术、情感天地、艺文漫笔(后改名为舞文弄墨)、新闻众评、体育聚焦、书虫茶社(后改名为闲闲书话)、旅游休闲、海南发展、天涯互助等栏目。 主要成员来自于四通利方论坛、聊天室、碧海银沙、安琪的家、猫扑、龙空、网易、西祠胡同,1999年11月10日,宁财神在天涯杂谈发表《天涯这个烂地方》,正话反说,寄寓了对天涯的一往深情。

1999年11月27日,关天茶舍正式开张。首任斑竹为北大学人老冷,关天茶舍的名字出自陈寅恪的七律《挽王静安先生》“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那时候天涯社区同时在线人数只有几百人,能够在1999年底被电脑报评为中国“最有人情味社区”完全是因为媒体的那帮家伙都泡天涯,从选题到内容,都有可以借(chāo)鉴(xi)的。

1、产品:那个时候的猫扑是我们的目标,拖把在猫扑的产品上做的非常到位,无论是功能还是稳定性,都远远超过天涯社区那简陋的页面。当年的文字网络游戏,社区成员的人物属性和社区道具,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仍不落伍。但是受限于条件,天涯城这个包含了网络人生和社交、游戏属性的产品设计被搁置到了2007年。

2、运营:当时没有专门的运营团队,大家都是一门心思扑在内容和……嗯,网恋上。

968有一句名言:没网恋过的人没有网感。

3、用户:当时的用户群体没有现在这么庞大,也相对高端,不用操心管理问题。而且有了好的内容,通过当年还算鼎盛的传统媒体,自然增长量是很不错的,很快我们的服务器带宽就不够用了。当时海南岛到广东的带宽只有区区2MB。

4、目标:说实话,没有任何商业上的目标,968骨子里就是个文人,对商业并不敏感甚至有些排斥,这是天涯社区活下来的原因,也是至今不盈利的主因。公司的基因,那时候就已经固定了。

5、内容:当没有运营目标的时候,在内容上面也没有任何导向,任由大家发挥,也由此涌现了诸如宁财神、光盘贩子、小李飞刀之师爷、纳兰容若、风吹佩兰等知名写手。

不成功的开悟期

2000~2004年2000年 1月,宜家家居在关天茶舍发表《本世纪最后的论战:中国自由左派对自由右派》《世纪末思想论战:新左派和自由主义在争什么?》光盘贩子发表《“网络文学”:歇了吧您的!》引起讨论。

2000年8月,天涯社区开始正式与国内著名人文思想类杂志《天涯》进行品牌合作。以《天涯》杂志相关资源整合的人文思想类论坛“天涯纵横”正式出现在天涯社区,其斑竹为著名学者李陀。这次合作,使天涯社区迅速奠定了自己在人文思想领域的品牌地位,成为这一领域的标志性网站。

2000年11月,学者程晓农在关天茶舍发表《知识分子与“积极分子”》,引发网友争议。

2000年11月28日,西门大官人在舞文弄墨以长篇连载《你说你哪儿都敏感》成为天涯新星。

2001年4月,王怡在关天茶舍发表大作《二十世纪之乱臣贼子(一)》,引起众多网友的跟帖,影响极大。这段时间,由于王怡、朴素的努力,关天茶舍人气大盛,童天一、雷立刚、求稗书斋(本名刘大生)、李宪源(网名新呐喊)、摩罗(网名3699)、叶曙明(网名一听)、易大旗(孔捷生)、王晓华、古清生等成为关天的活跃网友。中国互联网络年鉴(2002)上对关天茶舍有如此描述:“关天茶舍的文章以思想性和学术性见长,由于人气旺,讨论的氛围也不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来这里的网友不乏国内著名的作家、学者,他们有些匿名参与讨论,有些就直接真名现身,这无形之中增强了论坛的影响力。”

2002年4月,网友慕容雪村在天涯连载网络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阅读量迅速超过20万次,创造了网络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2003年底,推出天涯博客试行版,成为国内第一个将BBS公共社区与个人博客相结合的网站。

