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亦有道:初创公司应该以何种速度烧钱?

0 评论 8678 浏览 7 收藏 20 分钟

最近有许多关于创业公司估值下降的讨论,这种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创业公司想要融资将要花上比以往更长的时间。有 91% 受访的 VC 都认为创业公司的估值最多会下降 30%,还有 77% 的受访 VC 认为如今比过去要花更长时间才能拿到投资。

针对当前形势创业者与风投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初创公司在早期融资中应该小心谨慎、开源节流,以免烧钱太快过早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

对于初创公司来说烧钱速度保持在多少才最合适?如果有任何人能给你提供一个具体的数字,我都会表示怀疑,因为在这一个问题上从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要依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而定。在本文中我将为你提供一个分析框架,至于具体速率为多少,还要由你依据下面这些影响因素而决定:

公司现阶段一般要花多长时间才能拿到投资?

在越是早期的融资轮中,初创公司需要的投资就越少,同时公司 为了尽快争取到投资,其做出估值决策所用时间也越短。换句话说,想要在你的公司估值为 600 万美元时拿到 200 万美元,将要比你的公司在估值 2000 万美元时进行融资要容易且快速得多。

处在发展早期阶段的公司面对更多的融资渠道选择,但是投资者评估初创公司估值所参考的信息却相当少(基本上只能依靠初创团队和产品来进行判断),因此投资者做出错误估值决定的风险也会随之减少,没有人会在不掌握信息的情况下就给你一个天价估值。当你进行更大一轮融资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尽职调查」也会变多,其中包括了客户访谈,分析财务指标,有效用户留存分析,评估公司市场竞争地位以及了解团队管理能力。

我通常建议创业者为一轮融资留出 4 个半月的时间,并且确保自己公司的资金至少可供支持半年。虽然近年来有不少初创企业在 2-3 个月甚至更短时间里完成了融资,但是对于早期初创公司来说做好充分准备都是没错的。

我的建议是小心谨慎,尽早准备,在你需要资金之前就提前了解投资人情况,研究出哪些投资人对于你的公司来说才是最合适的。始终谨记融资永远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仅仅在每年「融资季」两三个月里才做的事情。有些人总是认为争取融资的过程会「扰乱公司核心业务」,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就没有理解公司经营业务的精髓:公司运营不仅包括了发布产品、销售与客户服务、市场营销、人力招聘与财务工作,最重要的是你得确保有足够的钱去支撑这些工作。

换句话说,为公司筹措资金是 CEO(或者 CFO)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无论你是为其花费 5% 的工作时间还是 20% 的工作时间,都得明白筹资这项工作是全年无休的,哪怕它只是静静地在后台运行。

Uber 能变成一家强有力的创业公司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开发了好用的软件,运营策略得当,抓住合适的时机进行恰如其分的创新,还因为他们懂得不断地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来拓展业务,让自己竞争对手的日子更加难过。

你现有的投资者承受能力如何?

公司的烧钱速率与现有投资人有直接关系。我强烈建议你与自己的投资人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了解他们心中可承受的烧钱速率是否足以支撑你的公司业务发展。令人惊讶的是,少有创业者会想到与自己的投资人交流这方面的意见。

事实上,我认识的绝大多数创业者从来不会主动询问投资人这方面问题,可能是因为直接询问这种问题并不太礼貌。不过还有其他更有礼貌的询问方式,即便你的投资人可能并不会直接回答你的问题,我们也能从其他途径解读投资人心中想法。

如果你拥有一位具有强烈投资意愿的投资人,愿意在创业者的艰难时刻为其提供支持,对于较高的烧钱速率也能容忍,那么你就能更加大胆地花钱。

如果你的大部分投资者都是天使投资人,或者你感觉自己的投资人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意愿,或者是他们手中所持有的资本已经不多,那么你也许只能慢慢地花钱了。

还记得过去几年中非常流行的集体融资吗?这种融资方式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们似乎总是能给出更高的价格与更有利的条款。但是我建议你要三思,如果选择这种方式的融资一定要在自己的烧钱速度上面更加小心谨慎。因为很可能你的公司将面临以下 3 种问题:

