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赚不到钱的创业失败者 」,都去了哪里?
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一、有一种窘境,叫做创业
前同事的创业公司遇到传说中的「尴尬期 」,散发着一种不生不灭、无欲无求的无奈气息。业务发展呈直线有一段了,现阶段正忙着招人填补退出人员的空缺。恰巧前几天在看到一个帖子,大意是:
楼主93年,目前和几个同学白手起家一起做电商网站,但处境就像是封闭的透明柜子,恍惚能看到前方的路却找不到窗口。他看了很多创业成功的书籍和文章,也看了不少失败案例,结果焦虑感与日俱增:认为一旦创业失败,心态上既无法回头打工、想二次创业又缺乏本钱。
概况起来的困惑应该是:万一创业失败,怎么办?
这话题浩瀚的很,倒是先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句话:很多时候,一去比较,你就输了。
在情绪浮沉不定的时候,别人的故事里总能看到自己的悲凉。你发现流弊的人牛到你怀疑自己选错了副本,倒霉的人丧到你隔着屏幕都想伸出手拍拍他耷拉的肩头。
胜负未定,最迫在眉睫的似乎是去找那扇破局的窄门,若满世界去看《十万个创业失败者》的故事合集,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况且同样的结果,在不同人眼中真是大相径庭,各有各的风情万种。比如,原本你一个人创业一年,账户已为正数满心欢喜,结果一看,谁谁谁一年不到融资了几千万,顿时深感一败涂地。
失败基于相对论,对比物是「没赢」。现实往往不是你预设的面貌,它的可能性或许能从另外一层维度,将你抽离出纠结的内心小剧场。
二、「失败」的样子,并不都是一地鸡毛
2011年我上一个主管Z离职,开始创业。
创业内容是:定位搜罗附近的外卖,使用APP预定;送餐员可从每份外卖中抽取一定比例佣金。
是不是很耳熟?没错,就是现在我们很熟悉的“蓝黄红”网上订餐APP模式。但在2011年市面上别说领头阵营,连成熟的订餐模式都不多见。Z和合伙人考虑了几个月,决定出来以此为全职创业点,Z在福州负责研发团队,运营推广团队在深圳,由合伙人负责。
后来的发展并没有太多跌宕起伏:成效有限、收入甚微、各种烧钱、苦撑一年。眼瞅团队摇摇欲坠,Z只好一边继续订餐平台的开发,一边用以前工作时沉淀的运营商资源,接些零碎的二次开发项目,以求维持。
又过了一年半,此时资本市场的风已吹向这条路上的金字塔尖公司。Z的创业团队也陆续开始接中型的系统开发,收益曲线没那么难看了。最终决定,放弃订餐平台将力量全部转向本地项目。
今年是他创业的第六年,具体的年利润数字Z没和大家说,只知道去年他在老家县城又买了一套房。
关于创业的故事,网上带有传奇色彩的一搜一大把。只是从我有限的认知看,大部分的成败都不耀眼,平平无奇是常态,而且很难用「成功」or「失败」去划江而论。
- Z的创业项目失败了,但创业公司却生存下来。
- 曾在一线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小Y去年出来创业,目前已融到500万。但他说现在很迷茫,觉得看不到希望。
- 项目经理W跨行业去做业务孵化基地,折腾3年业绩一般,收入比之前略高些,他说此外没有太多不同。
- 小丁一个人一个团队,8个月后把半成品以30万价格转卖。签协议那天,他的签名改成「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
茫茫创业大军中不乏佼佼者,尤其是活跃于在我们视野中的。可事实上,世界上没那么多神话,大红大紫和丧的出众都是小概率,多数是在旁观者的情绪发酵下散发出各自的味道。
这和不少创业者猛拍大腿惊呼“I have a good idea!”时,其实想法已经被不知道多少人来回想过类似——只是平凡的千万分之一。
所以你很难拉出一根线,去衡量哪些结局是被彻底盖上「创业失败」的红戳。
三、为了在这条路的尽头,不至于太难堪
若对「创业失败=老来凄凉 」有所恐惧,几点浅薄的小建议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第一,慎重看待创业这件事。
年轻朋友有热情、有冲劲,但也容易被情绪左右而忽视现实。我毕业的时候,系里有十来个同学直接迈上创业之路,半数在6个月以内game over马上转而做上班族(最快的1个月不到就去找工作了),1年后只有两三个人还在继续创业,但收入平平;2年后就全部成了上班族。
能力和资源问题是一方面,但不少小伙伴们可能认为离开校园是大展宏图之际,对各种因素分析判断有限、对决定过于草率、还对结果抱有如教科书上成功案例一般的高期望。创业成功率本就低(往高了说1%吧),若对前方预估准备不足,不仅翻车快,更是分分钟被挫败感压得垂头丧气。
第二,过程累积。
你出海打渔,如果过程中用心学会了造船、制作渔具、观察水文、各种捕鱼方法,那即便打不到鱼,以后一技傍身走天下肯定不至于饿死。
如果在过程中只学会了华而不实的装逼术,动不动开些高大上却又莫须有的茶话会、张口OKR闭口KPI、玩弄周报月报等数据于股掌之中、给自己名片上刷一波波title…
那么,你今天爬出沼泽,日后还得扑街。
流于表面是对自己的巨大浪费。
《教父》里有一句台词:
「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同样是创业,有的人掉坑里都不忘抓把土再爬出来,有的人好不容易被人拖出来、没走几步又掉进更大的坑。几乎没有一个创业成功者能够一马平川爬到山顶,从挫败中汲取的是+1还是+90的经验值,对结果起到导向作用。
既然结果不可控,过程总不能打水漂不是?好歹也要让一砖一瓦的经历成为未来的垫脚石吧?
四、最后
有的人也会有这样的顾虑:
「当初自己信誓旦旦,现在创业真要坚持不下去了,会不会很丢人?」
咳咳,想太多啦。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克·鲍尔莱对一切此类场景,给出了还魂丹: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
是不是觉得疗效甚佳?
当然,没有必要对自己说太多惠而不费的安慰话(反正真到这一步被众人安慰是标配),承认现实好过满地打滚灌鸡汤、沉醉于自我欺骗的酸楚味道。人力市场也并没有一巴掌盖翻创业失败者,而是对 「失败了还不知道为什么失败的人 」存疑。这连“花钱买个经验”都说不过去啊。
无论哪种意义的失败,我们都别把它当做好人卡。
创业是自己的,工作是自己的,态度也是自己的。即便是同个团队同时站在道路尽头,总有一部分骂骂桑桑、有一部分祥林嫂附体、有一部分宛如一朝被蛇咬,也总有一部分,掸掸鞋上的灰,让它光洁如新,继续向前走。
#专栏作家#
临公子,微信号公众号:临公子的后花园,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一枚喜欢理财、健身、不爱灌鸡汤喜欢喝咖啡的产品汪。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对其他人来说毫无意义
把注意力放在哪里,都是可以看得到哒~
so