2004年1月,网友十年砍柴在关天茶舍发表《闲看水浒》系列,后出书,成为当年的热门图书。

2004年3月,互联网实验室发布研究报告,全球网站500强中有60家中国大陆网站,天涯社区是唯一上榜的综合社区类网站。

2004年6月,联合中国移动举办的首届短信文学大赛 “开辟了短信文学新时代”(主流媒体评论)。

2004年12月,在世界IT实验室组织的评比中获评为“中国BBS社区100强” 综合排名第一位、“中国10大最具投资价值BBS社区”第一位。

2004年12月,CCTV“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揭晓,天涯社区《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主人公徐本禹脱颖而出,“从感动天涯到感动中国”,成为2004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1、产品:在2000年的时候,大家曾经为了如何盈利讨论过N多次,消耗了大量的海鲜和白酒啤酒,做出了一个让我第一次离家出走的决定,不做跟游戏有关的事情。

有三个问题,至今仍在耳边:谁会花钱玩游戏?谁会在网上玩游戏?谁会花钱在网上玩游戏?这三个问题, 直接导致了天涯社区第一次与网络游戏擦肩而过;同时这一年的讨论,也否定了靠广告拉动应收的方向。

2、运营:随着天涯基本法的完善,用户量的急剧增加,天涯社区的运营体系一分为二:即社区运营和站务管理,其站务体系在其后几年已经成为几乎所有网络社区的参考标准。

3、用户:2004年的用户量已经增长到了千万级,随着网络相册和博客的使用人数增加,更多的新锐写手也不断涌现,羊群效应凸显。

4、目标:2000年到2004年的时候,资金压力已经非常大了,经常会出现几个月不发工资的情况,甚至网友们都在讨论给天涯捐款的事情,放在现在叫众筹了。那时候才明确有了收入的需求,定下了年均千万的目标。

5、内容:天涯五年的时候,从天涯涌现的好内容层出不穷,实体书出版数量达到了3位数,影响力一路高升,但是天涯却为从其中获得哪怕一分钱的收益。

2005年4月,网友自导自演的图片电影《12楼》在天涯首映,引起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引发了全国性的图片电影时尚潮流。

2005年5月、6月,作为政府部门邀请的主流网络媒体中唯一的“社区+博客”型网站,参加上海、深圳、“网上看河南”、“魅力重庆网上行”等系列采风活动,标志着天涯成为国内主流网络媒体2005年5月起,天涯社区先后涌现流氓燕、芙蓉姐姐等网络人物,被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

2005年9月,重庆女大学生 “卖身救母”事件,再次引来国内各大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

2005年12月,天涯写手宁财神作品《武林外传》在央视热播。2006年1月6日,莲蓬鬼话斑竹平生不识帝释天(步非烟)接受凤凰卫视专访,畅谈武侠与人生。

2006年1月,闲闲书话网友联系出版的《天涯社区·闲闲书话精选》(全三册)由上海世纪集团出版。由天涯社区选编的《2005中国年度网络文学》一书由漓江出版社推出。

2006年1月6日,天涯杂谈关注“天妒红颜——关注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事件”,引起网友、媒体的重视。2006年,天涯煮酒论史出了一个点击率百万、回帖上万的帖子——“明朝那些事儿”,此贴印刷成书后热销,现在已经卖出近百万册,而首发地就是天涯,按道理这本来对天涯社区是大好事,可惜被梅毅弄成了一场大风波。

最终当年明月出走新浪,赫连勃勃大王(梅毅)重掌煮酒论史,发布新帖《纵欲时代--大明朝的另类历史》。新旧两代写手之争,天涯社区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向上面一样如地方志一样的文字,在天涯社区至今还可以寻找到,其中我整理记录的都在这里,差了很多,和我的记忆力有关…………大家如有兴趣可以去天涯挖坟……

1、产品:新产品继续沿用ASP架构,为后来埋下了深深地隐患2、运营:三权分立的弊端凸显,版主的权利越来越大,甚至有版主年收入超过天涯社区利润的现象。

从2006年开始,对于天涯来说是一个转折 , 此时的天涯社区定下了上市的决心,开始追求盈利. 在2007年,天涯社区高调发布了多款产品,有基于用户阅读习惯的ADTOPIC广告系统和类似于百度专区的企业版块,同时开始游说离家出走的创业团队小伙伴回归。

在这里我在写分享的时候有一个断层,在冲击上市的过程中,到目前为止还有一些是不能说的,我们只能跳过那两年,从微博出现的2009年说起, 大家知道,天涯社区作为独立网络社区仅存的硕果,一直站在网络社区鄙视链的最顶端。天涯作为网友高度活跃的中文社区,在没有微博微信的年代,一直是高质量内容和社会舆论的重要发源地。

