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四大象限:高频高价、高频低价、低频高价、低频低价,创业者该进入哪个?

0 评论 21816 浏览 274 收藏 11 分钟

刚刚过去的2015年,O2O市场风起云涌,各类O2O创业项目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边是融资消息不断,BAT大肆布局O2O领域;一边是哀鸿遍野,倒闭消息频出。O2O在短短一年中经历了从人人追捧到过街老鼠,活下来的那些又忽然成了各位大佬们眼中的香饽饽,堪称最让人看不懂的商业模式之一。

2015年,也是中国O2O创业者最为亢奋的一年。O2O市场尚未拥有造血能力,却被投资机构掩体并热捧。在资本巨浪的推动下,一场场颠覆O2O竞争格局的浪潮愈演愈烈。但是当资本市场遇冷,投资浪潮退去,O2O理想情怀洒落“一地鸡毛”,原本“穿着皇帝新装”的O2O裸奔者清晰可见,没有裸泳而且还能够保持优美姿势的所剩无几。

那么2016年,这个叫O2O的鬼东西还能再愉快的玩耍吗?或者说还有小伙伴戴上钢盔想要到弥漫着硝烟的O2O市场看个究竟,他们到底还有没有机会呢?首先通过O2O的四个维度让我们对O2O的市场切入有个大致的了解:

目前的O2O市场的象限和维度归纳起来有这样四个:高频高价、高频低价、低频高价、低频低价。对于初创业者到底该进入那个象限呢?套用一句然并卵的话:这当然是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不过也有一些通用的法则以供参考,对于任何一个象限和维度而言,决定这个市场能不能进入、值不值得进入的首要考量因素是:这个市场的容量到底有多大?高频高价自不用言,高频低价只要保证高频即可进入,低频高价只要保证高价也可进,甚至低频低价只要能够聚结品类足够多的服务提供者与用户也并非走不通。

当你确定了象限准备发起冲锋,决定在这一领域创业的时候,首先应该知道这样几点,或者说作为自己对项目可行性的初步分析吧!

1.有的行业是否需要去中介化,还待商榷。就说上门O2O吧,比如理发,上门服务带给用户的便捷和价格优势,是否能抵消碎头发散落一地带来的不快?人类奋斗几十年终于从剃头匠挑担上门演变成到店理发,你现在又要把这身心的双重享受给逆回去,值得思考。

2.创始团队线上单核心,危险。切入O2O的一般都是自认为具有线上能力想颠覆线下的。诚然线上团队的开发、营销、技术能力必须达到一定水平,但是创业公司对线下服务的掌控、运营能力,至少不能低于传统从业者。但很少有人能同时精通这两个领域,所以最好是创始团队必须有线上和线下的人才一起形成合力。

3.对项目的成长速度要控制好预期。回顾目前本地服务业O2O公司中,大部分创始人都是线上出身,对线下生意的理解需要耗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得处理好地推的节奏、线下与线上两支团队的磨合等问题。而且用户的使用习惯在不冲着补贴的情况下也没有那么容易改变,所以切记这是个复杂的生意,成长速度不可能有预期的那么快。

那么对于初创业者如何筛选项目、衡量项目、运作项目?抑或对于现存的O2O项目来说,在资本寒冬里应该如何改变思路,拓展市场、面对挑战呢?

1、市场足够大且照顾三个角色的利益

从O2O面前的市场格局来看,打车、外卖等高频低价领域,旅游、房地产等低频高价领域因为其市场价值足够,已成为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可以预见的是,这两个领域里的家政、装修、婚纱摄影、婚庆、月子会所、留学、移民、二手车买卖等将成为下一个竞争的红海。

这些垂直细分领域的O2O,具有与打车、出行、外卖这些品类不同的特点:消费者通常非常分散,且消费频率不高,对于提供服务的商家而言,大规模打广告或开设过多连锁门店很不划算;用户容易和服务提供者建立连接后甩开平台,发生交易,甚至建立长期关系,飞单风险极高;服务本身很难标准化,谁来提供服务对服务质量有显著影响;低频高价的服务,专业性强,用户与服务提供者能力信息不对等,难以客观评价服务效果;大量提供服务的商家知名度低,品牌对产生消费的决定性小,消费者很难快速挑选专业性很强的商品或服务,服务选择的可替代性强。

在O2O市场上,三个角色是决定性因素:用户、服务提供者、连接平台。对于用户而言,便利与物超所值是核心关注点;对服务提供者来说,提高客流量、提升客单价是核心关切;对于连接平台而言,用户、商户双高且不飞单是核心诉求。综合这三者的利益,要想在O2O市场上分一杯羹,还有首要因素外的两个关键点。

2、低成本条件下能够迅速扩张

从现在020的市场上看,快速扩张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烧钱补贴获取用户、商户流量,如各种打车、外卖服务;二是通过信息门户或者社区来获得用户,如汽车、房产领域的汽车之家、搜房网;三是将流量巨头的流量导入,如百度的本地直通车。三种方式着力点各不相同,烧钱补贴拼的是钱,成本不是主要考量指标;门户社区拼的是信息,用户运营是核心竞争力;流量导入拼的是入口,讲究的是能实现有效导流。

在烧钱模式举步维艰的大背景下,如何让服务提供者、用户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迅速赚更多钱也许才是正确的模式。换句话说,下一波O2O的玩法更注重低成本扩张——简言之,就是能否以最低的成本迅速获取用户、留住用户;吸引服务提供者,留住服务提供者。其实,这就是互联网的流量法则。谁能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获取用户与商户的流量,谁就能笑到最后。

3、构建壁垒抵御潜在竞争者

竞争壁垒的构建对于创业者来说,不是一般的难。尤其是对于低频的O2O产品与服务来说。一个可以采信的观点是: 低频垂直类的O2O要么被同领域的高频O2O蚕食,例如易到用车、e代驾在滴滴面前的不堪一击,答案不言而喻;要么转移到高频综合类O2O平台上,寻找合适的O2O平台,是唯一出路。这样的平台可能是腾讯的QQ、微信,可能是阿里巴巴的支付宝,也可能是百度的搜索、地图。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们拥有惊人的流量。

尽管答案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但现实就是现实。在中国O2O市场上,终究还是资本与资源大鳄的天下。要么你手握巨额资本,且在成功占领市场之前取之不竭,要么你占据市场流量入口资源,让获取用户、商户变成一次次成本的轻松扩张,两者总要占据一条才有胜算的可能。而拥有这样实力的,我们又不得不把眼光投向BAT。

4、商业本质最终是自身拥有造血能力

淘宝、百度是因为他们创造了独特价值,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淘宝去店面化,让个人通过电商平台的直销模式,通过降低买卖双方的时间和经济成本。百度有效的利用了互联网上的长尾效应,让中小企业能投的起广告,帮助他们降低营销成本。

针对现金O2O市场,除了寻求创造自身的价值外,合并降低成本和拓展新的业务和模式也成为当务之急,这也是O2O需要回归的商业本真。商家需要的是O2O为传统行业提供基于线下服务的价值,而非仅仅为其集客和导流。随着O2O市场回归理性,对线下服务端的改造将成为重点,这就是O2O企业需要重点突围的方向。

 

本文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创业邦,作者@时胜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