  1.  投资人有不少,却没有谁愿意为你的公司负责。 你将会面临另一种版本的公地悲剧,人们在面对可共享资源的时候,谁也不会觉得自己有义务助其发展壮大。反之,如果你的公司拥有一个强有力的独立投资人,他就得为你的公司负起责任,在你们两者间形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
  2. 由于每个投资人出资都不多,他们所占有的股权份额也不足以让其形成动力 。如果每家公司只为你出资 50 万美元,他们也就不会太在乎你的公司发展好坏,因为你的公司不值得他们费心费力,反正所占的股权只有那么一点。
  3.  你的公司将面临「搭便车问题」。如果在你的 5 个投资人中有 3 个愿意继续出钱投资,而其中 2 个不愿意(他们就是搭便车者),通常这 3 个有意愿的投资人也会兴趣缺缺,因为谁也不愿意白白便宜那些搭便车者。这种对于下一轮投资的互相推诿会伤害公司发展,这正是创始人想要尽量避免的局面。如果在 5 个投资人中只有一个想要追投,那么很有可能他就直接作罢了。

你现有的投资者采用何种投资策略?

我强烈建议创业者去了解投资者所采用的投资策略。就以我自己所在的风投基金举例,你会更加了解风投基金的基本运作方式。

在 Upfront Ventures 中有 90% 的投资是针对种子轮或者 A 轮融资的初创公司(其中三分之二为 A 轮融资),剩下的 10% 则投资于 B 轮融资公司。作为主要投资 A 轮融资公司的风投,我们手中拥有 3 亿美元的基金,平均每一笔投资为 350 万美元。我们的资金池中有 50% 用于新投资,还会储备约 50% 的资金用于追投那些带来了良好收益的创业公司。

如果一家创业公司成绩斐然,我们会尝试投入更多资金;如果这家公司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慢慢成熟,那我们就会慎重地考虑是否要为其投入更多。不过即便是那些成长较为缓慢的创业公司,只要他们能够向我们展示出强烈的创新信号,或者我们相信该公司依然在致力于公司业务能力的长期发展,又或是他们能够慎重地花钱,通常这些公司至少也会得到我们给出的第二张支票。

针对那些表现最好的投资对象,通常我们会希望在该公司的整个融资中投入 1000 万到 1500 万美元。 因此如果我们已经向你的公司投入了 300-400 万美元,那么你将很有机会获得之后的持续投资,因为在相对的基础上我们会更加青睐那些曾经投资过的公司。即便是在经济大势欠佳时候,在我们的战略计划中也能为你拨出 100-200 万美元助你对抗那些不可预见的情况。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我们已经为你的公司投入了 1000 万美元,你的公司没有其他投资人,且每个月要烧掉 80 万美元(这意味着你的公司一年运作需要超过 1000 万美元作为支撑,或者是在 18 个月中就需要 1500 万美元的融资),那我们对于你的资金支撑也只能到此为止,因为以我们风投基金的规模来说,不可能在一家公司上面投入 2500 万美元。即便我们十分喜爱你的公司,继续支持你的事业也是强人所难,很可能将我们拖入困境。

综上所述,你应该对于现有投资人对于公司的投资能力有清晰的认识。

你是否具备获得融资的有力途径?

审视公司现有投资人其实是评估自己融资能力的一种方式,如果公司已经获得过风投的青睐,就意味着你掌握了一定的融资渠道。现在你要做的就是评估自己是否能争取到新的投资人,或者是现有投资人是否愿意帮助你度过难关。

是否具备融资能力是决定公司能否顺利融资的最关键因素。如果你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有一帮做风投的朋友,又或是曾经担任过 Facebook、Salesforce.com、Palantir 或者 Uber 的高管,那么很显然你就是那种拥有极强融资渠道的人。

不过很多创业者都不具备这种条件,如果你的公司仅仅获得过天使投资,或者是从一些名不见经传的风投处获得种子轮融资,那么你的融资能力确实是弱了一些。

你的公司风险偏好如何?

在不知道你的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如何时,谈论烧钱速率如同盲人摸象。很简单,有些创业者更愿意迎难而上,也愿意承受失败的后果。而另一部分的创业者则更为谨慎,由于拥有更多的公司股份(或者是将自己的钱与家人的钱投入创业),他们更加难以面对失败的结果。

无论何时有人向我咨询创业意见,我都会先问下列几个问题:

  1. 你已经为公司投入了多少时间?
  2. 你个人或者你的家庭、朋友为你的公司投入了多少资金?这笔投资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笔大钱吗?
  3. 你是如何规避风险的?你是小心谨慎行事还是孤注一掷全力追求成功?