从宁财神、赫连勃勃大王、当年明月、芙蓉姐姐、徐本禹等等知名人物到三聚氰胺事件,新红楼黛玉裸死、唐骏学历造假事件以及艳照门等等最初都是从天涯的火爆到最后几乎演变为全民事件。

但是在微博、微信已成为网民依赖的传播平台的今天,天涯虽然还是站在鄙视链的顶端,但重大爆料和事件已经极少由天涯引发,从而成为了媒体口中社区没落的有力佐证。

天涯的没落,大家一般都是从微博的出现来作为起始点。而当时的我们是怎么来看社区和微博的呢?

曾经的天涯在高层会议中,因为微博的出现,在产品和业务方向上出现过巨大的分歧,一派的意见是社区从此即将消亡,要立刻转型为微博;另一派的意见是以我为代表的两个人……好吧,虽然少了点,但也是一派,我们的观点是:微博和社区是互补的,我们要做的是产品的演进迎头赶上用户的进步。

最终的会议决定是:做个天涯微博迎头痛击对手。于是在错误的决策和等待产品的过程中,公司的新党与旧党的矛盾终于在20012年大爆发了,大量的老员工出走创业或另寻高就,新补充的员工无法融入天涯文化;

造成了流量下滑,冲击创业板失败,新业务举棋不定,原有业务丢单严重,陷入了严重的恶性循环。天涯的颓势愈发明显,而对比的是出走员工创业的明星衣橱,在2014年完成了C轮5000万美元的融资;

微博+社区形式的游戏网站着迷网同样在2014年完成了1.3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而这两个项目,都是在天涯被砍掉的。

其实我们换个角度来看,不是天涯社区为代表的内容没落了,快被取代了,而是用户在网络上讨论交流的方式和习惯细分了。

快速传播快速阅读,有微博、微信朋友圈以及垂直的资讯APP,但是深度交流,大家还是会回到社区或者去看媒体的专栏。非时效性很强而需要深度的内容,我们是很难在微博看到的;

快速而广泛的传播,是社区曾经的形式难以做到的。但是这是否能通过APP来解决呢?我想其实是可以的,只不过天涯没有机会回头再去验证了。

但是我们可以从很多垂直细分的社区APP中得到肯定的答案,比如育儿、美容、医疗和娱乐。

从最近天涯社区的数据来看,每天过亿的PV,其中移动端占比60%多一点,这也得益于天涯社区移动部门7年来的努力。

传统社区与微博等交流方式是互补的,不存在谁替代谁。天涯社区这些年唯一正确的行为就是把曾经的天涯聚焦做成了媒体,这种方式既学习微博,又有别于微博,却又有着无法避免的相同缺点。

天涯聚焦转为媒体后内容部分既融合了工作人员的推荐内容,又包含用户参与的内容更新部分,由浅入深从吸引眼球到吸引思想,逐渐引导用户从浏览到阅读,直到参与互动这个有价值的环节。

在这一步上,天涯社区终于做到了在高端内容上对用户的有效传播和诱导讨论,打破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那种”我所关注的就是全世界“这种狭隘和被筛选的阅读方式。

快速传播和社区内容型关注将是天涯的未来,流量变现将由相同爱好的用户来实现。媒体和社区的结合媒体:动,精华引人社区:精,深厚的沉淀社区看资源:内容看文化媒体看厂商:内容看利益。

天涯曾经试验过N种模式,尝试过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业务,但是都没有或者说受限于早期模式,并没有获得成功。这里面有总部人员偏安海南的关系,有创始团队的情怀原因,也有管理团队决策问题,所以目前天涯陷入了怪圈,那就是不敢颠覆又迫切想创新。

注意是想……而且由于收入和长期的用人习惯,导致无法留住人才,所以只能做到勉强维持。

天涯社区尝试过的模式一般都是自我否定后看到其他企业的成功而再次启动的,这是我们需要引以为戒的:网络游戏的联合运营,在2000年的时候曾经签下了海南地区智冠公司的网络三国运营权,但是内部会议否定。在盛大的网络游戏传奇大肆盈利的情况下,匆忙上马游戏联运,进行了不成功的第一次试水。

