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创公司到估值10亿美金的路上,都有哪些坎?
有幸聆听赶集、美丽说、唱吧和春雨医生几位创始人的分享,做摘要如下,其实几位对创业的看法在核心层面有着惊人的一致,我就先简单做个总结:
- 创业最重要的是方向和团队没错,但在初期,如果方向还摸不到,也没关系,只要你的团队磨合度足够好,试错几个方向后还是可以继续驰骋疆场的。
- 如果团队不行的话,问题迟早会暴露出来的。初期你运气特别好,第一个方向就成了,然后准备起飞了,到后面你还是需要过团队管理这道坎的,团队是迟早需要磨合好的。
- 不论何时,专注都是必要的。没想清楚的事就不要瞎碰运气,成功了,你也不知道为什么,迟早得还回去;失败了,那啥也没得说,浪费了时间。最怕不死不活的,让你的路径成本变得很高,这尤其对初创小公司特别致命。
- O2O的大浪已经扑面而来,线上带动线下的态势特别明显,以前做信息的,现在也自己做服务了。赶集做了赶集好车,之后会铺全国的人力资源中心,美丽说在做打通快时尚供应链的“美丽制造”,唱吧做了线下KTV唱吧麦颂,春雨医生今年会开25家线下的春雨诊所,想想还挺不可思议的吧?
1、赶集杨浩涌
创业最重要的其实无非两个,一个是方向,一个是团队。
赶集12年的时候其实有一段时间出现负增长,账上只有1,2000千万的钱了,怎么突破?当时我们确实产品技术还行,线下和营销不行,不行就去学,不学就死。当时就决定关掉广州分公司,慢慢再调整,学习从管从100人到管1000人,这其实很不一样。
当时分类上幸好是聚焦和专注的,就打蓝领招聘,坚持三年多,就做到整个行业最大。
然后回过头来慢慢发展线下,到后来做跨城市管理,这反而成了我们的优势,一下子铺到20个城市、50个城市都不是问题了,这其实是靠过去几年的整体积累。
一个公司快速增长的时候呢,我们要懂得,同样的东西交给不同的团队去做,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们的团队还是挺强的,是可以拿出去PK一下的。在这个阶段,创业者不要总是低头做事,也要抬头看路,战场上高歌猛进没错,但整个行业在变化,也要注意寻找新的成长引擎。
从创业第一天到现在,赶集的产品形态呢,没有太多变化,无非品类多了一些,城市多了一些。但是我们内部讲到前十年和后十年的关系,前面几年呢,我们解决用户找信息、发布信息的问题,但这一块满足用户已经是过去式了,虽然信息量是越来越大,城市越来越多,我们就是卖交易广告赚钱。其实这块做得还可以,像蓝领招聘,,日活千万,为什么?这些人三个月就要找一次工作,比大家想象得要活跃。
但是,后十年,我们要从做信息,开始做服务了。赶集的汽车版块做了很多年,从技术和数据角度入手,始终搞不掉车贩子,只能处理掉一些很单纯的车贩子,有经验的车贩子还是赚了很多钱,过得很爽。所以我们自己做了赶集好车,自己做服务,涉及越来越深,其实这都没有问题,我们永远跟着用户走。之后我们还会在全国做赶集人力资源中心,服务求职者,大家可能很难想象,但我们想清楚了,就去做。
2、美丽说徐易容
美丽说在13年的时候是个瓶颈。11,12年的时候呢,我们是个时尚分享社区,给淘宝倒流嘛,做得还可以,13年的时候感觉这个方向不清晰,自己意识到要摆脱淘宝,但又没有下定决心,自己没有看清楚未来5年美丽说会在哪里,会有犹豫,不够坚定。
当时我们的团队也到了瓶颈,管理的成熟度,人才,支撑力度都不够。幸运的是,13年下半年的时候,淘宝开始打我们,封杀我们,我们一下子就清醒了,我们不可能和淘宝去死扛,之前可能还有幻想,现在完全被迫长大了。
14个自然日,我们就搭出一个交易平台。
今年其实我们定了个更高的目标,有前面的支撑,相信没有问题,希望今年年底能带让大家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美丽说。
其次,在高速成长期,你要想清楚五年以后你在整个行业格局里的什么位置?这特别重要,虽然你可能高速增长,但对手会干扰你,大佬会入局,这都会让你不够稳定,所以你一定要想得够远,防患于未然。
团队的成长也需要时间,越高速的发展越需要牛逼的团队。我说实话,有一段时间我确实低估了磨合的风险,这个事情说不太清楚,大家都要经历一次,才能明白。高速增长的时候,会掩盖很多问题,你觉得都很好,可以大快干上。到一旦发现有问题的时候,你的整个节奏会乱,各种问题并发出来,就容易摔倒。记住,团队的成长速度永远不能低于业务的增长速度。
创业以来呢,美丽说一直在做女性时尚的生意,这个内涵其实一直没变过。只不过我们最早在PC里,靠微博传播,单品来源就是淘宝了;那现在在手机上,可以直接拍照,获取来自于生活的SKU,这个概念很大,我们发现淘宝上所有的SKU加起来可能也只有占到10%,这个范围完全不一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美丽的东西,都可以随时随地放到美丽说上来。
在早期寻找商业模式的时候,我们的想法其实没什么特别,我们就是垂直媒体,去挣一些广告的钱。那现在呢,自己接入了交易,也做了交易平台,甚至于,还做了一些快时尚的供应链的平台,整合一些上下游,我们叫它“美丽制造”,这是我在五年前的时候完全想不到的,但这幅创业画卷徐徐展开的时候,我们自己也都很惊讶。
3、唱吧陈华
在开始创业的时候,我觉得我最大的瓶颈就是我很纠结自己的个人背景,我本身是擅长做搜索引擎的,所以早期选择了几个创业方向,都是和搜索引擎相关的领域,但是,每个方向推论了一下,发现都没办法有个爆发式的增长。后来,我们这个团队所有人,一周一周慢慢讨论,才讨论出来了唱吧这个东西。
