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七年,我的产品成长经历与思考

Aine
6 评论 8960 浏览 25 收藏 14 分钟

做产品接近7年,做的好产品不少,做砸了的也不少,一直坚持着要做最好的产品。从早期做广告创意公司,到进入互联网做了O2O,再进入互联网金融后搞上了数字货币/区块链行业,我完成了我整个产品成长历程,我知道这条路还要一直走下去。

一直以来,我都想找时间写写这几年的经验教训。趁此机会,与你分享,以下如有说的不合理的,欢迎前来交流。

简单介绍一下经历

我是sosobtc产品总监李雄,2010年开始互联网创业,至今7年,一直从事互联网产品的设计与运营工作,拥有4年以上的金融产品设计与运营,以及团队管理经验,熟悉互联网金融的各种运作模式,进入数字货币行业三年多,对区块链有比较深的理解,较强的市场敏锐感,坚持产品设计必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2013年参与创立专业的数字货币行情与应用平台sosobtc。

总结起来,也就经历了这几个阶段:

  • 第一阶段:2010年,偶然的机会我加入创业大军,开始了我的产品设计之路,入行不易啊,创业公司没人教,全靠自己努力,跟所有刚开始接触产品的新人一样,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在大学我读的是广告,刚好有平面设计专业,我学的还算比较好,熟练使用PS和AI等设计软件,因而我从设计入手产品。
  • 第二阶段:看了很多产品,开始临摹牛逼网站,之后进入移动互联网就临摹APP,在临摹过程中,研究不同网站和APP的设计风格和交互体验,加上自己的思考,将一些好的技巧应用在自己设计的网站和APP上。
  • 第三阶段:公司发展壮大,此时我不需要再做设计,负责产品和运营工作,同时沟通产品和运营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所以我必须要规划好我的时间。为了学习产品理论,买了很多产品理论书籍,看到“产品”字眼的书籍都买回来了,看到精妙的理论或技巧就用笔抄下,加强理解,因为有此前几年的产品设计经验,所以理解起来并不费劲。
  • 第四阶段:参加一些创业或产品沙龙,结识各种CXO、产品大牛,交流学习互联网行业最新动态,提高自身产品视野。

因此,几年来的努力,我成功给自己打上了“产品总监”标签,我掌握了网页和APP产品需求规划、设计、开发、推广的全部基本方式和套路。从设计到产品的成长,我每时每刻都没放弃过要做一款牛逼产品,通过向市场推出一款又一款产品,经过运营后得到用户的好评,这一切都让我更坚定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2013年联合创办 sosobtc

我在2013年加入目前团队,只能说是加入不能说组建,是因为当时已经有个团队雏形的,一个非常单纯的技术团队,老大是程序猿,带着几个小程序猿,对产品一知半解,对市场也既好奇又恐惧。我经常开玩笑说我当时就是带着一股“侠气”加入了团队,也可以说是飘进,这股侠气就是创业思维。

2013年我从上一家创业团队离开是做了艰难的决定,思考了一周时间,内心做了一万遍打小人练习,一天夜里我跟现团队CEO谈了好几个小时,畅谈创业情怀,翻遍前几年的经验教训,最后定下这几年的团队发展基调:

  • 第一,建立一个狼性创业团队,搭班子唱戏,引进人才;
  • 第二,建立团队发展基金,让加入的人才共享发展红利;
  • 第三,做一样了不起的大事,干一个有愿景的企业。

就这样,加入团队不到一个月时间,我们找到了方向,跟团队创办了sosobtc,一家专注于为数字货币用户提供行情数据相关的应用与服务交流平台。

我的产品生涯转折点

我是个创业型的产品人,在做sosobtc之前,我前面已经连续创业两次,对创业中的团队组建、产品设计、市场运营我都差不多都接触过,自认为执行力还可以,可以独立hold住各种突发事件。我一直都在践行着自己对创业的理解,所谓创业就是从无到有的一个创造过程。从一开始就要想通了,虽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也有空手套白狼一说。所以,这一理念一直贯穿我往后的产品生涯,我称之为我的产品生涯的转折点。

毫不夸张地讲,这几年的产品成长和洞见是成几何级成长的,一开始我研究了有名的互联网产品人或创业者的成长,包括乔布斯、马化腾、史玉柱、周鸿祎、雷军、张小龙等,总结一条:追求极致。后面这句话被我们写进了团队文化里面。早几年我比较极端,经常跟团队的某某工程师吵架,虽然达不到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但是开始两年确实是这样过来的,后面因为团队壮大了,自己不再具体搞产品设计,也少了一份极端,我知道有更重要的事让我去死磕到底。

于是,有些朋友很好奇,大雄(小名)为什么对产品这么执着和热情?我想我会从以下3点讲起:

1、竞争环境里,不适者淘汰

一个人的进步和提升跟所处的竞争环境相关,竞争环境越激烈,淘汰出局的机会越大;逆水行舟中,如果不拼,不学习提升和进步,一个人也不会成长,淘汰是必然的。

这个道理就像跑马拉松,当你孤身一人去跑,也许会出现动力不足,很快放弃了。假如你身处一个竞争激烈的大部队中,周边的都是能力超强的选手,你自然会受到更大的驱动力,需要更大的意志力跑完全程。