在2009年我带领广州的小伙伴业余时间运营网页游戏获得月均30万利润后,天涯又匆忙上马页游联运平台,从外部引进60人的团队开展项目。

在不了解外部团队情况,外部团队不了解社区用户的情况下,出现了游戏同时在线1人的窘境, 此时内部决策犹豫不决,项目靠输血维持,每年造成数百万无谓的亏损。只是为了上市这个目标去造势,得不偿失。

三年后天涯方才醒悟. 这是对于新项目的决策造成的问题,随后的天涯旅游,天涯文学,天涯视频,天涯微博几乎无一例外的重蹈覆辙。

在没有真正了解分析市场及自身的情况下,盲目上马及武断喊停,使得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资源更加紧缺。此时还处在微博的上升期,如果能够及时调整战略,做减法,精简冗余人员,未尝不能止住颓势。但是由于天涯的传统,使得下沉的速度更加快了。

天涯的基因中有几个致命的存在

  1. 富有人情味,很盲目的人情味,员工犯了再大的错误也不会辞退。
  2. 无人拍板,无人承担、无人执行。当一个项目进行关键性决策的时候,没有人会说做或者不做;当项目有风险的时候没有人说,这事情我来负责;当项目执行的时候,没有人说这事情我来干。
  3. 核心人员久坐海口,对行业无了解,对外界不了解。
  4. 盲目空降,没有任何人员储备。

当面临竞争对手的进攻时,天涯往往考虑的是挖人,带着产品 和团队一起过来天涯。

不考虑产品和团队的契合度, 同时盲目开出高薪,人为造成了新老员工的裂痕. 在这点上,阿里巴巴曾经犯过和天涯社区同样的错误。

但是这两家企业的做法就完全不同了。阿里巴巴的做法是内部培养,内部提拔,锻炼自身;

天涯是不断需求外援不断耗费紧缺的资源试错。长期的团队不稳定,高频的中高层人员更替,直接导致产品延期,项目无效。

这点对于2009~2012年的天涯来说非常致命,天涯当时重金从百度挖来架构师,从谷歌中国挖来N员重将,从IBM挖来研究院的CTO,但是大家完全无法融合。反而使得财务状况继续恶化,产品依旧延期。2011年为新项目的上马,我们请到了IBM的团队,耗费了约600万元给我们做解决方案。

这时候,从1999年沿用至今的ASP架构发挥了超乎寻常的作用,IBM的小伙伴说:推倒重来吧,喊上你们的股东google,用他们的技术重构天涯社区。

于是我们天天去谷歌和discuz的人开会,在此声明,我们真的不是为了谷歌那丰盛的自助餐, 经过讨论,discuz的论坛架构虽然功能多,管理灵活,但是无法承载天涯社区每日亿级的流量。

我们还需要自己想办法。事实证明,谁挖的坑,还得谁去填。于是重新启用当年的架构师卓锐重构技术底层。

但是重构这种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还没做完呐)所以当年已经部分实现的图形社区,游戏社区和3D购物街等项目纷纷落马。由于高估值项目的暂停与落马,冲击上市的目标已经变为了创业板。

大家还比较庆幸,我们还有谷歌中国的首页入口:天涯问答和天涯来吧。这两个产品为我们带来的流量在当时看来是可以匹敌微博的, 可惜,老祖宗总是坑我们。他老说,祸不单行。谷歌要退出中国了,不但要求天涯社区回购股份,而且我们也失去了一块重要的流量入口,不单单是这样啊,那时候天涯问答和天涯来吧这两个产品,运营活动的成本都是谷歌承担的啊,运营团队的小伙伴当即就很镇定的……辞职了!

不过天涯社区的人,对此种种早就习以为常了。开始重新拿起旅游概念,打造天涯客旅游社区。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就因为资金问题800万把这个项目卖掉了。钱,用来发工资……令人不快的事情,到此为止了。

经历过这么多次打击的天涯依然没有倒下,全靠968(邢明)的执念在支撑,虽然他骨子里的文人气息让他注定成不了好领导,做不好生意;但是另一方面来讲,他的执念和天生厌恶商业化,也是支撑天涯社区活到现在的基础。凡事都有两面性,这时候开始了转折。天涯社区把我们的老伙伴,杨晓敏请了回去。此时的杨晓敏,终于做到了决策的位置,成为了CEO。

邢明同志交出了所有权力。

这是我们某一离职群听到消息后的反应。

杨小敏是中欧的MBA,曾任创业家CEO,后来创业做生鲜电商风生水起。在天涯社区的老员工中声望颇高,无论是做人做事均能服众。所以不管是在职还是离职的伙伴们,都把杨小敏作为这次中兴的希望。