这些问题都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只有你才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在做出决策之前先审视一番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总是没错的。

再强调一次,凡事无绝对。有一些创业公司可能会以大幅削减成本或解雇员工的方式成为打不死的蟑螂,又或者是创造出一些蝇头小利,这样他们现有的资金就足以烧上两年。但是这种省钱的做法可能会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你可能会用较低的烧钱速率创造出一家从长期看来无所作为的公司,因为如果缺乏资金支持,你的公司就很难持续创新或者是培养出一个市场领导者。对于有些创业者(以及投资人)来说这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对于另一些一心追求成功的创业者来说是无法忍受的。

同样的道理,也许你认为省吃俭用不算什么,但是你的团队却不愿意待在这种斤斤计较的公司里,你削减成本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人心流失。简单地说,如果你准备公司上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那么首先要确认自己的团队认可这一决定。

小富即安对于某些团队来说是正确的选择,可是对于另一些团队来说就不一定了,到底作何选择只有你们自己心知肚明。烧钱的时候要想好自己的融资能力如何,风险承受能力几何。

你的公司上一轮估值是否合理?

在确定公司估值的时候首先要看上一轮融资时的公司估值是否合理。如果你在公司估值 4000 万美元的时候拿到了 1000 万美元融资,然而公司创造收入的能力有限,又或是你的投资人表达出对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忧虑,因为他们怀疑是否还有外部投资者愿意在你现有的业绩基础上继续投资,那这时候就要小心控制烧钱的速度了。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有 4 种解决方案:

  1. 确保现有投资人能够继续为你投钱,这样即便是没有外部投资者也无所谓
  2. 减缓烧钱的速率,直到你的公司实际价值能够与估值相匹配
  3. 主动下调公司估值,在市场普遍认为你的公司估值趋于合理的时候,外部投资人就可以继续投资你的公司
  4. 继续努力,让市场认识到你所拥有的创新价值无限,即便你的公司估值高于市场承受能力也是情有可原

你的公司股权结构是否复杂?

很少有创业者能够意识到复杂的股权结构也会带来麻烦。我要再次重申,最好是与你的 VC 坦诚地聊一聊,或者至少是找到一个最值得信任的投资人谈谈。

假设你的公司在估值 600 万美元的时候拿到了 2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然后在估值 2000 万美元的时候得到了 5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在估值 8000 万美元的时候又拿到了 2000 万美元的 B 轮融资,这时候如果你准备就此打住融资的步伐,那么就会遭遇股权结构所带来的纷争,让我好好给你解释一番:

出了 2000 万美元的投资人可能会认为你的公司最多也不会超过 3 亿美元估值(他们投资你是指望着能够赚到三倍以上)。因此如果他们心态良好,可能会选择拿回自己的 2000 万美元,如果投资人心态失衡则会指使你的公司去冒更大的风险以争取更多资金,以便于他们更容易地卖掉你的公司,而不去管你到底能从中收获什么。即便你的公司最终仅仅卖出了 2000 万美元,这种投资人也会想着「反正我有优先清算权,我就要拿回自己的钱」。

早期投资人的心态又大不一样,他们可能仍然持有你公司 15% 的股权,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回报(毕竟你的公司在一年前还不值多少钱)。但是他们已经没有能力持续地为你投资,因为他们专注于投资处于初创阶段的公司,因此想要赚钱只能指望你的 B 轮融资投资者或者其他外部资金的加入。

早期投资人不希望你仅仅以 2000 万美元的价格卖出公司,因为他们可能仍然相信你的公司具有升值潜力,同时也明白自己不能从这笔买卖中得到多少回报(你的个人回报也会十分微薄)。

这时候你就处于一个经典的股权结构压力之中,你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后期投资者已经不准备在继续支持公司了。

解决方案:首先你要争取到种子轮与 A 轮投资者的支持,他们或许可以帮助你说服 B 轮投资者做出更合理的抉择。这些人还会促使你削减成本,建议你进行股权结构调整以达成妥协,不过也许最终他们会发现你的 B 轮投资人是不会妥协的。但是至少在经过这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你会先明白自己的处境,再去决定以何种速率烧钱。

请注意我说了这么一大篇并不涉及到对于种子轮、A 轮或者是 B 轮(甚至是 C 轮以及更多轮)投资人的价值判断,我只想让你明白投资人的意见并不总是保持一致,而大多数的创业者根本就不理解投资人心中各自打着的小算盘。

 

译者@ 陈铮     来源@ECH2IPO / 创见

原文来源:BOTHID.ES

译文链接:http://tech2ipo.com/10027791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