我每次定产品里程碑时,我都会说越快越好,不断地push产品前进,但是程序猿总是会出现延迟,甚至闹情绪。几次之后我反思自己,与他们沟通后我才知道,有些技术如果是现成掌握的,我们可以推得很快,可是如果面对新领域需要使用到新技术,就会出现延迟情况。其实也好解决,让技术、设计、产品、运营一起来制定这个产品里程碑,这个沟通方式屡试不爽。我为什么要不断的强调快,因为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速度太快,稍慢就抓不住机会,最后被快鱼吃掉。

另外,作为创业型的产品人,在竞争环境里,我们最直面的是生存问题,以致这样的环境下,在整个产品规划中必然要考虑商业化问题,承受的压力是很大的。

以前我一个创业朋友说过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

一个人成长,需要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伴随两个因素,一是背负风险,二是承受高压,并试着在高压高风险的竞争环境中去解决问题并出成果,牛逼都是逼出来的。

坦白说,做sosobtc这段经历是很苦逼的,从前做产品是,今天做运营也是。我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前面等着我的总是黑暗。但是,我一如既往地定义我们的产品,因为在竞争环境里不适者淘汰,而我将对这段成长经历发自内心的感激。

2、与优秀的人合作

做互联网产品需要从很多维度去考虑,包括市场需求、设计、技术、交互、商业化等,我们需要很多优秀的人才一起合作完成。我这几年的产品思维能成长,不外乎有一群优秀的人在一起。

熟话说:与聪明的人一起工作你也会变得更聪明。感谢我的团队一直对我的支持和包容,一路走来,我们sosobtc一直坚持着克制,在商业化过程中走的很稳,也很缓慢,但是我们还能坚持干下去,大家做得很棒,为小伙伴们几年如一日的坚持而自豪——向sosobtc技术精神致敬。

好的产品需要优秀的人合作完成,但优秀的团队未必能做出好的产品。如何跟优秀的人合作,我有2条原则供参考:

  1. 产品尽量理清楚需求,弄清楚为什么要做,做什么,如何做。因为优秀的人的时间都是稀缺的,他们有自己的成长空间,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沟通变得更有价值;
  2. 在解决产品问题时,从始至终都要围绕解决问题这个事上。中间可能会出现争吵,但是一定要明白此时是两个或多个大脑同时在思考并交换信息的过程,我们都在努力解决问题。

3、自我调节能力

一个产品人,每天都接受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是救火队长?是问题专家?是万能钥匙?

其实,我们自身也有很多问题,我们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变得喜怒哀乐。但是,我觉得个人的自我调节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我总是能在各种环境中找到空间,把各种问题利弊进行权衡,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事情,然后选择去做。

比如,我会一直坚持创业而不给自己借口跑去上班,因为我知道我迟早有一天会创业;还有我很早就意识到,我是要坚持到成功的,那么我就毋须急于一时得失,所以我要坚持;当我面对陌生领域的时候,我会千方百计地研究,看书或去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自己掌握的越多,就理解的越透彻;我会把理解的事情,迅速付诸实践,通过执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再遇到新问题,又会把自己带入另一个领域。

通往成功之路都是非常苦逼的。作为一个产品人,要具备足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体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一旦你意识到这个道理,产品成长对你来说,再自然不过了。

总结

我觉得做产品很好玩,一个优秀的产品人,最应该做好的就是“自己”这款产品。以我来说,花了7年时间成长产品思维,不是一朝一夕,这个过程永远不要停止自己的脚步,要不断地找到一些属于自己有价值的东西作为踏板,积累到一定之后,你可以爬的更高。

以上就是我创业这七年的产品成长经历与思考。我相信,假如你真心要成为一个产品人,看着这篇文章,会有所思考,一个过来人的经历对你可以是一面镜子,你对照着这面镜子来审视自己,或许更容易看清很多事情。

 

作者:李雄

来源: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6/1130/160107.shtml

版权声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尊重行业规范,所转载的文章都注明作者和来源,若标注有误,请联系主编QQ:419297645更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心得体会,每个人站的高度不同所能理解东西也是不一样

    来自浙江 回复
  2. 同意楼上

    回复
    1. 哈哈哈

      来自广东 回复
    2. 不错

      来自广东 回复
  3. 确实干货不足,但是很鸡汤,加油!

    来自浙江 回复
  4. 鸡汤文,干货不足

    来自上海 回复
专题
69750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想要做款好产品,这些规范你得知道。
专题
69433人已学习26篇文章
学会数据化运营能够提升效率,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
专题
1226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在各大产品中,都离不开会员体系的建立,那么会员权益模块产品该如何设计?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会员权益设计的思考
专题
1329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如今获客渠道及方式也有很多。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获客渠道及方法。
专题
1664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物联网产品的设计思路。
专题
12506人已学习13篇文章
AI技术的出现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重塑的机会,那么,当AI与社交赛道碰撞时,会讲述出怎样的故事?各家产品的表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