公司的故事到此就告一段落了。我想和大家聊一下关于天涯未来要做什么要怎么做的事情。这也是经过允许的沟通内容。

微博和社区,是不是可以结合,是不是可以把一个IP或者说一个流量进行多样化的多次变现。

从我离开天涯后的创业项目和其他伙伴所投资的项目来看,是肯定的。但是怎么去做,需要根据不同项目具体分析。微博是媒体传播平台,是以人为核心的圈子;社区是媒体内容平台,是以内容为核心的圈子。

他们的共性是一起解决问题,区别是解决的方法

1、负面的宣泄——微博:不开心,发出来让大家和我一起不开心/社区:不开心,发出来让大家帮我看看怎么能开心。

有一段时间,大家都在抱怨微博上负能量太多,正能量稀缺。确实,在朋友圈里面,成为愤怒反应对象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厌恶、高兴和低落这三种,在社交网络上,负面情绪总是更容易被创造和传递出去。而由于微博的属性,负能量在没有沉淀的情况下不断发酵影响周围的人。而在社区,由于没有字数限制,没有广泛无限制的传播,反而能让关注类似内容的其他人来为你平复这种负面情绪。

2、信息的甄别与筛选——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信息太少,而是过多的无用信息占用时间。

微博推出“智能排序”的功能后,遭到许多用户吐槽,那是因为传播媒体的属性,他们要为厂商服务。在信息的筛选上,用户非常不信任机器所做的工作,所以微博与社区内容的区别就是利益方向的内容推送和用户兴趣方向的内容推送。这时候,兴趣购买方向的垂直品类电商就有机会了。

作为第二条的延伸,我们曾经做过一个项目分析。在未来会有一个真正的大型社区是以前在国内没有出现过的,那就是电商的评论,以真实用户的内容为基础的社区。会有效提高ROI和复购率。

3、偷窥的乐趣——我想看别人又不想被人看

我只是想看有哪些人最近看了我,但同时我看别人时又可以不让对方发现。这是很多人的需求,天涯,是匿名可以访问绝大部分信息的。

4、围观的快感——猎奇与围观就是我的网络生活

围观改变中国,天涯观光团这句口号被沿用至今。微博和网络社区都可以提供很好的围观体验,区别在于,微博上很难看到可以长期围观的内容。

5、虚荣——寻求认同与满足

其实我们在寻求认同与满足的时候,更多的快感来自于陌生人而不是身边人。那么这时以人为圈子的微博和以内容+人为圈子的社区,哪一个更能满足大家,也就一目了然了。

6、广告洁癖——不要让那些广告骚扰我

从这点来说,天涯从出生之日起的洁癖和用户是同步的。在这一点上,天涯水至清则无收入,微博利益心太重遭吐槽。把电商或者广告内容做成互动的,学学朋友圈,才是方向。

7、受限制的视野——我关注的就是全世界

网络是现实生活的延伸,现实世界中的人也会去加入小团体,关注自己关心的话题和新闻,在网络上这一特性更得到了强化。内容圈子+人的圈子,可以让用户更容易找到好内容,好朋友和仇人……

如果未来的天涯,能够做到以上6点,也许还能重生,否则,就真的变为桥头堡,为XXX(请原谅我在这里隐藏掉若干政府部门的名字)服务一万年了。

对于互联网这个工具来说,没有一成不变的形式,工具性产品我也不看好。未来的社交型产品仍然要遵循一个规律,那就是要做广场型产品,而不是要做过街通道型产品能够沉淀流量,才能够做更多。

就像我不知道怎么开始一样,我也不知道怎么去结束。一聊到天涯的事情,就会思绪乱飞,然后就没了条理。就当作是我的絮语,大家和邻居聊了会儿家常吧。

 

作者:Eric 樊耀

原文地址:http://m.pintu360.com/article/25683.html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天涯够写一本书的了

    来自浙江 回复
  2. 注册天涯好像是为了读红楼梦(秦可卿,风月宝鉴)新解读,现在偶尔还上天涯。。。祝好。。。似乎天涯还有知乎这个竞争对手。。。

    来自天津 回复
  3. asdfasdfasfasdfasdf

    来自重庆 回复
  4. ❓ 😎 🙄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