唱吧上线的时候,就是在12年的下半年,其实特别困难。虽然5月份产品上线后,增长还可以,成熟度还可以,但那个时候,一下子冒出来10几个大大小小的竞争对手,我到现在还认为,有些对手的团队是相当优秀的。
幸运的是,我们当时就有个判断,就是用户会因为对手产品有一个什么新的feature,花哨的feature,他就跑掉了,跑到对手那里去。但你有一些bug,其实没太大关系。所以,我们12年下半年就集中全力,在各种feature上做了很多尝试,实现产品的差异化。
当时的里程碑事件,其实就是13年1月11日,我带着唱吧上最火的几个小红人,上了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当天就新增100万用户。后来呢,我就看不到我的竞争对手在哪里了。在这之前,战况还是胶着状态,借助一个事件传播,就把对手彻底甩开了。
我个人呢,还是不喜欢太多的人,人多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太浪费时间了。人越少越好,事越少越好。
业务线上也是如此,一个事情没有证明业绩,我不会给你更多资源去投入。有的时候,这个业务看起来很小,但未来的确有可能是很大的,但只要我们还没想思考清楚,我宁可拍回去,保守一点,因为可能未来会数倍地投入,太多浪费。
我们之前40个人,现在140个人,在业务线上很专注,聚拢在各条线上。如果有些业务暂时还不清楚,可能留个很小的团队,你们去试错,你们去搞,但是没证明前,我绝对不会投入太多。
做减法其实很不容易,要找到最适合你自己的管理风格。
在唱吧之前呢,我们还做过移动端的团购聚合平台,但是呢,当时太想当然,这个产品自己都看不下去。并且,那个时候移动支付完全不可用,后来放弃。其实还不死心,还去PC端试了一下,还是觉得不对。
重新考虑后,就还是做了唱吧这个东西。其实我和我们团队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懂娱乐,没有一个人有这方面音乐和唱歌的相关的背景,最多是有兴趣。但好在,我们团队在磨合和配合度上是很高的,经验很丰富,什么事情都见过,什么东西都见过,效率很高。所以一开始唱吧第一版出来,其实产品成熟度还可以,那个时候就想到了要做很多的点,去引诱用户去唱吧外分享。
今天的唱吧仍然保留着最初我们团队想法的50-60%吧,只是,我们现在觉得,唱吧不应该只是一个APP,我们想把唱吧做成一个动词或者是名次的等价物,等价于唱歌或者KTV,这也是一种玩法。在某个场景下,你想到唱歌,想听一个好的声音,你就想到唱吧,这是我们之后希望走的路。
4、春雨医生张锐
创业三年半来,我都一直有困扰,焦虑,都说不上哪一阶段有特别难的瓶颈了。移动医疗是一个市场么?我做之前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做了以后,发现真是一个大问题。当你是市场里的第一家公司的时候,就要进行漫长的市场教育。
以前要靠到处投放,广告投放,但一开始不敢砸钱,也没钱。现在单位用户的获取成本降低了,CPA两块钱,每天新增15W用户,其中42%是自然增长,到这个时候我们觉得心里舒服点了,觉得这个市场发育度好了一点
另外一个就是,BAT大佬纷纷入局,平安也进来,现在不是我一个人带着一群小兄弟们在教育市场,是一堆大佬共同在教育市场,所以整个市场起来了。所以,我自己成长的因素确实有,但如果公司有100%的增长,行业的因素要大于我自己的因素。
有一阶段,我们自己看报表自己觉得很happy,盲目上了很多业务线,其实,后来的路径成本很高,因为看了报表自己膨胀了嘛,做了很多自己搞不定的事。
那现在我们就开始继续专注,中国有1600万医生,每个医生平均可以服务32个人,怎么样把一个医生的智力服务半径,从32个人到500个人,就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就是我们能在产业链里创造什么价值的问题。
也许是人工智能,也许还是医患问答。回归这个逻辑后,我们就砍了很多业务,召集团队来做。唯一的不同是,现在手上有了点钱,挖人找人稍微好做一点,但是我都尽量,每个人都是我面试,每周五的下午1-6点,我面试面到吐血,但其实这样可以在早期发现很多问题,可以节约后续的很多时间。
就像陈华不是搞娱乐的,我也不是搞医疗的,无知者无畏嘛。医生和患者之间,最频繁的沟通就是医患交互了,基本上我们现在还是做一个医患交互的在线平台,和最初春雨的形态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呢,很多表达方式层面的东西不同了,形态不同了。我们今年会做25家线下的春雨诊所,大家会很惊讶,这个在我创业前完全是想不到的,刚开始还有浪漫主义情怀,完全是被环境、被政策倒逼的结果,我们也在妥协,在曲折中试着摸索出一条道路。
(注:此文于2015年4月27日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号:一个胖子的世界)
#专栏作家#
柳胖胖,个人微信号:leslie0724,微信公众号:一个胖子的世界。11年起有过两年O2O创业实战经验,现在互联网金融社区做产品,长期对互联网产品保持观察,对商业模式和实战案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偶尔也会发表出来,最近正在疯狂健身减肥。
本文系作者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大道理谁都懂,特别是成功的创业者,在分享的时候,喜欢拿这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